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从心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从以后的学术成就看,唯韩愈可与柳宗元相当,所以后人一向以“韩、柳“并称。

青年时代,柳宗元仕途十分畅达,韩愈则仕途坎坷。韩愈曾寄居安邑里马燧家,与亲仁里相邻,所以韩、柳的结识交往很早。

柳宗元做蓝田尉那一年,韩愈从外地调到京城调选官职,次年任四门博士,这是朝廷高等学府“国子监“中的教师。

这两年由于柳宗元并未去蓝田,而是留在京兆府,所以与韩愈同在长安。两年后,柳宗元、韩愈、刘禹锡三人曾同时调任监察御史里行。

他们在一起度过了一段无话不谈的难忘生活。韩愈是柳宗元的好朋友,与刘禹锡关系也不错,只是韩愈在做监察御史里行的当年年底就受到权臣的排挤,被贬到遥远的广东去做阳山县令。

在以后的十五六年中,柳宗元和韩愈大概只见过一次面,然而友谊始终未断。他们的友谊,是依赖彼此的信任,也依靠经常不断的书信和学术争论,继续发展下去。

崔群和韩愈是同榜进士,他们都比柳宗元早一年登第。他们的主考官是陆贽。同榜所取的二十多名进士,崔群、韩愈、李绛等很快在社会上显现出真才实学。

崔群字敦诗,贝州武城(今山东武城)人,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他家与柳宗元家同属北方着名士族,来往较多。柳宗元择友一向谨慎,去取不以亲疏,而以志同道合为准。他年轻时所写的《送崔群序》中说:“余与崔君有通家之旧,外党之睦,然吾不以是合之“;又称崔群为人既“和“又“正“,而他自己“刚柔不常,造次爽宜“,因此以崔群为榜样。

崔群本人不以文学闻名,但是品德超群,见识卓越。柳宗元在集贤殿书院时,崔群任校书郎。不久,他离开京城到宣州(今安徽宣城)出任判官,一直到柳宗元离开长安,他才回到朝廷做事。在官场上,崔群属于清流,以后官至宰相,有“贤相“之称。崔群和柳宗元始终心心相印。

豳宁节度使张献甫,封郎宁王,是正一品大官。他带重兵镇守在长安西北的重镇豳州(治所在新平,今彬县),担负着抵御吐蕃东进的任务。

在长安城内,这个节度使修建一座豳宁进奏院。所谓进奏院,有点象今日的办事处,是节度使到京城朝拜皇帝、述说工作时歇息的地方。贞元十二年(796年)进奏院建成,张献甫特意邀请柳宗元撰写《豳宁进奏院记》。柳宗元乐于动笔,文章挥手写成,在文末又赫然署上“河东柳宗元为记“字样,毫不示弱。这一年,他才二十四岁,还没有通过吏部的考试。

同一年的秋天,关中大旱,德宗皇帝迷信,要出驾拜神祈雨。京兆尹韩皋因此命县令裴均,修建了长安附近的终南山祠堂和太白山祠堂。

祠堂修建完毕,皇帝求雨也已收场。这在当时算是德政,有必要大肆宣扬一番。古人常用的办法,就是刻石勒砷。这两个祠堂的两篇碑文和一篇碑阴文,都出于柳宗元之手。

就碑文内容看,并无精彩可言,然而在当时却是事关皇帝的重头文章。京兆尹韩皋是唐代着名书法家兼画家韩的儿子,他信得过二十四岁的青年柳宗元写这种重头文章,这说明柳宗元的文名,确实已经不小。

古代有在官署墙壁上题记的习俗,一般是记载有关该官署的历史和官员的职能、作用等,称作“壁记“、“堂记“,文章往往具有对官员的工作提供规范的意义。柳宗元在长安做官期间,为朝廷和地方的官署一共写了七八篇这种性质的文章,《豳宁进奏院记》是其中之一。再如《四门助教厅壁记》,作于他二十七岁。“四门助教“是在“国子监“做有关教育辅助工作的学宫,四门助教厅就是他们的官署。

柳宗元《诸使兼御史中丞壁记》作于三十三岁时,“诸使兼御史中丞“是指兼有御史中丞这种高官头衔的朝廷使臣,这篇文章就是专为他们的官署所写。这类写在官署墙壁上的文章,内容大都是板板正正,语言简明扼要,所记事实,到后世历史文献价值很大。长安是文人荟萃之地,这类文章要请柳宗元写,就因为在长安文坛上,他已是非同凡响的人物。

贞元末年,唐王朝高层的宫闱之间发生着剧烈的政治变动。

随着德宗李适年事渐高,太子李诵继位在望,朝廷内部潜伏的斗争激化起来。

一方面,权奸李实、宦官孙荣义及保守派官僚郑瑜等,依靠李适,继续把持朝政;

