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乌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
在繁华的大宁街区,新晋的唐余千县尉王立,却因一场文书乌龙惨遭主司无情刷下,身陷窘境,钱财散尽,连马匹仆人都离他而去,落魄到只能每日在寺庙讨饭糊口,黄昏时分徒步回家。这天晚上,他竟意外地与一位绝代佳人结伴而行,两人时远时近,一番交谈之下,彼此心有灵犀,颇为投缘。王立顺势邀请美人到家中做客,两人谈笑风生,气氛融洽。
次日,那神秘女子看着王立生活的困顿,不禁感叹道:“哎呀,您这日子过得够艰辛的啊!我住在崇仁巷,那里生活还算宽裕,如果不嫌弃的话,您愿不愿意搬来一起住呢”
王立被女子的善良和贴心打动,又庆幸自己遇到了救星,于是苦笑着回应:“我现在的生活状况,几乎跌入谷底了,能得到您的慷慨相助,真是想都不敢想。不过我还真好奇,您是靠什么维持生计的呢”
美女坦诚一笑:“我曾是个商人的妻子,丈夫十年前去世了。我在市集上还有一份祖传的老生意,早出晚归,每天能赚个三百铜板,足够我们开支了。既然您暂时还未重新任职,也没有出行的盘缠,若不嫌弃我,不妨暂居我家,等到冬天朝廷再招贤纳士吧。”
于是,王立欣然应允,搬进了女子的住所。一看之下,才发现她的家境虽非极尽奢华,却也是井井有条,甚至连门户钥匙都交给了王立打理。每次出门,她总会预先准备好王立一天的餐食;归来时,又会带回米粮、肉菜和布帛等生活用品,从未短缺。王立看她如此辛劳,提出要雇个帮工,却被女子婉转拒绝,王立也不再坚持。
一年之后,女子诞下一子,虽然忙碌,仍保证白天回来两次给孩子哺乳。两人就这样共度了两年时光。直到有一天深夜,女子神色紧张地回到家中,对着王立说:“我有个深仇大恨,这痛苦已如附骨之疽般困扰我多年。如今终于找到了机会报仇,我必须立即离开京城。你要加油哦!这套房子是我花五百贯买的,房契藏在屏风后面。屋内的所有物资,我都全部赠予你。孩子我无法带走,他是你的儿子,希望你能好好照顾他。”
话音刚落,女子忍泪告别,王立想要挽留却未能成功。这时他才注意到,女子手中的皮囊里赫然是个人头,吓得他瞠目结舌。然而女子却淡然一笑,轻松地说:“别怕,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些事情不会给你带来麻烦。”
随后,女子提着皮囊如同武侠片中的女侠一般,翻墙而出,身手敏捷得像一只飞鸟。王立赶忙打开门追出去,结果人家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正当他在庭院中愣神之际,突然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女子竟然折返回来了。王立赶紧上前迎接,只见女子平静地说:“我回去再给孩子喂一次奶,好解我心中的离愁别绪。”
女子抱起孩子,短暂的安抚过后再次离去,只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王立回到屋内,点亮灯光撩开帷帐,却发现婴儿已然身首异处。这一幕吓得王立魂飞魄散,整夜难眠。第二天一早,他便用剩余的财物买了仆人和马车,逃往邻近的城镇,希望能探听点消息。
过了许久,王立并未发现任何线索。同年,他终于再次获得官职任命,于是变卖了那处房产,带着满腹疑惑回到了工作岗位。自此以后,那位神秘女子杳无音讯,成为了他心中永远的谜团。
二
在开成年间,有个姓江的老头,他可是个痴迷道书、精通方术的怪才。尤其擅长吹笛子,常常在永乐县的灵仙阁晃悠,时不时还喝上几口小酒。有一天,他来到了阌乡,走到盘豆馆东宫道时,看到一棵大槐树,便靠着树底下美美地睡了一觉。
夜幕降临,老头迷迷糊糊地醒了过来,突然听到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仿佛有个大家伙在走动。他偷偷往暗处一看,哇塞,一个身材高大、魁梧如山的巨人正走到槐树旁边坐下,还用手拍了拍老头说:“我本来以为你是个在树边锄地的农夫,没想到你是个爱喝酒的毕卓啊!”
这巨人说完,就敲了敲大树几下,大声喊道:“去告诉荆馆里的二郎,说他大哥我来了!”
