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乌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
唐朝天宝年间,陈义郎的父亲陈彝爽和他的好友周茂方,都是东洛福昌县的同乡学霸,两人在同一书院苦读多年。陈彝爽高中科举,荣归故里,娶了郭愔的女儿为妻;而周茂方却屡试不第,只与陈彝爽保持着深厚的友情,互相扶持。后来,陈彝爽被任命为蓬州仪陇县的县令,但他的母亲舍不得老家,不愿意随儿子赴任。临行前,郭氏亲手编织并染色了一匹缣布,裁成衣服准备送给婆婆,却不小心被剪刀划伤了手指,血迹沾染在衣服上。她告诉婆婆:“媳妇嫁进门七八年来,早晚伺候,如今要随丈夫去外地做官,远离您左右,心中万分不舍。这件亲手做的衫子上,不小心留下了剪刀伤的血痕,怎么也洗不掉。请您看到这件衣服,就记得儿媳的好。”
婆婆听后也是泪流满面。陈彝爽坚决邀请周茂方一同前往赴任。当时,他们年仅两岁的儿子陈义郎天真可爱,周茂方对他疼爱有加,视如亲生。当他们离仪陇五百里的时候,面临险峻的山石阶梯和浩渺的巴江。两人牵着马慢慢步行,边观赏风景边攀援而上。然而,就在山路陡峭狭窄处,周茂方突然起了歹心,趁陈彝爽不备,抽出金锤猛地砸向他的额头,然后将他推入湍急的江水中。周茂方故作悲痛状,大声哭喊:“我家内有急事,要回北方,没想到马受惊吓,导致长官不幸遇难,这可怎么办啊”
当晚,陈彝爽的妻子郭氏以及仆人们设宴祭奠,周茂方也在场假意痛哭。他提议道:“事情既然已经这样,又能怎么办呢况且世上无人知道真相,我可以暂时代为行使陈彝爽的职权,领取那份俸禄,等时机成熟再北归,那时再为他举行丧礼。”
仆人们都被利益诱惑,而郭氏不明事情真相,只能听从周茂方的安排,一同赴任并管理仆人。一年过去后,周茂方对郭氏说:“我的心愿已达成,誓言绝不会背叛你。”
郭氏内心压抑着仇恨,却无法实施报复。周茂方警惕性极高,任期结束后,他选择在遂州长江附近安家落户,后来又通过考核,当上了遂州曹掾。不知不觉,十七年过去了,陈义郎已经长大成人,十九岁了。
周茂方一直觉得自己做得神不知鬼不觉,于是用心教育陈义郎,期盼他学业有成。几年后,遂州任期结束,周茂方带着陈义郎参加科举考试。这一年,父子俩选择了不同的路线参加东都的选拔,周茂方走北路,让儿子走南路,实际是想借机试探故乡的情况。陈义郎在路过三乡时,曾在一家路边小吃摊用餐,摊主老太太对他频频打量,满眼慈祥。吃完后,陈义郎准备付账,老太太却说:“不必客气,我看你长得像我孙子,忍不住心疼。”
老太太从衣箱里拿出一件带有血迹的旧衫,说是赠给陈义郎,并含泪送别。陈义郎将这件衫子藏在包裹中,却对衫子的来历和父亲的往事一无所知。
次年,陈义郎科考落榜,回到了长江边的家。他母亲郭氏无意间发现了那件血迹斑斑的衫子,大吃一惊,询问陈义郎来源。陈义郎将三乡遇到老太太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母亲。郭氏追问老太太的年龄和特征,发现她正是自己的婆婆。郭氏禁不住痛哭失声,拉着儿子走进静室,揭露了隐藏多年的秘密:“你眼前的这个人并不是你的亲生父亲,你的父亲当年被他杀害了。我一直想告诉你真相,但顾虑你还小,担心一旦计划失败,你也会陷入危险,你父亲的冤仇就永远无法昭雪。现在,婆婆亲手留下的这件血渍衫子物归原主,这不是巧合吧”
