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正规军
小小男爵QAQ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清晨七点,一小部分不住在学校里却要返校的大学生们,背着书包,叼着早餐,三三两两的朝着校门汇聚,如同往日一样,准备开始新一天的课程。 上班族的车辆混杂在公交车间,不耐烦的鸣着喇叭,试图在早高峰的洪流中杀出一条血路。 一切都显得那么平常,那么按部就班。 “封路了!前面封路了!” “所有车辆行人注意!立即绕行!从大学侧门及后方道路绕行!” “重复!前方区域临时管制,禁止通行!” 突然,一阵不同于往常的,更加尖锐急促的哨音和扩音器的声音划破了清晨的喧嚣。 几个穿着荧光马甲的交通警察出现在路口,动作迅速而有力的将警示路锥和醒目的黄色警戒线拉了起来,截断了通往黎宁大学正门的主干道。 原本川流不息的车流猛地停滞下来,刺耳的刹车声和不明所以的喇叭声响成一片。 “搞什么啊怎么突然封路” “我上班要迟到了!” “出什么事了交通事故吗” 被拦下的司机和行人们纷纷探出头,抱怨着,脸上写满了困惑和焦躁。 而随着他们的目光向黎宁大学校门方向聚焦,那点困惑瞬间被一种更深层次的惊愕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慌所取代。 只见大学正门前方圆数百米的区域,已然被完全清空,封锁。 取代往日熙攘人群和车辆的,是一道道挺拔的身影。 他们清一色穿着漆黑的作战服,头盔、防弹背心、战术手套一应俱全,背后白色的“特警”二字在晨曦中显得格外刺眼。 特警们手持着制式枪械,三人一组,五人一队,占据着各个关键点位,眼神锐利的扫视着周围,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警戒圈。 那股凝练,专业且带着隐隐煞气的气场,让所有被拦在警戒线外的人都感到一阵心悸。 更让人头皮发麻的是,在街边一字排开的,并非普通的警车,而是七八辆体型庞大,装甲厚重,涂装着深蓝与黑色迷彩的防爆装甲车! 那粗壮的轮胎,车顶特殊的了望塔和防护装甲,无一不在昭示着这不是处理普通治安事件的配置。 有些不识货的,还以为这些特警把坦克给开过来了。 “我的天,这什么情况” “特警还拿着枪防爆车都来了” “学校里面出什么大事了” “该不会是有恐怖分子吧” “别别别,我都多久没有在国内听说过有恐袭了,更别说是大学里。” “妈呀,那我们今天还去不去上课啊太吓人了!” 学生们聚集在警戒线外,远远望着那森严的景象,脸上早已没了睡意,只剩下震惊、猜测和一丝不安。 他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各种夸张的猜测开始流传,有人甚至下意识地后退了几步,仿佛那宁静的校园瞬间变成了危险的禁区。 一些打算照常入校的学生也犹豫的停下了脚步,不知道该不该穿过那道由特警把守的大门。 就在这时,一阵低沉而威严的引擎轰鸣声从远处传来。 一支由黑色豪华轿车和特勤车辆组成的车队,在前后特警摩托的开道和护卫下,缓缓驶过被清空的街道,无视所有红灯和交通规则,径直穿过了警戒线,停在了黎宁大学的正门口。 车门打开,首先下来的是几名眼神更加锐利,动作更加老练,显然是更高层级保卫人员的便装男子。 他们下车后,迅速的确认周围环境。 随后,几个穿着便装或普通羽绒服,但气质明显不同于保卫人员的中年人和老者,才在严密护卫下走了下来。 为首的,正是穿着那件旧羽绒服,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的华夏生物工程研究院院长黄钰。 他的身后,跟着脸上带着难以掩饰激动和旅途疲惫的连文石辛子昂,以及另外两位从院里紧急抽调的生物信息学和基因组学专家。 他们这一行学术气息浓厚的人,出现在这荷枪实弹的特警护卫圈中心,形成了一种极其突兀又引人遐想的画面。 周围人一看,就知道是有什么大人物要去学校了! “走!” 