大槐树似乎回应说:“辛苦弟弟来看我啦!”
老头隐约听到槐树上有人下来的声音,接着就是一阵吃喝的声音。荆山槐说:“大哥啊,你啥时候才能放弃两京道上槐王的身份啊”
大槐树叹了口气说:“我还得再守这位置三甲子呢。”
荆山槐劝道:“大哥啊,你不知道老之将至吗还贪恋这位置,等到身体枯朽、膏流节断才知道退位,那可真是太傻了。你不如趁现在,自己拔起离开,还能成为有用的木材,构建大厦的栋梁,总比将来变成朽木被烧成灰烬好啊!”
大槐树有点不情愿地说:“哪怕是麻雀老鼠也贪生怕死,我怎么能办这事呢”
荆山槐无奈地说:“你这老兄,真是没法跟你聊!”说完就告别了。
到了第二天,老头才醒过来。过了几天,他来到了阌乡的荆山,看到那棵大槐树高大挺拔,枝叶茂盛,树干粗壮得快要十围了,仿佛有神灵附在上面。于是,他等到了晚上,准备了酒和食物祭奠槐树,说:“我昨晚听到槐神和盘豆官道的大槐王聊天了,我睡在旁边,听得清清楚楚。现在请树神跟我说说话吧!”
槐树精开口了,带着几分调侃:“承蒙您看得起我!您找我有什么事儿啊您难道忘了昨晚喝得烂醉如泥,在路上晃悠的那个就是您吗”
老头儿一本正经地回应:“我这一生热爱修道,可就是没找到合适的师父。既然您这位树神这么神通广大,能否给我指点迷津,让我能找到修道的方向要是真能这样,我定当感激不尽,有所回报。”
槐树精略带神秘地笑了笑:“您只需进入荆山深处,寻找鲍仙师。万一有幸见到他,不论是水中还是陆地,您一定能找到一条通往修行之道的出路。为了报答您的请求,千万记住保密哦!您想想,华表下的老狐狸因为泄露秘密惹来灾祸,我可不想步其后尘!”
老头儿感激涕零,次日便一头扎进荆山,沿着山岩流水一路探寻,果然找到了传说中的鲍仙师,并立刻恭恭敬敬地叩拜行礼。鲍仙师一脸严肃地问道:“你怎么知道来找我拜师学道的如实告诉我。”
老头儿不敢隐瞒,坦白交代:“是荆山馆旁的槐树神告诉我的。”
鲍仙师一听,略显愠怒:“这个小妖精胆敢擅自指引人来找我,真该好好教训一下!先给他点颜色看看,飞符削掉他一根枝丫再说。”
老头儿慌忙求情,鲍仙师想了想,叹了口气:“这次就算了,下次再有这种情况,绝不轻饶。”
然后鲍仙师转向老头儿,询问道:“你都有些什么特长,全都说来听听。”
老头儿挠挠头,认真回答:“我对修道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擅长吹笛子。”
神仙师傅决定考校老头儿一把,让他取出笛子现场演奏。老头儿一曲奏罢,那笛声犹如清风拂过湖面,五个音符跃动如泉水喷涌,群山响应,竟能引来雁阵低翔,落叶纷纷离枝,轻柔的白云也被唤出山谷。仙师听得连连点头,赞道:“老哥,你这手艺已经登峰造极啦!不过你那把破笛子不过是根干枯的竹子做的,今天我送你一支荆山特产的玉笛,可不是一般的货色。你只要照常吹奏它三年,保准能召唤出洞中的龙王。到时候龙王爷一高兴,说不定会叼颗明月宝珠给你。拿到珠子,你得用最好的醍醐炖煮三天,这动静一闹腾,那些小家伙脑袋都要疼了,感应力强的它们自然会来想办法。估计会送上一颗‘化水丹’来交换宝珠。你拿丹药一吃,立马就能变成水中的仙人,寿命起码上万年,都不用我再给你仙丹妙药了,瞧你这气质,跟当年的琴高道士有的一拼哪!”
