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天上掉馅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教改方案的第三部分,谈到了师资力量的强化,以及教师队伍管理的正规化。

董书语指出,因为教育经费的不足,眼下全区还有相当一部分数量的民办教师。而且,无论公办教师还是民办教师,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本身的学术素养并不高。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

“多年以来,我们都奉行顶职的做法。老教师退休了,他的年轻子女,就顶他的职,也进入教育系统,甚至直接担任老师。这种情况,尤其是八十年代非常普遍,现在也还存在不少类似的现象。教师队伍,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必须经过严格的考察和选拔,获得相应的资格,才能胜任。一些老教师的子女,本身也许就是高中毕业,却也担任老师,去教小学生甚至是教初中生。他们自己的学识水平都处于一个很低的程度上,怎么可能教育出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生呢?这种现象,必须要阻止。教育系统,不能顶职。很多发达国家,对教师资格的获取,是非常严格的。各种考试,审核,一丝不苟,只有品德,学识都相对上乘的人,才能获得教师资格……”

董书语说到这里,会议室响起了一阵窃窃私语之声。

教育的两名副主任,也相互交谈了几句。

不可否认,董书语说的很有道理,但顶职这种情况,现阶段依旧很普遍。一些老同志退休之后,千方百计要把自己的小孩,送进原单位去,吃国家粮,端铁饭碗。一些人甚至还没到退休年龄,就紧着办了内退,让小孩顶职。虽然相关的文件,早已经过时或者废除了,然而涉及到切身利益,谁都对这些文件置之不理,只管钻营。

在我国,本来就是一个人情社会,各种社会关系复杂至极,许多明显不合理的现象,也是屡禁不止。主要就是管事的领导,也都不是圣人,七大姑八大姨的关系,谁也不能真的置之不理。

现在董书语提出,要在教育系统内部,彻底废除顶职制度,又不知要掀起怎样的风波了。估计下面那些干部和教师,还不定在背后怎么骂她呢。

但看董书语的神态,却似乎已经下定决心,不管有多大的阻力,都一定要这样干。

看来这刘书记选拔出来的干部,不论男女,都会受到他的影响。

认定了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大家忽然有些明白,为什么刘伟鸿坚持要将董书语放到教委主任的位置上去了。这个教育改革,摆明就是一场攻坚战,对前线指挥员的要求极高。

董书语不是宁阳人,未婚,可以说,在宁阳没有任何真实意义上的亲戚,七大姑八大姨,都和她拉不上半点关系。要有熟人朋友,也是在工作上认识结交的同事,没有什么利害相关。

她又是女同志,什么喝酒,按摩娱乐等等,对她的诱惑力远不如男性领导那么强大。

这样一个人,放到“攻坚位置”上,纵算是“千夫所指”,她也不会太在意的。

原来刘书记当初做出那个决定的时候,早就埋下了后手。

此人年纪轻轻,眼光当真长远。

“第二个,我们的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这么多年,我们实施的都是应试教育。大多数教师,平日里钻研的就是课本和习题,其他方面的知识,非常狭窄。这样的一支教师队伍,很难真正的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教育事业,育人在先,授业在后,这是基本的先后顺序。所以,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全区教育系统,推行全面的考核制度。所有的教师,不管是公办的还是民办的,都需要重新考试,重新审核,统一竞聘上岗。”

谈到这里,董书语眼前不由浮现出苏沐清清秀秀的脸庞。

说起来,这也是一种缘分,苏沐刚到宁阳的时候,就是董书语接待的,虽然只是短暂的会面,彼此都留下了较好的印象。后来董书语担任教委主任,前往刘伟鸿办公室汇报工作的时候,刚好在外间碰到苏沐,而当时刘伟鸿正在接听一个要紧的电话,苏沐就和董书语在那里交谈起来。原本只是一种礼节性的交流,董书语随口谈到了教育改革的话题。不料苏沐竟然对此非常感兴趣,发表了许多的意见,让董书语大感讶异。比如董书语现在谈的这个意见,就出自苏沐的脑袋。

谈到当年在青峰农校读书的时候,苏沐对刘老师赞不绝口。说刘老师不但专业基础扎实,授课水平也很高,在课堂上妙语连珠,教会了大家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他们那班同学,对刘老师都深感佩服。

苏沐认为,做老师,就要有刘伟鸿那样的水平,单单会解习题可不行。除了教出一堆高分低能的解题机器,再无其他作用。

苏沐在教育改革方面的一些看法,明显影响到了董书语的思维,在教改方案之中,加进去了很多苏沐谈到的内容。和刘伟鸿逐一探讨这份方案的时候,董书语也明白向刘书记汇报了,哪些东西是出自苏沐之口,她借用了。

刘伟鸿还随口开了句玩笑,说苏沐和她挺般配的,要不处处试试看。

当时董书语就红了脸。

好在刘伟鸿就随口说了这么一句,没有继续“八卦”下去,才避免了董书语的尴尬。不料读到这一段的时候,董书语自然而然又想起了苏沐。

当然,董主任也只有刹那间的走神,很快又将心思拉了回来。

现在可不是走神的时候。

“我要谈的第四部分内容,是有关私立学校,民间资本办学的问题……”

