叶辞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听宋辰时提起沅江水灾和西北旱情虫灾,御书房内的其他臣子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站在周帝旁边的周恒则露出笑意来。

大周建朝迄今十四年,相较于前齐可谓政治清明,但国库积累却远远比不上前齐。

举个极通俗易懂的例子来说,齐哀帝时期尚能建造出摘星揽月阁和九层佛塔这样的浩大工程,但若放在如今大周朝,却连修建其中之一的银子都不一定能拿得出来。

这不光跟大齐国库多年积累,而大周根基尚浅有关,更主要的地方在于这些年来,大周几乎每隔几年便会经历一次灾情。

先是最早的沅江水灾,再是后来的西北旱情和虫灾,每每积攒下来的国库余银还没焐热,便不得不花在赈灾之上。

再加上平素养兵练兵的必要支出,这十几年下来,如今的国库也就比建朝之初勉强好那么一点。

若非一直以来有姬家在后撑着,有些时候怕是连满朝文武的俸禄都发不下来。

当然,在银子上的捉襟见肘仅仅是其中一个方面,还有另一种说法在民间如暗潮般涌动流传,说大周屡屡遭遇天灾,完全是因为周帝的皇位来路不正,所以上天才会降下灾祸作为惩罚。

尽管后者一听便知是有人故意传谣,但百姓们最是无知好糊弄,导致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民间对周取齐代之事反对声颇大。

后来还是在官府和朝廷的施压之下,这些让上位者不悦至极的消息才逐渐消弭一空。

虽然这些年来,周帝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相比哀帝时期,如今的大周朝政治更为清明,但因为以往的种种,过去经历的这些灾情不要轻易提起已经是朝中不成文的规矩。

尤其是对于向来喜欢在文辞上琢磨作文章的文官来说,更是一直避讳此事。

偶尔有像宋辰时这样不怎么绕弯子的人提及此事,都会被其他人想方设法将话题给引开,以免陛下动怒之后殃及池鱼。

可是这次却不一样了。

在御书房内所有人都沉默之际,宋辰时当着周帝的面不仅提起以往的灾情,更是将过往之事与如今类比,那简直无异于当着皇帝的面揭开过往的伤疤。

果然,一听他说这话,坐在上首的周帝霎时面色沉冷如石。

偏巧此刻周恒正等着看宋辰时的热闹,其他人面圣的目的更是为了驳回宋辰时的防灾之请,乃至于没有一人愿意在此刻出口帮他解释。

-

其实宋辰时虽是武将出身,却并非真的是莽直不通情理之人。

他之所以这般慨然出口,无非是因为在他看来,灾情之所以出现,天然因素固然有关,但更多的还在于每次防范不足。

就跟带兵打仗一样,若是没有一直以来的养兵练兵巩固城防,哪里会在敌军来袭的时候成功防守

等到敌军已经兵临城下再去调兵遣将,最后剩下的只会是千骑过后的废墟而已。

前些年西南闹灾的时候,他便提说过提早设防之事,然而每每被其他同僚借话挡过,最终只能不了了之。

在户部衙门外,眼看着天气转晴,而自己好不容易请来的人都一哄而走的时候,他也起过放弃的念头,想着自己许是真的过分执念绕进了死胡同中。

毕竟按照往年的惯例,确然是出过太阳之后天便放晴,也不可能再继续落雪。

可是当他在城西看到那些被落雪压塌的民宅时,这退让的步子便再迈不下去。

只是昨儿个一日一夜,便有那么多屋舍被雪压坏,之后哪怕再落半日,对这些普通人来说都是不能忍受的灾祸。

阴晴风雨之事,人从来不能与天作赌。

与其如此,倒不如早早设防,以不变应万变。

这样就算落雪飘雨,不管是今年,明年,甚至更往后,都可使得百姓们免受寒冻流离之苦。

应对风雪如是,那些旱涝虫灾更是如此。

提早在沅江兴修水利,引导江流;在北地挖沟设渠,疏通河道,这才是真正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明智之举。