陈义郎听闻真相,心中波涛汹涌,他悄悄磨砺锋利的匕首,趁着周茂方熟睡之际,一刀割喉,然后带着周茂方的头颅去官府报案。地方长官深感同情,免除了陈义郎的罪责。陈义郎随后陪伴母亲回到东洛福昌,发现婆婆仍然健在,一家人久别重逢,唏嘘不已。他们拿出那件血迹衫子进行确认,婆媳俩相对无言,泪水涟涟。郭氏细心照顾婆婆三年,直至婆婆安然离世。
二
故事主角楚儿,又名润娘,堪称三曲之地的头牌花魁,不仅貌美如花,还兼具智慧与才情,时不时就能吟诵出几句脍炙人口的诗句。
最近,楚儿因年华不再,被京城万年浦的悍匪官老爷郭锻纳入府中,安置在别院。在青楼时,楚儿任性放纵,名声在外,但自从被囚禁在郭府后,却始终未能收敛。郭锻公务繁忙,加上府邸里还有正牌夫人坐镇,所以很少光顾楚儿的住处。每当有过去的相识之人路过,楚儿总会隔着窗户打招呼,或是派人询问消息,甚至送出手帕信笺等礼物。
郭锻可不是个省油的灯,他是亲仁世家的后裔,性格残暴狠毒。一旦得知楚儿的行为,必然会对她施以极其残酷的鞭挞羞辱。尽管楚儿深受折磨,痛苦不堪,但她的顽固本性并未改变多少。
有一天,楚儿陪着郭锻逛曲江,两人前后相距十来步。恰巧,朝廷官员郑光业(注:昌国公)时任重要职务,也在曲江遇到了他们。楚儿大胆地掀起帘子向郑光业示意,郑光业也派人传话给她。郭锻得知后,立刻拽着楚儿到了大街中央,抡起马鞭狠狠抽打她,楚儿的哭喊声凄厉至极,围观的群众密密麻麻。远处的郑光业看得心惊肉跳,后悔不迭,同时也担心楚儿这次怕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第二天,郑光业特意绕道经过楚儿的住所,看看她的状况如何。果不其然,楚儿已然坐在临街的窗下,优雅地弹奏着琵琶。郑光业停下马来,派人传话过去,楚儿则送上一张精美的彩笺,上面写着一首诗,那语气诙谐又略带怨艾:
“前世怕是欠了债,今世结下孽缘栽。蛾眉堪比巨灵掌,柔弱怎敌子路拳。你说有免死金牌在手(注:汾阳王曾拥有铁券,可免死罪,如今却没有,这只是吓唬人的话),却让我步步难行金莲步。曲江岸边昨天与你相见,转眼便挨了数十鞭。”
郑光业接过诗笺,也不甘示弱,立马在马背上提笔回复:
“人生就要看得开,别说冤家不冤家。这辈子甘愿陪你纠缠,就算曲折坎坷也不怕。要想让我低头弯腰不容易,我自有招架你拳头的办法。按照道理,有权有势的应该加重处罚,但我更应该遁入空门诵读《法华经》。你这股子劲头实在不减当年,看来昨日那几十鞭子算是白挨了。”
郑光业天生豪放不羁,无所畏惧,不拘小节,所以敢于公开回应楚儿,并把诗笺送了回去。听说此事的人无不为之捏一把汗。而郭锻这个狠角色,曾经负责过两座城市的捕贼事务,使得不少不良分子对他俯首贴耳,人人都对他敬畏三分。
三
博陵的崔护,生得一副好相貌,却总是独来独往,一副高冷模样。那一年,他赴京赶考,却未能如愿登科。清明时节,他独自一人漫步在都城的南郊,寻找着心中的那片春色。
走着走着,他来到了一处庄园前,只见园内花木扶疏,仿佛人间仙境,但奇怪的是,这里静悄悄的,仿佛无人居住。崔护好奇心起,便上前敲门。过了许久,门缝里露出一张女子的脸庞,她好奇地问道:“谁呀”崔护赶紧报上姓名,并说自己独自寻春,口渴难耐,想讨杯水喝。
