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沃中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个消息一传出去后大量的海船直接过来与广南西路的赶海商人作生意,各种货物沿着防城、贵阳,仁怀就端端的进川蜀啦。

这样一来,福建广东的海贸生意又被分流了,伪帝赵炳的海贸税赋直线往下掉。

他和史儿子商议对策,问如何是好?

史儿子心里那个气呀,直说要派水师前去打击广南西路的港口,叫赵弃儿做不成海贸的营生。

这个主意被赵炳立即否定了,他还没有疯狂到要和川蜀的新宋干架打仗的时候。赵炳十分清楚,那也只是史儿子的一时气话,水师真的去打广南西路的港口开战,不一定就完胜,海路那么宽阔也是堵不住的。

一旦他们主动挑起战事,那还叫天下宋人看白他们了,不需要赵弃儿来进攻江东,他的这个朝廷都会名存实亡的直接玩完。

史儿子说鲁王还在催收上贡的银子呐,税赋已经普遍收到十年后了,各地民怨四起,不能再对种地的加收啦。

唯一的办法就是向那些有地有产业的士族大家和富豪派捐。

但是,因为江东缺银子养兵,他们放开了的让这些豪族的民军扩充,皇城司秘密调查的情况是有的大士族家庭养兵五千、一万的私设公堂,横行乡里,却不听调度上前线抗敌。

这已经成了江东朝廷的一大隐忧。

赵炳严肃地说必须先将这个恶性瘤子给他割掉,他叫史儿子整军,要向川蜀的赵弃儿一样将军队都收归朝廷所有。

史儿子嘴里答应,心里却不愿意。手上打出了没银子给军饷的挡箭牌。他自己就不愿意将民军收归朝廷直管。

因为他家私下里就在养兵,要是这些民军全都纳入赵炳掌控,那他手里就失去了和赵炳抗衡的工具啦,万一赵炳再找理由要将他拿下,他手里没得盾牌,不就成了赵炳菜板上的鱼肉任其烹了?

两人掰扯了半天无果,再次回到弄银子的琐事上来。

赵炳要进一步降低官员的薪酬,理由是新宋国已经做了,报纸都发到了临安,新宋都可以大幅降低官员的俸禄,他的正宗宋国咋就不能?

降,给他大幅往下降。

第二个就是收爱国捐。赵炳看到《成都旬报》登载新宋国的商人上交自己多余的银钱,那赵弃儿的老丈人陈忠顺就带头捐出了五谷丰的股份给朝廷,玉石行当的商人也在大量捐款。

江东的这些盐商,丝绸商和海贸商为啥就不能为国捐款?

两个人细细谋划起来……

隔日,赵玉林到府衙和诸公议事,第一项就弄的赵玉林很不愉快。

华岳刚报告了律法变革的事情,赵彦那就当即提出暂不变法,要继承大宋王朝的律法。理由是眼下新宋继承了大宋的朝廷,尚有中原和江东未统一,这些地方都还实行的是大宋的律法,咱们理当继续沿用。

赵玉林觉得很是不爽,沿用律法就等于承认过去的封建王朝专治。当然就否定了新宋的共和制主张。

老曹不满地说咱们已经宣布共和了,虽是继承了前朝的疆域,但是玉林哥儿明确在报纸上宣布废除前朝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丁公也是宣告了共和制的新社会愿景,早就在商讨依照新社会的愿景变法,为何又要倒回去?走回头路?

老曹提到丁公已经宣布新主张后,他就不能沉默了。老头子马上表态,肯定地说不能再走回头路,既然咱们已经宣告明示天下,岂能朝令夕改,出尔反尔。

赵玉林见范钟他们没有及时表态担心有变,跟着说刑部只有赵公主事太受累了,建议游公为第一副使,华岳和蒋立刚两人为第二和第三副使,加快推进律法变革。

他看着赵彦那说赵公若是身体欠安,可由第一副使召集诸公及时讨论、商议变法,切不可再耽误了。

一句话,先将前朝律法中涉及皇家和王公特权部分彻底清除,保证本朝官民平等,官民一致。新宋国没有法外之人,没有法外之地。

诸公见他表情严肃,掷地有声的发言愣住,这中间还明确提醒游式可以不管赵彦那的感受直接主持讨论变法,就让大家三思了。

赵彦那的脸色都变了,明显就是要削去他刑部尚书的职权嘛。

丁公犹豫片刻后立马说如此甚好,新宋已经立国,变法势在必行,有劳诸公啦。

赵玉林不等赵彦那发言,跟着说他的提议:

第一个就是关于分税的事情,他刚阐述完毕赵彦那就反对。

赵彦那说税赋历来都是朝廷户部核定后收归朝廷所有,地方州县所需由户部审定中枢院议定转运即可,分流税赋在地方后管理麻烦不说还会滋生贪腐。

玛德,遇上抬杠的了。

赵玉林没想到还是他的家门呐,赵彦那就会和他顶牛。

他耐心细致的讲了分税的好处之后再说强化管理的事情,认为即使不分税地方上依然还是会出现贪墨。以后新宋国要专门成立独立的审核机构定期审查地方上的账目,从制度建设上杜绝贪腐。

而且,新宋立国后各项开支都在不断增加,新宋需要的是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发展经济,培育税源,不让各地州县活起来如何做到?

诸公一个个的发言了,有支持也有反对的,反对的认为赵玉林因为分税后的监管又要成立审核机构是在格外花费银子,增加不必要的开支。

还是老曹帮着说话了,他认为汉中、关中已经做过的分税很不错,多收起来的税赋不但填补了分给地方的那部分,还会促进地方扩大税源。

建立起审核机构能监管地方上的各项花销,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为何不可以做?

