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小达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四十章:寒冬季里的拉锯战,星火微光映初心 一、冰封矿山的“突围战” 北风卷着雪粒子,把铜矿的山坡染成了白茫茫一片。矿工们裹着棉袄,呼出的白气在胡子上凝成霜,手里的钢钎砸在冻硬的矿石上,只留下个白印。更让人揪心的是,鬼子趁着大雪封山,派了一个小队的兵力,在矿山通往县城的唯一通道上设了关卡,想把铜矿的矿石困在山里。 “再这么下去,军工厂的钢材库就得见底了。”小林跺着冻僵的脚,对赶来查看的李明远说。矿洞里的积水结了冰,凿岩机的油管冻得发硬,连炸药都得揣在怀里焐着才能用。可最要命的还是运输——以前靠轨道车运矿石,现在关卡把路堵死,独轮车在雪地里根本走不动。 李明远踩着没过膝盖的积雪,走到山坡高处了望。关卡设在一道狭窄的山坳里,鬼子用石头垒了个碉堡,架着机枪,旁边还拉了铁丝网,像颗毒瘤堵在咽喉要道。“硬冲肯定不行,”他对跟来的赵刚说,“雪太深,部队展不开,还容易中埋伏。” “那咱就从地下走。”赵刚指着矿洞的方向,眼睛一亮,“矿洞里不是有老巷道吗能不能挖条支线,绕过关卡,直接通到山后” 这个主意让李明远来了精神。他立刻召集矿工和铁道队的老周,拿着矿洞图纸研究。老巷道是以前小煤窑留下的,虽然狭窄,但确实能通到山后。“就是得加固,”老周用手指点着图纸,“有些地方快塌了,得用木头撑住,不然容易出危险。” 说干就干。矿工们自愿留下加班,战士们也加入进来,轮流钻进冰冷的巷道。没有电灯,就用马灯照明;没有像样的工具,就用钢钎和锤子一点点凿。巷道里又黑又潮,呼出的气在马灯上凝成水珠,滴在安全帽上“叮咚”响。有次一段巷道突然塌方,幸亏柱子反应快,拉着身边的两个矿工躲开,才没被埋住。 “加把劲!挖通了就能送矿石了!”老周在巷道里喊,声音带着回音。他的手被冻裂了,缠着布条,抡起锤子时血渍渗出来,在木头上留下红印。矿工们没人叫苦,他们知道,这巷道里挖的不是土,是军工厂的“粮道”,是前线战士的子弹。 七天后,巷道终于挖通了。当第一车矿石从山后推出来时,所有人都欢呼起来。矿石被装在特制的“雪爬犁”上——这是老乡们用木板和麻绳做的,在雪地上滑行飞快,悄无声息就能绕过关卡。 鬼子的关卡还在守着空荡荡的山路,却不知道矿石正通过地下通道,源源不断地运往县城。军工厂的炼钢炉重新红火起来,铁蛋看着新到的矿石,在车床前哼起了小调:“大雪封山咱不怕,地下开出幸福花……” 二、雪夜粮仓的“守护战” 合作社的粮仓堆得像座小山,里面是刚收的玉米和小米,足够县城和周边村子过冬。马秀兰每天都要去查粮仓,看看门窗关紧了没有,墙角的老鼠洞堵死了没有。这天夜里,她被冻醒,隐约听到粮仓方向有动静,披了件棉袄就往那边跑。 月光下,几个黑影正撬粮仓的锁,手里还拿着麻袋。“抓小偷!”马秀兰大喊着冲过去,手里的扁担抡得呼呼响。黑影吓了一跳,转身就跑,其中一个被马秀兰用扁担打中腿,摔倒在雪地里,剩下的几个眨眼就没了踪影。 战士们赶来时,只抓住了那个被打中的,审问后才知道,是鬼子派来的特务,想偷粮食,最好能放吧火,让根据地冬天断粮。“这群狗东西,啥缺德事都干得出来!”赵刚气得骂娘,立刻调了一个班守粮仓,还让人在粮仓周围埋了“绊马索”和“响铃”——绳子上挂着铃铛,一碰就响。 可鬼子没罢休。三天后的夜里,又来偷袭,这次带了炸药,想把粮仓炸塌。他们刚摸到粮仓附近,就被绊马索绊倒,铃铛“叮铃哐啷”响起来。守粮仓的战士立刻开枪,特务们扔了炸药就跑,虽然没炸到粮仓,却把旁边的草料堆点着了。 “快救火!”马秀兰带着老乡们赶来,水桶、水盆全用上了。雪地里没有水,就把积雪往火堆上扔,“滋啦”一声冒起白烟。