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色江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瀚失笑:“你太看得起朝廷那一张‘盛’字了,朱标的‘势’看似光鲜,实则刚立根基。一棵嫩竹,风过便折,齐王不是没眼光之人,他这是趁着竹尚柔时下刀。” 话至此处,朱瀚缓缓站起,踱至庭中,仰头看天。 六月初三,天干气躁,阳光未出,暑意已生。 朱瀚负手长立,忽而笑问:“你可记得,今年宫中最热闹的日子是哪一日” 沈镇一怔,答道:“七月初一,万寿节。” “不错。”朱瀚点头,似是自语。 “届时百官齐集,天下贡使朝贺,东宫讲士诸人皆有机会献策……这便是我等的舞台。” 沈镇瞬间明了,沉声应道:“属下即刻布置。” 朱瀚却转身看他:“不急,先让程启宣与那些‘讲生’们,再多搅几日。我要他们讲的不是学问,而是人心。” 此时,东宫讲堂内,程启宣已率讲生数十人,进入新一轮“辩道”。 这一次,不再是纸上空论,而是命题实议——《若为太子,当以何策定天下学制》。 台下坐满了来自国子监、太学、北直隶各州府荐举而来的青年才俊,亦有年过五旬之士混迹其中。 他们眼神明亮,语锋锋利,人人皆欲以言定策。 朱标今日未现身,却暗中屏风后听讲。 一名身着儒服的少年起身,年不过十七,唇角尚稚气未脱,却一开口,便使满堂寂然。 “学制者,国之根也。天下人若不知为何而学,何以育才臣以为,东宫应立‘四经五策’为纲,舍浮词华语,专取实事讲论。” “好。”台下不少人轻声赞叹。 少年复又抬眼,扫视四周,道:“若天下士子皆向东宫讲学,试问齐王所设讲府,又置于何地” 此言一出,顿时有讲生拱手接话:“柳礼前日之言,便称‘讲道不分高下’,此言虽善,实则模糊了权柄归属。讲为官用,学为治事,若不归太子统摄,岂非人人可为国师” “正是!” “那便请太子殿下裁断此道。” 少年猛地向屏风方向拱手一拜,声如洪钟,“学制之议,岂容再拖!” 一时之间,众生皆动,纷纷应和,讲堂之声如潮。 屏风后,朱标眉头微蹙,目光凝重:“这人是……” 林士澄俯耳低声道:“陈希文,武清出身,十四中进国子监,曾败齐王招揽,誓不入其府。” 朱标微顿,目光一沉:“好一个陈希文。” 他沉吟片刻,缓缓起身,从侧门步出。 讲堂内忽地一静,数十双目光瞬间聚焦朱标。 他今日一袭银青朝服,神情不怒自威,却并未登台,只立于阶前,举手止声。 “诸位所言,我皆听闻。” 他缓步走下阶台,面向众人,“讲学非争位,而为求道。齐王设讲,若真怀公心,自可容世人评判。吾东宫,亦无意以势压人。” 台下寂然。 朱标目光扫过众人,复道:“但天下讲学之所,终须一归。若人人为师,谁人为生所以——” 他停顿一瞬,忽而转身,朝一旁林士澄轻声道:“拟旨,设‘大明学政考讲院’,直属东宫。凡愿为国效力者,皆可投策入选。” 林士澄瞬间心头一震:“殿下,这是——收天下英才于一府之下” 朱标微笑:“齐王爱讲,我便给他一个真正的讲坛。” 讲堂内人群瞬间如沸,青年士子们跃跃欲试,甚至有人当场跪下叩首:“愿献书百策,求殿下一览!” 朱标微点头,却未多言,只令左右维持秩序,自转身而去。 他步出讲堂之际,忽觉一人自廊下走来。 那人身形高大,步履稳重,一袭玄青绣蟒袍,正是朱瀚。 朱瀚似笑非笑:“你这一招,可算将齐王逼上了墙角。” 朱标沉默少许,才低声道:“是他先动的。” “你既接下,那便做好落子。” 