另一方面,王叔文为首的一批新进人物则以李诵为靠山,“密结翰林学士韦执谊及当时朝士有名而求速进者陆淳、吕温、李景俭、韩晔、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等,定为死友。凌准、程异等又因其党以进“。王叔文已经和李诵预谋“某可为相,某可为将,幸异日用之“。

正是在这种局面下,王叔文一派人纷纷入朝担任要职,迅速扩展了自己的势力。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李适病危,朝廷上两派不断激发的矛盾转化为公开的夺权斗争。王叔文一派拥护太子李诵继帝位。但这时李诵已得中风病,失音不语。宦官集团以此为借口,力谋抵制,企图另有所立。

在斗争极其尖锐的情况下,王叔文的的同党、曾以翰林待诏身份侍娱李诵的王伾入居皇宫,并传旨召王叔文。在李适弥留期间,他们联合同情自己的宦官李忠言称诏行事。

正月二十三日,李适病死。宦官勾结部分保守派旧官僚阴谋延期发丧五天,乘机另谋所立。两派在朝堂上展开了激烈的辨论。王叔文集团的骨干之一、翰林学士凌准独抗危词,反对宦官所拟计划。他得到了翰林学士郑、卫次公等部分朝臣的支持,得以立即发丧,公布遗诏,由李诵继帝位。

柳宗元直接参加了这场斗争。

在斗争的关键回合,王叔文一派取得了暂时胜利。

正月二十六日,李诵即帝位于太极殿。王叔文一派执掌朝政。他们根据事前拟就的计划,迅速提升自己集团的成员占据朝廷的关键职位。二月十一日,任命吏部郎中韦执谊为尚书左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做了宰相。

王叔文以起居舍人充翰林学士;王伾以左散骑常侍充翰林学士。贞元中,由于不任宰相,朝廷对翰林学士简拔尢重,多有由此而居辅弼者。它号称“内相“,所起草的诏命为“内制“,朝参排班按诸词官知制诰对待,因而这是很有实权的职位。“二王“任翰林大学士,与执宰相权的韦执谊相呼应,全面控制了朝廷大权。

随后,“永贞革新”拉开大幕。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蓦然回首,却见灯火阑珊处

蓦然回首,却见灯火阑珊处

梦里千百度
讲述一对平凡的恋人平凡的事……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可惜只能是祝愿
军史 连载 1万字
我有万人迷系统

我有万人迷系统

落棋成局
苏权某天出门被个男生表白了,然后他果断地拒绝了,然后他听见某个围观妹子说:哇!男神拒绝人得样子好帅!然后他就被绑了【万人迷系统】。开始和各个世界里的男主男..
军史 连载 8万字
明缘歌

明缘歌

落漫漫
一夜繁华,化为乌有,全府上下仅存三人,初晴带着弟弟若曦生死逃亡。一次追杀被公子哥所救,初入将军府,步步惊心。上有庸王,下有小人。拨开重重迷雾...
军史 连载 1万字
牛马女穿兽世,不靠智商靠颜值

牛马女穿兽世,不靠智商靠颜值

惠林啊
林晓晓是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做牛马上班,买了一套房子,还得记在弟弟名下。但并不代表她就想看本兽世小说就要穿越到原始兽世啊,女主呢……你出来……我要谢谢你……
军史 完结 69万字
战国大召唤

战国大召唤

黑白隐士
乱世战国,群雄并起,强秦东出西楚虎踞,男主生在乱世且是非常弱小的韩国,但却身怀召唤能力,听说你秦国有杀神白起,王翦战国名将,不怕我有兵仙韩信,军神李靖西楚霸王,力能扛鼎,我有宇文成都,李存孝,赢政,李世民,刘彻等等千古一帝,集会一堂,周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且看这天下谁主沉浮群聊号码:853205857
军史 连载 503万字
最吕布

最吕布

梦雨星寒
最真实的历史搏杀!最离奇的主线交叉!最峰转的名将博弈!最跌宕的爱恨情仇!尽在最吕布!一个或许只属于三国时代的真实世界!三国名将名臣:要么成为吕布的人,要么成为吕布的敌人,这就是乱世。当然,合纵与连横一直存在。三国群美:貂蝉,严情仪,杜月娘,蔡文姬,大小乔。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唯美。三国群雄:曹操的阴险狡诈,刘备的泪弹轰炸,孙策的义气绑缚,袁绍的优柔寡断。吕布已经迫不及待的与他们交手了一戟扬云十万
军史 连载 14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