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饭大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20(二十一)
说道喝汤,老奎在日本好像只在家里面喝一些味增汤,但是在我看来,理子和喵姐有的时候会偏心,有的时候会给老奎很多的豆腐,味增汤不外乎就是什么萝卜,海带,豆腐,再好一点的时候会有几个小蛤蜊虽然说,在一般情况下是五个人吃饭,我,老奎,坂上医生,喵姐还有理子。,但是,每次吃饭的时候,我都会觉得老奎的那个碗里面的东西是比较丰富的。其实也好,有的时候,贿赂贿赂老大哥也是应该的。没有什么贿赂之说,怎么可能贿赂就只贿赂几块豆腐呢是吧。但是说实在的,在这个家里面还是比较民主的。有什么大事了,大家又一起商量。班上先生就是这个家的一家之主,老奎可能就相当于一个女主人的位置,有的时候,老奎所说的话我们更容易信服,毕竟老奎是老大哥。就比方说,拿吃的来解释成语,什么叫脍炙人口。‘脍’其实就是生鱼生肉,也就是现在的生鱼片的雏形。那‘炙’,你看看,下面的火,就知道,这个东西应该是烤熟的,确实是这样的。所以脍炙人口可能就是,大家都喜欢吃生的或者是熟的。还有,老奎喜欢讲故事,就比方说,比较恶心的就是‘夺命寄生虫’,这个名字听着就恶心。但是,老奎还是喜欢讲,而且,老奎讲的还特别生动。反正老奎将这个故事之前,都会给大家大上一阵预防针:“希望大家,不要把刚刚吃过的饭吐出来,如果,大家觉得恶心……管我什么事。”但是我和喵姐可能是老奎这里面最变态的听友吧,老奎每次讲这样恶心的故事,我们俩都会听,而且喵姐有的时候还要吃上零食,我有的时候,还喜欢问喵姐:“喵姐,你觉得老奎讲的故事很有食欲吗”喵姐都会用一个白眼飘来,之后接着说道,但是用说这个词的话,可能有点不贴切,用辩解,这个词能更贴切。喵姐每次都会辩解道:“,死小孩,老奎将的是个故事,又不是讲如何吃屎,怎么可能吃不下饭呢”好了,大家坐稳了,故事要开始了。
这个故事出自《三国志--华佗传》,那这个故事就和华佗有关了。中国人肯定知道,外国人也会了解的,华佗嘛,神医,张仲景嘛,也是神医,但是,今天看看华佗。话说广陵太守陈登,这个人特别爱吃生鱼片,就像是高胜军特别爱喝酒一样。这个老头呢,就特爱吃生鱼片,但是呢,就有这么一天,这个陈登就觉得自己这个胸特难受,脸呢也是特红,而且不是红润的红,而是那种狂野的红。而且吃不下饭。这咋整呢,这么有钱的一个官,不可能就找一个江湖郎中吧,所以,这个人就找来了当年的神医华佗。中医嘛,这个望闻问切,大家都有了解。所以呢,华佗一来,看见这个大官,不行啊,要坏啊。先把脉吧。豁!这不把不要紧,一把华佗知道,他的肚子里面有虫子,这可怎么整呢!吃药吧。那个年代没有西药,所以呢,华佗先生就给这位陈先生开了中医的汤药,陈先生让下人,把这个药给煎好,也不知道,是几碗水,煎成几碗水,反正是喝了之后,这位陈先生吐出了三升多还会动的虫子,寄生虫。可能大家没有这个三升是多少,在古代,这个一升就是两百毫升,就是说这位陈先生吐出了一矿泉水瓶的活虫子。但是听起来确实是有些恶心。但是呢,这位陈先生,还是喜欢吃生鱼片,就接着吃,但是,后来有一次就是,旧病复发,完了,华佗出门了,没请来,这位陈先生最后死了。是的,吃生鱼片吃死的。但是,老奎一还会有一个保留故事,这个故事比那个陈先生的更恶心。这个故事叫‘五斛女孩’。先给大家讲一下,什么是斛。其实,斛就是古代的一个计量单位,就相当一现在的斤。但是这个一斛可不是一斤,在《齐谐记》里面一斛相当于一石,也就是十斗,一百二十斤;宋以后,一斛的容量减半,那也有六十斤。