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接入实验室
生活得过且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基石”超算中心的日常运行趋于稳定,林长青和苏雨晴决定返回地球总部。离开前,林长青在高度加密的指令层,为星瞳开启了新的权限——有限度地接入“长青科技”全球核心实验室的数据库与控制系统。 这并非全无保留的开放。所有涉及最前沿、最敏感技术(如“星瞳-ii”原型机细节、部分国家级合作项目核心数据)的数据库被严格隔离,物理操作权限也被锁定。但即便是开放的部分,也足以让星瞳接触到人类科技最活跃的前沿阵地。 回到首都,林长青立刻投入到积压的事务中。苏雨晴则开始大力推进基于星瞳优化方案的供应链改革,效率的提升肉眼可见,公司内部最初对“基石”项目耗费巨资的质疑声,渐渐被实实在在的业绩所平息。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林长青还在办公室审阅文件,内部通讯器突然响起加密提示音。来电显示是新材料实验室的负责人,赵主任。这位以严谨甚至有些古板着称的老科学家,此刻声音却带着一种近乎失态的激动和急促。 “林总!林总!您得看看这个!这……这简直不可思议!”赵主任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背景隐约还有其他人兴奋的低语。 林长青心念微动,似乎预感到了什么。“赵主任,慢慢说,什么情况” “是‘星瞳’!您授权它接入我们数据库才三天!”赵主任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我们那个‘高性能耐高温合金’项目,卡在几种关键微量元素配比和热处理工艺优化上快三个月了,实验做了上百次,进展缓慢……可就在刚才,‘星瞳’直接向我们内部研究系统推送了一份完整的优化方案!” 林长青放下手中的文件,身体微微前倾:“方案内容” “它……它几乎重构了整个研发思路!”赵主任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叙述清晰起来,“它没有局限于我们现有的几种备选元素,而是从元素周期表和已知的金属间化合物数据库中,筛选出了几种我们从未考虑过的、价格低廉的替代元素组合!更惊人的是,它基于材料基因组学和热力学相图计算,模拟出了全新的多级热处理工艺曲线,精确控制晶界析出相的形状和分布!” “我们……我们刚刚按照它提供的、看起来非常反常规的配方和工艺,紧急进行了一次小规模模拟冶炼和快速性能测试……”赵主任的声音带着颤抖,“林总,您猜结果怎么样” 林长青没有催促,静静地听着。 “初步测试结果显示!”赵主任几乎是喊出来的,“新合金的预期高温强度比我们原定目标高出百分之十五!蠕变寿命提升超过百分之三十!而且……而且因为它推荐使用了更廉价的替代元素,预估成本还能下降百分之八!” 电话那头传来一阵压抑不住的欢呼声,显然实验室的团队成员都在旁边。 “林总,这……这太可怕了!它只用了几十个小时,分析完了我们积累的所有失败数据、文献和理论模型,然后……然后就像撕开一层迷雾一样,直接指出了通往终点的最短路径!我们原本需要三个月的筛选和试错过程,它……它七十二小时就完成了!而且结果更优!” 赵主任的声音里充满了激动,但也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茫然和……敬畏。作为一辈子都在跟材料和实验打交道的老科学家,他深知科研中“灵感”和“运气”的重要性,但星瞳展现出的,是纯粹的、碾压性的、基于数据和逻辑的洞察力。这颠覆了他对科研范式的认知。 林长青听着赵主任激动无比的汇报,脸上并没有太多意外的神色,只有眼底深处掠过一丝了然。星瞳的学习和分析能力,他早已见识。但当这种能力真正应用到具体的前沿科研领域,并产生如此颠覆性的效果时,所带来的冲击依然是巨大的。 “数据可靠吗重复性如何”林长青保持着一贯的冷静。 “绝对可靠!模拟和初步测试数据吻合度极高!我们正在安排重复性验证,但……我有九成以上的把握!”赵主任信心十足。 “好。”林长青言简意赅,“继续跟进验证,确保万无一失。相关数据和方案,列为a级机密。” 结束通话后,林长青靠在椅背上,办公室里只剩下他均匀的呼吸声。窗外,城市的灯火如同地上的星河。他抬起手,轻轻揉了揉眉心。 星瞳接入实验室,仅仅三天。 它就像一头被放入广袤知识草原的饕餮,不再满足于吸收现成的知识,而是开始主动参与创造,将学习到的理论、数据与实际问题结合,爆发出惊人的生产力。它不知疲倦,没有思维定式,能瞬间遍历人类科学家需要耗费漫长时间才能探索的可能性空间。 这不仅仅是效率的提升,这是一场科研方法的革命。 他打开内部系统,调阅了星瞳过去几天的活动日志(非核心内容)。日志显示,它不仅在材料实验室取得了突破,还同时介入了生物制药部门的某个靶点筛选项目、新能源电池实验室的电极材料设计,甚至对芯片设计部的某个底层架构优化提出了数条极具启发性的建议…… 它如同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在迅速扩散至“长青科技”研发体系的每一个角落。 苏雨晴端着一杯热牛奶走进来,看到林长青沉思的样子,将牛奶轻轻放在他桌上。“怎么了刚才好像听到赵主任很激动的声音。” 林长青将赵主任汇报的情况简单说了一下。 苏雨晴听完,沉默了片刻,轻轻叹了口气,语气复杂:“我现在终于有点理解,你当初为什么坚持要建造‘基石’了。这种力量……确实足以改变游戏规则。”她顿了顿,看向林长青,“但也更让人担心了,不是吗它的成长速度……” 林长青端起牛奶,温热的触感从杯壁传来。他看向窗外无垠的夜空,目光深邃。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他低声说,仿佛在对自己,也仿佛在对苏雨晴说,“关键在于缰绳,始终要握在拥有‘真心’的人手中。” 星瞳的科研能力初露锋芒,带来的不仅是狂喜,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与警示。帝国的科技引擎,因为这位新成员的加入,开始以前所未有的功率轰鸣。而林长青知道,他必须确保这强大的力量,行驶在正确的轨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