朱瀚拍了拍他肩膀,语气低沉,“你要的是未来,而非眼前胜负。” 朱标点头:“我明白。” 朱瀚忽然凑近,语气转轻:“不过有件事,该由我来。” 朱标一愣:“皇叔是说——” “齐王。”朱瀚直视前方,眸中冷芒闪动。 “我要让他知道,藏在东宫背后的,不止是太子朱标,还有王爷朱瀚。” 三日后,京中忽传异闻。 永定门外,开坛讲道,群贤云集。 短短一日,便引得数百人围观听讲。 更惊人者,是朱瀚竟亲临其讲所之中,站在树荫之下,听完一整场演讲。 当讲毕之际,他甚至拍手而赞:“讲者心明志正,声可传国。” 此语一出,满京皆惊。 暮色沉沉,长街人影渐散,唯永定门外那处“朝策讲所”依旧灯火通明。 讲坛之上,少年陈希文正据案而论,声如洪钟,引得堂下听者如云。 朱瀚立于榕树之下,手执象牙骨折扇,神情静谧如潭水。 风自西来,卷起他衣袍下摆,亦卷起了世人心思。 “他真的听完了”齐王府中,李璟低声问。 “从头听到尾,一句不落。”幕僚答得干脆,“还亲口夸了陈希文。” 李璟面色阴沉,指尖紧握折扇,轻咯一声,扇骨微断。 “朱瀚何时这般喜欢多管闲事了” 无人敢答。 当夜,王府书房中,沈镇将最后一页密报呈上。 “齐王疑虑已起,不过……”他犹豫片刻,压低声音。 “属下更在意的,是那陈希文。今日讲道之中,他三次暗指‘讲策之权当归太子’,言辞虽有修饰,却显然非一般讲士所敢言。” 朱瀚淡淡应道:“他不是一般人。” “哦” “他的父亲陈斐,原为前户部郎中,未入齐王党羽,三年前病卒,死前一言未留,却将所有书册尽数焚毁。” 沈镇挑眉:“清理门户” “或是留子避害。”朱瀚眼眸微凝,收拢折扇,“此子如今投东宫,未必全是为名。他心中定有更远打算。” “那……需不需除之” 朱瀚摇头:“不急。” 他缓步走至窗前,望着远方灯火点点的永定门方向,低声道:“若他心有所图,便让他入局。” “但局是我们设的。” 次日清晨,太子朱标早早召见陈希文。 东宫偏殿内,朱标亲执茶盏递与陈希文:“陈学子之才,孤早有耳闻。昨夜之言,更令孤敬佩。” 陈希文双手接盏,语气沉稳:“殿下过誉。小子不过有感而发,愿为东宫效绵薄之力。” 朱标点头,状似无意道:“你曾拒齐王三次,为何今日却愿入东宫” 陈希文眼神一敛,旋即拱手躬身:“因朱王爷一言。” 朱标一怔:“皇叔” “是。”陈希文语气不缓不急。 “王爷未言学术,未讲策略,只说——‘讲者若能以天下为念,当不以门户为界’。小子听罢,夜不能寐,遂至东宫求见。” 朱标微露一笑,目中却透出深思:“他可真会挑人。” 陈希文抬首:“东宫若容,陈希文愿以讲为刃,开策为矛,斩伪道,立真心。” 朱标眼眸微亮,一拍案几:“好,孤要的就是你这番胆识!” 他顿了顿,忽道:“但你可知,东宫讲道之人,日后未必只在书斋笔墨之上,亦须入世为政。” “愿闻其详。” 朱标立身走至殿窗,指向外头朝阳微露的京城。 “讲者讲天下,终要走入天下。若终日纸上谈兵,怎胜那齐王以利诱人所以孤打算——” 他目光灼灼:“设‘东宫策士行馆’,择十人,为太子行走四方,所讲之道,所策之策,不仅入书,更入人心。” 陈希文一震:“愿为首名行者。” 朱标转身,与他四目相对:“孤记下你了。” 三日后,一道东宫令贴出,明言设“行馆”,择十人巡讲四方,传播太子治道主张。 而首名行者,正是陈希文。 京中哗然,士子心动如潮。 更有意外者——朱瀚亲自送陈希文出城,一路至太清桥。 桥头柳枝低垂,朱瀚立于石栏旁,望着陈希文背影,不语良久。 “王爷。”陈希文回头一礼,“可还有教诲” 朱瀚略笑:“你本聪慧,孤无需教你什么。