所以大家想一想,一个女孩,吃了一百二十斤生鱼片。好了,故事开始了,大家准备好垃圾桶或者塑料袋,故事开始了。这个故事出自于《齐谐记》,有一个女孩,特别喜欢吃生鱼片,就像高胜军疯狂的喜欢喝酒一样。然后,这个小女孩就疯狂地吃生鱼片,就感觉怎么吃都吃不够,就像是现在的大胃王一样。但是大胃王也有吃饱了的时候。但是这个女孩就是神人一样,吃不够。特爱吃生鱼片。最后把自己家吃的是家财人亡。但是,就是她死的那天,可能是上天注定要让她死吧,这天她正在散步,就看见,前面捕鱼的,这鱼是新鲜的不能在新鲜了,她见有捕鱼者现捕现切,什么调料啊,什么的应有尽有,最关键的是,与特别新鲜,而且是现切现卖,供应新鲜到不能更新鲜的生鱼片,这个小姑娘啊,可是一个纯粹的吃货,看见有这么好的生鱼片,谁不想吃啊,何况是这个小姑娘。只见这个小姑娘双眼放光,从自己的兜中掏出一千钱只求一饱。这女孩感出钱,你想想,谁有钱不赚啊,有钱不赚是傻子。渔人肯定是乐呵呵的就同意。渔人肯定觉得这个小姑娘随便吃一点就能吃饱,谁能知道,这家伙竟然吃了五斛的生鱼片。刚刚我们都算过了如果按照唐以前的计量单位来算,一斛相当于一石,也就是十斗,一百二十斤;宋以后,一斛的容量减半,那也有六十斤;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数据,显然都是相当夸张了。不禁思量这位小姑娘到底吃了多久,可能这个小姑娘就是个无底洞吧。很好奇,她在自己家的时候,会不会也吃这么多。这名渔人看到这个女生这样吃,可能在想,你上辈子是个饿死鬼吧,就算是饿死鬼,你也不要吃这么多吧,你吃了一百二十斤,我们以后做这个小本生意的人还活不活了,可能这世界上的鱼都不够她吃的吧。其实,打渔在那个年代,就是天命,渔民也不知道自己是赚了还是亏了,反正是那个小姑娘吃了不少。到最后,这个小姑娘实在吃不下去了,你吃不下去你就别吃啦。你吐出来是什么个意思。你吐就吐呗,你就吐出来鱼就行了。是,换做谁,吃了五斛生鱼片也就是一百二十斤生鱼片,谁不会吐啊,可能大家时吃不上一百二十斤生鱼片,就可能会吐了吧。你说说你,你就吐出来鱼也就罢了,毕竟不是那么恶心,但是,你吐出来蟾蜍,你是几个意思,真是的,你比那个陈先生恶心多了,像陈先生,吐出来的是活虫子,你都能吐出来小癞蛤蟆,你是要多恶心,有多恶心。但是,最后陈先生死了,你没死。我去,这个女孩,这老天爷也太喜欢她了吧,还留着嚯嚯别人呢。就吐出癞蛤蟆也能活着,这个人可以上吉尼斯记录了。可能听完老奎讲的整件故事之后,该上厕所吐得就上厕所吐了,该去洗耳朵,就去洗耳朵了。但是说到老奎不吃的东西,好像就只有一个,辣椒吧。可能老奎就那么一个东西是不吃的,剩下的东西都吃。但是说实话,这个辣椒的原产地并不是中国,其实花椒的原产地是中国,但是,现在一年吃的最多辣椒的一定是中国人。但是说,中国人有没有这个吃辣椒的基因,在我们这些个上过学的人来看,是没有的。老奎也觉得中国人是没有吃辣椒的基因,所以老奎并不擅长吃辣椒。我也不擅长吃辣椒。但是呢,有不辣的辣椒,比方说什么甜椒啊,菜椒啊,这就是辣椒变种得来的,就像是生化人一样。还有四川人喜欢吃的朝天椒,这么变态的东西,其实也是变种得来的。但是,这个原产地为墨西哥的产物,竟然创造出了轰动中国的的事情,比如四川成都,西南地区的人们,没有辣椒就吃不下饭,还有我们的‘干妈’走向了世界。但是说到这个辣椒的历史,其实到了中国之后也没有多少年。当年和辣椒一起坐船来的还有,地瓜,土豆,玉米。大家都是大航海时代的产物。但是,好像全国人民几乎都是可以多多少少吃一些辣椒的。