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空间来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光彩胡同,从前称棺材胡同,因其名不雅而改为今名,而这里的前王恭厂、后王恭厂胡同,便是明代王恭厂。 王恭厂位于北京内城的西南隅,原属于工部火药局,后被划归兵仗局,成为皇家的兵工厂,是专门做火药的地方。 正因为是兵工厂,又是做火药的工厂,所以明代把它安排在城内,而不把它布置在城外。 毕竟是个机要之地,万不得有失。 但又怕它爆炸影响皇宫的安全,才把它安排在城旮旯的地方,距皇宫大约有三公里。 这在当时,大概是皇家和朝廷认为的安全距离。 王恭厂的设置年代,大约可以和北京城的设置等同,即明永乐十八年,初隶属于工部,后来兵仗局向厂内派出监厂太监一人,另有工匠三十余人,还有一些临时招募来的帮工。 魏广德倒没有马上说起这里,而是把其他事物安排妥当后,才给谭纶、江治打眼色,等其他人都告辞离开后,魏广德才详细问起王恭厂的情况。 虽然已经不归工部管辖,但厂里的工匠,其实都是录在工部名录里的,所以对王恭厂的情况,工部了解还是有些的。 听到魏广德问起王恭厂的事儿,江治回忆片刻才说道:“王恭厂已经划归内廷,不过据我所知,现在王恭厂日产火药约二千斤,储备火药就不清楚了,这要看兵部请奏提走多少。 但是,估摸着那里怎么也有二三十万斤才是,或许还有更多。 只是,这得问内廷才知道。 毕竟缅甸战事是从南京调拨的火药,而北方近些年火药消耗也减少了。” 说完,江治看着魏广德,有些狐疑的问道:“善贷,你问这个做什么” 想到刚才谭纶所说的话,江治以为猜到原因又笑道:“若是担心火药不足,只需知会一声,王恭厂现在的产量并没有足额生产。 据我所知,年中工部还为那里采购大批硝磺等材料,记得王恭厂最大产量应该在日产六七千斤的样子。 所以只要需要,就能大量生产。 每年,工部都要为他们采购大量材料备用。” “火药不必忧虑,据我所知,兵部库房就还有未发出的火药十余万斤,这批火药大部是准备发往山东,给东海水师训练所用的。” 谭纶也开口说道:“若是需要,可缓缓再拨付出去就是了。” “兵部的火药也存在城里” 魏广德闻言,看向谭纶,问道。 “是,为了保证安全,火药都要存放在内城。 这批火药提出来时间不久,按制半月内就要安排发运,兵部库房里平时储存的火药很少。 毕竟,每次提取火药,都要申报核准后,才可以提货,很是麻烦。” 谭纶说道。 “兵部库房里为什么需要存储少量火药,难道是京营所需” 魏广德又追问道。 “不是,兵马司、城防所用。 京营的火药都是报上去,直接从厂里提取运到城外大营存放,但是一般数量也不多,平常也就是存放一、两万斤而已。” 谭纶解释道。 “善贷,为何你今日追问起王恭厂的事儿来,那是内廷的差事儿,咱能不管就不要管,需要的话报上去走程序就好。” 江治提醒道。 “几十万斤火药存放在城里,诸位难道不觉得很危险 那可不是几颗鞭炮,砰砰就炸,而是一旦出事儿,就是轰的一下子。” 魏广德看看两人,也不遮掩他对城里储存如此之多的火药的担心。 “不至于,火药的威力,那里办差的人都知道,平时都是小心谨慎对待的。 都百余年了也没有发生过什么不测,善贷多虑了。” 江治一听魏广德是担心这个,马上就笑道。 谭纶没马上说话,思考片刻才说道:“过去军中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因为保管不善出现过失,不过,那都是极其偶然的事件,看守谁不知道责任重大 何况,正如舜卿所言,王恭厂建厂百余年,还真没出过闪失。 善贷应该是多虑了,不过,陛下大婚期间,倒是有必要提醒下各处火药存放点严加看守。” “有没有可能,将火药存放安排在城外,比如在京城附近建立卫城存放” 魏广德忽然开口问道。 江治闻言很快就摇头说道:‘早年间那里还是我工部督造,后来直接划入内廷,意思难道善贷看不出来吗 陛下要直接管控火药生产和调拨,那东西是军国利器,不容有失。 若是存在城外,估摸着怕是鞭长莫及,就算是在内城,当初都不放心,还从工部手里要过去。’ “建立卫城,由御马监负责看守,又如何” 魏广德继续提议道。 “朝廷若是给银子,工部自然责无旁贷,可惜......” 江治话没说完,但意思还是很明确,没钱,有钱就能办。 这是京城,有银子建卫城,还不如拿银子把东、西、北三个方向的外城修一修。 嘉靖朝时,外城扩建,修到一半发现银子不够用。 当然,其中主要还是因为严世番等人从中浑水摸鱼,捞到不少好处,浪费不少财力。 但终归最后朝廷没钱了,结果就是现在这样。 “此事倒是不急,下来我和首辅、内相再说说,议一议这个事儿再做定夺。” 涉及到钱,魏广德就知道不是那么容易定下来的,只好先敷衍道。 “善贷,你真打算把水师也引入大阅” 不过谭纶也借这个功夫,把心里的迟疑说了出来。 “官军大阅,陆师水师自然都该参演才是。” 听到这个事儿,魏广德就笑道。 他觉得很自然,毕竟后世阅兵哪次不是陆海空三军齐上阵,难道还有只演某一部分。 好像还真有,当年华北大阅兵好像就是大型军演结束后的事儿,好像主要是陆军和海军。 后来朱日和大型军演好像也是,陆军挑大梁,没海军的事儿。 相应的,海军阅舰式也没陆军和空军的事儿,据说陆军有自己的舰队,也参与不进去。 “如果这样,那大阅最好移师天津好,那里靠海,水师容易施展。” 谭纶马上就说道。 魏广德此时已经有了计较,笑道:“天津外海进行阅舰式吧,这些年朝廷为了水师投入颇大,沿海各省耗费也是巨大,应该让百官看看水师建设的成效了。 