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小达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四十一章:烽烟纵横处,星火自燎原 一、正面战场的坏消息像雪片一样落 开春的风还带着刺骨的寒意,可从南边传来的消息比寒风更让人心里发沉。先是报纸上登着“豫湘桂会战失利”的大字标题,字里行间全是“撤退”“转移”“战略调整”的字眼,老百姓看不懂那些弯弯绕,只知道听跑回来的伤兵说,仗打得太惨了,部队退得比兔子还快,好多地方没打几天就丢了。 赵刚从县里开会回来,脸色比锅底还黑,把报纸往桌上一拍:“汤恩伯的部队,十万多人被几万鬼子追着打,武器丢了一地,粮食被抢了个空,老百姓跟着遭了大罪……”他说不下去了,拳头砸在桌腿上,木渣子溅起来。 李明远正在看一份军工厂的生产报表,上面的步枪产量刚够补充前线损耗,听到这话,手里的笔顿了顿:“电台里说,长沙丢了,衡阳也快了。国民党那边,好像真有点撑不住了。” “撑不住也不能这么跑啊!”刚从区里送情报回来的老郑插了句嘴,他脸上还带着风霜,“我路上见着好多难民,拖家带口往西北跑,说鬼子见人就杀,房子烧得连梁都不剩。国民党的兵呢早跑没影了。” 学堂里的孩子们在背书,背的还是“还我河山”,可窗外飘来的风,带着远方炮火的余味,让这四个字显得格外沉重。有个孩子抬头问先生:“先生,那些兵为什么不打就跑啊我们村的民兵都知道守着村口不后退呢。” 先生摸着孩子的头,声音哑哑的:“因为他们忘了,脚下的土地不是纸糊的,是老百姓的骨头撑起来的。” 消息越来越坏,日军趁着正面战场得手,把更多兵力调到了敌后,想把抗日根据地一口吞掉。这天夜里,电台里传来断断续续的播报,说国民党军队又放弃了几个重要城镇,日军正向华北增兵——很明显,他们想先掐断根据地和外界的联系。 李明远把联防区的干部们召集起来,指着墙上的地图:“正面战场一松,鬼子的刀子就会先捅向咱们。他们知道,敌后的火苗要是灭了,他们就能安安稳稳占着那些大城市了。” 赵刚盯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日军据点,咬着牙:“那就跟他们干到底!咱这儿的兵,虽说没国民党的装备好,可骨头硬,死也不会退!” “硬拼不行。”李明远摇摇头,指尖划过地图上的山脉和河流,“他们人多装备好,咱得把他们引进来,在山沟里、在地道里跟他们磨,磨到他们没力气了,再一刀宰了。” 窗外的月光照在地图上,那些红色的标记——根据地的村庄、兵工厂、粮仓,像撒在黑夜里的火星,看着小,却带着烧透天地的狠劲。 二、根据地的锄头与枪杆子一起扛 坏消息没压垮人,反倒让根据地的人更拧成了一股绳。以前种地的拿起枪就是兵,放下枪拿起锄头就能种粮,白天在地里种谷子种玉米,晚上就在地道里练瞄准,枪管上还沾着泥土的腥气。 马秀兰的合作社扩大了,不光管着粮仓,还办起了织布坊,妇女们白天纺线织布,晚上就聚在灯下做军鞋,鞋底纳得比石头还硬,针脚密得能数清。“多做一双鞋,战士们就能多跑几里地,多杀几个鬼子。”她一边穿针一边说,手指被针扎出了血,就往嘴里吮吮接着干。 学堂里的孩子也忙,大的帮着放哨,小的就捡子弹壳,攒多了交给兵工厂,回炉了能做新子弹。有个叫小石头的孩子,才十岁,每天背着个筐在山上转,谁劝都不听,说要捡够一百个弹壳,换一把手枪给爹报仇——他爹是哨兵,上个月牺牲了。 最忙的是军工厂,车床没日没夜地转,铁屑飞起来像火星子。老王带着工人们改步枪,把缴获的日军零件拆下来,凑到自己的枪上,虽然看着磕碜,可射程远了不少。“咱的枪不如人家的新,可咱会改啊,”老王抹了把脸上的油,“鬼子的枪娇气,咱的枪皮实,山沟里打滚都不怕。” 小林正男也没闲着,他设计的手榴弹引信比原来短了两秒,战士们投出去不用等太久,安全多了。刚开始还有人不放心让他碰武器,后来见他把手榴弹拆了装、装了拆,闭着眼睛都能说出每个零件的尺寸,也就慢慢信了。有次试爆新手榴弹,他差点被气浪掀翻,还是赵刚把他拉了回来,骂道:“不要命了”他却咧着嘴笑:“没事,炸得准就行。” 这天,李明远去看新挖的地道,里面四通八达,能通到各家各户,还分了指挥室、弹药库、急救室。挖地道的老乡们直起腰,用袖子擦汗:“李同志,这地道能藏下咱全村人,鬼子来了保证找不着。” 