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之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中秋佳节,当夜幕缓缓降临,大同古城瞬间被华灯点亮。整座古城仿佛从沉睡中苏醒,在璀璨灯光的映照下,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街头巷尾,花灯高悬,五彩斑斓的灯光交织在一起,勾勒出古城的轮廓,如梦如幻。 纯阳宫和关帝庙的戏台上,晋剧演员们粉墨登场,婉转悠扬的唱腔在夜空中回荡。他们身着华丽的戏服,举手投足间尽显韵味,演绎着边塞儿女的家国情怀。 台下观众们或坐或站,沉浸在精彩的表演中,时而为剧中人物的命运揪心,时而为演员们的精湛技艺鼓掌叫好。 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有着众多别名,像“月夕”“追月节”“拜月节”“女儿节”以及最为人熟知的“团圆节”。 南宋吴自牧所着的《梦粱录》中,明确记载“八月十五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 。据说在这一夜,月亮最大、最圆、最亮。 从古至今,中秋之夜饮宴赏月都是人们的传统习俗,出嫁回娘家的媳妇在这一天也必定返回夫家,寓意着圆满、吉庆。 中秋节的起源是古代自然崇拜、农耕文化、神话传说与历史演变等多种元素的融合,其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在上古时期,祭月与秋祀是中秋节的重要起源。在原始社会,古人对月亮怀有深深的崇拜之情,认为月亮与丰收、生育息息相关。 每到秋分时节,“夕月”,也就是祭月,便成为皇家举行的重要仪式,《周礼》中就有“中秋夜迎寒”的记载。 同时,农历八月正是农作物成熟的季节,古人怀着感恩之心,用新收获的粮食、新鲜的瓜果祭祀月神,感谢大自然的慷慨馈赠,也祈求来年能够继续丰收。 日月阴阳观念在中秋节的形成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意思是帝王在春天祭祀太阳,秋天祭祀月亮。这种皇家的祭祀活动,逐渐被民间效仿,进而形成了祭月的传统。 到了汉唐时期,神话传说与节日相互融合,中秋节也逐渐有了雏形。 在汉代,神话体系逐渐完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在《淮南子》等汉代文献中逐渐成型。 这些浪漫的神话故事,为月亮增添了神秘而迷人的色彩,也极大地推动了中秋文化的传播。 唐朝时,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赏月之风在文人雅士中盛行起来。唐诗中留下了大量咏月的佳作,像李白的《静夜思》。 从这个时期开始,中秋节不再仅仅是单纯的祭祀活动,人们开始赋予它更多的情感寄托,成为亲朋好友相聚、共享天伦的美好时刻。 “中秋节”这一名称的定型,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沉淀。 “中秋”一词,最早可追溯至《周礼》,然而作为一个节日的名称,直到唐代才正式出现。 《唐书太宗记》中记载的“八月十五中秋节”,标志着这一名称的诞生,不过在当时,中秋节尚未在民间广泛普及。 到了北宋时期,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详细描绘了中秋夜民间的狂欢景象:“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此时,月饼作为一种节日礼品开始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中秋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经典诗词,将明月与亲情紧密地联结在一起,进一步强化了中秋节“人月两圆”的哲学内涵,使得中秋节不仅仅是一个赏月的节日,更成为了家人团聚、寄托思念的时刻。 明代,中秋节的民俗更加丰富多样,出现了“走月”“摸秋”等有趣的习俗。 到了清代,宫廷祭月的规模盛大,仪式庄重,而在民间,流行起了兔儿爷、燃灯等习俗。 同时,不同地域的特色也逐渐形成,比如南方的舞火龙、钱塘观潮等,这些独特的民俗活动,让中秋节更加丰富多彩。 2008年,中秋节被列为中国法定节假日,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也让中秋节“团圆”“和谐”的核心价值,成为了全球华人文化认同的重要符号。 在大同,每到八月初,随着天气转凉,街市上便热闹起来。席棚纷纷搭起,各种新鲜的瓜果大量上市,其中尤以西瓜最多。 到了八月十五的夜晚,当皓月缓缓升起,大同的家家户户便在庭院中摆上桌香案,放上蜡台。 在桌案的中间,立供着最大的月饼,有的直径甚至可达二三尺,俗名“月爷”,又名团圆饼。 在“月爷”的两侧,摆上高高的套饼,周围则摆满了各种果品。这些供品摆成塔状来祭月,寓意着“秋实累累”,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值得一提的是,祭月用的西瓜必须切成莲花瓣状且保持完整,当地人俗称“剜月”。 剜西瓜可是有很多讲究的。手艺精湛的人,能把西瓜剜成精美的花篮、可爱的小兔儿等造型,就如同现在高档饭店里的艺术品一般。 而且,在准备供品时,忌用残缺的水果,因为在当地人看来,这是对月神的不敬,只有怀着虔诚的心,才能得到月神的庇佑 。 在大同,中秋节的供品独具特色,其中“三黄”——黄米糕、黄花菜、黄酒,是大同人供月时的常用之物。选用这“三黄”,蕴含着“金秋丰收”的美好寓意。 黄米糕色泽金黄,口感软糯香甜,象征着生活的甜蜜;黄花菜在秋日绽放,营养丰富,代表着丰收的硕果;黄酒香气醇厚,是金秋时节人们喜爱的饮品,寄托着对丰收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许。 当如水的月光温柔地洒在供桌上,一家人便会虔诚地对着月亮许下心愿。那月光仿佛承载着人们的美好憧憬,洒向大地,也洒进每个人的心里。 祭月之后,还有一个有趣的习俗——孩童可“偷”供品食用,俗称“摸秋”。 大人们认为,孩子们吃了这些供品,能够祛病消灾,健康成长。这一习俗,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也为中秋节增添了几分神秘和趣味。 仪式结束后,家人们会将供桌上的月饼、瓜果拿回屋内。 其中,“月爷”的切法也有讲究,必须切双不切单,寓意着好事成双。切好的“月爷”和其他供品会被分给家人,大家共同分享这份来自月神的祝福。 大同人在中秋夜还有守夜的习俗。一家人会团聚在一起,守夜到明月当空。 在这漫长的等待中,大人们聊天谈心,孩子们嬉戏玩耍,整个家庭沉浸在温馨和谐的氛围中。等到明月高悬,便会招集在外玩游戏的孩子们,与大人们一起共食供品,共享团圆的喜悦。 打月饼也是大同人中秋节必不可少的活动。过去,有钱人家或者人口多的家庭,打的月饼数量较多;而条件相对较差的家庭,打的月饼则少一些。 大同的月饼与其他地方不同,有着独特的制作方法。 它是将麻油熬热,糖化开,然后与白面和起来烤制而成,这种月饼里面没有馅,被称为混糖月饼。 其中,以“三油三糖”为上品,即10斤面内要加入3斤油、3斤糖,这样制作出来的月饼香、甜、酥、软。 正是:古城映月,乾楼巍峨辉古韵;高壁凌光,星河璀璨伴清辉。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宿主她手拿白月光剧本