什么四川火锅啊,什么毛血旺啊,什么鸡公煲啊,什么大盘鸡啊,什么油泼辣子啊,酸辣粉啊。什么什么的。就在一四九三年,从美洲回航的哥伦布船队首次把辣椒带到旧大陆。旧大陆,就像什么欧洲啊,亚洲啊,什么什么的,美洲是新大陆,真的很新,纵观美国历史,也没有几百年。但是,大航海时代,大家多多少少会发现一些新的东西,比如辣椒,土豆,玉米。就说辣椒吧,因为西班牙人觉得它的辣味像胡椒,所以也管它叫“胡椒”。这种混淆后来又传入西方其他国家,直到今天,英文中的pepper这个词仍然既可以指胡椒又可以指辣椒。但是,古代的辣椒,中国多数的有辣椒味道的,应该就会是野茱萸了吧,就是那个‘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无独有偶,差不多一百年后的1591年,明代戏曲家和养生学家高濂的《遵生八笺》印行,其中记载有“番椒”,描述是“丛生,白花,果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这是中国已知最早的辣椒记录,而它也再次挪用了中国人熟悉的“椒”为这种新作物命名。30年后,王象晋的《群芳谱》中也收录了“番椒”,描述是“亦名秦椒,白花,实如秃笔头,色红鲜可观,味甚辣,子种”,几乎和《遵生八笺》相同。但是,辣椒带来的应该是疼痛,而不像是花椒那样的爽麻。但是呢,这个高濂是浙江钱塘人,《遵生八笺》是他晚年隐居西湖时的着作。也就是说,可能这个大航海的船在江南登录的。巧的是,在清代的地方志中,浙江的地方志也最早记载辣椒,这强烈暗示辣椒最早是通过海路先传入浙江,再从浙江传入其他地区的。有学者推测,辣椒可能主要沿两条线从浙江扩散,其一是沿京杭大运河向北到达直隶,就是现在的河北,其二是经江苏沿长江向西传入湖南,再以湖南为中心向周边扩散,南传至两广,西传至贵州、四川,再进一步传入云南。然而,直到清嘉庆年间,湖南、四川两地才普遍食用辣椒,到19世纪后期,以辣椒调味为特色的湘菜和川菜菜系才最终形成。因此,中国人广泛吃辣的历史其实只有两百多年。所以,有这么多的资料,你看看,中国人到底有没有吃辣的基因,但是,墨西哥可能有这种基因吧。这只是我们的猜想。但是,有的时候,我喜欢反驳,为什么日本人把这个辣椒写成‘唐辛子’而不是一个外来语,大家应该都有了解,什么咖啡啊,可乐啊,西红柿啊,什么冰淇淋啊,都是外来语。为什么就这个辣椒不写成外来语。老奎问道佳佳:“佳佳,我问你啊,辣椒在日语里面写成什么”佳佳,顺手将一勺辣椒倒入自己的那碗牛肉汤里面说道:“唐辛子啊!你一个学历史的,你难道不知道这个吗”老奎是知道的。说到唐辛子,这个唐应该就指的是中国了,辛子,辛,可以说是辣,就是中国的辣味的植物。但是唐,并不是指中国,而是指的是外来物,就像是朝鲜蓟,不是朝鲜原产的。可能大航海的船先到了日本吧,然后,日本开始种辣椒。但是,朝鲜人,觉得辣椒是有毒的,“南蛮椒,有大毒,始自倭来,故俗呼倭芥子。”这是那个时代的朝鲜人的认知。日本士兵既用它来促进血液循环、防治冻伤,又用作向敌人施放的刺激眼睛的“化学武器”,这大概就是朝鲜人最初认为辣椒“有大毒”的原因。中国学者怀疑,中国东北的辣椒最早恐怕也是从朝鲜半岛进一步传入的;在明清之交,比起由战乱造成交通和贸易阻绝的关内来,辣椒从朝鲜半岛传入关外恐怕要方便得多。但是,这些连老奎这个历史系毕业的先生也闹不明白,管他呢,反正有的吃就行。什么,烧饼啊,烧麦啊,羊杂汤啊,牛肉汤啊,其实,辣椒什么的都是浮云,听着一乐就行。老奎和佳佳依旧在回民餐馆中吃着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