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家 教

老于教书多年了,渐成一种习惯,什么事都要教育成一个模样。

这几天,觉得七岁的儿子也应该好好教教了,否则明年上学还有什么体统。

不觉已是午饭,妻摆好了菜,上饭,儿子提筷。

拨放下,提法不对。斳老于大吼一声。

妻,饭勺掉地。

儿子,筷子发配到地下。

拨今天发什么疯?斳妻说。

拨这是家教,你不懂。儿子,看爸爸的,这是正确的方法。斳

儿子双眼呆视,拾起脏筷依样画葫芦。接着学夹菜、盛饭……

吃饭要学,走路要学,睡觉也要学……什么都要学。

东西,得有个摆处;人,得有个规矩。老于的哲学。

终于,有一天。

妻大怒:拨你整天教呀,学呀!没个完的!哪个猴年马月能完?斳

拨没完?儿子没有结婚我们教。结婚由他老婆教。家教这东西,永远没完,没完!斳老于也大怒。

妻呆。

儿也呆。

下面是老于写的读书笔记:

老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因为老子是先秦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我之所以还要

对他进行专门的介绍与评价,当然是由于我个人对于老子的认知,有着完全不同

于任何你之前所看到或听到的结论。而在展开我的介绍前,先摘录一段网络上关

于老子的评介文字,都是大家所熟知的内容——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时期人,生卒年不详,

籍贯也多有争议,普遍认为是陈国(后归楚)苦县,依据为《史记·老子韩非列

传》,书中明确提出老子为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老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

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被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

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奉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

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

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

着作之一。

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 551 年),老子入周王室任守藏

室史(管理藏书的官员)。在被推荐入周室效力之前,老子跟随常枞(商容)学

习知识。

周景王十年(鲁昭公七年、公元前 535 年),老子因受权贵排挤,被甘简公

免去守藏室史之职,出游鲁国。在鲁国巷党主持友人葬礼,孔子助葬。时孔丘十

七岁,问礼于老聃。

周景王十五年(鲁昭公十二年、公元前 530 年),老子被甘平公召回仍任守

藏室史。

周景王十九年(鲁昭公十六年、公元前 526 年),二十六岁的孔子适周观光,

拜访老子。

周敬王十九年(鲁定公九年、公元前 501 年),五十一岁的孔子南至老子故

里向老子问学。

大约周敬王三十五年(鲁哀公十年、公元前 485 年),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

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很敬佩

老子,听说他来到函谷关,非常高兴。可是当他知道老子要出关去云游,又觉得

很可惜,就想设法留住老子。于是,尹喜就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也可以,但

是得留下一部着作。”老子听后,就在函谷关住了下来。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

篇五千字左右的着作,然后就骑着大青牛走了。这部着作就是后来传世的《道德

经》。

相传老子长寿,大约于周元王五年(公元前 471 年)死于秦国,享年一百零

一岁。《庄子·养生主》有:“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胡适却认为,

老子至多不过活了九十多岁。

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 666 年),老子被封为太上玄元皇帝;宋真宗大中祥

符六年(公元 1013 年),加号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那么,我眼中的老子又会有何不同呢?

先抛出我的结论吧:老子,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窥破“天机”,并留下文字

记录的人!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有机会窥破“天机”的人肯定不止一个,但留

下文字的人,应该只有老子一人(转述暂不算),因此,老子与他的《道德经》,

对于今天处于高度发达文明但同时又面临系统性危机的人类而言,具有无比重要

的指导与警示作用。

那么,什么是“天机”呢?也就是所谓的人类哲学终极三问:我是谁?我从

哪里来?我要去哪里?

