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钱杜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陈志龙放下了加利的八卦,继续寻找有关炼器的资料。
在陈志龙锲而不舍的坚持下,还真让他找到了不少有关炼器的各种心得、实操指南之类的东西。
最主要的是,他还找到了一份名为《自学炼器三月通》的理论手册。
书写这部手册的人叫做童顽。
陈志龙看见了这手册的名字就喜欢上了。
明显,这是一部炼器速成手册。
据手册介绍,修真界修士常用的武器装备,只有两个大品级,分别是灵器和真器。
相比于灵器,真器不仅更为坚固锋利,还能用更少的灵力,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灵器的炼制难度比真器小很多,所以修真界的修士多数用的都是灵器。
真器十分稀少,只有大能才配拥有。
如果一个低级修士使用真器,不用多久就会被杀人夺宝。当然,背景通天的不在此列。
灵器和真器里面根据品质不同又分为下品、中品、上品、极品。
灵器和真器都是修真界修士的常用武器装备。除了这两者之外,修真界还有三种不常见的武器装备。
凡器:多为普通凡人所用。炼制凡器的人不能称为炼器师,一般被称作“打铁匠”。
法器:以凡人之力,可以在一定环境和一定条件下(如配合咒语),发挥一定超凡力量的武器装备。
仙器:所有修士求而不得的武器装备,乃仙界仙人所遗留下来,多为超大修真势力的镇山之宝。
至于“法宝”这一称谓,其实是凡人对修真者所用武器装备的一个总称,并不是特指某一种等级。
毕竟,让凡人区分修真者的武器装备等级,不是强人所难吗
在修真界,不管是哪一种等级的武器装备,炼器师炼制的时候都是一气呵成的。
但《自学炼器三月通》的作者童顽,另辟蹊径,开发出了一种,可以让武器装备锤炼升级的办法。
他的原理很简单,不一次性将武器装备固定死,就先炼制一个大概样子出来。
然后,学习炼器的人,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尝试,不断地将想要炼制的武器装备升级,最终甚至可以变成仙器。
童顽有此思路,是因为修真界的炼器师实在太少了。大部分修士都觉得炼器太难,而不去尝试。长此下去,修真界的炼器职业,将越来越凋零。
童顽的思路是,将炼器的入门门槛降低。
让修士先由凡器开始,然后通过学习将凡器锤炼成法器,然后再一步步地提升品级。
修士在不断提升武器装备等级的过程中,培养起了对炼器的兴趣,然后不断进步。到最后,修真界的高级炼器师一定会多起来,整个炼器职业也会随之繁荣起来。
陈志龙看完童顽的《自学炼器三月通》有些失望。
陈志龙不否认童顽的思路,相反,他十分敬佩童顽,敬佩他要繁荣炼器师职业的情怀。
但是,这《自学炼器三月通》怎么这么像蓝星上面的标题党
所谓的“三月通”,不过是三月学会炼制凡器而已。
根据童顽的思路理论,陈志龙可以肯定,童顽的这个办法,比寻常的炼器之法,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
童顽只是让更多的修士,对炼器这个职业产生兴趣而已,从而以大基数诞生更多的炼器师。
但是,真正能走到最后的又能有几人呢
按照陈志龙原来的想法,是要找到炼器的办法,炼制出一把秒天秒地秒空气的绝世神兵。
看来他的想法有些于天真了。
想想也是,制符和阵法水平,都要一级一级的提升,不可能到了炼器就能有一飞冲天的办法。
陈志龙之后又翻看了很多关于炼器的资料,但还是觉得童顽的《自学炼器三月通》最适合他。
因为他的想法就是,要将拍卖会上拍到的小山炼制成飞剑。
但这小山的材料只有一份。
如果按照常规的炼器方法学习,不说能不能学成,就是能学成,陈志龙也不可能一下子就炼制出来真器。
小山连储物戒指都收不进去,肯定是一种高级材料。
如果只是将小山炼制成为一把灵器飞剑,那他陈志龙将来一定会后悔死的。
既然决定了按照童顽的思路走,那他就先从凡器开始学习吧。
由于小山的材料太过坚硬,不适合现在的陈志龙用来练习,陈志龙启程返回花城。
花城,陈志龙的小别墅里,现在堆满了各种钢铁材料。
由于是练手的材料,陈志龙没有买什么贵重的。就一些普通常见的就可以了,唯一的要求就是数量要多。
说到锻造凡器,陈志龙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华夏古代的锻造技术。
从已经出土的文物中可以知道,华夏古代的锻造技术曾经十分强大。但是,因为各种的原因,失传非常严重。
好在,祖师爷也算是一个古代人,而祖师爷也喜欢收集各种书籍。所以,陈志龙可以学习到很多的古代锻造技术。
陈志龙学习的是“百炼钢”锻造的方法。
陈志龙拿出熔虚鼎,开始加热材料,待材料加热好了之后,开始捶打。
然后再将变得扁平的材料折叠起来,再次捶打。如是这般反复的锤炼材料,陈志龙不知道他自己叠了多少次。
这样做是要将材料中的杂质减少、稀化,使得材料组织变得均匀细致,增加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材料锻造好了之后,陈志龙又采用夹钢技术,镶嵌不同材质的材料作为刃口。
然后再经过拉伸成型,打造出了一个剑胚。
接着来到了最为关键的淬火阶段。
然后,陈志龙第一次打造的剑就裂开了。
陈志龙没有放弃,这次废了,就接着来下次。
一个星期以后,陈志龙终于打造出来了一把充满流水花纹的短剑,陈志龙将它命名为“一血”。
有了“一血”的成功经验,陈志龙又忙活了一个星期,陆陆续续打造出来六把短剑。
至于失败品,那就不计其数了。
有些材料在锻造时形成了气泡,陈志龙特别将这些材料继续加工,不淬火,直接成型。
这样他又多了几十把这样的气泡剑。
气泡剑虽然锋利程度和硬度韧性等,各个方面都不如经过淬火精磨的那七把短剑。
但是陈志龙想到了一个办法物尽其用,那就上上毒了。
只要往气泡里面灌毒药,这些气泡剑的威力不可小觑。
一个月后,陈志龙觉得自己打造凡器的手段已经可以了。
他万分期待的开始着手准备打造小山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