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云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想了想,又缓缓道:“大事未定,你争什么?”
李世民冷冷一笑道:“大事如果尘埃落定,我还能争什么?”
我道:“执迷不悟?那便随你,不过我提醒你,你如何对我,都无所谓。可我身边的人,你若敢动他们一下,我绝对不会放过你。王伯当杀了方先生,这笔账,我算在你头上!”
言毕又夺过他腰间的佩剑,“噗”的一声,便刺进了他的左臂,我放开手,剑“哐当”一声掉落在地。
他猝不及防,根本来不及躲,捂着受伤的胳膊,脸上现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子闵闻声自帐外闯了进来,看到这一幕,立刻便闪到我面前,将我护在身后。
我面无表情地看着他道:“李世民,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刚才我对你说的每一个字,请你一定要记清楚,免得将来万一你死了,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李世民看着自指缝中流出的血道:“大哥,想不到你……”
我笑了笑道:“这次元吉最好不要出事,否则他怎样,你便陪他怎样。出去!”
李世民躬身捡起地上的剑,我猛然感到一阵杀气自脚底泛起。
而子闵的手已经环在我的腰间。
不过这杀气转瞬即逝,李世民站直了身子道:“大哥放心,元吉不会有事。”说完还剑入鞘,转身走了出去。
子闵看着他离开,道:“大哥一向出了名的好性子,想不到你真的会伤他。”
我道:“只怕他也想不到,我讨厌他咄咄逼人的样子。”
子闵道:“不过有点可惜你们的手足之情,若母亲在世,见你们如此,只怕要伤心。”
我心中猛地一痛,不知怎的却突然想到在刘文静府中听到的一番谈话,愤怒取代了痛苦,我忍不住咳嗽了起来。
子闵心疼地看着我,勉强笑道:“方才你也不怕?倘若他真的出手,你要怎么办?”
我摇摇头道:“他有所顾忌,不敢的。”
子闵扶着我走到帐外,唐临肃然地站在帐门前,我轻声道:“今日子时,请李靖来,我想与他谈一谈。”
对于他此前的一番话,我必须给他一个答复。
唐临点了点头。
与李世民的一番谈话,让我想到了很久以后,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历史或许错了,老爹年事已高,倘若不在短时间内平定天下,他又如何成为大唐的开国之君?倘若取得了天下,李世民便会来杀我,可我却没有任何预感。
我看着镜中的自己,笑道:“子闵,你看我都已经要老了。”
子闵靠在我身旁,也看着镜子里面的人,道:“大哥不过而立之年,何来这样的感慨?”
她不知道我已经活过了多久。
我摇了摇头,帐外传来轻轻的咳嗽声,这是唐临的暗号,李靖已经来了。
子闵坐直了身子,在桌案的对面也放上了一盏茶。
李靖挑帘而入,正要行礼,我摆了摆手,指了指对面的坐榻。
等他坐定了,我端起面前仍冒着热气的茶啜了一口道:“这次能化险为夷,多谢了。”
李靖没有应声,也喝了一口茶。
我又道:“当年在大漠,为何要救我?”
我突然旧事重提,李靖手中的茶杯颤了一下,道:“当年……时日已久,末将……已经忘了。”
我道:“既然忘了,过去的事,便不必再提。不过目前而言,我有句话,想要问问你。”
李靖道:“太子殿下请讲。”
“你帮我可有别的私心?”
李靖看着我,愣了片刻。
我道:“但讲无妨。若我能满足你,便用你,若不能,你便离开,就当从未有过今日这番谈话。”
李靖拱手道:“没有。若说有,便是秦王殿下因末将与太子殿下有旧,颇多疑心。”
我淡淡地笑了笑道:“原来如此?难道你就不怕我疑心你?”
李靖道:“太子殿下若真疑心,一开始便不会信,既然选择了相信,便不会怀疑,更不会追究李靖从前所作所为。”
我心中一凛——
原来不是我试探李靖,而是他在试探我,所谓“贤臣择主”,竟是这个意思。
李靖接着道:“实不相瞒,拙荆有识人之明,便是如此评价太子殿下。”
经他这样一说,我突然想起李靖的夫人张出尘,李靖便是为了她,与杨素分道扬镳。
子闵道:“子闵以为,李将军亦是真丈夫,大哥以为呢?”
我转向她,点了点头道:“说得不错。”
李靖道:“多谢太子殿下。”
我又道:“独孤怀恩之事已定,但你了解缘由,想必知道我如今遇到的麻烦。”
李靖道:“太子殿下遇刺,也与秦王殿下有关?”
我点点头,“虽不是他授意,却是他手下人所为。”
李靖道:“他为何……”话未问完,便住了口,以李靖的见识,他不用多想便能明白其中利害。
我道:“我不会杀他,而他不会罢手,依你看,我该怎么办?”
李靖想了片刻道:“方法有二。第一,好言抚慰,以救其心。”
我摇摇头道:“不可能的。十年前或许有用,但如今他党羽已立,气势已盛,此为下下策,而且不可能成功。”
李靖又道:“第二,党羽既立,则拆散其党羽,气势已盛,则夺其气。太子殿下,如今秦王领兵日盛,可逐步夺其兵权,遏制其权柄。”
这和我被刺后王珪来看我时给我的意见一模一样,我本来准备随便轻描淡写地应付应付,可他们竟然都这么说。
李靖走后,我一夜未眠,只觉得自己的灵魂似乎堕入了万丈深渊,突然觉得很累,想起自己从前,本来并不是个好人。
李元吉与刘武周之间的战况十分胶着,唐军气势很明显是输于刘武周的,但刘武周在连连得胜之后,日渐骄傲,再也不把唐军放在眼里。
而李元吉却因为之前的兵败,显得格外紧张,在山西夏县以北的美良川偷袭刘武周麾下大将尉迟敬德,侥幸得胜,才勉强稳住了局势。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正是这一仗,竟成为了扭转战局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