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不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鲜卑族历代在马背上讨生活,又与北齐连年争战了数十年,几代人之间都有着解不开的大仇,一想到可以消灭对方,连理智都失去了。
大周的人口比齐国整整少了一半,只要齐国自己不内乱,光有粮草就想一口气灭了对方赵开无不腹诽。
宇文神举是旁支皇族,历代武勋,也是极为知兵的,附和着道:
“不错,什么以少胜多,那都是逼着没法子才干的。真正的打战,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无不在说,兵力越多,大胜的把握越大。陛下,若真能比伪齐多出几倍军力来,我等领军,多头齐进也好,聚攻一处也罢,一战可定。”
宇文邕正面对着赵开,看到了他眼内的焦虑之色,心中一动,笑道:“军中的事,陈公、吴公自当与我大兄商议,大豖宰掌管六府诸事,朕多学一些便是了。不过,这个事涉及百官与各州府,牵一发而动全身,须从长计议。”
宇文邕心里清楚,如果大周国力真的在短短几年便能雄霸天下,最危险的人,其实是他这位皇帝。
谁都知道宇文护已经杀了三位皇帝,也扶立了三次皇帝,要不是宇文护真正掌权不过几年时间,又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显赫军功。加上军中还有几位大佬并没完全倒向宇文护,保不齐他这位堂兄早就自己爬上龙椅了。
无形之中,赵开做出的先进农具,反而把需要时间来积蓄实力的自己和皇帝都推向了危险的边缘。
这种危险,不再是个人仇恨,而是权力斗争的必然结果。若是宇文护有了自己做皇帝的把握,赵开自己还好些,有利用价值就能保命,可皇帝宇文邕,只有引颈待戮的份。
这个把握,便是泼天天军功!
假设五年之内,宇文护一声令下,大周真地把伪齐给灭了,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恐怕便是把宇文邕拉下龙座,自己坐上去过瘾。
所以,宇文护这座大山,必须在大周全面出征之前,完全搬掉。这个任务的艰难与危险,赵开光在脑海里闪念了一下,便头皮发麻。
见皇帝开了口,宇文神举与尉迟纲都停了嘴。
他们两个,宇文神举偏向于正统的皇帝多一些,但也不想无缘无故去得罪丞相大人,以自保为主。而尉迟纲,则完全是宇文护的拥趸,当年,宇文护废黜大周第一任的天王(注一)宇文觉,尉迟纲就指挥着禁军牢牢守住了皇宫。
皇家,哪有什么亲情可言!
赵开见宇文邕没有被远大的未来冲昏头脑,乘机大声称颂道:“陛下圣明。以小臣看,此乃国策,不可一言而决。紧守机密才是当务之急,请陛下尽快派人接收这两样农具。小臣此处可没防护之力,不要被伪齐的探子得了手去才好。”
重生以来,赵开从未像今日这般慌乱。作为扇动翅膀的蝴蝶,他严重低估了改变历史进程带来的后果,对自己的未来之路也突然迷茫起来。为今之计,只有使用拖字诀,能拖一天是一天。
宇文邕就势道:“赵卿所言,深合我意。吴公,军国大事,朕就不管了。这农桑之事,乃是国力根基,诸卿认为该当如何行事”
在一旁察言观色的杨坚,隐约想到了未来的局势走向,眼珠子转了转,故作轻松地笑道:
“陛下,这两套农具,不过是为大周增强国力提供了一种可能罢了。真要行军打战,尤其灭国之战,岂是光有粮草和兵力就够的邦交、施政、征兵、募将、情报、谋略、战阵、善后等等,哪一样不是要细细筹划的哩。这两套农具,好固然是好,到底行不行,还须经过一两年的测算,才能真地下了结论。以微臣之见,不如就在皇田这里试耕一年,看看成效如何再做安排。”
老城谋算之道啊,赵开有些感激地望向了这位义兄,果然有两把刷子。
尉迟纲却是另一番言论,沉声道:“陛下,不如尽快差人报给大王知晓,由他定夺”
宇文邕脸上毫无不快,喜滋滋地道:“吴公说得对,就请你派人尽快报给丞相。这等大事应当让大兄来操持才对,哈哈。”
尉迟纲眼中闪过一丝鄙夷,转首便道:“来人,立刻带这行宫军汉赶去同州,把此事面呈给晋公知晓。陛下,借你行宫的人一用,没问题罢”
宇文邕摸摸短须,笑道:“吴公做事,向来是妥当的,朕岂会阻拦不过需要这么焦急么”
尉迟纲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笑道:“军国大事,怎能不急大王的脾气,陛下又不是不晓得。副将,去吧!”