只是提醒一句——讲者为锋,锋亦可伤身。你若成剑,孤便护你剑鞘;你若成鞘,孤便借你藏锋。” 陈希文凝视朱瀚良久,郑重一礼:“谢王爷。” 他转身跨马,一骑远去。 朱瀚负手而立,目送其消失于青烟薄雾之间。 “沈镇。” “在。” “派人暗护他。” “是。” “还有……”朱瀚眸光深沉,似忆起前世那无数沉浮。 “替我留心齐王那边——他若坐不住,便是真动手的时候了。” 沈镇低头称是,转身而去。 京城讲道之风愈盛,东宫声望渐隆。 而齐王,却终在沉寂多日后,出手了。 他没有大张旗鼓,也未再设讲堂,只是——在西市之中悄悄开设“策馆”,号称“民间讲策自由所”,并重金延请一名前朝老儒赵澄山。 赵澄山者,曾为太祖讲席之副,辞官十年,素有“道中孤松”之称。 当消息传入朱瀚耳中时,他不过翻了一页书,语气云淡风轻:“这才像话。” 沈镇略皱眉:“赵澄山此人,虽不结党营私,却才望素高。他若替齐王出面,怕是能引得许多中立士子动心。” “那又如何”朱瀚收拢书卷,“天要雨,地要裂。他要讲,那我们便——让这场讲策,彻底入民心。” “殿下打算如何” 朱瀚淡笑:“不是说‘朝策讲所’是民间讲坛吗那我就让它真正成‘讲朝策’之地。” “臣不明。” 朱瀚看着窗外人流如织,悠悠道:“从今日起,谁敢讲天下,便请讲百姓。谁敢讲王道,便请解柴米油盐。讲不得者,自惭其拙;讲得出者,孤亲来听。” 他目光中浮现出前世商业社会那种“演讲经济”的影子。 “沈镇,孤要他们讲到百姓心里去。不是讲帝王术,也不是讲家国梦。是讲如何买米少花钱,如何孩子不饿肚子。你懂么” 沈镇一震:“王爷这是……反客为主” “不是反。”朱瀚眼中光芒骤闪,“是重塑。” 夜深,永定门外的“朝策讲所”已灯火阑珊。 风过石阶,枯叶簌簌,台前早没了听者,惟有几名少年还在堂中伏案研策,奋笔疾书。 朱瀚未归。 他独立于讲所之外,披一袭月白狐裘,静听堂内纸墨翻动之声。 沈镇持灯走近,低声禀道:“王爷,齐王果然按捺不住,‘民策馆’已开始招徒,每日开讲两次,赵澄山亲自主持。虽不明言攻击太子,却已有人言其讲策更贴‘儒理’。” 朱瀚没有回头,淡淡道:“‘儒理’他若真信理,十年前便不会辞官避世。” “属下只觉……”沈镇欲言又止,“赵澄山非俗人,善藏锋。” 朱瀚却笑了:“恰恰相反,他锋太露。” “太露” 朱瀚轻轻扯动嘴角:“他曾说‘儒者不可避时势,应乘时之势’,却又归隐十年。如今再出,岂不是欲借齐王之势复登讲坛此人一心图名,怕是不惜借此与孤赌上一局。” 沈镇心下一凛,立刻问:“王爷打算何为” 朱瀚转身,眼神幽深如井:“既然他想赌,那就陪他赌上一局天听。” “天听” “对。孤要设‘策试’,于三月初三,于太庙之南,设坛请民,择十题讲之,士子对阵,百姓品评。胜者三人,可入东宫讲室,直对太子。” 沈镇震惊:“这是……彻底将讲道纳入民议” “不错。”朱瀚踏前一步,语气低沉。 “若讲道不为百姓所用,不过假饰文章。孤便要让这天下人都来听,听谁讲得入耳,讲得入心。让那赵澄山,讲不过我辈后生!” “此策……恐太激。”沈镇小声提醒,“若讲士败于赵澄山,反损东宫威望。” 朱瀚淡笑一声:“所以孤要亲选三人。” “谁” “陈希文。”他语不惊人,“让他归京。” 沈镇倒吸一口凉气:“才遣三日,便召他回” “他已在百姓中讲了三场,每场皆引万人聆听,呼声极高。” “可若过于倚重一人……”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我大明二皇孙,开局挣下一亿两

