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梅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冯一平家位于冯家冲右后方,原来是一片竹园,现在一共有四户人家。另外三家和冯一平家情况一样,每家至少两个孩子,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原来的老房子不够住。老房子都是连成片的,想扩建也没地方,于是在三年前,几家人陆续在这片竹园里建了新房。

以前在农村,建这样的土砖瓦房,其实要买的材料很少。

这样的房子主要是三宗材料,土砖、木材、瓦。

土砖都是自己制的。塆旁有个黄泥荡,从那里挖来黄泥,加些水,让牛在上面踩,然后加入稻草,叫牛继续踩。踩好后,把泥舀进砖模里——就是一个长方形的木框,然后人站上去,踩实了,再用石刀,修一下砖面,让它变得平整,最后取下砖模,任它被太阳曝晒,等水份都晒干,一块砖就好了。

建房子用的木头当然不少,这个也是不怎么花钱的。除了田地,家家都分有一块山林的,都是松树。不过这个山林的所有权就更是名义上的,虽然那片山是你家的,那些树名义上也是你家的,但你一棵都不能动。村里有个护林员,抓到砍树的要罚钱的。唯一的好处是,每年可以修剪一次枝桠,砍下来的枝桠能拿回家,当柴火烧。

虽然都说不能砍,但家家建房子,用的都是山林里的树,包括村支书家也一样。不过既然有规定在那里,又有个专人在,砍树的时候也就不好做的太明目张胆。

冯一平记得,准备木材的那年,他8岁,一家四口是早上五点就起床,朝自家的山林赶,回来的时候,塆里大多数人家刚起床。

他们家的山林在最高的地方,靠着山岭。一个早上砍三棵树,父母一人扛一棵,他和姐姐两人对付一棵小一点的。

因为都是下坡路,比他大四岁的姐姐走前面,刚砍下来的松树压的肩膀生疼。两个小家伙走几步就要低下头,把树挪到另一边肩膀,再几步,低头,换另一边肩膀。这样下去,刚抬出自己家那片林子,肩膀都磨红了。

不过取巧的办法下孩子也是能想到的,于是就把树放到山间小道上,他在后面推,姐姐在前面拉,遇到沟沟坎坎的地方,用手抬一下。比起用稚嫩的肩膀来,这样舒服的多。

所以,砍树的路上,他最喜欢的是那个大石板坡,把树横放,然后推一下,树就“咕咚”“咕咚”的滚到底下,一点力不用出,就少搬十几米。

父母是没有等他们的,径直走在前面。就这样,他们一路又是推,又是拉,又是抬,又是扛的,艰难的往家里搬。

下一个大坡,走一段平路,再下一个坡,又有一个坡,最后还有一段平路,前面还有一条小河。

最后两人实在是没力气,就趴在地上,你推我拉的,终于,过了那条小河,对着那几丈高的石板坡,还有后面的那么长的一段上坡路,他们真是没办法。

这个时候,父亲把自己的那棵树送到家,再返回来,把他们这棵再扛回去,一早上的事,算是做好了。

这只是第一步,树到家以后,要把皮刨掉,然后丢在池塘里泡上几个月,再捞起来晾干,才能用来建房子。

当然,建房子的木头,也不是一分钱不花的,最重要的那一根房梁,要生长多年的大树。

村里的山林里,都找不出合适的,就要去更深的山里的村子里找。先约着做房子的师傅一起,去那林里看好,然后拎着烟酒罐头这些礼物去山林所有人家里商量,哪哪棵树,我们想用来做房梁,主人一般是不会拒绝的,然后出几十块钱——一般不超过五十,就可以砍树。

当然,这么大的树,又更远的路,那就不是一个人能扛的,至少要四个壮劳力轮换着抬。

还有,房子做好后,卖树的那家,是要来送礼的。

最后,要用的是瓦,这个也是要花些钱的。

那些年新建房子的多,所以村里出面,大家一起建了一口窑。

制瓦胚和制砖差不多,只不过最后的模子不一样。

瓦胚制好,按师傅的指点,在窑里摆好,然后要烧个几十个小时——所以要准备好足够的劈柴,然后熄火,再闷上几十个小时,最后师傅开窑,瓦胚变成青黑色的瓦,就成了。

所以,那时建房子,原材料虽然用钱不多——主要也是因为没钱!但准备时间都很长,他家的房子是他三年级的时候做的,估计在他上一年级的时候,就在准备。

冯一平带着文华兄弟俩到家时,冯振昌和他的好伙计冯明志,陪着塆里的木匠冯春堂在堂屋里闲话。

冯春堂跟他开玩笑,“一平,牛你放的好吗?这个学校是没教的吧!”

