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无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日清早。

沈策帮小妹梳好头发,收拾好几件小妹的衣裳还有她的梳妆箱。

旁人的梳妆箱多放着胭脂水粉和首饰,但小妹的不是,里头除了几样梳子、铜镜和头绳,就只有一些账本和一大串钥匙,钥匙就是小妹各处宅铺的。

沈清的衣裳也不多,除了过年前大娘给做的一些布衣,前些天她拿给大娘的绸缎,大娘也就先做好了两套她的衫裙和里衣,鞋子也才做出来一双。

不过这些衣裳也足够沈清穿了。

因为沈进突然走了,沈清让大娘先别给大哥做衣了,多给沈策做几身长衫,毕竟也不知多久才能再见大哥,他还长个的时候,现在做好到时怕也穿着不合身了。

沈策左看看右看看,还想把小妹的生活用品也都给装上,比如杯子、牙刷、牙膏、沐膏、灯具啥的。

沈清顿时一脸黑线:“二哥,县里宅子有这些,你忘了啊”

萧恒住进她县里的宅子后,可没少采购东西。

不说生活用品都是捡着最好的买,就连摆件、鲜花啥的都买了不少,麦子大米也买了二百石。

原以为能住二三个月呢,他院里数十个能吃的小伙还有几十匹马,是按照三个月采购的物资,结果就住了二十余天。

萧恒走时他的手下倒也带了些粮食,但也就搬走二三十石大米,再多不便携带了,于是还余了一百多石粮食在,其余东西也没带走。

沈策只好停下了动作。

早饭过后,孤灯便赶了辆马车来了。

孤灯几人如今还住在县里,只是每天孤灯都要来给沈清送账目。

他也不知沈清能不能看懂,反正就把县里前一日的账目抄一遍送给她,这都是沈清要求的。

沈清除了带了衣物和一个梳妆箱,还带了一头母羊和昨日马文会送来的一箱绸缎。

五十匹绸缎一年半载的难以用完,再则陆家人都习惯了穿布衣,沈清问他们,他们都不要,于是她只挑出几匹好看点的料子留在家里,余下的还打算送去县里卖。

至于母羊,沈清也想喝羊奶,家里留一头就够了。

送沈清走的时候,沈策很是恋恋不舍:“小妹,若是觉得在县里住着不习惯,你还回来住。”

“嗯。”沈清坐在马车里,从窗口处冲他招招手:“二哥,你跟着陆伯父好好念书,有啥事到县里找我。”

乡下宅子里她也留了辆马车在,主要是怕陆家人有事要用,去县里也方便。

陆佩华也蛮担心沈清一个人去县里的,叮嘱道:“你不是还有个堂姐在县里,不如让她跟你一起住,也好互相有个照应。”

虽说孤灯是宁王世子的属下,她见孤灯也蛮可靠的,可到底是个小女娃,好多事情总得有个女性长辈照料。

“我知道啦,陆姐姐,我到县里便去找小桃姐,陆伯父,陆伯母,你们回吧。”沈清笑着应下,又冲一旁的陆观和董氏招呼了声。

几人点点头,却仍站在门口为她‘送行’。

直到孤灯架着马车走远了,陆佩华才看向沈策,安慰道:“小师弟,咱回吧,我看阿清是个机灵的,该能照顾好自个。”

沈策清秀小脸蔫蔫的,半会才“嗯”了声。

他知道小妹机灵,神仙的徒弟能不机灵

可他第一次跟小妹分开住,心中难免担心的,小妹刚走他便开始惦念得慌了。

……

沈清到了县里宅子,把一大串钥匙取出来,让牛大等人把她的东西和一头羊抬进宅子,又对着孤灯道:“孤灯大哥,咱去趟榆林村,从县北门出去,离县约三里地的一条小路拐进去便是。”

榆林村是程师德的老家,他在乡下也有套大宅子,她前些天和大哥也去看过了。

清源县共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七里村在县城东边,所以她入城都是走东城门,榆林村则在县北边。