战士们则分成两队,一队救火,一队追特务,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才把火扑灭。 “得给粮仓加层‘保险’。”李明远看着被熏黑的粮仓墙壁,对马秀兰说。他让人把粮仓的木门锁换成铁锁,窗户钉上铁皮,还在屋顶上搭了个了望棚,哨兵能看到周围一里地的动静。更绝的是,马秀兰组织妇女们,在粮仓周围的雪地上撒了层草木灰——谁踩过,准会留下脚印,天亮一看就知道。 最让人暖心的是老乡们的举动。张家村的王大爷带着几个老汉,夜里不睡觉,拿着铜锣在粮仓附近巡逻,一有动静就敲锣;李家村的媳妇们蒸了馒头,送到了望棚,给哨兵暖手;连学堂的孩子们都来了,在粮仓周围堆了些雪人,雪人的手里插着削尖的木棍,看着像哨兵,其实是为了挡住视线。 又一个雪夜,特务们果然又来了。可他们刚靠近粮仓,就被巡逻的老汉发现,铜锣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响亮。等他们慌不择路地逃跑时,脚印在草木灰上留下了清晰的痕迹,战士们顺着脚印追,没跑多远就把他们全逮住了。 “这粮仓,是咱老百姓的命根子,谁也动不得!”马秀兰看着堆得满满的粮食,对战士们说。雪光映在她脸上,透着股子倔强。李明远知道,这守护的不只是粮食,是冬天里的希望,是对抗饥饿的底气。 三、敌占区来的“特殊客” 老郑从敌占区回来,这次带了个“特殊客”——一个穿着日军军装的年轻人,低着头,帽檐压得很低,看不清脸。“这是小林正男,”老郑低声对李明远说,“是日本反战同盟的,懂机械,想帮咱造武器。” 年轻人抬起头,眼睛里带着不安,用生硬的中文说:“我……我不是侵略者,我想赎罪。”他从怀里掏出个笔记本,里面画满了武器图纸,有步枪、手榴弹,甚至还有简易坦克的设计图。 这事在县城引起了不小的波澜。有人说:“日本人的话能信吗别是特务!”有人更激动:“我儿子就死在鬼子手里,让他滚!”赵刚也犯了难,看着小林正男,拳头攥得紧紧的——他身上的军装,和杀害战友的鬼子穿的一样。 李明远却注意到小林正男的手——那是双技工的手,布满老茧,指甲缝里还有机油的痕迹。他翻开笔记本,里面的图纸标注得极其精细,甚至比军工厂现用的图纸还合理。“你为什么要帮我们”李明远问。 小林正男的眼圈红了:“我父亲是工程师,被军部逼着造武器,他不愿意,就被杀害了。我不想再做帮凶,我想造能结束战争的武器。”他指着图纸上的步枪,“这个设计,能减少后坐力,让战士们打得更准,就能少牺牲些人。” 李明远把老王和铁蛋叫来,让他们看图纸。老王越看越惊讶:“这小伙子有真本事!你看这枪机设计,比咱现在的省力多了!”铁蛋也点头:“要是按这个图纸改,咱的步枪能多装五发子弹!” “留下吧。”李明远拍了板,“但得按规矩来,先在车间当学徒,由老王和铁蛋盯着,要是敢耍花样,立刻拿下!”他对有意见的老乡们说:“咱恨的是侵略者,不是所有日本人。他能帮咱造武器打鬼子,就是朋友。” 小林正男被安排在军工厂的机修车间,跟着老王学手艺。刚开始,工人们都不理他,吃饭时也离他远远的。可他从不计较,只是埋头干活,别人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他都抢着干。有次车床的齿轮坏了,军工厂没有备件,小林正男连夜画图,用废料造出个新齿轮,装上后比原来的还好用。 慢慢的,工人们对他的态度变了。铁蛋开始跟他讨论图纸,老王也愿意教他淬火的诀窍。有天晚上加班,小林正男冻得发抖,杏花给他端来碗热粥,说:“趁热喝吧,不管你是哪国人,干活卖力的都是好样的。” 小林正男捧着粥,眼泪掉了下来。他在笔记本上写下:“在这里,我看到了真正的正义,不是军装和枪炮,是人心。” 