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奈非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还真不信,那五行大法师…或是其他邪神,能做出“丝毫不利己”、“完全利他”的谋划出来……” “所以,祂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祂们将这“王博”送过来的原因是什么” “想要他成为三藏因此获得可以揭开“五行山封禁”的机会所以五行大法师在与深渊意志勾结” “想要他成为三藏因此这个可能未来会瞬间变成“强?变化”,“可能未来”的“可能”二字会被去掉,这个“未来”,就是这条时间线上的“既定未来”!可是这又对五行大法师、或是其他邪神有什么好处呢” “嘶……” “将我送到这个“可能未来”的邪神,与将“王博”送到我面前来的邪神,会是一个吗” “如果这两事件背后的邪神是一个人,或是一个势力,那么整件事就会形成“闭环”,我就可以在“闭环”中,推导出因果!” “而,已知,这个“可能未来”,目前紫薇他们过不来,那么在他们都过不来的情况下,其余邪神能过来吗” “而如果其余邪神都过不来,那么……” “五行大法师,能过来吗” 此刻,想到这里,肖硕眼角顿时泛起一抹狐疑与古怪,他仿佛在想些什么,仿佛想要测试些什么…… 同时,他看着此刻心境上的“王博”,与周边同样面容正色的“九任接棒者”,尤其是第九任接棒者,肖硕仔细的留意几眼,仿佛想要看出什么端倪,接着说道: “可以!” 又是一声“可以”,但就是这声“可以”,直接让对面的“李文昭”,神情无比雀跃,眼神中有抑制不住的“欢喜”,仿佛,这声可以,让他赢得了全世界一般! “真的”李文昭满是不可置信的吼叫一声,浑身颤动,眉飞色舞! “没错!但不是现在!”此刻,肖硕眼神无比真诚,而也就是这句话,当即让李文昭的神情变得“患得患失”起来,他的眼皮一挑,他的面容一抽,仿佛唯恐这巨大的胜利,在他面前烟消云散! “并非是你之过,也并非是我之过,而是时间的问题,而是时局的问题。”当即,面对李文昭那“百感交集”的神色…… 肖硕“脸不红心不跳”、满脸真诚的“胡说八道”: “文昭兄,你应该也是知道的,我从咱们第一次见面,就察觉到了你有撕扯我五行山封禁的动作,所以我从那一次开始,就一直留意你的“身份”。” “可是这些天,我陪你满应天府的寻找美食之血的源头,其中虽然有些许刺探之意,但……行事并未急切,也没有做出什么过激之举!” “而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 “要素不够!” 李文昭:“要素不够,那里要素不够!” 肖硕此话一出,李文昭眼神中困惑与焦急更是又胜一筹,接着连忙说道: “肖兄,可是因为我在【寻亲抱冤】那一难时,【抱冤】未曾补全那【冤头债主】,也就是“后唐王”还没有伏法可是因为这个原因,肖兄觉得要素不够!” “还是因为这个【御弟】非【弟】,而是唐王的子侄辈,肖兄会觉得身份差异,导致封正困难” “有这方面的原因!”此刻,肖硕言语十分爽利大方,仿佛无任何“遮掩”之嫌,接着说道: “文昭兄不知,我那“封正神通”,其实是源自悟空的“叫天天应,叫地地灵”,可是你也是知道,在这条时间线,此天非我天,此地非我地,所以“封正神通”出现些许“晦涩”之意,仿佛受到了什么禁锢一般!” “非是不能,而是“封正”极其困难!” “在同等封正条件下,耗费的仪轨之力繁多,所以我一直都不敢鲁莽行事!” 说着,肖硕眉头紧皱,眼神死盯李文昭,眉眼间“困难”、“无奈”之意愈演愈烈,接着说道: “所以非是我“不封”,实在是,就算是如今“强行封正”,说不定,也许会因为仪轨之力不足,“封正神通”晦涩,导致文昭兄之前所做的一切前功尽弃,得不偿失!” “也许,我们应该在等等,等到文昭兄更契合仪轨的时候!” “也许,正如文昭兄所言,我们应该等到“后唐王”寿数将尽,身死之时,让【寻亲抱冤】彻底完成。或许,我们也可暗中谋划,让“后唐”成“唐”,更契合大唐一些,让后唐想办法吞并“炎明”与“玄魏”,尽可能的成为“大唐”。” “总之!” 说罢,心境上,肖硕满脸真诚的“后退几步”,接着像是极其郑重的,指了指突然在他额头间显化的“斑斓缎带”,说道: “总之,文昭兄,可能就是缺了这么一步,让你成为“三藏”的机会,总是差了一丝丝,可是……” “文昭兄,我这边也可以与你说句实话,这“五行山封禁”,与我的性命息息相关,我不知道你能否将它撕开,我更不知道,你在彻底成为三藏后,能不能将它撕开。” “但是我不敢赌,所以此路不通!” “虽然紫薇帝君费尽心机将你送来,你肯定与祂的谋划息息相关,但…要素不足,我也无法兵行险招!” “不然……封正成功,世界异变,可能未来成为既定未来,那么,紫薇大帝、玉皇大帝祂们四个均可来此,护佑于我,我又何须三缄其口,不肯封正呢!” 说着,也不知是不是被“接棒者”传染了的缘故,肖硕同样叹了一口气! 此话,肖硕所言十分真诚,顺便“透露”了不少信息,而就是因为肖硕所言“九真一假”,所言“封正后果”对他百利无一害,因此…… 那“李文昭”的眼神,在“疑惑”、“不解”、“怀疑”、“无奈”、“落寞”中,逐渐演变成一种“苦求不得的失落”,接着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 “肖兄,唉,肖兄所言,句句属实,字字真诚,也罢!” “十代之功,功成在我,是我急切了。” 说罢,那李文昭眼中再露精光,而那精光下的,却是“始终如一”的坚定与执拗,他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