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李四哥答道:“听说这个张元以前也不认识赵元昊,更没有见过赵元昊。而这个赵元昊作为西夏的国主,也不是什么就能见的。于是,为了见赵元昊,便和一个叫吴昊的人,到酒店里狂喝豪饮,又在墙壁上书写‘张元、吴昊在此痛饮’。”
艾易生听了说道:“他们写‘张元、吴昊在此痛饮’,而‘张元’和‘吴昊’两个人的名字合起来就是‘元昊’。难道西夏没有‘为尊者讳’这一说,咱们大宋官家的名字,就不是一般人能喊叫的,而他们在西夏敢如此放肆”
这李四哥说道:“要不就说这两个人不一般呢,西夏也忌讳别人喊他们国主的名字,所以,这个张元和吴昊就是故意刺激西夏的官府,好把他们带到赵元昊那里。”
艾易生听了,有些明白了,问道:“但这弄不好就是连命都没有了呀!”
李四哥吃了一杯酒,喟然感叹道:“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富贵就是险中求,他们也是孤注一掷,来押赵元昊不杀他们。”
艾易生感叹道:“这真是两个狂人!”
李四哥给艾易生倒了一杯茶,说道:“哥哥,也别光说话,吃些菜。”
艾易生谢过后,问道:“他们最后见到赵元昊了吧”
李四哥答道:“见到了。张元、吴昊二人的所作所为被西夏巡逻兵发现,遂将二人带入宫中。当西夏王元昊问他们为什么不避讳自己的名讳时,张元也不怕,冷笑着说道:‘姓都不管了,谁还理会名呢’……”
艾易生听后,说道:“这是明目张胆地对元昊接受咱们大宋赐赵姓进行讽刺,来挑拨赵元昊跟咱们大宋决裂自立的。”
李四哥答道:“就是的,更准确的说,就是这个张元知道赵元昊有和咱们大宋决裂自立的心思,他再添把柴火,让火烧得更旺些。”
艾易生问道:“这个赵元昊听张元这样说,当时他是什么反应”
李四哥答道:“元昊听后,不但不生气,反而哈哈大笑,赞扬他们的胆识不凡,于是,就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军师,据说,这西夏的每一次进攻,都有这个张元在后面出谋划策。”
艾易生叹息道:“都说‘楚才晋用’,现在咱们大宋的人才,反而被敌国所用。真是咱们大宋之过失呀!”
这李四哥说道:“这都是那些朝中相公的过失,他们平日里养尊处优,不把这人才放在眼里,现在人才外流,已经造成了威胁了,才发现自己的问题。早干什么去了”
艾易生对李四哥这话,甚表赞同,说道:“兄弟,你说的对,平时,太平盛世,只要那些写文章歌咏太平的人,那里会想到这张元吴昊这样人的用处,现在到了这步田地,才有‘国危思良臣’了。”
李四哥答道:“谁说不是呢等到这个西夏赵元昊重用张元时,才发现这个人的价值,当时,咱们大宋也想拉拢这个张元,便善待张元的家人,并赐给张元一个高官,希望这个张元能回头是岸,从新为咱们大宋效劳。”
艾易生说道:“那这个张元可以回来了吧,他以前不就是想做咱们大宋的官,现在已经满足了他的愿望了,他就没有必要为咱们西夏卖命了吧”
李四哥答道:“事情哪有那么简单。咱们大宋只是封给这个张元州官大小的官职,而西夏封给张元的是中书令,那是宰相一般的官职。这个官的大小就不一样。你说他会选择哪一个”
艾易生说道:“这个张元不愿回归,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李四哥问道:“是什么原因”
艾易生答道:“那就是赵元昊对这个张元而言,就像刘备对诸葛亮一样,对他有知遇之恩。”
李四哥答道:“或许也有这个原因吧。”
艾易生问道:“那咱们大宋有张元的家人,张元怎么也会投鼠忌器,有所顾忌吧”
李四哥听了艾易生这个话,气愤地说道:“哎!别提了,提起这个事情来,就更让人气愤。”
艾易生听李四哥这样说,便觉得有些奇怪,问道:“难道这个张元和咱们大宋死干到底,哪怕舍弃家人也在所不惜”
李四哥答道:“不是的,而是这个赵元昊知道了张元的心事,便派人假装成东京派来官吏,要把张元的家属带到东京受审,结果,直接把张元的家属送到了西夏,这下子,不但张元没有了顾虑,还对赵元昊更加感恩戴德。”
艾易生也是喟然长叹,说道:“这西夏君臣如此和睦,且君主和谋臣都不是等闲之辈,实在非我大宋之福分,看来这西北永无安宁之日了。”
李四哥答道:“艾易生哥哥也不要这么悲观,咱们这边也有良臣猛将。”
艾易生问道:“这话怎么说”
李四哥答道:“现在朝廷把范仲淹相公和韩琦相公派到这边来了,这一老一少,确实比之前的那个范雍相公可比。”
艾易生问道:“那个范雍相公怎么了我来这里并不知道有哪个相公叫范雍呀”
李四哥答道:“这个范雍相公已经被贬官了,他在用兵上就是比较平庸。说实话,咱们那几个兄弟,就是因为这个范雍相公而战死在沙场上的。”
说完,便忍不住流下泪来。
艾易生一边安慰,一边问事情的原因经过。
原来,当时赵元昊刚刚攻破金明寨,接着,便帅西夏大军包围了延州城,延州知府范雍无计可施,赶紧派人求援。
收到范雍求救先后来援的分别为鄜延、环庆副都部署副总管刘平,鄜延副都部署石元孙,鄜延路都监黄德和,巡检万俟政、郭遵,五将会合后,一共步骑万余人,去救援延州。
宋军结阵走到三川口,遭遇西夏军主力围攻,宋军列阵而战。
战斗开始后,西夏军渡延水而战,宋军骑兵冲锋,尤其是大将郭遵,用铁鞭,铁枪,所向披靡,一鞭击杀西夏勇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