四、春节前的“物资战” 离春节还有半个月,鬼子突然加大了对根据地的封锁,不仅严查过往行人,还把通往县城的几条路都挖了壕沟,想让根据地过个“饿肚子填”。合作社的盐不多了,肥皂快用完了,连孩子们盼着的鞭炮,都没地方买。 “不能让老百姓过苦年。”李明远在联防区会议上说,“咱得想办法,把年货弄回来!”他让老郑再去趟敌占区,看看能不能联系上以前的商户,偷偷运批物资回来。 老郑这次走得格外险。鬼子的盘查比往常严十倍,每个进出城的人都要搜身,连鞋底都得敲敲。他把自己打扮成讨饭的,背着个破麻袋,里面藏着金条(这是根据地用矿石换来的),一路忍饥挨饿,好不容易才到了天津。 联系上的商户是个叫张老板的中国人,以前和老郑做过生意。“不是我不帮你,”张老板叹着气,“鬼子盯得太紧,连盐都按人头配给,我这店里的货,全是军管的。” 老郑没放弃,蹲在张老板的店外等了三天。最后,张老板被他感动了:“罢了,就当我积德行善。我认识个码头工人,能从船上弄点东西,就是贵,还危险。” 物资是在夜里运的。码头工人把盐、肥皂、布料偷偷装在鱼篓里,混在渔获中运出城。老郑带着人在城外接应,冒着风雪往回赶。路过鬼子的关卡时,他们把鱼篓扔在雪地里,假装是渔民,才蒙混过关。 回来的路上,遇到了暴风雪,马车陷在雪坑里,老郑带着人用手推,冻得手指都快粘在车辕上。有个年轻队员体力不支,倒在雪地里,老郑把自己的棉袄脱给他,背着他走。“咱不能让年货丢了,”老郑说,“老百姓还等着呢。” 腊月二十九那天,这批物资终于运到了县城。合作社的门口排起了长队,老乡们用粮食换盐,用布料做新衣服,孩子们拿着分到的糖果,笑得合不拢嘴。马秀兰看着这热闹的景象,对李明远说:“还是您有办法,这年能过踏实了。” 李明远却望着敌占区的方向,心里清楚,这只是暂时的。他让人把军工厂造的“土鞭炮”拿出来——用炸药剩下的边角料做的,响声不大,却能添喜气。“过年就得有过年的样子,”他对大家说,“不管鬼子怎么闹,咱的日子得红火起来!” 除夕夜,县城里响起了零星的鞭炮声。军工厂的工人们在车间里贴了春联,上面写着“钢花飞溅辞旧岁,铁水奔腾迎新春”;学堂的孩子们提着灯笼,在雪地里跑来跑去;联防区的各村,都传来了年夜饭的香味。 李明远站在城墙上,看着万家灯火,手里捏着小林正男画的新步枪图纸。雪还在下,落在他的肩膀上,却不觉得冷。他知道,这个冬天很难熬,鬼子的封锁还会更严,战斗还会更激烈。但只要人心不散,这星星点点的微光,就能在寒夜里汇聚成燎原之火,照亮通往胜利的路。 远处的了望哨传来信号,三短三长,是“一切平安”。李明远笑了笑,转身往回走,年夜饭的香味,正从指挥部的窗户里飘出来。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末世巅峰对决

末世巅峰对决

千丝惠
一具来自埃及金字塔的女性木乃伊被呈放在一家研究所内供几个科学家研究,整理,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她居然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复活了,当这个浑身赤裸、前凸后翘、披着一头..
军史 连载 22万字
世界大导演

世界大导演

三国韩少
在一个平型世界《大白鲨》全球狂收10亿美元亿票房,中国电影在这条大白鲨的带领之下进入了最疯狂的时期。在这个夏天,马小飞正找人开始拍摄他人生中的第一部电影(活埋)..
军史 连载 0万字
文娱之我来也

文娱之我来也

心动豆鱼叉
主角男,爱好女,拒绝女装,拒绝变身,执子之手,肆虐华娱。
军史 完结 21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