陆师大阅还是放在京郊,数万大军去天津,也是麻烦,几万人,京营还能装得下。” 北京城外的京营,那地盘可是巨大无比,过去可是二三十万大军驻扎的地儿。 现在不过才住几万人,加上参阅调来的兵马,最多十来万人,绝对地盘够大。 “这个事儿,兵部发文书去广州,等水师返回时交给俞大猷,让他筹划阅舰式。 京郊大阅,让戚继光参谋参谋,务必要给外过使团足够的震撼。” 魏广德说道。 听说欧洲那些国家打仗,超过十万规模的战争都很少见。 其实此时的欧洲,也就得益于大航海时代的拉开帷幕获得巨额资本。 此时欧洲有许多王国,最大的也不过千万人,小的百万级别,总人口也不过一亿。 也就是说,此时欧洲总人口,大抵和明朝实际人口相当。 纸面上,大明有六千万人口,但按照对食盐的消耗量估算,人口早已过亿。 而欧洲国家间的战争,大多交战双方总兵力也不会超过十万。 涉及几十万人的战争也有,但那是在奥斯曼土耳其,实际上那里算不算欧洲也两说。 毕竟,那就是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帝国,国家领土和人口大多在亚洲板块。 刚说完话,芦布忽然从门外进来,走到魏广德耳边小声低语几句。 “哦,知道了,让他等等。” 魏广德听完,就对芦布说道。 “内阁有事儿,我们就不耽搁了,善贷,你看还有其他事儿要交代的吗” 谭纶开口问道。 “该说的都说了,若想到其他,我们再沟通。” 魏广德马上笑道。 于是,谭纶和江治都起身告辞。 送两人出门,门口就看见锦衣卫指挥使刘守有站在一边。 刘守有见两位尚书出来,连忙行礼。 “不用了,进去吧,魏阁老在里面等着你呢。” 谭纶淡淡说道,随后就和江治一起离开内阁。 刘守有目送两人走出院子后,这才转身走进值房。 “坐,可是有什么收获。” 不等他行礼,魏广德一指旁边的位置,示意他坐下说话。 刘守有依言坐下,不过也是只坐了一半屁股就从袖中摸出一卷文书,双手递到魏广德面前。 “魏阁老,这是锦衣卫已经确定的倭国银矿的分部情况和大致产量。” 魏广德伸手接过,展开看了起来。 倭国有金山银山的消息,自然是从魏广德这里流出去的。 不过,他可不止放出这个消息,更是命令锦衣卫一边侦查倭国国情,另一边就是找矿,特别是传说中的石见银山和佐渡金山。 当然,他不可能说的那么直接,点出他要的矿山名称,所以就只能麻烦锦衣卫,把倭国所有金矿、银矿都翻查一遍。 手里的,除了文字,还有倭国一份简略地图,上面有标注已经他查到金银矿的位置。 可以说,整个地图已经是密密麻麻,因为倭国的金银矿实在太多了。 可以说,几乎整个倭国西南沿海,密布着大量金银矿,东北靠太平洋方向,金银矿分布也是不少。 一番查找下来,魏广德很快就锁定了石见银矿的名字,还有佐摩银矿和别子银矿等,但是汤之奥金矿和黑川金矿等。 石见银山已经在这个时候大规模开发了,但是佐渡金矿却没有出现在这份名单里,显然是还没有被发现或者没有被大规模开采。 ‘魏阁老,倭国金银矿产量实在恐怖,年初白银数百万两,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刘守有是看过这些情报的,自然对内容非常了解。 早先,他已经知道倭国金银很多,毕竟密探不是一次性发回情报,而是把了解到的信息一次次往回传递。 于是,刘守有自然对此早有了解。 而这次发回的情况,更多表述搜集到的主要金银矿的产量信息,更是让手里有大开眼界。 别的不说,单就是石见银山的产量就非常恐怖,年产银稳定在百万两以上。 “大内家毛利家” 魏广德看着记述,不由得念出来。 “是的魏阁老,这石见银山原本是大内家土地上的,不过毛利家眼红银山产量,所以出兵,最后击败了大内家。 现在石见银山的主人已经是毛利家,他们每年都会从银山获得大量白银。 现在倭国之间为了土地,为了金银矿的打得开交,所以这份情报只能说是年初时候的情况,现在岁尾,是否有变都说不清楚。” “平常年产量近二百万两,最高峰曾产出近四百万两,呵呵,都顶上我大明一年的财政了。” 魏广德忍不住笑道。 “魏阁老,另外还有个消息。” 刘守有这时候有些迟疑着说道。 “你说。” 魏广德不以为然,开口说道。 “锦衣卫派过去的人发现,在倭国不仅流通大量我大明制钱,还有通宝出现。” 刘守有这话就说的很含蓄了,制钱这东西,很早中国的古钱币就流通过去了。 但是他说的通宝,当然不是以前铸造的铜钱那种通宝,而是最近两、三年才开始主要的大明银币。 魏广德面上表情丝毫未变,只是淡淡问道:“你是说有银宝出现在倭国” “是,应该是最近两年流通过去的。” 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很明显,有大明商人在偷偷走私倭国。 “倭国和朝鲜有贸易吗” 魏广德忽然问道。 “有。” 听到魏广德的话,刘守有立马知道该怎么说了,不过这也是事实。 “朝鲜确实有将我大明所产商品买到倭国的情况,这样的交易每年都有。” 刘守有继续说道。 大明禁止和倭国通商,但是并未要求藩国也如此。 实际上,不止朝鲜有和倭国的贸易,琉球也一样做着这样的生意。 “倭国现在还是很乱” 魏广德忽然又问道。 “确实,不过情报显示,如今倭国最强大的大名是织田信长,他几乎已经征服了大部分大名。” 刘守有马上说道。 “除了他,还有其他人吗” 魏广德皱眉,又问道。 “还有德川家和九州的岛津氏实力也不俗。” 刘守有汇报道。 此时的织田信长,其实距离统一日本只差临门一脚。 只是,这一脚最终没有踢出去。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双面女王:勿惹7号殿