-

然而周帝此刻哪知他心中所设宏图

因为昨儿个周恒的挑唆使得嫌隙已生,今日这些官员面圣又参奏宋辰时一意孤行,使得在如今的周帝眼中,他这般话完全是久居高位导致的刚愎自用。

忽然,周帝陡然笑了起来,身子微微前倾,一改一直以来的怒容,反而带着几分探究向下方的宋辰时望去:

“朕有一件事不大明白。平素也没见宋卿你对什么事这般执拗,怎么如今就忽然揪着这落雪之事不放呢你也瞧见了,外头现在是万里晴空,半分飘雪的迹象都没有,缘何你还是如此执迷不悟呢”

其他臣子闻言不由面面相觑,不明白周帝缘何突然转变了态度。

唯有在周帝跟前侍奉多年的周恒知道,这笑,比燃烧的怒火更加骇人。

-

宋辰时不是周恒,所以只当周帝是真的疑惑,所以便泰然开口,将自己方才在城西所见与对所谓天灾的想法逐一道出。

听着宋辰时这一句又一句的陈述,周帝的面色也逐渐发生变化。

从审视怀疑,到沉思判断,再到最后情绪不辨,走马灯似的发生轮转。

尤其是当宋辰时说出所谓天灾非是天意,而在防设不足,天然因素占据三分,人之应对占据七分的时候,周帝面上的寒冰终于化开一大半。

——对于帝王而言,他们最介怀的东西,无非是他人以上天的名义指责自己德行有亏。

尤其是对于起兵得到皇位的周帝来说,有很长一段时间,民间百姓与部分前齐拥趸都坚称他的皇位来路不正。

这件事就像是一根刺,虽然瞧不真切,但却每每在被提起的时候都会狠狠的扎他一下。

如同一片逆鳞,不论是谁身手一碰,都会引起一场怒火。

而此刻宋辰时一字一句的陈说,虽一板一眼无有花言巧语,却一点一点的打消了周帝先前生出的怀疑,也逐渐加浇灭了周帝心头的怒火。

一直关注着周帝神色的周恒见此,心中陡然升起不安的念头,然而有了昨日的教训,此刻的他却是再不敢插一句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周帝的情绪随着宋辰时的言语变化。

-

当宋辰时说完最后一句,御书房内再次陷入沉默。

在众人的等待中,周帝终于开口,只是相较方才喜怒不辨的阴沉,却更多显出几分疲惫与无力来:

“宋卿所言不无道理,但眼下国库的情况你也应该明白。从潘炳涵和汪祉那里缴获的二十万两,全部用在西南之事上,朝廷根本没有余钱再去做这些事情。而且不管是兴修水利还是挖渠开道,都绝非一日之工,若国库有了余钱,拿来造福百姓自然不成问题,但眼下国库这情况,却实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御书房内陪同在侧的官员们都不是傻子。

眼见周帝从一开始对宋辰时的问责态度转变为如今耐心解释,哪里不知宋辰时已经在无意中将问题化解

既然问责是不可能了,他们自然没必要对再继续咬着不放,毕竟陛下都说了如今做这些不现实,那显然是不用他们在休沐的日子里忙公事。

而且是宋辰时好歹是三公之一,抛开这件事不说,他们多少也得给几分面子。

所以当即有人话头一转,一脸为君分忧的神色道:

“其实关于国库之事,微臣早先便奏请过陛下。当年各地闹灾之后,陛下仁慈,特免去各府三年赋税,后来年限到了,您为百姓着想,却只收了先前的八分。可这些年来,据各府衙所报,各府经济早已恢复如常。所以依微臣之见,不如恢复先前的十分赋税。”

此话一出,当即有人反驳:

“如今百姓们都已经习惯了八分的赋税,若是突然下令回到十分,无异于突然增收赋税,怕是容易引起不满。微臣以为,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王大人此言差矣,这十分赋税本就是应当,朝廷已经为他们放宽了这些年,他们不思感激,难道还敢心生怨念不成再说了,恢复赋税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让国库盈余些银子,好如宋大人所言兴修水利造福百姓这也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了吧”

“李大人未免想的太简单了些。赋税之事,从来没有本该多少的说法。对百姓而言,他们只知道以后要交的赋税比以往多,留给他们手中的银子变少了。一旦这个直观的数字发生了变化,百姓的情绪自会发生变化。到时候他们只会埋怨朝廷增收赋税,而忘记朝廷先前的体谅之举。”

“哎呦喂,王大人这话也未免太小瞧咱们大周朝的百姓了吧陛下圣恩泽被天下,百姓们更是早受教化,怎会是您说的那样不堪王大人这话若是流传出去,怕才会引起百姓们的不满吧”

眼见着话题一下被扯远,最后甚至要变成文臣之间耍嘴皮子的斗气,周帝不由按了按眉心,带着几分不耐开口:

“行了,增收赋税的事情容后再议。”

作为一国之君,周帝清楚的知道王纪年所言不虚。

尽管说起来的确是回到原先的十分赋税,可百姓却从来不讲这些。

对他们来说,只要赋税增加,就是朝廷苛政。

当初三年赋税减免之后本就是要回到十分,正是百姓们非议颇多才受了阻挠。

为了朝野安定,周帝不得不定下以八分缴纳,这才使得民怨得以平息。

如是种种,皆为人性使然,大周百姓那么多,当皇帝的自不可能跟那么多人去计较,但是自那之后,关于赋税减免之事,周帝却是慎之又慎了。

天下百姓太多,他们的赋税不好动,可有些人的就不一定了。

一想到先前周金两国脂粉通商之后,朝廷对那些脂粉商增收脂粉外售的税额,先前提议增税的礼部侍郎李迎勤当即眼珠子一转,堆着笑道:

“陛下,微臣另有一个提议——百姓们收入不多,赋税不好增加在情理之中。可是咱们大周朝的商户那么多,多给朝廷缴纳些银子,应当算不得什么吧说起来,咱们大周第一富商的姬家,一直以来都颇具家国之心,主动为朝廷献银,其他商户也该好好跟姬家学上一学嘛!”

此话一出,就连先前反对增税的王纪年也不由思量起来。

然而周帝沉吟片刻之后,却是蹙着眉头摇了摇头:

“赋税的事情不小,不可轻易决定。还是先看看开春脂粉通商之后,那些脂粉商缴纳的赋税如何,再视情况定夺吧。”

反正眼下除却吴悠之乱外,倒也没有需要银子的地方。

赋税是国之重事,稳妥些总没有错漏。

-

随着御书房内的话题从先前的防灾转到赋税,再从赋税就此打消,宋辰时昨夜冒雪进宫的奏请和今日几位官员的驳斥就像闹剧一般,以周帝下令取消防灾作为收场。

宋辰时心中虽有不甘,但外间红彤彤的太阳高挂,再加上诚如周帝所言,没钱才是如今大周最大的问题,他纵使有千言万语,也不好再在此事上执着。

然而当周帝刚吩咐众人退下,忽见御书房外的小太监急惶惶进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陛下!出事……出大事了!”

此话一出,正准备离去的官员们齐齐停下脚步,所有的目光都落在那小太监的身上。

周帝闻言亦是陡然皱眉:

“说!出了何事!”

