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树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们对于陈君,认他为思想界的明星。】
【陈君说过:出试验室,即入监狱;出监狱,即入试验室。】
【又说:死是不怕的——陈君可以实验其言了。】
……
各朝天幕之中,璀璨文字随之出现,照映一个个诸天。
民族的先人们诧异,这是谁说的文字
通俗,易懂,却又蕴含万千澎湃。
直至看到他们眼前一幕——
画面之中,是湘南的青年正在奋笔疾书。
青灯如豆,照映出来的,是他不再温润,蕴着怒火的眼睛。
浮现脑中的,是昔日在京城北大与两位先生的点点滴滴。
虽然交集不深,但是每一次,都让他受益匪浅。
手中的笔,越写越激动。
启蒙老师被捕的背后,是列强的欺凌,是军阀的反动,更是社会的黑暗!
他要研究出一个拔本塞源的方法。
身无分文,心忧天下!
“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距离走出那座大山,已经过了九年。
九年所见所闻,他终于看到了,一条正确的路!
这条路,仲甫先生在走,守长先生在走,鲁迅先生也在走。
他还年轻。
但是,他也要踏上这条路了!
文字浮现。
【这一期的《湘江评论》发布后,引起广泛关注,首发两千份,售窑,又重印两千份。】
画面一变,是津城。
楠开大学。
此时,还未开学。
但是却有一名长相俊朗,沉默寡言的青年经常在校园内走动。
这一刻,他手里拿着一份印有陈仲甫被捕入狱的报纸,很安静。
安静得就像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
良久,他才认真开口。
“被捕的不应该是新文化的引路人,而是祸国卖族的‘四大金刚’。”
这时候,他已经是《津城学生联合会报》的主办者。
于是,他回到宿舍,提笔,写下龙飞凤舞的六个字。
“本‘革心’,同‘革新’。”
喃喃自语:“‘革新’,就是要改造社会,‘革心’,就是改造一整个民族的思想!”
他默默思考了这个道路很久。
眼睛,从茫然变得清明。
“我要去马克思的故乡看看!”
【风雷之后,蔡和森开始思考马列主义在中华最正确的道路与名称。】
画面浮现。
京城。
蔡和森站在街道角落,沉默看着现在的社会——
自从仲甫先生入狱之后,京城的风声紧了不少,街上随处可见身穿制服,手拿枪支的巡捕了。
但是他们看起来不再威风凛凛,而是风声鹤唳。
他们在害怕,害怕再有像陈仲甫这样的人出现,甚至走上街头。
思想的号召,实在太可怕了,足以动员民众,化作最锋利的匕首,直刺官方的心脏。
蔡和森脸上浮起一抹嘲讽的冷笑:“仲甫先生之后,会有新的领袖出现的,现在还在启蒙阶段。”
他返回了根据地,这里到处都是筹备旅法勤工俭学的志同道合之士。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