他这几句话,几乎没把宇文邕放在了眼里,自然也就没注意到皇帝眼中的冷厉闪烁不定。
赵开却是看到了,对着尉迟纲作个揖,笑道:“吴公,请听小子一言。若是农具的使用被丞相大人认同,那为了保密,还请想个保护的策略才好。小子担不起防护不周的责任哩!”
宇文神举大咧咧地接口道:“你小子就是胆小怕事,这还不简单泾州驻军离此不过百里,往东迁移几十里,屯兵在灞上,不就行了!”
这句话是点睛之笔,宇文邕眼睛一亮,笑道:“神举这个主意好!让随国公的军营驻扎在灞上,既可防护长安,又能保护皇田。日后出关攻打伪齐,拔营既可东进,一举多得。神举,你也跑一趟去见大兄,定要把保护机密的事情说清楚。”
泾州驻军本就是为了防护长安,抵御吐谷浑,往东移动几十里,根本没多大影响。赵开却是知道,领军之人是刚正不阿的随国公普六茹忠,正是杨坚之父,他是明确地忠于皇帝的。
如果真能实现,那真就绝妙了。灞上这个区位,刚好阻隔在长安与同州之间。同州是宇文氏的老巢,宇文护有一半的时间,都住在同州。
宇文邕可是得到了普六茹忠的全心投靠,就会产生许多可能。
而以赵开与杨坚的结义关系,也是乐见其成的。
宇文邕抢先定了性,尉迟纲张了张嘴,虽隐隐觉得有些不妥,却没有多说什么。
他或许看轻这个小皇帝,但只要宇文护没和皇帝撕破脸,他一个公爵,自然也不会太过放肆。
宇文神举得了命令,躬身施礼后,便要起行。
赵开叫了一声,从怀里掏出两页纸来,笑道:“请陛下责罚。本来准备晚些呈给陛下和丞相的,这两套农具的图纸,请小宗伯带给晋公,也好过无的放矢。”
宇文邕笑骂道:“谦之,朕赦你无罪。不过马上给朕再拿两幅出来,不然饶不了你小子!”
赵开本就备着两幅,赶紧先把这两页纸递给小黄门何泉。走了两步到了宇文神举马前,作势往怀里再掏,朝着他使了使眼色。
宇文神举俯下身来,大声笑道:“君命在身,某就不下马了。赵大夫对丞相大人这个外父还真是用心哩!”
众人闻言大笑,神色各异。
递上图纸的时候,赵开乘机低声说道:“驻军之事要成,先知会燕国公!”言罢立即退开两步,大声道:“神举兄说笑了,此乃国事,小臣岂敢马虎!”
赵开凭借前世见识,知道只有请燕国公于谨出马,才能一锤定音。作为资格最老的八柱国之一,于谨对宇文护有恩。当初宇文护专权,军中各种不服,就是他给予了支持,才让宇文护站稳了脚跟。
这个老爷子,才是大周真正的中流砥柱。
于谨会不会帮皇帝,这就要赌一赌了。赵开没有十分的把握,但他知道,凡是军国大事,宇文护一定会去问于谨的。
宇文神举略微楞了一下,随机眼睛一亮,应该也是想通了关节。拱一拱手,驾马飞驰而去。
尉迟纲挥挥手,自有二十个千牛卫紧随着护卫。
待灰尘消散,宇文邕心情大好,似笑非笑地看着赵开,道:“赵卿,你随意弄些农具,却能强我大周军力,这等功绩,朕该怎么赏你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