根据董书语的介绍,目前在宁阳区,还没有一所私立学校,所有学校,全部都是公办的。进行教育改革的目的,主要就是增加教育资源,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实现普及率和在机构上进行优化。基础教育,以政府为主体来办。简单来说,就是要“物美价廉”,要让所有孩子,都能“有学上”,让教育不成为家长们的沉重负担。这样,家长们才能配合政府,自动自觉地送自己的孩子上学去。

这个任务,当然要由政府来完成,私人资本是不可能才承担的。

资本的天性,就是追逐利润,这一点,永远都不能改变。

但是,私人资本办学,也能起到一些补充作用。

“目前我们宁阳全区,只有两所中专,一所是卫校,一所是农业学校。其他技能培训学校,暂时都还没有。在高中毕业生或者初中毕业生与就业之间,存在着一段空白。无论初中阶段还是高中阶段,我们都只是对适龄青少年进行了基础教育,他们掌握到的这些知识,与社会就业岗位的要求,相差很远,导致中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很难解决。所以我们认为,应该办一些专业技能培训学校,对这些中学毕业生进行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早日走上工作岗位,自食其力。减轻家庭负担,也减轻社会负担。这一块,我们可以面向民间资本开放,鼓励私人办学。按照刘书记的指示,公办学校是主体,私立学校是补充。”

“现在我们宁阳,正处于一个招商引资的高峰期,各种各样的企业,纷纷前来宁阳落户,很快,我们就会面临着用工荒的问题。一方面,是大量的劳动力闲置,一方面则是大量的企业找不到合适的工人。所以,马上建一两所技能培训学校,十分必要。刚好能填补市场空白,为劳资双方架起一座桥梁……”

魏凤友忍不住插嘴问道:“小董,为什么这个技能培训学校,我们不考虑自己办呢?这个东西有市场,经济效益应该是不错的。”

董书语进入宁阳机关的时候,魏凤友就是宁阳—县委书记,小董倒是早就叫得很顺口的。

魏凤友这话,就是在问董书语:为什么赔钱的事,你让政府来干,赚钱的生意,却交给民间资本?这不是败家子的搞法吗?

董书语微笑说道:“魏区长,技能培训学校,虽然有一定的前景,但也有一定的风险。我个人认为,政府主要是为广大群众提供公益性的服务设施,而不是赚钱。毕竟政府不是以赢利为目的的公司。再说,鼓励私人资本进入教育事业,是为了做一些必要的补充。如果没有钱赚,对他们就没什么吸引力了。只要他们能帮我们培训待业青年,为企业提供合适的工人,对政府的工作,就是一个很大的支持。必要的利润,是应该有的。”

一些与会成员脸上便闪过诧异的神情。

董书语这话,说得过于直白了,有些“指点”魏区长的意思。

魏凤友便点了点头,没有再问。

看上去,魏区长也没有什么不高兴的,脸色平静。

董书语随即又回到了自己的报告之上,朗读了报告的结语部分,随即合上资料夹,礼貌地说道:“刘书记,魏区长,各位领导,我的汇报完了。”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燕颂

燕颂

心有茅草
一部孤臣孽子的谋逆实录,一场豺狼虎豹的奋力厮杀,无关天下苍生的大义,也无关匡扶天下的宏图,一切的一切不过是野心家们涂脂抹粉,竞相上台。这不是一首封建王朝的颂歌,这是一幅充斥着野心、阴谋、杀戮、背叛的修罗画卷。成王败寇,史笔下漆黑的墨字,每一笔都浸染着干涸的血液。这是一部架空历史小说,时间设定在13世纪末14世纪初,官制以明朝官制为基础创作,没有穿越,反常规非伟光正的主角塑造,尽全力以写实的风格谱写
军史 完结 45万字
万古仙域

万古仙域

超凡的我
无尽的时空,浩瀚的宇宙,自古至今,无人可探其尽头。时间长河无休止的流淌,一切似乎都早已注定。万世万界万物,一切到底为何存在。无尽轮回,却磨灭不了心中的渴望。天..
军史 连载 37万字
重生时光正好

重生时光正好

第三颗雪梨
人生回溯二十年,会当水击三千里。重新开始,意味着不知结局,但不管如何,都会尽力操控迎风的桨,让这艘满载着期许的船,靠近理想的岸。
军史 连载 1万字
最强保镖

最强保镖

鲤鱼神
《最强保镖》是鲤鱼神精心创作的历史小说,恋上你看书网实时更新最强保镖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最强保镖评论,并不代表恋上你看书网赞同或者支持最强保镖读者的观点。
军史 连载 255万字
如果平凡时也有星光

如果平凡时也有星光

红烧鱼宝
如果神命你死,你可能逆死而生。他们和你一样,都是青春热血的少年。他们和你不一样,掌控超自然之力。十七岁高中生一凡意外遇见Witch东方潜,开启了自己的超自然..
军史 连载 3万字
烽火1939

烽火1939

彷如梦境
现代少年回到1939年,加入自己先辈,走向那条光荣道路,成为他们其中一员,经历磨难重建家园,与国民同富,共祷荣耀之路。
军史 连载 14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