黄钰没有多余的话,对身边的特警负责人点了点头,便在一众特警和便衣保卫的簇拥下,迈步走向黎宁大学的校门。 那扇平日里象征着知识与自由的大门,此刻在重重武装护卫下,仿佛变成了某种机密重地的入口。 走进校园,与外界的喧嚣和紧张仿佛隔开了一个世界。 林荫小道依旧静谧,冬日的梧桐树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 偶尔有早起晨读的学生抱着书本走过,看到这支突如其来的队伍,无不驻足,投来惊疑不定的目光。 “这...这阵仗。” 走在黄钰身边的连文石教授,忍不住低声惊叹,他扶了扶眼镜,看着前后左右那些手持钢枪、神情冷峻、如同标枪般挺立的特警队员,感觉自己的心跳都在加速。 “我这辈子做科研,参加过的大会议也不少,可被这么多持枪特警护送着进学校,还真是头一遭!” “何止是头一遭,我这心里现在都还有点发毛。老黄,你说我们这是不是有点太兴师动众了” 辛子昂教授也是深吸了一口清冷的空气,苦笑着摇头。 “兴师动众辛教授,在直升机上我们讨论得还不够明白吗” “我们要找的不是一个学生,是一个可能引领时代的天才!” “他的价值,值得我们动用一切力量来确保万无一失!” “想想美利坚的gip小组,如果他们先我们一步得到消息,会用什么手段去拉拢唐玉泽这件事一分钟都拖延不得!” 黄钰院长目光平视前方,脚步沉稳,语气却异常坚定。 提到直升机上的讨论,几位教授的眼神都瞬间变得灼热起来,连那一丝因为特警阵仗而产生的不适也瞬间被抛到了脑后。 就在几个小时前,他们还在那二十架武装直升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颠簸于寒冷的夜空中。 机舱内灯光昏暗,但他们几人却毫无睡意,围着一台打开了论文的加固笔记本电脑,争分夺秒地再次深入探讨着唐玉泽那篇论文的细节。 黄钰院长静静的听着几个教授对论文进行研究,手指无意识的敲击着座椅扶手。 他的脑海中,回想起自己几十年的科研生涯。从青年时代立志破解生命密码,到中年带领团队在国际上艰难追赶,再到如今坐镇研究院,直面与西方最顶尖力量的差距。 人类基因组,这座生命科学的珠穆朗玛峰,攀登过程之艰辛,资源消耗之巨大,前景之迷茫,曾多少次让他和同僚们在深夜感到无力。 他甚至一度以为,在自己有生之年,或许都看不到华夏在这一领域真正站上世界之巅的那一天。 那种明知目标在前,却受限于基础、技术、人才乃至整体环境的无力感,是缠绕在他们这一代科研工作者心头最深沉的阴霾。 但是,唐玉泽的这篇论文,就像划破这片黑夜的一颗流星! 它指出的方向,提出的工具,构建的框架,虽然还需要大量的验证和完善,但却真真切切地让他们看到了一条可能的、属于华夏自己的捷径! 这是一条可以绕过某些传统壁垒,直指核心的路径! 在直升机上,听着几位教授越讨论越兴奋,越分析越觉得前途光明,黄钰那颗沉寂已久的心,也仿佛被注入了滚烫的岩浆。 希望,那种久违的、炽烈的、足以燃烧一切疲惫和疑虑的希望,再一次在他胸中熊熊燃起! 所以,当他此刻走在黎宁大学的林荫道上,看着周围肃杀的特警护卫,他心中没有丝毫不安,只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决心和紧迫感。 必须找到唐玉泽! 必须保护好他! 必须让他的才华,在这片土地上绽放! 他们这一行被特警严密护卫的队伍,自然也引起了校园内早起学生和教职工的极大关注。 “快看!那些人是谁啊被这么多特警围着” “中间那几个穿便装的,看起来像是领导还是科学家” “我的天,咱们学校是藏了什么国家机密吗这保卫级别也太高了!” “不会是哪个国宝级的院士来我们学校了吧可没听说有这安排啊。” “感觉像是来找什么重要人物或者东西的......” 窃窃私语声在道路两旁响起,无数道好奇、惊讶、探寻的目光聚焦在这支特殊的队伍身上。 有人掏出手机拍下这一幕发在网络上,心想着这么牛逼的场面肯定能火,可实际上他们发的视频根本不可能过审,哪怕有漏网之鱼,也会立即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