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鹭于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转眼已是到了三月。

因陈见浚薨逝,整个冬天北京城都笼罩在一片肃杀的气氛中。文武百官都要为先帝守孝三个月,这三个月内要着素服,不能饮酒听戏,不能呼朋引伴作乐。

进入三月,国孝已除,北京城又恢复了生机。花一样红,草一样绿,阳光一样明亮。

不管人世经历了多少悲辛,四时节序,春花秋月,总是照旧。

长乐宫里,张惟昭正陪着太皇太后织毛线。

陈见浚走了之后,太皇太后也大病了一场。中年丧夫,老来丧子,这沉重的命运,即便是如刘氏这般有生命力的女人,也觉得太难承受。

张惟昭想了各种办法,来化解太皇太后的悲痛,包括汤药调节和使用一些排解情绪的小技术。

像插花、园艺、裁剪缝纫和织毛线,这些需要平缓的身体动作的活动,都比较适合用来改善情绪。张惟昭以前在读书的时候,她的老师有一个严重抑郁的病人,试过很多种治疗方案,最后把她治愈的居然是一种很简单活动:织毛线。自从这个病人发觉织毛线能让她感觉变好之后,她周围的人都经常能收到她亲手织的毛衣、帽子和手套作为礼物。而她也在这日复一日的编织中摆脱了抑郁。

在太皇太后日益消沉的时候,张惟昭给她提了很多建议,都被她否决了。后来张惟昭就想让太皇太后试试织毛衣。大炎本来没有毛线、毛衣针这些东西,但现在只要张惟昭要,自然有人想法子做好了拿过来。

这种新奇的活计,挑起了太皇太后的好奇心,让她愿意去尝试一番。

太皇太后年轻的时候针线活很出众,后来地位越来越尊贵,就不需要她做针线了。但是她在这方面的天赋却并没有因此而消失。

张惟昭上辈子是听到老师讲那个织毛线的案例之后,才对编织产生兴趣的,只简单学了一些,技术非常一般。

而太皇太后从她这里学了基本功之后,却能举一反三,变出许多新花样。太皇太后给陈祐琮织了一件贴身的毛衣,让他穿在朝服里面,很暖和。

又给张惟昭织了一件颜色鲜艳的短斗篷,穿上去居然有点俏皮摩登的感觉,让张惟昭回想起二十一世纪的很多往事,很是感慨。

太皇太后织毛线,宫女们都跟着学,一来二去,现在连长乐宫的茶壶套,椅套都是用毛线织的了。

于太后到长乐宫里来给太皇太后问安的时候,也对太皇太后的毛线活儿赞不绝口。于太后陪着太皇太后聊天,她手下的宫女就向香玉、水仙她们讨教手艺,于是织毛线的风潮又蔓延到长泰宫。

陈见浚薨逝,陈祐琮登基。依照惯例,已经升级为太后的于氏就要从坤宁宫里搬出来,住到西六宫专门为先皇遗孀划定的区域内。于氏选中了长泰宫。其他太妃都被安置到了长祥宫里去了。

由皇后而变为太后,于氏的生活却并没有产生根本性的变化。甚至她的模样和表情都未大变。还是那样贤淑安稳,温和节制。

太皇太后其实并不喜欢被于氏这样的人陪伴。你说什么,她都是那种不温不火、不痛不痒的笑容,让你根本猜不透她到底心里怎么想的。

起初于氏天天来给太皇太后问安,太皇太后怜惜她日子过得不容易,没有一儿半女就守了寡,对她很是温和体恤。后来发现,无论你什么态度,她都是一样带着面具不和你真正交心。太皇太后就有些不耐烦了。她现在老了,不想把余生都拿来跟宫里的这些女人做戏,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她宁可去变着花样织她的毛线活。