那套宅子离县城很近,沈清打算把那里改成工坊做些生意。

她别处买的乡下房子也多是离县里较近的,通常都在五里之内。

“哎。”孤灯应了声,又赶着马车走了。

很快两人又出了县城,到了一处大宅院前。

这套宅子虽不比马家的大,但占地也有十余亩,主要是有个非常大的后院,且因是近几年新建的,宅子还挺新,是套四进的大豪宅。

沈清拿出钥匙,递给孤灯让他开门,旋即又让孤灯在前院等着,她则自个跑去了第三进院。

三进院里有五间西厢房被打通做成了仓库,这套宅子里以前的家具都还留着,但这五间房是空的,沈清便在仓库里放了一千多麻袋玉米。

旋即又跑去前院找到孤灯,带他来到后院。

后院占地足有五六亩,除了一排后罩房,一长排养殖棚子,一处小花园,还有三处小作坊,有大磨房,弹棉房和酿作房。

“孤灯大哥,你回头附近找些人手来,我想把这排后罩房打通,砌上一排长长的大火灶,改成一个大酒坊,旁边再加盖几间屋子,用来当仓库。”

“酒坊你还会酿酒”孤灯一边打量着大院,一边好奇问。

虽说不少乡下人都会酿些果酒米酒,可酿得好的却不多。

除非是有酿酒秘方,能酿造出好酒来,才会做酒坊生意,毕竟自家喝也没必要弄个大酒坊。

“嗯,我家有祖传的秘方。”沈清点头。

她上辈子穿越前可是收集了不少方子,其中就有不少酿酒方子,再说上辈子她家在国外也有葡萄酒庄,她对酒生意还算熟,酿酒流程也懂一些。

孤灯低头看了小人一眼,看她一本正经的模样,不知为何总想笑。

但他到底没笑出来,世子爷走前可是交代他了,要把沈小姑娘当成主子一般敬重。

哪有下人笑话主子的。

于是点点头:“你要雇多少人这工钱该跟人如何算还有买砖石木料也需花费。”

沈清想了想,说:“我还要在这个宅子边上建个十五亩大的养殖场,三亩养猪,三亩养鸡,三亩养鸭,三亩养鹅,再三亩养牛骡,院墙要盖高些,屋棚也要结实一些,嗯……就雇五六十人,每人每月给三斗玉米,不管饭,叫他们吃饭从自家带,砖石木料也用粮换,前头院子的西厢房有六七百石玉米在,该够用了。”

这榆林村有七八百亩田地都是程师德的,就连这套宅子周边也有许多旱地和菜地,约有二三十亩,她打算把宅子边上再建个养殖场来,剩余土地再种些果树。

等办了酒坊,酿酒会消耗许多粮食,届时酒糟就可以用来喂养家禽家畜,家禽家畜的粪便又可以发酵成肥料浇地,这榆林村就可以弄成一片生态农场了。

孤灯没想到刚说了酒坊的事,沈小姑娘又说起建养殖场了。

他还是第一次听说养殖场这种说法。

不过他也听懂是个什么意思了。

旋即认真算了算,十五亩大的院子,加上改建酒坊,五六十人两三个月该就能竣工了,毕竟养家禽家畜的屋棚可以简陋一些。

“那足够用了,买砖石木料最多二百石粮,加上工钱一块,二百五十石足矣。”

“嗯,余下的粮再让人打些大酿酒桶,买些酒坛子和酿酒工具来,家禽家畜的窝和食槽也要做干净些。”

“哎,好,我一会儿找这村里正问问,若人手能招齐了,明儿把牛大他们喊来监工。”

“嗯,你看着办就成,三个月内要建好了,再让牛大近段日子物色点这村里的人,有靠谱的届时雇来做长工。”