冯一平也笑着说,“反正它的肚子鼓鼓的,像怀了小牛一样。”

大家都笑起来。

进了伙房,目前正在灶上忙着,冯一平自觉坐到灶后添柴。

“他们晚上喝酒,估计又要喝个半天,你先把这碗面吃了。”说着,梅秋萍把一碗冷面倒进锅里,热了后分成三份,给他们三个,当然,冯一平的那碗最多。

家里招待客人的时候,主妇和孩子一般是不上桌的,而且要等到他们酒喝完,才能吃饭。梅秋萍知道儿子正是能吃的时候,饿的快,等到晚上八、九点,那肚子早就呱呱叫了,所以下午下面就多下了一把。

面是自家牵的油面,央视的《舌尖上的中国》里介绍过这种面,这是下午做给木匠冯春堂剩下的。

在农村,匠人进门做事,比如木匠、漆匠,还有篾匠,要管中午和晚上两餐饭,当然还有烟酒。

此外,在两次正餐之前,上午和下午过半的时候,主人家总要准备吃的,一般都是面。和英国人的下午茶类似,不过这些匠人比英国绅士还享受,不但有下午茶,还有上午茶。

一碗面,被冯一平稀里哗啦的,几分钟就装进了肚子里,梅秋萍边炒菜边教训他,“又没人跟你抢,吃那么快?”

文华兄弟俩捧着碗在旁边笑。

油炸花生米、辣椒炒腊肉、煎豆腐、丝瓜炒蛋、腊肉煮黄瓜,还有一盘峨眉豆,六个菜,在农村来说,也算得上丰盛了。

他们喝酒都喝的慢,抿上一口酒,吃上几口菜,然后聊上半天,一杯酒喝完,倒酒的时候,又你谦我让的扯个半天。酒量也都是在有限,估计最多最多,顶天了,也就半斤八两的水平。所以,冯一平一直觉得,他们不是在喝酒,只是以喝酒为由头,吃吃菜,聊聊天。

到八点多,还没喝完,梅秋萍盛了两碗饭,夹上一些菜,先让文华和文辉吃,吃完了找出电筒,让冯一平送他俩回家。

银河横亘在天上,星光温柔的散布在村子上方,路旁人家的窗户里,散出昏黄的灯光,整个村子很静谧,草丛里的虫鸣很清晰,塆前打谷场那里,隐约传来说笑声。

那里是晚上集中乘凉的地方,这个时候,电视机远没在农家普及,电风扇也是奢侈品,这样的热天里,太早上床也睡不着。所以吃完晚饭,冲了澡,打谷场边上烧起驱蚊的蒿草,家家就把竹床搬到打谷场中,躺在上面,摇着大蒲扇,纳凉闲聊。

冯一平以前最喜欢这个时候,总有老人讲古,说起早年打土匪的事,又说些走夜路,碰到鬼怪蛇虫的轶闻。在没有广播可以听,没有杂志好翻,也没有电视可看的年代,这就是难得的好消遣。哦,好像蒲松龄著《聊斋》,也是到处听这些故事,搜集素材。

爷爷辈的说完,轮到中年,他们就说起小时候、三年自然灾害的那一阵,饿肚子吃不饱的故事,说起特殊时期中不上学,批斗游行的事。还有哪家亲戚是在县里,分了一套大房子,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置办的一应俱全,还装了电话,他儿子读书太用功,小学就近视,配副眼镜花了上百块。又有哪个村子,有聪明的孩子考上了大学,父母在家做死做活不说,到处找人帮忙借钱,还说要让那孩子将来读博士呢……。

当然,到最后,会有一个主旨总结,主要是针对孩子们的,要珍惜,要勤劳,要努力,要节俭,要孝顺……,具体到日常生活中,就是要听父母的话,叫做什么就做什么,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

不过,等到冯一平初中毕业,随着电视机普及,家家电扇几个,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此情此景,就只能成追忆了。

把他们送到家,文华问,“小叔,明天你还要放牛吗?”

