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吃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芮成荫:“……” 这么快就低头认错了 方才见他一脸不服,他还以为面前之人要与他争辩到底呢! 结果…… 颇为遗憾地叹了口气,芮成荫很是失望地看了邵鸿济一眼,直觉自己真是看错人了。 原以为他是硬汉,二人可以酣战一场。 万万没料到,是一团棉花。 平日里看着又白又大,好像很有分量的样子,一拳下去,直接瘪了。 当真是人不可貌相。 想到这里,芮成荫再次叹了口气。 深知此处邵景安的地盘,要是再闹下去的话,只怕双方面上都不好看。 毕竟,不管他和傅玉棠初衷为何,上门与人发生争吵是事实,教训邵景安的老父亲,更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邵景安他们有错,他和傅玉棠其实也不占理。 而且,邵鸿济现在也认错了,他要是再一味地追着人讨伐,那就不是主持正义,而是得寸进尺了。 届时,倘若邵景安一行人借此反咬他和傅玉棠一口,说他们二人故意上门找茬, 那他们二人就算浑身都是嘴也说不清。 因此,芮成荫见好就收,顺势道:“邵老爷言重了。 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多亏了是邵老爷只是私下说说,并未到外面宣扬,造成不良影响。 是以,邵老爷只要意识到自己失言,认真改过就行。 同时,也希望邵老爷、王老爷往后勿要再人云亦云,一口一句不孝徒弟了。 当年的事情,如果真追究起来,身为师父的邵太傅也要负一大半责任。 甚至,说太傅抹黑了傅大人的形象都不为过。 毕竟,傅大人这些年的表现,朝廷和百姓都是看在眼里的。 且不说他帮助皇上亲政,但从他掌管刑部,实施的新政,便让大宁百姓获益良多,直接将前朝积弊,"重典治乱"转为"明刑弼教"。 旧时刑狱,多凭主官臆断,卷宗晦涩难懂,百姓蒙冤无处可诉。 傅大人自接任刑部尚书之位后,便力推《刑案则例》,将律法条文与判例对照刊印,发至州县,大力推行,使小吏断案有章可循,百姓知法懂法,依法畏法,极大程度避免小吏胡乱判案,百姓无知犯罪的现象。 可以说,自从傅大人掌管刑部后,大宁各地风气为之一清。 同时,他提议"秋审驳议",命各省将重案卷宗呈送刑部复核,亦平反不少冤狱,救下待决囚犯近百人。 更妙的是,试行的"赎铜代役"之法,准许轻罪者以劳役抵刑,修桥铺路,化囚徒为劳力,顺利解决了大宁各地城建人力不足问题……” 芮成荫越说越多,越说越顺口,全程没有停顿,更无需思考回想,便将傅玉棠这些年做的事情一股脑说了出来。 桩桩件件,详细得令人愕然。 即便是傅玉棠本人来说,可能都不一定这么清楚细致。 听得邵鸿济、张敏月以及王庆夫妇目瞪口呆,小眼神不断在傅玉棠、芮成荫二人之间来回打转,怀疑他是不是对傅玉棠有点儿想法,这才几年如一日地关注傅玉棠,对傅玉棠的动向如数家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