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从心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暮色降临,山路上,一个行人正走着。

时逢寒冬,他已经在山中走了很久,孤寂劳顿,天色渐晚,急于投宿。

他沿着山路一边走,一边寻找可以借宿之处。

他隐约看见,远处有一座简陋的茅屋。

主人真是善良,看到他狼狈的样子,二话不说就留宿了他。

他很快就睡着了。

恢复了体力,人反倒醒了。

此时已是深夜,遥遥的狗叫声,穿透了柴门。

风雪中,远处的邻家,还有更晚的夜归人。

这样的场景,如果用唐诗表达,你会想到哪首诗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没错,就是这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是刘长卿最有名的代表作,被选入小学课本,是必背的诗作。诗人以简洁凝练的笔致,层层添染的手法,描画了一幅日暮孤旅的《风雪夜宿图》,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真可谓是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唐代宗大历年间的一个秋天,刘长卿受鄂岳观察使吴仲儒的诬陷获罪,监察御史苗丕明镜高悬,才从轻发落,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这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就是刘长卿遭贬之后所作。

大唐诗坛星光灿烂,诗到中唐后,愈发显得百花齐放,绚丽多彩,新乐府运动,大历十才子,韩孟诗派,还有如李益、李贺等等,直耀得人眼花缭乱。

但此时,相比于盛唐,似乎少了两个最重要诗派,边塞和田园。中唐时,早已没有了初盛唐时开疆拓土的壮举,仅有的边境之战也局限于小规模的防御战,文人们不是满怀斗壮志地从军边塞,征战沙场以博取声名,早已是香风日熏,安享和平的大好时光了。

田园诗派在这时还是有的,只是相比于盛唐时的王维和孟浩然,在整体水平上要差了许多。要算起来,这其中成就最高的当属刘长卿、韦应物,除了他俩,也就乏善可陈了。

刘长卿被誉为“五言长城”,自是以五言诗着称,他以抒发哀伤的情绪来描写山水景物,在山水中寄寓着悲冷寂寞的情感,在当时已是名动天下。

刘长卿,字文房,汉族,唐代诗人。宣城(今属安徽)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

长卿之名,来自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和西汉的着名辞赋家司马相如,蔺相如为相国,乃百官之长;而司马相如因羡慕蔺相如,即取字为长卿。

刘长卿是以司马相如的字作为自己的名,而他自己的“字”叫“文房”,实为借司马相如掌管皇帝制诰敕诏之职,他希望能像司马相如那样成为文章大家,又能做高官,故而,刘长卿之“长”字的读音,应为“zhang”,即“长幼”的“长”,而不是“长短”的“长”;如果错读,那就抹杀了刘长卿名字背后的文化涵义了。

唐朝诗人喜欢在山林或寺庙中读书。

唐开元十八年(730年),15岁的大诗人岑参开始隐居嵩阳,在嵩山读书。刘长卿少时也在嵩山读书。

嵩山北瞰黄河、洛水,南临颍水、箕山,东接七代京都汴梁,西连十三朝古都洛阳,素有“汴洛两京、畿内名山“之称。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和失意的高官,多把嵩山当成了自己寻求一方乐土的好地方,成为他们隐居的首选之地。这里的山水,这里的人文情怀,都是他们失意后精神上得以养息的乐园。

隐逸情结,与中国的知识分子、封建士大夫有着很深的渊源,文人雅士中的诗人尤其如此。

在歌咏嵩山的诗歌中,最早也是最有名的一句是出自周朝尹吉甫的《嵩高八章》:“嵩高维岳,峻极于天。”现在嵩山的最高峰峻极峰,其名就是出自于此。

归隐,在唐代文人雅士的吟咏里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话题。这大概主要得益于唐代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比较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较少顾忌。大唐盛世的光芒下,嵩山的地位空前提高,许多文人雅士选择在嵩山隐居。

除了岑参、刘长卿,唐代着名诗人如李白、王维、孟郊,田游岩,道人元丹丘,贵胄武攸绪,还有李泌、储光羲、李渤、卢仝等都曾在嵩山隐居。如今依然可从唐代诗人们所写的众多送别诗中感受一斑。通过这些文人雅士的吟咏,可以看到对隐逸者气节情操的赞颂、期许,看到对传说得道者的追慕和颂扬,也看到一个时代的理想和风尚。