赵玉林见两方的意见僵持起来,便说规矩都是人定的,有利于社会进步的事情咱们就应该拿来用。他提议先试试看,以三年为限,咱们一年干。第二年看,第三个年头自然就能确定分税制到底好还是不好。

真要不好,咱们再改回来嘛。

此时,丁公才表态支持了,他认为叙州、嘉定和汉中这些地方分税后增收的效果明显,但是过去户部简单的一刀切还是有它的优势,就以三年为限试试看。

赵玉林接着讲它的第二项,就是向贵州路,广南西路和荆湖南路的驻军下拨道路修造的专项经费。

他说要打通零渠才能发挥湘水和漓水快捷的水路运输的好处,眼下靠贵州修路去广南西路的防城打通海贸,还得向这两地转运银子,将泸州到广南西路防城的陆路修好了,建立起标准化的驿站。

修通水路和陆路不但可以拉动沿线的商贸,还能将民间闲置的劳力集中起来完成这两条战略通道,路好走了,沿线的百姓会创造越来越多的财富,咱们的税赋会很快增长起来。

而且,往后一旦岭南有事,咱们的大军和物资都能很快捷地抵达大海边上,实现对边疆的有效掌控。

赵玉林的话刚说完,赵彦那便再次张口反对。

他认为眼下成都的各项开支巨大,已经不能维持再多的开销。各地要修桥修路的还是按照老规矩自筹的好,没得银子就暂缓嘛。

何况荆湖南路还没有纳入咱们新宋国的财务和吏治统御,简单说就是赔钱的买卖。

这次,丁公谨慎的跟着赵彦那问赵玉林了,他也觉得眼下各项开支很大,仅仅是锦官城的搬迁就是一项天文数字的开销,咱们还在向吐蕃用兵呐。

诸公见两大巨头持不同意见更不好评论,都端起茶碗吃茶,左顾右盼起来。

赵玉林说锦官城的修造不是一年就完得了,需要逐年投入;向吐蕃的用兵已经是常年常态,都在计划之中,诸公无需顾虑。

他提议将这次各地捐助的银子分做三份转运去贵州、荆湖南路和广南西路应急。待转运副使马灵回来认真核算之后再议向这三地划拨修路的银钱。

这样调度,诸公无话可说了,丁公随即交代向这三地各转运五十万贯的银子。

赵玉林提议户部主导,成立一个名为“心连心慈善堂”的组织,吸纳民间爱心人士的善款用于国家一时没有资金投入的善事支出。

慈善堂由民间爱心人士管理,朝廷派员监督,确保善款用到刀刃上,监督每一文钱的使用。

这个提议得到了范钟的支持,他说这段时间户部收到了不少捐赠款项,朝廷应当对捐赠物资和款项进行监督管理。

赵玉林认为可以在成都建立几家敬老院,将孤寡老人集中到敬老院供养起来,慈善堂的善款和物资正好用上。

诸公立即赞同他的意见,赵彦那却酸溜溜的说了句善款刚才都叫指挥使大人划转去修路了,哪里还有善款供养老人呢?

老曹不爽了,冷冷地说还在继续募集嘛,户部抓紧筹备起慈善堂来,这边敬老院的择地建设同步进行,所有事物都在《成都旬报》上跟踪报道,叫百姓都晓得,肯定还有开明绅士捐出善款的。

丁公见又扯远了,叫都不说啦,就这样办。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再回十八岁

再回十八岁

名武
我回来了,大学;我回来了,朋友;我回来了,青春;就在唐峰感谢上苍,发誓不负此生的时候,突然发现世界与自己认识的世界不一样了。四大家族,八大宗派,西方教廷,黑暗..
军史 连载 2万字
御极大明

御极大明

逸风云
一个大学生穿越到明末宫廷之中,外有女真为患,内有灾害连连,盗贼四起,朝堂之上党争不断,争权夺利,不顾社稷民生。他痛恨朝廷腐败、女真崛起,国内紊乱,他要力挽狂澜,突破险象环生的宫廷权力之争;他要惩奸除恶,荡清朝廷;他要除旧布新整修武备,富国强兵;他要东征西讨,统一天下!
军史 连载 149万字
诸天繁育标兵:我真不渣!

诸天繁育标兵:我真不渣!

快乐注入师
曹锐很穷,却觉醒多子多福系统,只要生孩子就变强。问题来了:那个女人愿意给穷鬼生?好在,诸天无限,有的是美女。第一站年代四合院,物资匮乏,五千块面粉就让他可以在广大农村随意挑选村花,都是香喷喷的黄花大闺女。同时曹锐发现,自己接触到影视剧角色后,便有机会获得对方的天赋。曹锐复制他们的天赋,不但能强大自身,还能遗传给自己的子孙,天生赢在起跑线上。第二站古装剧,甄嬛传,还珠,红楼梦等,没有园子戏,直接造反
军史 连载 62万字
一劫仙途

一劫仙途

深巷杏花
穿越书中当一个炮灰?时间来早了?女配和女主还在嗷嗷待哺?没关系,她可以等!她等啊等,一直等序章中飞升的仙人。可是十年都过去了,他怎么还不飞升!要是再这样下去,..
军史 连载 50万字
炮灰争霸之路

炮灰争霸之路

不愿做过客
她本绝世之颜,却被推入背水深渊卑微到没有自己,偏偏要活出逆命的人生要么成王,要么终结,即便是炮灰,也可以寻求她自己的出路若真有那一天,她该就有资格,与他相提并..
军史 连载 2万字
穿越成了小和尚

穿越成了小和尚

丈耳
最讨厌别人命令她,可是一句简单的跟我走就足以让她泪如雨下对我来说,一切都不会最糟,因为最糟的时候我已经经历过了因为有了牵绊,死,却成了最难的施主..
军史 连载 7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