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空间来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以当下的环境,魏广德自然不会考虑采用后世的统筹,也就是通盘筹划,让富裕的地区补贴贫穷的地区。 和后世一样,大明的贫富差距分明,整体上说南方比北方富裕,东部比西部富裕,这似乎也成为中国的传统了。 后世技术发展很快,信息交互方便,所以可以做到全国范围内的统筹,向贫穷地区倾斜更多的资源。 而在大明当前的环境下下,能够让惠民福利在当地运转就已经不错了。 下午散衙前内阁例会上,魏广德还是把今天上午和太医院院使谈话的内容说给了张居正等阁臣。 “重建地方惠民药局,对医官药房征税补贴.....” 张居正皱眉思考其他,魏广德的打算,他当然明白,只是有些好奇魏广德为什么忽然关心起太医院的事儿了。 张居正不方便问,张四维可以,所以在好奇之余,他就开口说道:‘次辅大人为何忽然想到要重建地方上的惠民药局,好像已经荒废几十年了。’ “惠民药局正如名字一样,惠民,能够从宋代流传到当今,自然说明一切。 既然惠民,朝廷就该发扬光大才是。 之前朝廷因为财政捉襟见肘,无力顾忌到这方面,但是我想并不能因此就不做任何计较。 所以,这两天思索很久,终于想到解决银钱问题的办法。 虽然算不得多好,但至少能够让贫苦百姓不至于求医无门。” 魏广德解释道。 “就是有点劫富济贫的意思,不知次辅为何会想到这事儿上” 张四维笑道。 他家大业大,自然不在乎那点花销,实际上魏广德这项政策利益受损的不是有钱人,而是大明的普通中下层百姓,照顾的只是最底层百姓。 毕竟,有钱人少,而征税是一样的。 他们算不得有钱,但能满足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基本需要,而加税就是针对他们。 魏广德看了张四维一眼,笑道:“之前我也没注意,只是听到一位神医说起百姓生病,却因为贫穷而求医无门。 单是靠医师赠医,也无力购买药材,故而才知道地方上惠民药局已经败落了。” 魏广德没有隐瞒李时珍来京城的意思,下来如果好奇,他们也能打听到消息,所以坦然说了出来。 “神医不知是哪位神医” 张居正好奇问道。 魏广德瞟了张居正一眼,心里忽然涌出一丝猜测,现在的张居正,莫不是已经察觉到身体有些不适了吧。 虽然不知道张居正什么时候没的,但应该很早就不在了,否则万历朝风向不会转变那么快。 应该说,张居正的死,多少还是有些突然的,突然到他死前布置都没有完成。 大部分明朝官员都以为他只是因为过于劳累病了,需要休养,哪能想到直接就无了。 要知道,比张居正年长二十多岁的徐阶徐阁老,还活蹦乱跳了好些年。 张居正问起,魏广德这才说道:“原来太医院院判李时珍李神医,之前他云游四方编撰了一部医书,可是书成却无钱印制。 我府上刚好有一家书局,所以就有人找来了,我也答应帮他把书刊印出来。 他这次来京城,就是为了此事。 毕竟是医书,需要他亲自校对。” 魏广德说完,张四维就惊叫道:“原来是他啊,还真当得起神医之名。 听说他四处游历,凭着一手悬壶本事,救治了不少病患,因为经常赠医施药,名声很大。” “正是他。” 魏广德笑吟吟说道。 “既如此,那我们还是等太医院把章程列出来,再和礼部一起商议此事。” 张居正表态了,不反对此事。 毕竟魏广德提出问题后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虽然不算稳妥。 对于加税,其实大明的朝廷一向很甚众。 当然,地方上不会,他们缺钱了就直接加派杂税解决,根本不用上报朝廷,这是他们的自主权。 只不过这样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在清丈田亩和地方商税征收制度完善以后,魏广德就会着手解决地方杂税混乱的问题。 