那女子听了,便转身进屋,端来一杯清水。她打开门,请崔护进屋坐下。崔护一眼望去,只见那女子倚着小桃树,身姿妖娆,容颜绝美,两人目光交汇,仿佛有千言万语要说。崔护试着用言语挑逗她,但那女子却只是羞涩地低下头,不言语。两人就这样默默对视了很久,直到崔护起身告辞。
那女子送他到门口,仿佛依依不舍。崔护也对她心生眷恋,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可是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去过那个庄园。
直到第二年清明,崔护突然又想起了那个女子,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冲动,便径自前往庄园寻找她。可是当他来到庄园前时,却发现门墙依旧,但已经上了锁。崔护心中一阵失落,便在左边的门扉上题下一首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过了几天,崔护偶然又路过都城南郊,便忍不住再次前往庄园。这时,他听到庄园里传来哭声,便上前敲门询问。一位老者走出来,见到崔护便哭道:“你是不是崔护”崔护点点头,老者又哭道:“你杀了我的女儿!”
崔护大惊失色,不知所措。老者解释说,他的女儿年方二八,知书达理,一直未嫁。自从去年以来,她总是恍恍惚惚的,好像失去了什么。有一天,她跟着他出门,回来后看到门上的字,便进门病倒了,一连几天不吃不喝,最终死去。老者说:“我年纪大了,之所以不让女儿嫁人,就是想找个好人家托付终身。如今她不幸离世,难道不是你害的吗”说着又大哭起来。
崔护听了也悲痛欲绝,请求进去哭丧。他来到床边,抱起那女子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哭着祈祷道:“我在这里!我在这里!”过了一会儿,那女子竟然睁开了眼睛,半天后竟然复活了!老者大喜过望,便把女儿许配给了崔护。
从此,崔护和那位女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四
博陵的崔慎思,那可是个标准的唐朝书生,整天梦想着能通过进士考试,飞黄腾达。可京城房价高得离谱,他只能租住在别人的小院子里。这院子的主人也挺有意思,家里居然没有男人,只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少妇,长得还挺有姿色,另外还有两个丫鬟。
崔慎思一见那少妇,就心动了,想娶她为妻。可那少妇却摆摆手,说:“我只是个平民女子,配不上你这位读书人,免得以后你后悔。”崔慎思一听,娶不了当老婆,那就当个妾室也行啊,于是他就这么把少妇给纳了。
这两口子一过就是两年多,那少妇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崔慎思也过得挺滋润。后来,他们还有了一个儿子,生活更是美满。可有一天夜里,崔慎思正睡得香呢,突然发现那少妇不见了。他心里咯噔一下,不会是出轨了吧他怒气冲冲地起床,在院子里走来走去。
就在这时,他看见那少妇从屋顶跳下来,身上缠着白布,右手拿着匕首,左手还提着一个人头。少妇说,她父亲以前被郡守冤杀,她进城报仇已经好几年了,现在终于得手了,得赶紧走。说完,她就把身上收拾了一下,把人头装进一个灰袋子里,对崔慎思说:“这两年多,多谢你照顾我,咱们还有个儿子。这房子和两个丫鬟,都留给你吧,好好养大孩子。”