宿主她手拿白月光剧本

草莓炒肉
沈醉的任务是穿越各个世界收集好感度,攻略目标角色,但是为什么总是一不小心成为小世界那个短命的早死白月光。沈醉:麻烦下次给我安排个命长的角色。系统:可是速战速决不是宿主喜欢的吗?一心只想快刷世界,狂赚积分的沈醉陷入了疯狂的工作模式。霁月清风的大师兄白月光师尊?秒了。身患残疾命不久矣的世子白月光女捕快?秒了。腹黑多疑少年帝王的白月光公主?秒了。沈醉:还有什么目标速速上链接!系统os:明明她才是打工人,
都市 连载 57万字
半岛:一切从跑男开始

半岛:一切从跑男开始

娱乐小叮当
穿越半岛十来年,已经成为国民编剧的李子勋,正想着演员出道的事情,又收到了来自RM固定成员的邀请,在毫不犹豫的接受后...从此李子勋走上了多线发展的道路。从此RM多了一个难搞的弟弟,从此背叛者联盟新增一位成员,从此迫害光洙的成员又多一位,从此在石哥的三十万种整人方法,终究是在自己身上得到了认证,从此不良智孝的降临次数越来越多,从此RM里出现了一个复仇者联盟。...除了这些以外,影视圈还出现了一位逐渐
都市 连载 85万字
误入渔村后成就无双渔夫

误入渔村后成就无双渔夫

桃花换马
(日常+渔村+单女主+系统)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付潮生意外闯入渔村,不仅认了个“爹”,还莫名其妙的多了个对象。城里卷不起,赶海又捕鱼。进村后的付潮生无意中激活了海神黄金三叉戟系统,他果断选择留了下来。每次鱼获都比别人多亿点点的付潮生凭借一己之力,让这个沿海的小渔村重新热闹起来……
都市 连载 43万字
乡长

乡长

秦巴云逸
文汉亭突然间被派往距县城九十多公里的乡任职,在村镇建设、山洪、地震面前临危不惧、杀伐果断、铲除社会毒瘤;悄然离去,留下一片蓝天净土。
都市 连载 37万字
神医女凰

神医女凰

浅珍茜
三年前,她是林氏家族的一个弃女。为了替母亲治病,毅然用自己一生的幸福作筹码,嫁给一个纨绔大少。在出嫁当天,她惨遭暗算,汽车失控坠落万丈深渊。是悔婚,还是那位纨绔大少的红颜加害?三年后,她再次出现,真凤归来,一身惊人武学与惊天医术,震惊天下。她发誓,除了治好母亲,让她过上好日子,更要让那个薄情大少,一生仰望!
都市 完结 123万字
我一个群演,干副业赚钱这么难嘛

我一个群演,干副业赚钱这么难嘛

纸做的鲜花
林枫穿越了,成为了一个群演,每天蹲在影视城门口等活,有一顿没一顿的,还好激活了个不靠谱的系统,摆摊、算命、炒菜、送外卖什么都干。第一天,去给小学生代写作文;第二天,去帮人开保险箱,还帮警察抓到了小偷;第三天,去做哄睡师。副业样样都能干,但是就是赚不到钱,还回回进局子,作为主业的演艺事业,更是迟迟得不到发展,但这些并不大妨碍他给大家带来快乐。
都市 连载 5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