“哎。”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捕鱼大亨:从北海道渔村开始

捕鱼大亨:从北海道渔村开始

软饭硬吃啦
青环海蛇阵,乌贼汛期,沙丁鱼风暴,洄游的大马哈鱼群,珍贵的金枪鱼群……大海中蕴藏着无尽的财富,但这些只属于勇敢的逐浪者!高志强穿越到了53年的北海道渔村,成为了一个小渔民。时值岛国渔业蓬勃发展前夕,捕鱼业大有可为。他从一艘小木船开始,慢慢的到拥有铁皮船,深海拖网大船,乃至远洋捕捞船队。曾经的高志强,如今的藤原君抓住机会,通过不断努力,终于成为了捕鱼大亨!同时他也帮助了很多孤苦伶仃的女人,给了她们一
都市 连载 70万字
春花奶奶

春花奶奶

观景
50岁退休大姨王春花穿越架空王朝42岁寡妇身上,四个儿子,一个女儿,二个孙子四个孙女。大姨一心要过退休养老的生活,结果却是家徒四壁,几间茅草屋。大姨年轻时也是个不服输的,也做过各种小生意,最后选择自己拿手的小生意,想赚点小钱花花,结果越做越大。看便宜儿子种田辛苦就改良了一下农具跟种子,结果引来了退休老太傅,最后天天被催着强国。大姨想退休的梦想直接破灭。没办法只能强国。本书没有皇权后宫斗争,就是种田
都市 完结 113万字
被甩后,我带着女儿称霸娱乐圈

被甩后,我带着女儿称霸娱乐圈

莫语听风吟
苏辰为了女友的梦想创建了校园乐队流星雨。后来苏辰为了救女友导致嗓子受伤,可女友为了成为大明星,反手背刺了苏辰!就在苏辰痛苦的时候,一个软萌的小女孩抱住了他!“我不准你欺负我爸爸!”从此之后,一个觉醒了“最强文娱奶爸系统”的男人,成为了整个歌坛闻风丧胆的大魔王!“金曲榜?以后姓苏了!”
都市 连载 64万字
重生婴儿,妈妈送我上道观

重生婴儿,妈妈送我上道观

方梦唐
…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为何如此轻生?柳峰捂着疼痛的脑袋,坠入大河。…在他生死之际,体内隐藏的神秘小葫芦被激活,带着他逆转光阴,重回娘胎。…不料,再次出生时,他却手脚残废。父母无奈,将他送去清风观,被老道士收为弟子。从此他隐世苦修,终于了脱尘疾,脱胎换骨。…十年后,柳峰下山归来,再次见到了前世的父母、姐弟和初恋。此时,他们都还年轻,一切才刚刚开始……曾经所有的遗憾和不甘,这一世,他将要去一一弥补。哪怕
都市 连载 44万字
重生官场后,我先娶了省长爱女

重生官场后,我先娶了省长爱女

嘟小虫
前世碌碌无为到死都只是个透明小科员的赵卫东重生了,重生到了2002年自己在济州市教育局信访办转正的那天!于是赵卫东做了个大胆的决定,趁着南平省省长陈良平还没找到失散多年的女儿前,提前截胡,把省长女儿娶回了家!从此南平官场多了一位背景通天,扫黑除恶,惩治贪腐,大力发展经济的得力干将!不要跟我提你的后台,你和你的后台一个都跑不了!只要你犯法,那监狱里就有你的位置,我说的!也不要跟我说那个地方经济落后,
都市 连载 477万字
青玉婵

青玉婵

汝艾小孙女
王婵刚刚搬进新居还没住热乎,被一个雷劈成了古代小可怜,生而痴傻的哑巴五公主是后宫里最没地位的那个,父皇冷漠,皇后厌弃,贵妃忌恨……还好有个老嬷嬷一直悉心照顾她,小姑娘决定,要努力在宫中生存,带嬷嬷过上好日子,还没发力,却有天降神仙公子:“徒儿,师父来晚了。”……若干年后,小祸害气呼呼地质问:“爹爹,我是你捡来的吗?怎么下去渡个劫,你给我地狱难度开头!”某天君不慌不忙掏出留影石:“哼,还好我早有准备
都市 连载 6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