“上都周边宁城、平豫、松阳三府来报,昨日大雪落至今日未停,已有近半民宅被压塌,更有不少乞丐和百姓冻……冻死街头……”

小太监的声音越来越小,到最后几若不闻。

但因为御书房内所有人都等着他开口,即使后来那句声音极小,却还是清晰的落入众人耳中。

御座之上,周帝的心猛然一沉,看着透窗而入落在几案上的阳光,似是不大相信:

“当真”

“千……千真万确。”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偏偏穿越邪妖坞

偏偏穿越邪妖坞

腾骄儿
传闻“邪妖坞”的女子个个冰肌莹彻,妖冶妩媚,一双黑眸含春水清波流盼,专蛊惑男子之心。世上的男子若是多看她们一眼,都会坠入万劫不复之地。因此明朝的皇帝派兵几次进攻“邪妖坞”,然都未能成功。偏偏只是一个倒霉女,未成想一下子穿越到了明朝,又闯入到了“邪妖坞”内,遇见了前世的恋人,杜依诺,与前世的冤家朱子砚,此二人居然也从现代穿越到了明朝,似乎与“邪妖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待偏偏把“邪妖坞”的迷雾一层层
都市 连载 51万字
当影视剧主角有弟弟后

当影视剧主角有弟弟后

除旧迎新
当影视剧主角或者配角有了双胞胎弟弟,那么结局是不是就不用那么悲催,致力于主角或者配角有个好结局。第一个世界—陈情令(蓝湛的弟弟)完结第二个世界—莲花楼(李莲花的弟弟)完结第三个世界—香蜜(旭凤的弟弟)完结第四个世界—沉香如屑(应渊的弟弟)进行中其余的世界待定作者第一次写文,如果写的不好,请各位看官见谅。想看哪个世界,请点击目录中分卷。从第三个世界开始,主角明阳就开始和李莲花一起闯荡世界了,敬请期待
都市 完结 37万字
王妃嫁到:妖孽王爷别嚣张

王妃嫁到:妖孽王爷别嚣张

成梦红雪
【新书:王爷驾到,王妃太嚣张!】【本文1V1,爆笑,绝对宠文!】辰月,一位二十一世纪的顶级厨师,却因为厨房爆炸穿越异世,这一下不要紧,谁知道招惹了一个妖孽。她是有血有肉,心怀天下的女子。而他是世人眼中的纨绔,不务正业的王爷。有朝一日,乱葬岗,他脱下自己的外衣给她披着,小小举动,让她永记心间。一场邂逅,让他们彼此间存在了一条割不断的红线!王妃嫁到!殊不知汝可敢娶!读者群号码:519302014
都市 完结 73万字
大梦生活

大梦生活

我爱吃老酒
浮生若梦,死生梦幻,死亡亦是重新的开始。重回儿时的顾易,这一生不求盖世英豪,站在时代的前沿,却也不介意去戏弄一下潮尖的浪花,而后激流勇退。不求富贵滔天,却也想求一份家境殷实,凭着自己的实力,自在、受人敬重的赚每一分钱。建个群:有兴趣的可以加一下,什么催更的,别说话921804187
都市 完结 98万字
小久她被凭亿近人的傅爷拐走了!

小久她被凭亿近人的傅爷拐走了!

屿檀
陆久和傅予卿第一次见面就被他扭断了手和掰崴了脚,傅予卿差点被陆久一刀断子绝孙。第三次见面,傅予卿就认出了陆久,见色起意。某日,在校园里,阳光正好,秋风习习。陆久听了傅予卿的话,站在学校大堂里等着他。傅予卿逆着光走来,站在台阶下,脸上挂着轻笑,对她伸出手:“小久,走吧。”陆久往前走几步,站在离傅予卿只有两步的台阶上,问他:“你是在追我吗?”傅予卿不回答,只是依旧笑得温柔看着她,他以为她早就意识到了。
都市 连载 95万字
一婚成瘾:冷傲首席慢点撩

一婚成瘾:冷傲首席慢点撩

令狐芸
他腹黑而多金,她强悍而机智,只因为相互的利用而签下一纸契约,开始他们危险的游戏。商场上他是令人闻风丧胆的总裁,而她则是商战上精明干练的操盘手。危机四伏而又如鱼得水的她,与他是如何周旋到底?没有爱情,只有利用,那么这一纸契约到底是抑制了她,还是他?到最后是她,还是他,屈服了?
都市 连载 13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