他不会再把这样重大的权利直接赋予地方官员,而让朝廷完全失去对这笔收入的控制权。 借鉴后世国税地税的模式,大明朝廷的财政最终还是会走到这一步,明确地方税收种类,将其直接编入一条鞭法中。 地方上若要单独开征新税,必须报朝廷批准,否则禁止征收。 只是这些,颇为打破传统,时机不成熟时,魏广德是断然不会宣之于口的。 散衙后,魏广德坐着轿子直接前往劳堪在京城的府邸。 今日张科从江西到京城,魏广德在内阁,自然不方便离开前去迎接,而是劳堪这个老乡去的。 张科在京城早就没了住的地方,所以这段时间他也只能暂时寄居在此,等找好府邸后再搬迁过去。 魏广德手里是有一些京城的院子,但这些原子还真没有合适张科居住的。 再怎么说,他这次到京,也是担任兵部侍郎,朝廷堂堂的三品大员,如果住在一个小院子里像什么话。 见到张科,相互寒暄一阵,劳堪就已经让人把准备好的酒菜端上来。 这是接风酒,自然是要痛快的大喝一场。 “谭大人的身体,最近时好时坏,你进兵部先担任右侍郎,帮着他处理政务。” 端着酒杯,魏广德对身旁的张科说道。 原来的侍郎,已经外派,按照张居正原来的计划,侍郎和各地总督之间要相互调换,一边让朝廷手中随时都有可以外派的主官。 张科曾经接受过浙江兵权,所以算是有这一个经历,自然不需要补上。 “那三省兄又是如何安排的” 张科低声问道。 曾省吾,张科也是认识的,当初科举的时候通过魏广德就已经熟识。 现在,原本默认为曾省吾的兵部尚书职位有可能换人,所以张科也是好奇,魏广德到底如何盘算。 闻言,魏广德沉默片刻才说道:“可先调南京升尚书,至于京城这里,回来的话,可让他管刑部或吏部,具体怎么安置,还得再考虑。 如果,叔大还是不愿意放弃的话,那就外调宣大或者延绥担任总督,让他补充北军的统帅经验。” 说实话,魏广德真有些不好安排曾省吾。 不过因为对张居正身体的看法,魏广德打算用南迁先过度一下,让他去南京那边做官,成为二品尚书。 如果张居正能熬到那时候,调回京城的话,可以支持他上位刑部或者吏部掌部。 兵部的事儿,魏广德是绝对不同意曾省吾来做了。 上次辽东的战事,他的应对非常不利,让魏广德绝了用他掌军的念头。 早先用他去兵部,就是因为曾省吾在四川巡抚任上有平叛经验,所以魏广德以为他已经有掌兵的能力。 显然,南北差异太大。 所以,如果张居正坚持要用曾省吾掌兵部,那魏广德就会要求先外调曾省吾坐镇宣大,熟悉北军作战,然后再谋求升迁。 说到底,现在魏广德就是在等,等张居正自己熬不住了,挂掉,那一切就是他说了算。 张居正后世名声不错,他犯不着和将死之人都什么。 斗输了,一切全无。 斗赢了,怕是后世也会落下骂名。 特别是万历朝改革要是失败,会不会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于他 天地良心,他也是支持改革的,只不过有时候顾虑多点而已。 穿越者有胆气,怼天怼地怼空气这一套,他不敢学,学回来。 命就一条,到了现在的位置,魏广德追求的不仅是把大明朝治理好,还想赢得身后名。 张科和劳堪等人闻言,都是微微点头。 他们当然不知道魏广德真是想法,只有魏时亮之前脸色有些微变,但也没有过度表现出来。 毕竟,他一直待在刑部,早就把刑部尚书看做自己的囊中之物。 可是眼下的情况,似乎魏广德有意拿这个位置和张居正做交换,这让他如何能高兴得起来。 魏时亮的表现,魏广德当然看在眼里。 说实话,魏广德对魏时亮的感观是很不错的。 从他入阁后,魏时亮这个老乡就表现出来对他很是顺从,完全就是紧密的靠向他。 实际上,魏广德清楚的很,魏时亮早先应该是和朱衡走在一起的。 毕竟,在江西官员逐渐退出朝堂后,朱衡一度成了赣省官员之首,许多人都有他马首是瞻。 只是他从吏部侍郎一跃进入内阁后,才一跃成为赣省官员最有出息的人,然后包括朱衡在内,都开始围绕在他身边。 那时候,朱衡已经是工部尚书,而他还在忙着抄录《永乐大典》,没有跳出翰林院这一亩三分地。 今日的接风宴,京城江西高官几乎都到了,只要谭纶因为身体原因没有前来。 