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劳动永远是光荣的
万人丛中一回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洗漱用的脸盆只有两个,那是他们在场部住了两三天,老谢与李世英在场部供销社买的。 这也是为什么老谢吩咐按照顺序洗漱的原因。 铺盖在下午的时候都晾晒过了,张全义专门嘱咐过,说这里不比内地,昼夜温差比较大,所以晚上一定要注意保暖。 所有人都洗漱完毕,仓库里一盏昏黄的电灯亮了起来,李世英趿拉着一双新布鞋,坐在老谢的床铺旁,老谢的床铺挨着灯绳。 他咳嗽了一声,轻轻拍了拍巴掌,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便笑着说:“咱们都是从内地来讨生活的,出门在外,人生地不熟,有机会凑聚在一起,那就是朋友,就互相帮助一下,也让家里人放心。” “我呢,懂一点儿木工手艺,就多去打听打听,寻摸些赚钱的机会,好歹先把章进兴的账给还上,咱们都争取落户、盖房子、娶媳妇儿,把日子过得更好!” 这些话是必须要说的,毕竟这十六个年轻人里,李世英前世认识的不到一半,有些人的品性他不了解,就怕有人心思重,觉得自己睡仓库,偏偏他能睡个单间,这一点点的不公平,总归是惹得人嫉妒。 所以李世英就先把话挑明白了,其他人跟着生产队干农活,他也不是闲着,除了大队分配的木工活之外,他还负责包打听,打探一些有用的消息。 老谢便笑着接话:“张书记说了,农场招的临时工每个月给24块钱,一天10个工分,一个工分就是8分钱,咱们要是干得好,那也是这个工分价,干他半年,几百块钱就到手了不是” “所以世英说得好啊,让他帮忙打听一下怎么落户,买瓦、买大梁的价钱,咱们先把账都还了,然后就存钱,盖房子娶老婆!” 李世英挠了挠头:“我在老家干木工,一天10个工分,一个工分才算2分钱,张书记说了,在这边一个工分算5分钱,我这不是亏了么” 大家便都哈哈笑了起来,有几个人本来觉得李世英受到特殊对待,听了老谢和他的话,心里那一点小小的不愉快顿时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章进兴在一旁咧着嘴笑,他老家只有一个老母亲,有个嫁人的姐姐,便再无兄弟姐妹,在迪化得了李世英私刻的公章后,他就觉得李世英跟老谢俩人是值得信任的。 所以他愿意将自己从老家带出来的六十块钱借出来,给同伴们凑路费,就是觉得这些人或许会念着这一点儿好,彼此有个帮助和靠山。 显然他的信任是对的,李世英和老谢都记得他借出的钱,分别叮嘱,章进兴也就放了心。 聊了一会儿天,老谢便催促着都赶快睡觉,李世英便趿拉着鞋回到他的马棚,老谢不放心,专门跟了出来,就着火柴点了一根蜡烛(蜡烛是下午时刘会计送来的),便替李世英掩上了门。 从老家带出来的铺盖很薄,被子里的老棉花都絮成一团一团的,不过下午在院子里晒过之后,李世英躺在床上,只觉得无比放松。 这间马棚他相当熟悉,因为前世他从哈密跑到宁远县投奔老谢、在四大队待了一个冬天后,就来到一大队,同样因为会木工而被张全义给了一个小优待,那就是住进这间马棚里。 唯一的区别,是他住进来的时候,马棚已经隔成了两个小间,隔壁砌了个小灶台,可以烧水做饭,而且还牵了电线,屋里有了电灯。 李世英吹熄了蜡烛,靠在枕头那一面的土坯墙上,所谓的枕头,不过是他将书包腾了出来、塞了几件衣服。 屋子里黑乎乎的,小小的窗口,有点点星光投进来,虽然可以说是家徒四壁,但李世英心里火热的很。 现在是197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还要等几年,这意味着依靠个人均分的土地养家还需要些时日,但李世英想到了不少可以赚钱的方法。 外面很安静,偶尔有远处的一两声狗叫传来,迷迷糊糊之间,李世英似乎听到外面有怪异的鸟叫声,他翻了个身,继续沉沉睡去。 第二天早上,李世英是被对面仓库里睡醒的了年轻人们给吵醒的,他伸了个懒腰,只觉得神清气爽,便穿好衣服出了门。 马棚的后面不远处就是大院的旱厕,放了水,排了队洗漱完毕,老谢注意到章进兴一脸疲倦,便问:“你睡觉认床么没睡好啊” 章进兴摇摇头:“昨晚上起来撒尿,我看到电线杆上趴了好大一只鸟,一直在那里叫。”他指着南门外的电线杆:“就在那里,是一只猫头鹰。都说猫头鹰叫不是好事。” 李世英顿时笑了起来:“进兴啊,看见猫头鹰那是好事,逢赌必赢的!” 有几个人也跟着安慰了起来:“是有这么个说法的,咱们又不玩牌不赌博,这赌运来了也用不上,不是坏事。” 一群人正凑在那里说话,张全义带着个人进了大院,桑木江也带着他媳妇,端着一大盆馕饼来了,笑着说:“我滴洋缸子嘛,昨天劳动的时候嘛,做的馕,请你们吃。” 除了李世英,十六张年轻的脸集体懵逼,张全义愣了一下,哈哈笑了起来:“洋缸子就是老婆,就是媳妇。” 一群人这才恍然大悟,连忙表示感谢。 于是早餐就是馕,以及昨晚上吃剩下又加热了的羊肉,配着牧业小队送来的新鲜牛奶现做的奶茶,只是一群人都不怎么喝奶茶。 他们在农场场部住的那几天,就受场部招待喝过奶茶,结果一群人全部拉了肚子,所以只有几个人少少地盛了小半碗慢慢地喝。 吃完早饭,十六个年轻人跟着张全义直奔南面的河道,一大队在巩乃斯河北岸有开荒任务,所以他们是刚到就得上手干活的。 李世英不用下地劳动,但他也没有闲着,找到记工分员小何,从仓库取了些木料,就在马棚外忙碌了起来。 张全义体谅他是新来的,于是要求社员家里有木工活,就先报到大队,然后李世英先在大队院子里工作,也顺便熟悉一下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