说完,她就翻墙跑了。崔慎思还没回过神来呢,少妇又回来了,说:“刚才走得急,忘了给孩子喂奶了。”她进屋喂了会儿奶,然后出来说:“这下真走了。”
崔慎思愣了好一会儿,突然觉得不对劲,怎么一直没听到孩子哭呢他赶紧去看,结果孩子已经被少妇给杀了。原来,她这么做是为了断绝崔慎思的念想,真是个狠心的娘们啊!这种侠女,古往今来也没几个能比得上的。
五
开元天宝年间,有个叫崔生的书生,在东都逻谷口住着。他特别爱种花养草,所以在自家门外种了一大片名花。每到春末,那些花儿开得特别艳丽,香气能飘出老远。崔生每天早上洗漱完,都得去花丛里独自欣赏一番。
有一天,他突然发现一个美女骑着马从西边过来,向东行去,后面还跟着几个丫鬟和一个老头。那美女长得真是倾国倾城,骑的马也特别精神。崔生还没来得及细看,美女就已经过去了。
第二天,那美女又路过,崔生赶紧在花丛下摆好酒菜,铺好毯子,迎上去说:“我特别喜欢花,这园子里的花都是我亲手种的。现在花开得正好,香气四溢,我看见您经常路过,想必您的丫鬟和马也累了,我备了点酒菜,希望您能歇会儿。”
可那美女根本不理他,直接过去了。后面的丫鬟却说:“既然有酒菜,干嘛不休息一下呢”
美女一听,立刻回头训斥丫鬟:“谁让你多嘴的!”说完就走了。
崔生不甘心,第三天又在山下备好酒菜等美女。等她一到,他就骑着马跟上去,一直跟到美女的别墅前,然后下马拜请。
过了好一会儿,一个老丫鬟对美女说:“骑了这么久的马,休息一下也没关系吧。”于是就把美女的马牵到屋里。老丫鬟对崔生说:“你还没结婚吧我给你做媒怎么样”
崔生一听,高兴得不得了,连忙跪下磕头,说一定不会忘记她的恩情。老丫鬟说:“那就这么定了,十五天后是个好日子,你准备好婚礼需要的东西,还有酒菜。美女的姐姐在逻谷里有点不舒服,所以美女每天都要去看她。我去跟她姐姐说一声,到时候她们都会来的。”说完就走了。
崔生按照老丫鬟的吩咐,开始准备婚礼。到了那天,美女和她的姐姐都来了。姐姐的容貌也非常出众。于是美女就成了崔生的妻子。崔生的母亲住在老宅子里,根本不知道儿子已经娶妻了。因为没跟母亲商量就娶了妻子,崔生只好派人去告诉母亲。母亲见到儿媳妇,觉得她很有礼貌,很高兴。
过了一个多月,突然有个人给美女送来食物,味道特别香。后来崔生发现母亲的脸色越来越差,就问她怎么了。母亲说:“我就你这么一个儿子,希望你能长命百岁。可你现在娶的这个媳妇,长得太美了,我在画像和塑像里都没见过这么美的。我担心她是狐狸精之类的妖怪,会伤害你,所以我心里很担忧。”
崔生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就进屋去找美女。美女一见他,就泪流满面地说:“我本来只想安安静静地跟你过日子,没想到你母亲会把我当成狐狸精。那我明天就走吧,今晚是我们最后相聚的时光了。”
崔生听了,也忍不住泪流满面,说不出话来。
第二天,那美女又骑着马来了。崔生这回决定送她一程,两人一起进了逻谷,走了三十多里路。这山里有一条河,河边长着各种珍稀的果树,香气扑鼻,果子多得数不完。他们还看到了一排排华丽的宫殿和房屋,简直比皇宫还要奢侈。一群丫鬟迎了上来,向美女行礼道:“小娘子,您怎么把那个崔生带过来了!”