所以太皇太后就直接跟于太后说,她不耐烦那种日日问安的礼数,让于氏不要天天来了,大家都松散些挺好。

于太后仍然不温不火地笑着答应了。等回到长泰宫,于太后的脸上却如同数九寒天,结满了冰霜。

这是想叫她继续做活死人呢。陈见浚活着的时候,她是个活死人,陈见浚死了,她也不准出来诈尸。

她的一生,就这样被陈氏一家活活葬送了。

太皇太后却并不知道于太后的心思。她自己只觉得,随着天气回暖,她的心也逐渐回温了。

回过神来之后,她开始操心新帝陈祐琮的婚事。陈祐琮今年已经十八岁了。想当年,太皇太后被陈怀慎纳入宫中的时候,陈怀慎正是十八岁,她才十七岁,过了年就生下了丰庆大长公主。

虽说陈见浚驾崩未满一年,陈祐琮守孝不能成婚,但是事情可以先筹备起来,到明年开春儿就可以行立后大典了。

陈祐琮郑重其事地向太皇太后禀告,他此生唯一愿娶的人就是张惟昭,他希望能和张惟昭一心一意相伴到老。

太皇太后怎么会不依从呢?一来张惟昭也是太皇太后非常喜欢的人;二来,亲眼目睹陈见浚与金铃儿一生的纠缠之后,太皇太后把世俗礼法看得更淡了。

只要陈祐琮高兴,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她老太太就等着娶孙媳妇抱重孙子就好了。

太皇太后早就私下里设想过无数次,张惟昭貌美、高挑,而且体格还那么健康,将来生下的重孙辈肯定各个都健壮可爱。想到这里,太皇太后又对生活充满希望了。

陈祐琮已经向张惟昭求过了婚,张惟昭爽快地答应了。

在前世,两个相爱的人想要在一起,有多种相处方式可供挑选,结婚生孩子,结婚不生孩子丁克,不结婚同居,不同居只周末在一起,等等。

但是在大炎,两个青年男女相爱,结婚是唯一能够被社会接纳的出路。而且和陈祐琮结婚还有很多顺带的福利,比如说他能够给予她一个很好的平台,她的许多关于教育和医疗的构想能够通过这个平台来得到推进。

在前世,张惟昭都快到三十岁了,还从来没有考虑过结婚问题。在这一世,刚刚十九岁就要准备结婚了,想想还挺有趣。

虽然本人也乐意,家长也赞成,但陈祐琮想娶张惟昭,还必须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张惟昭的身份。

总不能直接从道观娶回家吧?

给张惟昭寻找一个合适的身份,对陈祐琮这位新近登基的皇帝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陈祐琮还没吩咐人布置,谢迁就主动找了过来。

这位新近升迁的帝国次辅,对张惟昭有一种隐蔽的敬佩。他虽然表面上不动声色,但在内心却认定张惟昭的来历不同凡响。他深信在太子废立之争的关键时刻,是张惟昭力挽狂澜,通过泰山崩塌事件向所有人显示了陈祐琮不可动摇的地位。如果不是张惟昭,大炎朝廷今天就不会是这样一个格局。

谢迁相信,陈祐琮和张惟昭会是大炎王朝一对大有作为的帝后。所以他愿意出手为他们摆平这一点小小的麻烦,同时也是借此向他们表明自己帝后党的坚定立场。

谢迁为张惟昭找到了“父母”和“家人”。“父亲”张峦是河北济州的同知,五品官,为人平和谨慎。“母亲”连氏,端庄朴实。另外还有两个“弟弟”张鹤龄和张延龄。

这家人的背景,从各方面来说都符合大炎朝廷对后妃家庭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这家原本真有一个和张惟昭年龄仿佛的长女,因早年体弱多病,家人为了给她延命,将她舍入道观出家修行了。但是出家之后不久,这个长女还是病重身亡。

现在这家人对外宣称,当年他们的长女并没有真的身死,而是被得道高人带走修行了。女儿在修行期间,习得了高明医术,后被召入宫中,为太皇太后治病,深得信重,因而被太皇太后选中,将于明年春天与新皇陈祐琮大婚,立为皇后。

张家一步登天。陈祐琮特赐了城西一处大宅第与张家,让他们合家迁入北京,准备嫁女。

虽然被天上掉下的馅儿饼砸中了,张家人依然低调沉默,安静地收拾行礼准备上京。

家里面只有张峦和连氏知道这个“女儿”的真实来历,其他的人,包括张峦七十五岁的老母亲韩氏,以及张峦的两个儿子,十四岁的张鹤龄和十一岁的张延龄,都被告知以官方的版本,说当年出家的女儿认回来了。