如果,数千年前的老子已经洞悉了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为什么时至今日的所

有哲学流派、哲学家仍然不可回避这三问?答案不是已经有了吗,就在老子和他

的着作里嘛。我的回答是:不仅老子,还有孔子,也都清楚地知道这个世界的终

极真相(孔子曾数次问礼于老子),包括后来传入中国的佛教,甚至较为直接、

真实地描述了这个真相。但遗憾的是,这三家留下的诸多经典,或出于作者的悲

悯之心,或出于文本的翻译、传承等技术原因,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诸家经典里,

关于宇宙与世界的真相,已被深深地隐秘在词汇的各种衍生、引申义的下面,如

同一颗珍珠,被厚厚的时间尘土所掩盖。

事实上,向世人揭示宇宙与世界的真相,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这也是为什

么老子欲言又止,孔子避而不谈,但他们却同时选择了规劝统治阶层爱民、悯农,

希望社会能够回到他们心中的理想时代(氏族时代与分封制国家)的缘故。因为,

这个真相是残酷无情的,它足以摧毁世人心中哪怕最些微的一点点希望。我们现

在都知道,社会人一旦没有敬畏,就会失去内心与行为的,无论是从宇宙的空间角度,还是远古的时间角度,又或者复杂的物种

角度,生存权(活下来)与生育权(传下去),从来,都是所有生灵的最原始、

最根本权力,何况乎人哉!但是,它们毫不犹豫、名正言顺地做了,那些活生生

的同类,那些尚未出生的生命,该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啊!事实上,用野兽形

容它们,分明是对野兽们的一种极大侮辱,因为,据我所知,大多数野兽是不会

吞噬同类的。

综上所述,失去敬畏的世界,是可怕的,是必将毁灭的。

于是,佛教就成为了对抗这个邪恶世界的最大能量。虽然,在历史的进程中,

他不断被统治阶层所利用,但无论如何,他都阻止了世界向着毁灭的深渊进一步

滑落,至少,是延缓了这种滑落的速度。老子与孔子尝试以规劝的方式,守住人

性的底线,但看起来并不乐观,而佛祖则是重塑了世人的敬畏之心,并继续拓宽

防线,将它上升到了信仰的高度。阿弥陀佛,世界因此得存于今。

我是这么理解儒、释、道的:简单来说,儒释道三家(不应该将它们简单分

类为宗教或是学说)从本源上来看,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那就是对于宇宙

或世界真相的表述,这是它们的共同点,而它们的区别则在于面对这个真相时的

态度之不同——

道家,以老子为代表,隐晦地表达及描述了世界的真相,但他并不做直接揭

示,同时,老子又是富于同情心的,所以他的假设读者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也

就是说,《道德经》其实是君王之书(黄老之学),老子在书中对君王循循善诱、

尊尊教诲:治大国若烹小鲜、无为而治云云,总之,统治者越少动作越好。老子

的最高理想是将社会组织结构重新回复到原始氏族时代:统治者无为而治,每个

氏族成员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因此,老子学说被世人认为是遁世的、消极的,

甚至,这造成了后人不断对其进行刻意曲解,为圣人讳嘛。

儒家,以孔子为代表,则完全回避对于世界真相的表达,甚至连一丝隐晦的

表达都没有。同样,孔子是富于爱心的,在经历了十三年的周游列国之后,孔子

显然是对统治者普遍失望的,于是,他所设定的读者是当时的士大夫阶层,儒家

之学自然也就成为了影响后世的君子(致仕)之学,孔子希望士大夫们能够加强

自身修养,善待百姓、爱惜民生,其最后的受益者当然还是百姓。孔子的最高理

想是将社会的组织结构重新回到分封制下的国家初期:制礼做乐,君君臣臣父父

子子……因此,孔子之学被后世认为是积极的、入世的,但或许只有孔子自己最

清楚,那个看门人的那句“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才是对他最

准确与中肯的评价。

释家(佛教),以佛祖释迦摩尼为代表,通过弟子阿难的记录,留下了大量

的经文,几乎完整而详实地描述了世界与宇宙的真相,但非常遗憾的是,他毕竟

来自于梵语的翻译,是被经过了二度创作后的产物,经中的许多文字应该都偏离

了佛祖的本义(这也是佛祖拈花示众的缘故),因此,我们所能看到的佛经都成

为了类似《智商测试考卷》的东西,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参悟出正确答案,这也

是后世“禅宗”出现的根本原因。释迦摩尼当然是佛光普照,怹不仅完整描述了

宇宙与世界的真相,也同时为世人留下了自救的方法,始终关注的是十方世界

的芸芸众生,因此,佛教是唯一被社会底层广泛接受后才为统治阶层所认同的,

首先代表的是占绝大多数人口的社会底层的利益,是直接面向社会底层进行宣

教的思想体系。佛教的理想当然是普渡众生,用地藏王菩萨的大愿最能说明:“地

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正菩提”。这其实与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

是异曲同工的,如此大愿,非佛菩萨与圣人不可为也!

好了,现在回到老子。

我对老子的个人评价是负面的,但对其学说的评价却是正面的;对于孔子,

在个人评价上,他远远高于老子,但其学说,却明显低于老子;而只有佛祖,无

论哪个方面,都是全人类必须顶礼膜拜的。

对于老子的个人评价:一个大智慧者,一个自私而无责任感的悲观主义者。

对于老子的思想评价:代表了人类的最高智慧,因其极其反动而愈加凸显其

卓越,他的救世方案是理论上的最佳方案。

在开始一句一句解释我对老子的评价之前,有必要简单说一下上面反复提到

的宇宙与世界的真相,但这真是一个极大的话题,是需要专门展开说的,我将留

待后面细说,在这里,只对它进行一个极简单的描述:宇宙间的一切,都是毫无

希望与意义的!

老子首先是一个大智慧者,因为,他洞悉了宇宙与世界的真相,而依存于宇

宙、世界之中的人类,当然更是毫无希望与意义的。老子一旦清楚了这一点后,

他的选择是遁世,而且,非常彻底,这可以从他留下《道德经》西出函谷关后,

世间再无老子音讯的事实中看出。面对这样一个即将大乱、大难的人类世界,老

子甚至没有想起警示一下他所效忠的周王室,更不会主动为底层百姓奉献出解决

之道(当然,面对如此残酷的宇宙真相,或许根本没有最终的解决之道),但是,

不能解决,难道就不会抚慰吗?!站在这个角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说,老子是一

个极度自私的人!你可能会问,老子不是最终拿出了《道德经》吗?对,但是,

如果没有关尹喜强留老子呢,世上还会有《道德经》吗?因此,在这一点上,我

敬佩的是孔子,同样面对没有终极解决之道的事实,他周游列国、他删诗修经、

他广开师门,孔子终生践行着“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信条,为的就是哪怕能为底

层百姓们增添一点点福祉——他鼓励门下弟子为官,并不是去追逐名利,而是去

善待底层、抚慰百姓!