于是,丫鬟们簇拥着美女进了屋,把崔生留在了门外。过了一会儿,一个丫鬟出来传话,说是美女的姐姐说的:“崔生送你回来,让我母亲起了疑心,咱们以后还是别见面了。不过,既然你曾经招待过他,那就再请他进来坐坐吧。”
不一会儿,崔生被叫了进去。美女的姐姐责备了他好几句,虽然说得委婉,但崔生只能低头认错。然后他们一起在中厅吃饭,吃完饭又喝酒,还叫来了一群歌女助兴,那歌声真是动听极了。音乐结束后,美女的姐姐问美女:“你得送点什么给崔生作为纪念吧”
美女于是拿出一个白玉盒子送给崔生,崔生也回赠了礼物。两人告别时都哭了。崔生走出逻谷,回头一看,只见千山万壑,根本没有回去的路,只好哭着回家。从那以后,他每次看到那个白玉盒子就闷闷不乐。
有一天,一个胡僧上门来讨饭。崔生一见到他,胡僧就说:“你手里有件宝贝,能让我看看吗”崔生说:“我只是个穷书生,哪有什么宝贝”胡僧说:“你难道不是有人送给你一件东西吗我能看得出来。”
崔生只好拿出白玉盒子给胡僧看。胡僧一见,立刻跪下请求道:“我愿意出一百万两银子买它。”说完就把盒子拿走了。崔生问胡僧:“那美女是谁”胡僧说:“你娶的妻子是王母娘娘的第三十个女儿,名叫玉卮娘子。她的姐姐也很美,在仙界都很有名,更别提在人间了。可惜你不能跟她长久地在一起。如果你跟她在一起待上一年,你们全家都能成仙了。”
崔生听了这话,只能长叹一声,不久后就郁郁而终了。
六
在武则天的时代,崔思兢的堂哥崔宣被人告发谋反。武则天大怒,下令御史张行岌去调查。告密的人先是把崔宣的小妾藏了起来,然后说这小妾会揭发崔宣的阴谋。崔宣一听,急了,就把小妾给杀了,还把尸体扔进了洛水里。
张行岌调查了半天,啥证据都没找到。武则天火了,说:“崔宣谋反的事明摆着,你小子敢包庇他我让俊臣去查,你等着后悔吧!”
张行岌也不怂,说:“陛下,我办案没俊臣那么厉害,但您既然让我查,我就得查清楚。我不能顺着您的意思随便冤枉人,那可不是我这法官该干的。您这是想试探我吧”
武则天一听,脸色一沉,说:“崔宣要是真杀了小妾,那谋反的事自然就清楚了。找不到小妾,他怎么洗清罪名”
张行岌这下可愁了,逼着崔宣家的人去找小妾。崔思兢就在中桥南北两边放了一大笔钱,悬赏找小妾的人。可是过了好几天,一点消息都没有。而且他们家里每次偷偷商量事,告密的人总能知道。
崔思兢一想,这家里肯定有同谋。他就假装对崔宣的老婆说:“给我三百匹绢,我找个人把告密的那家伙给杀了。”然后一大早他就躲在台前等着。
崔宣家有个馆客,姓舒,是婺州人,平时言行举止都很得体,崔宣对他很信任,把他当自家子弟看待。不一会儿,就看见这个舒馆客走到台前,给看门的人塞了点钱,然后去找告密的人。告密的人马上就说:“崔家雇人来杀我,快告诉武则天!”
御史台里的人都惊了。但崔思兢一直很看重这个舒馆客,知道他不是同谋,就悄悄跟着他,一直跟到天津桥。崔思兢觉得舒馆客也不可能去御史台,就骂他说:“你这无赖!崔家要是完了,肯定会拉你下水,你怎么洗清自己你要是能找出崔家的小妾,我给你五百匹绢,你回家就能过上舒服日子了。不然,我也得杀了你!”