我大明二皇孙,开局挣下一亿两

荀焱
御史:陛下,臣闻二皇孙朱瞻圭,此次出海多次冒充海盗劫掠,此乃有损我大明天朝威严,请陛下严惩!朱瞻圭:我挣了一亿两。御史:臣还听说二皇孙殿下,与番邦属国贸易时,多次强买强卖,让番邦属国怨声一片。朱瞻圭:我挣了一亿两。御史:二皇孙殿下,还强抢他国公主当舞姬,让他人骨肉分离,此乃……朱瞻圭:我挣回了一亿两。御史瞪眼:咱能不能不提这一亿两的事。
军史 完结 59万字
水浒之我是武大郎

水浒之我是武大郎

灵峰阁主
你见过卖烧饼提升武力值的么?你见过打架杀人获功法武技的么?你见过败家散财提高声望性能力的么?武植带《征战天下》系统重生水浒武大郎,从此潘金莲夜夜不离身,还抢了..
军史 连载 4万字
我的世界:成为传奇NPC

我的世界:成为传奇NPC

海之眷顾
白雅一觉醒来,变成2071年我的世界游戏AI进化版中的一名村民NPC迈雅。她一个只玩过单机PVE的建筑党水货人,面对品种多样性的玩家和神奇的原住民NPC,有点石化。但开服一小时内被屠村是什么情况?我的世界还有这种玩法?NPC也能被屠到原始装备爆红,等级从Lv1掉到负数,属性值打折再打折?玩家太恶劣,态度太嚣张,被压在复活点屠了n次后,迈雅忍无可忍无需再忍,跳起来送对方一记脑瓜开瓢大礼包——被屠
军史 完结 60万字
隋末暴徒

隋末暴徒

剑关南山
重生隋末,成为与李世民同日出生的李氏旁支庶子。平淡的生活里,李元恺首先想到的是抱大腿,毕竟是我李二陛下!可后来发现,李阀先是害了咱爹,又拿咱不当人!忍不了,也不能忍!谁叫咱能单挑李元霸呢?实力不允许呀!既然与李二天生犯冲,那就拜拜嘞李阀,咱不伺候喽!天下大乱,一朝繁华烟云散,旌旗招招,铁甲洪流卷长空!再回首,依然盛唐锦绣!(新书—新唐小相公已发,欢迎来踩!~)
军史 连载 167万字
快穿之是不是生的有点太多了

快穿之是不是生的有点太多了

五行缺土不吃土
末世许悦在死亡后被生子系统2023绑定,为了能够继续生存,许悦在系统的帮助下,代替一些影视剧或是小说中的女配们继续生活,并且完成她们的愿望,当然还要开启她生孩子养孩子的日子。
军史 连载 8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