已经半瞎了的韩氏老泪纵横,质问儿子当年为什么撒谎说孙女没了。张峦跪在地上解释说当时那孩子情况十分不好,被当时的师父带走说另外找高人医治,治好治不好很难说。为了怕韩氏一直揪着心,就干脆说是人没了。实际上当年埋的是一具空棺。

韩氏气得抡起拐杖要打儿子,高高举起却又放下了。一叠声地要赶快收拾行李进京。

旁边连氏看到这幅场景,也一直擦眼泪。韩氏人老了糊涂了,连氏却没有。是她亲手给女儿穿的衣服梳的头,放在小棺材里的,怎么会有错?那个未来的皇后娘娘,虽然也姓张,却不是他们的女儿。

张峦回房之后揽着连氏的肩膀细细安慰道,说不定真是女儿在天有灵,安排的这一出呢?不然平白这样的好事不落到别人家,却落到我们家?

连氏觉得丈夫说得很有道理,于是也非常迫切地想要看一看这个与自己女儿同龄的未来皇后。

仙侠修真推荐阅读 More+
大乾长生

大乾长生

萧舒
前世纵横商场,患绝症不甘而亡,却被一尊药师佛像,带到武学昌盛世界的金刚寺,重生在一个种药和尚身上。这一世,他只想长生,修持佛法而不求解脱却意外发现,佛咒能在药师佛加持下,化传说为真实,威能大增,大光明咒,超度魂魄直上西天极乐,清心咒,清心宁神心如止水,回春咒,恢复伤病疗效如神……甚至被判定武学废材的他,在药师佛辅助下,竟能将佛门武功练到传说之境,本想在这顶尖宗门大雪山金刚寺内种种药材,练练武,修习
仙侠 连载 549万字
一缠成瘾

一缠成瘾

陌上花开
他,撒下温柔之网,一步一步俘获她的心;他的深情,让她步步沦陷,最终沉沦;却发现,他和她,只不过是一场游戏,一场追心游戏;谁先陷入,谁就输了心;他以为他赢得了全..
仙侠 连载 37万字
冲喜新娘

冲喜新娘

张青芒
欧阳宇轩手将穆思思的脸掀起,拨开她脸上的丝发,眼睛注视着穆思思:“害怕了?!”为什么要害怕?穆思思心里一颤,当自己签下那一纸合同的时候,不是要赴万蛇之渊吗?既是这样,自己还有什么可怕的?穆思思拨开了欧阳宇轩的手:“请你休息。”欧阳宇轩一把抱住穆思思:“你不是我的妻子吗,要到那里去?”穆思思挣扎着,那手臂很有力量。那一瞬,古龙香水的味道让穆思思迷惑了一下,很快,穆思思清新过来,尽管这样很冒险,但是,
仙侠 完结 20万字
一个神秘事件调查员的秘密笔记(全集)

一个神秘事件调查员的秘密笔记(全集)

湘西鬼王
我因为科研过程中无意遇到的神秘事件,被一秘密科研部门收罗门下,开始了惊险、绝地逢生的人生旅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不但见到了地球上从未记载过的巨型生物,也见到了具..
仙侠 完结 109万字
剑海楼

剑海楼

渣一郎
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陈三叶万万没想到,一个生活在现世的人,居然穿越到架空的古世,那里是个江湖,充满了血腥风雨。在快意恩仇,危机重重的江湖中,且看他如何混得风起水生或者狼狈不堪,摸索着寻找回家的路。
仙侠 连载 78万字
陶府有女初养成

陶府有女初养成

宋语妃
五年前,她是长安首富之女,嚣张跋扈,不学无术。他是家族蒙冤的落魄矜贵,敛尽风华,韬光养晦。进陶府,成先生。一日,那女子曰:上联,浪子渐老,自命成下流。下联,..
仙侠 连载 4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