众多文人雅士在嵩山苦读、游历,是促成后世嵩阳书院的重要因素。

刘长卿抱着学而入仕的愿望,从小便刻苦学习,年少入读嵩山,避世求学,二十岁时,便开始参加科考。然而,十余年间,刘长卿一再落选,可谓是屡战屡败,以至在天宝中已被举子们推举为“朋头”。

这可不算是一个好的称号,通俗点讲,类似于当今的“超龄留级生”,有着丰富的应考经验,能服众,可以算是众多举子里的“前辈”。

十余年的陪跑,说来也甚是心酸,后来,刘长卿在《客舍喜郑三见寄》诗中这样说:

“客舍逢君未换衣,闭门愁见桃花飞。遥想故园今已尔,

家人应念行人归。寂寞垂杨映深曲,长安日暮灵台宿。

穷巷无人鸟雀闲,空庭新雨莓苔绿。北中分与故交疏,

何幸仍回长者车,十年未称平生意,好得辛勤谩读书。”

诗人多愁,但不同时期的愁苦又不同,刘长卿的第一层愁苦,便是多年困于考场的“科举不第之愁”。

屡屡受挫的刘长卿开始行干谒之事,他给当时的河南府尹、三品大员裴敦复写诗,希望得到提携,并终身以报知遇之恩,他在《小鸟篇上裴尹》诗中云:

“自怜天上青云路,吊影徘徊独愁暮。

衔花纵有报恩时,择木谁容托身处。

岁月蹉跎飞不进,羽毛憔悴何人问。

......

少年挟弹遥相猜,遂使惊飞往复回。

不辞奋翼向君去,唯怕金丸随后来。”

此时的刘长卿,虽满腔愁苦,却也没有怀才不遇的愤恨,“不辞奋翼向君去,唯怕金丸随后来”,或许是因为数年来,失败对于性格的磨合,相比孟浩然“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的愤激,刘长卿在情绪处理上,又多了一些小心翼翼。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岩神今天退休了吗

岩神今天退休了吗

喵和轩
#无CP,但是大家可以随便嗑系列,简介略长请下滑#当一切尘埃落定,旅行者离开提瓦特后,某退休岩神继续着他的摸鱼之旅。某日,在离开璃月前往须弥之前,他却在归离原的遗迹上感受到了熟悉的权能残余。因不愿友人的权能被宵小之辈利用,他再一次开启了位于归离原地下的地宫(鬼知道游戏里有没有)。但在轰隆作响的遗迹大门开启后,迎接他的并非往日的记忆,而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新的世界,新的旅途,新的记忆,能否创造出足
军史 连载 39万字
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

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

蜀中剑士
穿越到东汉末年,成为了伪荆州牧刘琮,此时曹操就要到达襄阳,自己马上就要落地成盒,这时刘琮的金手指到账第一次看:【《牢狱笔记》——刘琮传】…………这不是我的剧本!第二次看…………第三次看………………………………第n次看【《中祖本纪》】…………这才是我的剧本!…………读者群:693047443
军史 完结 89万字
重生之财倾天下

重生之财倾天下

葫芦熊猫
一次意外让三十余岁的刘洵重生回到了几乎让他家破人亡的91年。重生了,身居高位的外公不会因为一篇不和时宜的内参文章而提前到政协养老;市局副局长的父亲不会再因为丢失..
军史 连载 85万字
我的一百万年

我的一百万年

光头不卖油
我不知道我活了多久我曾同三皇交杯换盏,我曾同达尔文野外求生,释迦摩尼找我切磋武艺,三藏与我榆林谈佛。我参加过无数战争,手里浴满鲜血。曾经,人们称我为神。直到科..
军史 连载 3万字
被掏空的都市修士

被掏空的都市修士

羊好萌
一代高手,生命力被掏空,重生回地球,可奈何,好多人依旧看不起他……他以为重新崛起之路,只需要踩着别人的脸,却不知道,伴随着他的重生,一个惊天大秘渐渐浮出水面…..
军史 连载 1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