舒馆客一听,后悔了,就带着崔思兢去了告密人的家,把小妾给找了出来。这样,崔宣的罪名就洗清了。
七
贞元年间,有个叫崔炜的哥们,他老爸崔向可是个有名的诗人,可惜最后在南海干了个小官就挂了。崔炜这小伙子在南海混日子,整天吊儿郎当的,也不好好干家业,就喜欢跟一群豪侠混。没几年,家里钱都被他败光了,他就经常跑到寺庙里去蹭吃蹭喝。
中元节那天,番禺的人们喜欢在寺庙里摆些奇珍异宝,开元寺里还搞了个大杂烩演出。崔炜闲得无聊,就跑去凑热闹。结果看到一个老乞丐婆,走路不小心撞翻了一坛子酒,酒店老板就劈头盖脸地骂她。崔炜一瞧,这坛子酒也就值个一两银子,他就脱下自己的衣服给老板抵债,把乞丐婆给救了。乞丐婆也没说谢谢,转身就走了。
过了几天,这乞丐婆又来了,跟崔炜说:“谢谢你上次救了我。我有个特长,就是能给人除肉瘤。现在我给你点越井冈的艾草,以后看到谁有肉瘤,用这艾草一烧就好,还能让人变得更漂亮。”崔炜一听,乐了,接过艾草,那乞丐婆又一眨眼不见了。
又过了几天,崔炜去海光寺闲逛,碰到个老和尚耳朵上长了个肉瘤。崔炜就拿出那艾草一试,嘿,还真管用!老和尚感激涕零,说:“我没啥报答你的,只能给你念念经,保佑你平安了。这山下有个任老头,家里有的是钱,也长了个肉瘤。你要是能治好他,他肯定会重重谢你。我给你写封信,你去找他吧。”
崔炜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就答应了。任老头一听说崔炜能治他的肉瘤,高兴得不得了,对他礼遇有加。崔炜拿出艾草,一烧,肉瘤就没了。任老头感激地说:“谢谢你治好了我的病,我没啥报答你的,就送你十万两银子吧。你在这儿多住几天,别着急走。”
崔炜就留了下来。他这人还有个特长,就是会弹琴吹笛。有天晚上,他听到任老头家堂前传来阵阵琴声,就问家里的仆人:“谁在弹琴啊”仆人回答:“是主人的女儿。”崔炜一听,来了兴趣,就请那姑娘出来弹一曲。姑娘偷偷听着,心里也对崔炜有了意思。
话说任老头家里供着一个叫独脚神的鬼怪,每隔三年就得杀一个人来祭拜它。这不,时间快到了,任老头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最后居然打起了崔炜的主意,想拿他当祭品。
这天夜里,任老头悄悄摸到崔炜的房间,准备动手。崔炜却一无所知,睡得正香。任老头的女儿知道了这事儿,心里一急,赶紧拿了把刀,从窗户缝里跟崔炜说:“我家供着个鬼怪,今晚就要杀你祭它。你快拿着这把刀破窗而逃吧!不然一会儿就没命了!这刀你也带走,别连累我!”
崔炜一听,吓得浑身冒汗,拿起刀和艾草,一刀砍断窗棂,跳了出去,撒腿就跑。任老头发觉不对,带着十几个家丁,拿着刀、点着火把,追了六七里路,差点儿就追上了。
崔炜慌不择路,一脚踩空,掉进了个大枯井里。任老头他们找了半天没找到人,只好回去了。崔炜虽然掉进了井里,但好在井底有枯叶垫着,没受什么伤。
天亮了一看,这哪是什么枯井啊,分明是个巨大的洞穴,深不见底。崔炜心想这下完了,出不去了。他四处看了看,发现这洞穴里空间还挺大,能容下千人。洞穴中间盘着一条大白蛇,长好几丈呢。前面有个石臼,岩壁上有东西滴下来,像蜜糖一样流到石臼里,白蛇就伸头去喝。
崔炜看这白蛇挺神奇的,就跪下磕头,说:“龙王啊,我不幸掉到这里,求您大发慈悲,别害我啊!”白蛇似乎挺通人性的,没为难他,还让他喝石臼里的蜜糖水。崔炜喝了点,觉得不渴也不饿了。他仔细一看,发现白蛇的嘴唇上也长了个肉瘤。崔炜心想,这白蛇这么通人性,我给它治治肉瘤吧。可惜这里没有火,没法点艾草。