“是,”冯一平说,“你们就不要跟着,明天我还要砍柴,没空陪你们。这样,明天我回来的时候,给你们带葡萄好吗?”

他放牛的地方,有一棵野葡萄,不知道什么品种,但颗粒很大。

两个家伙这才有些高兴。

感谢您的点击!新人新书,出头大不易,可以的话,能收藏,投推荐票吗?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四合院:我乃退伍老兵,善恶分明

四合院:我乃退伍老兵,善恶分明

欣鑫星兴
穿越六十年代,成为一名退伍军医。何雨棚光荣回家,来到了情满四合院的红星大院。奈何禽兽们一个比一个恶心,何雨棚决定好好惩治一下这些禽兽。我,虽然是,正直之人,但也不可能让你们欺负在头上!主打一手,善恶分明!嫉恶如仇!
都市 连载 189万字
【被系统坑到民国的】间谍日常

【被系统坑到民国的】间谍日常

夜风听雨
普通的打工人一朝获得系统,没等享受到系统福利就被坑到平行世界的民国,开始了她的间谍人生。从普通的行动组员到卧底,从普通特工到三面特工,从不甘愿到心甘情愿,在大上海书写着她的传说……
都市 连载 146万字
贺少赖着我了怎么办

贺少赖着我了怎么办

贺家公子
“贺北叶,你怎么三翻四次的来我家!”“臭丫头,不来你家怎么追你。”遇到无赖不可怕,可怕的是遇到一个既有耐心又有脑子的无赖,那才叫可怕!秦潇就被盯上了,从此以后,她走到哪里,就有大批的玫瑰和工作人员尾随到哪里。“秦小姐,这是贺先生送您的九百九十九朵玫瑰花,请签收。”“秦小姐,这是贺先生送您的巧克力,请笑纳。”“秦小姐……”
都市 完结 153万字
boss大人的360式宠爱

boss大人的360式宠爱

穿工装的芒果
他隐瞒身份潜伏一年夺了她的身心,亲手将她送入监狱,本是他给她下的套,却把自己赔了进去。五年后,她带着他的种华丽回归,势必手撕小人夺回自己的东西,他却无赖的黏上了她。“承少,今天我把你老婆给狠狠的欺负了。”“嗯,干得不错”她掀开被子,看着交叠的两人,拳头紧握,决绝道:“承少,我们余生不再联系”决定放弃他时,他又缠了上来:“宝宝,我爱你,我爱你啊!”沙发上,他将所有的黑卡给她,帮她揉酸痛的腰,讨好道:
都市 完结 75万字
南风烈烈吹黄沙

南风烈烈吹黄沙

成了拿铁
江绾的夫婿虽然风流成性、易怒暴戾,但高爵重禄。既然凭着老一辈的救命之恩成为了世子妃,那她就要稳稳地坐上王妃之位。嫁人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埋了同父异母、玩世不恭的嫡亲弟弟,然后又借了别人的种。夫家刁难,秘密泄露,她只能设局借他人之手让知情人都走的更快些。权势滔天却出尔反尔的异姓王平步青云却笑里藏刀的假弟弟超凡绝伦且情深义重的小侯爷千依百顺但拈酸吃醋的统领顾忌兄弟情义而克己守礼的将军、因儿时阴影而不
都市 连载 57万字
重生九零年代,我要老公长命百岁

重生九零年代,我要老公长命百岁

灵异一族
老公覃彦林为了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拼命挣钱,却熬坏了身子,早早离世。妻子邓秀珍含辛茹苦将三个孩子养大,盼到他们结婚生子,本以为可以过上好一点的日子,没承想还要带孙子,几乎不能休息,最后因为心梗死在接孙子放学的路上。重生回到90年代,看着健康的老公,邓秀珍暗下决心,这辈子一定要好好利用自己重生的经验,把握机会,少走一些弯路,让日子过得轻松些,避免老公因为过度劳累而伤了身体。同时改变教育方式,绝对不能
都市 连载 5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