我们常说“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洞悉宇宙真相,其实就是一种能力的

体现。在《论语》中,我们多处可以看到,在民间有许多这样能力超群的人,他

们或奚落孔子,或让孔子自叹不如,我们甚至可以设想,他们应该都是已参悟出

宇宙真相的人。但是,他们的选择都如老子一样,遁世而不顾,共同成为了中华

传统文化中独特之“隐士现象”的源头。站在自然生物的角度看,这实在是一种

严重的“资源错配”与“能量空耗”,他们,可都是人类中的精英啊,哪怕不能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流放后嫁糙汉,病弱美人被娇宠了

流放后嫁糙汉,病弱美人被娇宠了

麦麦一秋
宋回泠穿成了反派权臣的病弱元配,穿来时寿命只剩不到三日,她的想法很简单,活下去!原来走路一步三喘,现在一顿炫它个三五碗,干起活赚起钱来更是不手软。驿道上支个摊,茶水小吃卖到飞起;烧鹅、焖肉、蛋腐……各种美食好吃到舔碗底;建个茶园,打造特色茶叶品牌,红红火火到创造商业奇迹。而反派夫君,也从大头兵一跃荣升都指挥使。知晓夫君日后要造反,宋回泠泪目挥着锅铲:“夫君呐,造反没有前途,咱别干了,回家来,我养你
都市 连载 24万字
爱,请别离!

爱,请别离!

小透君
爱是否会永恒?爱是否只是短暂?前一刻,我们相识相知相恋,后一刻,我们分手误会相恨重逢。你是否会知道远方会有你的儿女存在着?是否还记得我?是否已经忘记了我?你是否会在其它地方快乐的生活着?是否后悔离开我?是否还恨着我?是否已经忘记了我?“相爱的人,是永远不会在一起的”这魔咒是真的吗?“爱,就要在一起”有勇气的人才有运气,你要不要来一场真实的恋爱?
都市 连载 63万字
此心只为君倾心

此心只为君倾心

温瑾然
(婚后文『微甜与微虐』)温瑾在大一的时候邂逅了25岁的纪琛然,一个下着雨的雨夜里,她没带伞头上湿淋淋的,突然间一把黑色的雨伞出现在头顶上,当时,她清晰的听到纪琛然说了句:“嫁给我。”俩人结婚后,第二天纪先生就出国了,温瑾等了三个月,他终于回来,纪琛然在两个星期的时间里不知不觉的对温瑾产生了感情。两人互相挟持这段婚姻,温瑾柔软,百分百相信纪琛然,也很努力的追赶着他的步伐。纪琛然一旦认真对待爱,就会把
都市 连载 30万字
勾错魂后玄妃吊打崔判官

勾错魂后玄妃吊打崔判官

虞若兮
简介:玄学大师傅心仪一脸懵逼地站在轮回殿。咋回事?莫名其妙勾错魂了?狗判官还想坑自己一把?半路改道,逆天改命,居然穿到狗判官姐姐崔婉儿身上?正好光明正大虐死狗判官。啥?冷面将面听到我的心声后逢凶化吉不死了?不死就不死呗!这老是半夜爬床是咋回事?“婉儿!退亲之后嫁给我可好?”冷面将军深情款款的抱着她诱哄。“不嫁!侯府嫡女只招赘婿!”“那我入赘,你看我有八块腹肌,长的帅气,又权有势,还对你用情专一,那
都市 连载 38万字
秋水落不落

秋水落不落

小幺咿
她是将军府嫡出小姐,可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最爱的弟弟被人设计失去一条腿。后来那个神一样的男人可以帮她。所以她为他开商铺、做杀手,要助他登上那个九五至尊的位置。可是他却转念一想,把她嫁了出去,还说要将这山川送予她做红妆。她的夫君心里头的人是她阿姐,他欺骗她,陷害她,伤她的心,一步步把她逼到死路。万念俱灰,她远走他乡。临走前跟他说:愿陛下一世安康,福禄双全,永除奸佞!在她走后,那些人都疯了。他们逼迫、威
都市 连载 41万字
娱乐,开局被大幂幂绑定反转系统

娱乐,开局被大幂幂绑定反转系统

单恋两只猫
佐云帆穿越到平行世界,觉醒了女神反转系统。别的穿越者是完成任务获得奖励,佐云帆要做的只有躺平。只要不断让绑定他的女神完成任务,就能获得一个个技能天赋!于是,佐云帆身边的女神越来越多,从此走上制霸娱乐圈之路!
都市 连载 5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