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李自成殒命
小火烧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朝廷大军进入山西,一路势如破竹,闯军不是望风而逃,就是归降就抚。 李建安审问了一些投降将领,这才知道具体原因。 这几年来,李自成和他的大顺政权日子并不好过。 闯军回到陕西,虽然带回了大量金银财宝,然而生存物资却极度匮乏。 多年的战乱让陕西大地四处荒野,千里无人。 闯军空有大量财宝,却买不到粮食,反而造成物价奇高,民怨沸腾。 李自成试图从湖广和河南买粮,但是都被洪承畴切断了。他也想过解散军队回家种地。可是他害怕军队解散,再要聚集就难了。如果朝廷忽然来打,那他根本来不及反应。 无可奈何,李自成选择了下下策,那就是向老百姓征粮。 当年他起义时,曾喊出口号“闯王来了不纳粮!” 后来他得势后,“闯王来了不纳粮”改成“三年免征” 如今“三年免征”变成“不免征”,大顺甚至比大明征粮更狠,几乎做到陕西全省家无余粮。 老百姓由支持“闯王”,变成痛骂“闯贼”,日思夜想,期盼朝廷大军早日收复。 李建安交给李自成的红薯种子,李自成根本没有在意。推广一个粮食作物需要几十年的时间,他现在需要的是短平快,根本没有心思做这些长久打算。 几年下来,陕西大地更加赤贫,常有人相食的惨剧。闯军将士个个瘦骨嶙峋,战斗力更是直线下滑。 王朴的大同营进入山西,每攻必克。 六月初五,攻克大同。 六月十七,太原归降。 闯军残部逃往陕西。 山西收复! 六月十九,李建安率领大军到达太原,当天就接到吴三桂消息。 原来早在六月初,吴三桂已经率领大军沿长城西进,到达榆林关外。 六月初六,辽西军攻破榆林,进入关内。 辽西军沿河南下,连克榆阳、米脂、绥德、清涧四城! 长驱直入!势如破竹! 吴三桂没有多做纠缠,如今已率领大军进逼延安。 李建安得到消息,立刻派人让吴三桂等一等。他倒不是担心吴三桂和辽西军的安危,而是希望等大量粮草运来再进攻。 战争一旦开打,百姓必然大量流离失所,食不果腹。没有大量粮食,无法安抚百姓,那战争就没有意义了。 吴三桂接到命令时,已经攻克延安,正率领大军南下洛川。他报仇心切,假装没有得到命令,领兵南下,直逼西安! 李自成知道自己不是朝廷两路大军对手,于是一把火烧了西安。他带着三万精兵,押着金银细软,直扑潼关! 李自成的想法很简单,只要一举攻克潼关,闯军逃往河南,那就是海阔天空,天高任鸟飞! 十几年的流动作战,让李自成养成固定思维,他认为军队还是应该动起来。 李自成相信只要到了河南,他登高一呼,还能应者百万。 洪承畴已经在潼关恭候多时,不仅兵强马壮,而且粮械充盈。 二十年的老对手,再次狭路相逢,还能说什么 闯军一连猛攻三日,伤亡惨重,未能攻克。 吴三桂马不停蹄,三万大军直扑西安! 只要辽西军到达西安南面,就能切断闯军退往四川的后路,那么李自成就是瓮中之鳖。 再加上北面的李建安,三路大军合围,闯军必将插翅难逃! 李自成意识到自己有全军覆没的风险,完全慌了,他连夜派出500死士,偷袭潼关。 洪承畴早有准备,杀退夜袭,仍旧闭关不出。 李自成知道潼关再难攻克,于是下令连夜拔营。他准备南下商洛,沿着秦岭北麓走子午道,逃往四川。 洪承畴发现李自成偷跑,立刻派出杨超和蒋精锐两营骑兵追击。 闯军因为急于逃跑,粮草辎重落在后面,被杨超和蒋精锐截获。 李自成害怕被包围,不敢回头抢夺,只好放弃辎重,轻装快跑。 闯军离开西安时,有精兵三万。攻打潼关伤亡数千人,又逃亡数千,还剩两万。 杨超和蒋精锐截获后队,闯军又损失3000人。 剩下的17,000人,大多是步兵,骑兵不到2000人。 李自成派出多路探马,密切关注朝廷三支大军动向。 吴三桂怕李自成跑了,率领三千铁骑脱离大军,快马加鞭追过来。 李自成害怕了,决定放弃步兵,先行逃脱。 当年他只有十八骑,就能够东山再起。他相信只要能够逃脱,东山再起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吴三桂报仇心切,竟然连夜行军,硬是在蓝田截住了李自成。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一边是杀父灭族之仇!一边是背信弃义之恨! 一个报仇心切,一个逃生心急。 三千铁骑,对阵两千马队。 双方展开殊死搏杀,仅仅一个对冲就伤亡对半! 李自成见吴三桂太猛,抛下大队人马,带着几十骑发足狂奔。 吴三桂带领百十人紧追不舍,追出二十里,将穿红袍的“闯贼”打落马下。 吴三桂正要杀贼报仇,那“闯贼”却大喊饶命,原来是个替身假货。 真正的李自成已经躲在溃兵中,逃之夭夭了。 吴三桂差点没气死,一鞭子将假货砸死了。 李自成金蝉脱壳,带领十几骑进入子午道。 由陕入川,有两大障碍。北面是秦岭,有五条栈道。南面是大巴山,有三条栈道。 无论走哪条道,中间都必须经过汉中平原。 如今守卫汉中平原的,乃是张献忠的义子“张定国” 张定国原名李定国,后来拜张献忠为义父,改姓张。 李自成等人进入子午道,不敢直往汉中。他想着有没有其他路绕过汉中,前往四川。于是他亲自探路,向附近山民请教。 附近山民不知道他是李自成,以为他是强盗,就要打杀。 李自成赶紧自报家门。 他不说还好,山民听说是“闯王”,就要抓他献给朝廷。 山民为何要这样做他们虽身处深山,可是已经听说了,大明朝廷三年免征,已经变大好了。 李自成当然不肯被擒,双方打起来,李自成不幸中刀,摔落悬崖,一代枭雄就此殒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