为了安大家的心,魏广德这时候又笑道:“其实大家在衙门里踏踏实实办公就好,其他的,我都会考虑到。 实际上,也别把自己拘泥在某个衙门里,六部之间相互调动本就稀松平常。” 魏广德这话,就是说给魏时亮听的,别光盯着刑部,六部衙门多的是,只要有好的官职空缺出来,他就会为他们考虑,该争夺的自然会争夺。 不过魏广德心里其实也清楚,这些话也就是说说,大明朝廷真正有权势的官职,其实也就是那几个。 别看有所谓的九卿,但实际上实权只在六部和都察院这七个实权衙门里。 其他的衙门,都不过是官职转迁的途径而已。 “今儿下午接到琼州发回文书,海刚峰已经接旨,不日就会启程前往南京。” 看气氛不对,劳堪马上说话,插开话题。 “起用海瑞,私底下没少人议论此事。” 魏时亮这时候开口道。 反对海瑞出仕的人,刑部肯定是第一位的。 毕竟,海瑞获取名声的方式,大多都是在打刑部的脸,因为他们处事不公。 都谁知道官官相护,但这也是人情世故,中国人千百年了,依旧摆脱不了,也不可能摆脱得了。 “海瑞这次起复,主要还是盯着各路的御史,别的不用管他。” 魏广德笑道。 对于起用海瑞,连都察院都认可了,六部还在乎什么,咸吃萝卜淡操心。 听他这么说,魏时亮也不说话了。 他其实也是好心,给魏广德提个醒。 这个事儿最先是劳堪提起的,他们在座的都知道。 但既然给办成了,自然无话可说。 一开始,他们可都认为张居正是不会点头的。 张科这时候见状,笑着开口说道:‘其实做好本部堂务就好,别的也不用多管。 对了,善贷,现在兵部主要就是做什么差事儿,如今都已经天下太平了,就管管军饷发放’ 现今和当初不同,四周貌似都没了仗打,蒙古那边也维持十年和平,虽然偶有事端,但双方都很默契的克制着。 “兵部怎么可能没事可做,就说东北,奴儿干都司的事儿今年是没希望了,不过我打算让徐乔安派船向北试探下,寻找海路直接去奴儿干城的道路。 如果可成,工部那边运河就没那么急迫需要完成。” 之前,戚继光已经打算派兵北上到土河附近造船,以方便明年沿黑龙江北上直抵奴儿干城。 但是被蒙古人一闹,这兵自然是没有派出去,可不就把事儿耽误下来了。 同时,也提醒了朝廷,辽河和松花江支流打通已经是迫在眉睫,如果朝廷真打算向奴儿干用兵的话。 不过现在兵部已经筹备起东海水师,魏广德自然有了新的想法,那就是沿着海岸线一路向北,走海路抵达奴儿干城。 在那里驻军,大船也可以走海路直接进入黑龙江。 不过出于稳妥,松辽运河还是得让工部的人去看看,确实是否可行。 “海路其实没有其他人说的那么风险大,否则倭寇也不会坐船远涉重洋而来我大明。” 和倭寇交过手,张科也就不是坚定的海禁派,倒是很支持发展海运的。 “现在兵部其实就两个事儿,一是西南的缅甸安定,二就是东北恢复奴儿干管辖,其他都有条例。 等两日你入了兵部,可以试着争取其中一个差事儿,你和戚继光也认识,倒是不妨选择奴儿干之事。” 魏广德笑道。 “缅甸的战事结束,剩下都是琐碎,倒也没什么好争的。” 闻言,张科就微微点头。 “另外进了兵部,帮我关注缅甸那边的消息,算算时间,殷俞二人该回来了。” 魏广德继续说道。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清穿之太后难为

清穿之太后难为

布偶珊瑚
当上官婉儿变身慈禧太后,当称量天下士执掌垂帘听政,会给这个摇摇欲坠的清王朝带来怎样的变化,一代女相化身太后,能否为这个没落的民族带来新的希望。(清穿强国,前期..
军史 连载 12万字
终极妖孽兵王

终极妖孽兵王

天权星
【全球首发!精品力作!】身世成谜!实力强悍!仇敌竟是来自神武界!邂逅红颜,不是神体,就是圣体,我这兵王是不是当得有点假?
军史 完结 206万字
最强商铺

最强商铺

醋香米
秦东,来自地仙界的悲催小店店主,因店铺扣满分而被贬凡间,开启另类的旅途
军史 连载 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