过了一会儿,突然有火光飘进了洞穴。崔炜赶紧拿出艾草,点着了给白蛇烧肉瘤。那肉瘤应手而落,白蛇吃东西也方便了,挺高兴的,就吐出一颗珠子来送给崔炜。崔炜没要,跟白蛇说:“龙王您能呼风唤雨,神通广大,一定有办法救我出去。您要是能让我回人间,我就感激不尽了。我只想回家,不想要什么宝贝。”
白蛇听了,就把珠子咽了回去,蜿蜒着身体游走了。
崔炜连忙拜了拜,跨上白蛇,便一头扎进了洞穴深处。这洞穴里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全靠白蛇身上发出的光亮照亮四周。崔炜一路走着,偶尔能看见洞壁上画着些古人的画像,都穿着冠带,好像古代的官员。
走了好几十里,崔炜感觉都快走到地心了。突然,他碰到了一个石门,门上有个金兽咬着门环,门一打开,里面亮堂堂的,就像开了盏大灯似的。白蛇却突然停住了,低下头不再前进,把崔炜放了下来。崔炜心想,这下总算是到人间了吧。
他走进门里,只见一个宽敞的大厅,大得能放下好几百步。四周都是房间,就像被雕刻在洞穴壁上一样。中间有几间锦绣帷帐,金边紫底,上面还镶着珠宝,闪闪发亮,就像明晃晃的星星连成了一片。帷帐前有个金炉,炉上雕着蚊龙、鸾凤、龟蛇、鸾雀,这些动物都张着嘴,喷出香烟,整个大厅都弥漫着浓郁的香气。旁边还有个小水池,池壁是金的,里面装的是水银,还有些像鸭子似的小动物,都是用美玉雕刻的,漂在水面上。
崔炜四处打量,发现这些床都是用犀角和象牙装饰的,上面放着各种乐器,什么琴瑟、笙篁、鼗鼓、柷敔,数都数不过来。他仔细看了看,发现这些乐器都像是新的一样,一点灰尘都没有。崔炜心里一阵恍惚,完全不知道这是哪儿。
过了一会儿,他拿起一张琴试了试,结果四周的门窗都自动打开了。这时,有个小丫鬟笑着走出来说:“玉京子已经把崔家郎君送来了。”说完就又走回去了。
不一会儿,有四个美女走了过来,她们都梳着古代的发髻,穿着像彩虹一样的衣裳。她们对崔炜说:“崔子,你怎么擅自闯进皇帝的玄宫呢”
崔炜连忙放下琴,又拜了一拜,美女们也回拜了他。崔炜问:“既然是皇帝的玄宫,那皇帝在哪儿呢”美女们回答:“皇帝暂时去赴祝融的宴会了。”说完就让崔炜坐在榻上弹琴。崔炜就弹了首胡笳曲。美女们问:“这是什么曲子”崔炜说:“胡笳曲。”美女们又问:“胡笳是什么我们都不懂。”崔炜解释说:“这是汉朝的蔡文姬,也就是中郎蔡邕的女儿,她被俘到胡人那里,后来回到汉朝,回忆起在胡人的经历,就弹着琴创作了这首曲子,模仿胡人吹笳的哀怨声音。”美女们都听得津津有味,说:“这曲子真新鲜。”于是她们就让人拿来美酒,和崔炜一起喝。
崔炜趁机跪下磕头,请求回去。美女们说:“崔子既然来了,都是缘分,何必急着回去呢你就多留一会儿吧。羊城使者一会儿就来,你可以跟着他回去。”她们又对崔炜说:“皇帝已经答应让田夫人来侍候你,你马上就能见到她了。”崔炜听得一头雾水,不敢乱说话,只好点头答应。然后美女们就叫了个侍女去请田夫人来。
这田夫人就是不肯过来,她说:“没接到皇帝的命令,我可不敢去见崔家公子。”女孩子们再三请她,她也不肯动窝。女孩子们就对崔炜说:“这田夫人啊,品德高尚,长得又漂亮,世上找不出第二个来。你就好好待她吧,这也是你俩前世的缘分呐。告诉你,这田夫人其实就是齐王的女儿。”崔炜一头雾水地问:“齐王是谁呀”女孩子们回答说:“齐王叫横,就是汉朝初年丢了齐国,逃到海岛上居住的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