双面女王:勿惹7号殿

优琪拉
什么?溪南球队的王牌前锋,竟然是个女孩子?!她有惊人的天赋——她还没有认真……她真正的才能……会强大到令人害怕……她就像是个……怪物。只要那家伙一旦认真..
军史 连载 56万字
我欲扬唐

我欲扬唐

执着于勤
大唐盛世可以开启更强盛的模式,李密宁愿做一双手沾满血腥的屠夫,也不要做那天可汗,不要虚名,只要能让大唐不断变强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攻伐,分化,瓦解种种手段只为了不断减弱潜在敌人的实力,不断增强自身的实力。量世界之物力、人力结大唐强盛之果。大唐不落之太阳,缓缓升起照耀世界。群友交流群:109507993
军史 完结 134万字
圣塾神墟

圣塾神墟

救心玩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资源终会枯竭,文化生生不息。科技尽头,人类坟墓。科技达到顶峰后,邪恶的科技强人,葬人类断史绝代。一介满腹经纶的小书生,误入武侠..
军史 连载 17万字
我真的是奸臣

我真的是奸臣

青帝一处开
上天选中了,让董亮成为清廷的秦侩,胜利判定是让南明最终夺回天下。于是顺治十五年,那些沾满无辜鲜血的王公贵族个个成为了大冤种。虽然清廷有董亮,无奈永历帝的个人素质过于优秀,清朝与大明竟然陷入僵持,鹿死谁手尤未可知?董亮知耻后勇,翻开史书,追寻先贤的脚步,复刻经典案例,八王之乱,靖康耻,土木堡之变,那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嫪毐、胡亥、赵高、司马衷、高玮、赵喆、朱祁镇等灵魂附体,类人群星闪耀,照亮了南
军史 连载 78万字
时间管理者

时间管理者

臭的香豆
高壮壮网购了一块手表,神奇的各种功能不断解锁,不仅仅是要帮助他功成名就,而是着重培养他不断依靠自己的坚毅和智慧成长起来。。。
军史 连载 5万字
我家哪吒大人才不会这么可爱

我家哪吒大人才不会这么可爱

子夜微微
曾经的神仙哪吒为了要应对即将到来的灾难,被贬下凡间接受历练。原本以为只是没有了法力而已的哪吒,没想到竟然还变成了一个宅男胖子。小帅哥、快来玩啊!群: 157189263
军史 连载 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