李明远摸着冰凉的地道壁,上面还留着镐头的印子:“不光要能藏,还得能打。每个拐角都留个射击孔,鬼子进来就打他们黑枪。”他指着旁边的岔路,“这条通到鬼子据点附近,夜深了摸过去,能端他们的岗哨。” 老乡们笑着应着,手里的镐头又“咚咚”地凿下去,声音在地道里回响,像心跳,扎实又有力。 三、国民党溃兵带来的麻烦 没过多久,一群国民党溃兵跑到了根据地边界,大约有两百多人,个个面黄肌瘦,枪也丢得差不多了,还带着不少伤。他们要求进根据地休整,还要吃的要药。 赵刚第一个不答应:“让他们进来当初咱缺粮的时候求他们给点支援,他们理都不理,现在跑过来打秋风了” 溃兵里有个军官,拄着根木棍,一瘸一拐地过来,对着李明远敬了个不伦不类的礼:“长官,我们不是来添麻烦的,就想借个地方歇歇,伤好了就走,绝不打扰。” 李明远看着他们身后那些年轻的士兵,有的比学堂里的大孩子大不了几岁,脸上全是惊慌:“你们想进来可以,枪得交上来,粮食可以给,但得帮着干活,种地、修工事都行,不能白吃闲饭。” 那军官犹豫了一下,咬咬牙:“行,只要给口吃的,干啥都行。” 可真把他们放进来,麻烦就来了。这些溃兵早就没了军纪,有的偷老乡的鸡,有的跟妇女们起冲突,夜里还偷偷摸摸想偷合作社的粮食。有天早上,马秀兰发现粮仓少了两袋小米,顺着脚印一查,正是溃兵住的棚子。 “我说不能放他们进来吧!”赵刚气得直转圈,“这哪是兵啊,比土匪还不如!” 李明远让人把那个偷粮食的溃兵绑了,叫来他们的军官:“要么管好你的人,要么立刻走人,别逼我们动手。” 军官脸涨得通红,却管不住手下的人,那些士兵早就被打怕了,眼里只剩下吃喝,哪还听指挥。有个士兵还嚷嚷:“你们根据地不是优待俘虏吗凭啥对我们这么严” 这话把老乡们惹火了:“优待那也得看是不是人!我们的粮食是用汗珠子换来的,给你们吃就不错了,还敢偷!” 僵持不下的时候,外面传来消息,说日军的小分队往这边来了,估计是冲着这些溃兵来的。这下那军官慌了:“李长官,快救救我们,我们不想被俘虏。” 李明远盯着他:“想让我们救也行,得听我们的,拿起枪跟我们一起打,敢不敢” 军官看着身后吓破胆的士兵,又看看远处扬起的尘土,终于硬气了一回:“敢!拼了!” 那天的仗打得很乱,溃兵们刚开始还缩手缩脚,后来见根据地的人个个敢拼命,也被带动起来,有个年轻士兵甚至抱着炸药包跟鬼子的装甲车同归于尽了。仗打完,溃兵死了不少,剩下的个个像变了个人,眼里有了点兵的样子。 那个军官找李明远的时候,腰杆挺得笔直:“李长官,以前是我们孬种,往后我们跟着你们干,再退一步不是人。” 李明远拍了拍他的肩膀:“记住今天的仗,不是为我们打,是为你们自己,为这身军装还有点人样。” 夕阳下,溃兵们在帮老乡们抬石头修工事,虽然动作还生涩,可没人偷懒。赵刚看着他们,嘴里嘟囔着“还不算无可救药”,脸上却松快了些。 李明远知道,眼下的难处还有很多,正面战场的溃败像块大石头压在每个人心上,可根据地的这些人,像地里的野草,不管风多大雪多厚,根扎在土里,就总能冒出绿芽来。那些溃兵的转变,那些孩子捡弹壳的认真,那些妇女纳鞋底的专注,都是这芽子,攒着攒着,就该连成一片了。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末世巅峰对决

末世巅峰对决

千丝惠
一具来自埃及金字塔的女性木乃伊被呈放在一家研究所内供几个科学家研究,整理,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她居然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复活了,当这个浑身赤裸、前凸后翘、披着一头..
军史 连载 22万字
世界大导演

世界大导演

三国韩少
在一个平型世界《大白鲨》全球狂收10亿美元亿票房,中国电影在这条大白鲨的带领之下进入了最疯狂的时期。在这个夏天,马小飞正找人开始拍摄他人生中的第一部电影(活埋)..
军史 连载 0万字
文娱之我来也

文娱之我来也

心动豆鱼叉
主角男,爱好女,拒绝女装,拒绝变身,执子之手,肆虐华娱。
军史 完结 21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