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海隅药香传
五指山的苏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惊蛰的雷声滚过泉州港上空,咸湿的海风裹挟着异国香料的气息扑面而来。小木站在新租下的铺面二楼,望着码头上忙碌的番舶,心中盘算着如何在这座万商云集的港口立足。三个月前,他接到春生密信,言及永盛堂与东瀛药商往来密切,恐生变故,遂奉命前来开拓东南市场。 "掌柜的,永盛堂的'扶桑药铺'昨日开张了。"福贵指着斜对面新挂的招牌,那匾额上除了汉字,还刻着几行弯弯曲曲的东瀛文字,"听说他们从东瀛带来了什么'灵药'。" 小木不动声色地取下腰间紫檀木印章,在掌心轻轻摩挲。他想起离京前周大人的提醒:"东南沿海,倭寇虽平,商战方兴。"转身对福贵吩咐:"把我们带来的岭南药材摆出来,再挂上'先尝后买'的牌子。" 开张首日,百草轩门前摆开长桌,上面陈列着灵芝、肉桂等道地药材,旁边还备着试饮的药茶。几个东瀛商人好奇驻足,小木亲自用简单的倭语招呼:"良药苦口,诸位可先品尝。" 这番举动引来不少关注,但也招致永盛堂的敌意。未出旬日,市面上突然流传起谣言,称百草轩的药材"沾染南蛮瘴气"。更棘手的是,有渔民声称吃了百草轩的健脾丸后呕吐不止。 "掌柜的,这是有人下套!"福贵查验药材后急报,"咱们的药材没问题,但那渔民前日确实买过药。" 小木仔细询问渔民发病经过,发现他服药前曾食用过一种罕见的红藻。他猛然想起林薇薇手札中记载的"海陆药性相克"案例,当即带着药箱赶往渔村。 "老伯近日可曾采食过赤菜"小木检查过渔民症状后问道。 老渔民一愣:"掌柜的怎知道前日确实采了些新鲜赤菜。" 小木取出一包甘草:"赤菜与健脾丸中的白术相克,老伯先用这甘草水解毒。"又当着村民的面,将健脾丸与赤菜同煮,果然汤色变黑。真相大白,谣言不攻自破。 然而永盛堂的反扑更加凌厉。四月梅雨时节,他们突然推出一款"神效养心丹",声称采用东瀛秘方,对心悸有奇效。更令人不安的是,这款药丸价格低廉,很快风靡泉州。 小木买来几粒验看,发现药丸表面光滑异常,隐约透着一股刺鼻气味。他想起师父手札中关于"炼丹术"的警告,连夜请教当地老药师,得知东瀛确有一种"速成炼丹法",虽见效快,但久服伤身。 "掌柜的,要不要揭穿他们"福贵提议。 小木摇头:"无凭无据,反被说我们嫉妒。"他转而做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在铺前开设"药理讲堂",每日讲解一味药材的真伪鉴别。 五月初五端阳,危机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爆发。几位富商在宴席后突发癫狂,皆称服用过永盛堂的"养心丹"。永盛堂反咬一口,声称是百草轩在药材中下毒。 知府衙门开堂审理时,小木不慌不忙:"大人明鉴,可否让草民现场演示炼丹之法" 在众目睽睽之下,小木用传统方法炼制养心丹,需九蒸九晒,历时两个时辰。而永盛堂的药师用东瀛速成法,不过半个时辰即成。小木将两种药丸分别喂给笼中白兔,速成丹药的兔子不久便躁动不安。 "速成丹药力猛烈,但如饮鸩止渴。"小木当庭引用《本草纲目》:"丹者,石之精。炼之不精,反受其害。" 案情大白,永盛堂被罚重金。但小木在胜利之余,发现东瀛药师临行前投向他的阴鸷目光,心中隐隐不安。 六月盛夏,一位琉球商人慕名来访。他患有严重的风湿,多年求医无效。小木仔细诊察后,发现这与寻常风湿不同,关节处有细小的黑点。 "先生可曾接触过南洋的'黑珊瑚'"小木问道。 琉球商人大惊:"正是!三年前采珠时被黑珊瑚刺伤。" 小木取出珍藏的七叶莲:"此物或许可解。"他记得林薇薇手札中记载,七叶莲能解百毒,但对珊瑚毒是否有效,并无把握。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小木配制药汤。七日後,商人症状明显减轻,临别时赠给百草轩一块罕见的"龙涎香"作为谢礼。 这块龙涎香引起了小木的注意。与寻常龙涎香不同,这块香气更加清冽,且带有海岛特有的咸味。他忽然想起师父日记中提到的"南海香岛",传说那里出产最上等的龙涎香。 "福贵,你可知往南海的商路"小木铺开海图。 福贵指着星罗棋布的海岛:"听说永盛堂上月租了条海船,说是去采珍珠。" 小木心中一动,让福贵暗中打听。果然,永盛堂的真正目的不是珍珠,而是传闻中的"香岛"。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还请动了倭寇残党护航。 七月台风季,小木做出一个大胆决定:联合泉州本地商号,组建船队探索南海。他公开宣称是为寻找新的药材资源,实则要阻止永盛堂垄断珍稀香药。 船队出航那日,泉州港万人空巷。小木站在船头,望着浩瀚大海,想起师父"药香飘万里"的遗愿,心中充满豪情。 航行第十日,船队发现一座无名小岛。岛上不仅有如云的七叶莲,更有一种会发光的"夜香木"。但就在采集样本时,永盛堂的船队突然出现,双方在珊瑚礁间形成对峙。 "此岛乃我朝疆域,凭什么你们独占"永盛堂的管事叫嚣。 小木却命令船员后撤:"天地药材,本为济世。百草轩愿与诸君共享此岛资源。" 这番以退为进,赢得随行商号的支持。永盛堂孤立无援,只得悻悻离去。小木则在岛上设立简易药圃,留下船员培育药材。 八月十五,船队满载而归。百草轩推出的"南海香药"系列顿时风靡泉州。更妙的是,小木将发现的海岛位置公之于众,邀各药号共同开发。 这一举动,彻底改变了东南药市的格局。永盛堂虽然也在海岛采药,但已无法垄断。而百草轩"共享济世"的理念,深深打动了东南药商。 然而小木并未陶醉在成功中。九月重阳,他收到春生从京师来的信,信中提及永盛堂赵天豪近日频繁出入将军府,似有新的图谋。 "海路虽通,陆路未平啊。"小木望着北方连绵的群山,知道这场较量还远未结束。但此刻,他抚摸着新采的夜香木,感受着师父药香理想的又一次远扬。 当他在泉州港挂起"海隅药香"的匾额时,并不知道永盛堂已经将目光投向了更遥远的西域。而百草轩这缕药香,注定要飘向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