仙师随手掏出一支熠熠生辉的玉笛递给他。老头儿接过玉笛,傻呵呵地问:“这玉笛跟我的竹笛能有多大区别”
仙师乐了,解释道:“竹笛嘛,绿油油的,跟龙的颜色相似,所以龙能接受它的声音也就不足为奇了。而玉笛,洁白无瑕,跟龙形成对比,要是龙听到玉笛的声音,难免觉得新鲜奇特,忍不住跑出来瞅瞅。这就叫‘玄机暗藏,相生相克’,神奇之处就在于此。”
老头儿恍然大悟,满心欢喜地接受了仙师的教诲,揣着玉笛离开了。
经过三年刻苦修炼,老头儿终于掌握了玉笛的独特音律。后来有一次,他来到岳阳,受到了刺史李虞的热情接待。那时当地正值大旱,老头儿便在夜晚登上圣善寺的钟楼,拿出玉笛吹奏起来。果然,洞庭湖畔的龙王被笛声吸引,不仅龙王亲自驾到,还引来了一大片祥云围绕在钟楼周围。果不其然,一条年长的龙王嘴里含着一颗璀璨明珠赠给了老头儿。老头儿按仙师所说,熬炼珍珠两天两夜,奇妙的事情发生了——一个化身人形的小精灵捧着一个小药盒,里面装着的就是所谓的“化水丹”,它伏地恳求老头儿用明珠赎回。老头儿答应了条件,交换了宝贝。服下丹药后,老头儿瞬间焕发青春,跳入水中也能滴水不沾。从此,他畅游天下所有的洞穴秘境,最后选择在衡阳定居下来,容貌和头发一如从前,岁月仿佛在他身上停滞不前。
三
在宝历年间,有个叫蒋武的猎户,他是循州河源人,长得魁梧伟壮,胆气豪勇。这蒋武啊,就喜欢一个人住在山岩里,天天就琢磨着怎么打猎射猎。他特别擅长使用蹶张弓,每次带着弓箭出门,遇到熊啊、虎啊、豹啊这些猛兽,都是一箭一个,准得很。剖开那些猛兽一看,箭镞都是直中心脏,这蒋武可真是个神射手啊!
有一天,突然有个东西急急忙忙地敲门,蒋武隔着门缝一看,嘿,竟然是一只猩猩,还骑着一只白象呢!蒋武知道猩猩能说话,就问道:“你们敲我门干啥啊”猩猩说:“这大象遇到了麻烦,知道我能说话,就驮着我来找你帮忙了。”
蒋武好奇地问:“大象有啥苦衷啊快说说看。”猩猩叹了口气,说:“这山南边二百多里地,有个大岩洞,里面住着条巴蛇,长好几百尺呢,眼睛像电光一样闪,牙齿像剑刃一样利。大象经过那儿,都被它给吃了,已经有好几百只大象遭殃了,我们都没办法躲。现在知道你擅长射箭,就想请你用毒箭射死它,帮我们除掉这个祸害。如果你能帮忙,我们都会报答你的。”
那大象一听,立马跪在地上,眼泪哗哗地流。猩猩说:“山客你要是答应帮忙,就请带上毒箭跟我们一起走。”蒋武被它们说得心软了,就淬了毒箭,跟着它们去了。果然,在岩洞下面看到了巴蛇的两只眼睛,光芒四射,能照好几百步远呢。猩猩说:“这就是巴蛇的眼睛了。”
蒋武怒了,拉开蹶张弓,一箭就射中了巴蛇的眼睛。大象立马驮着他跑了。不一会儿,岩洞里就传来雷鸣般的吼声,巴蛇跳了出来,扭动着身子,好几里地内的树木花草都被它烧得焦黑。到了天黑,巴蛇终于死了。蒋武他们悄悄过去一看,岩洞旁边堆满了大象的骨头和牙齿,简直像座小山一样。这时候,有十只大象走了过来,用长鼻子各自卷起一根红牙,跪下来献给蒋武。蒋武高兴地收下了,猩猩也告别走了。蒋武就骑着先前那只白象,驮着大象的牙齿回去了。这下子,蒋武可发了大财了。
没过多久,又有只猩猩骑着老虎来了,手里还拿着几十件金钗金镯。它告诉蒋武:“这老虎一家三口,雌的雄的都有,结果碰到了一只黄兽,把老虎的耳朵给撕了,还把它的脑子给吃了。我昨天看到你帮大象解了围,就来找你帮忙了。”蒋武一听,又拿起弓箭准备出发。这时候,先前那只骑白象的猩猩也来了,说:“昨天那五只老虎吃了好几百人呢。天上派了只黄兽下来,已经吃了四只了。现在你这山客收了老虎的贿赂,想射死黄兽,这不是养虎为患吗你看看那些金钗金镯,就知道它吃了多少女人了。这骑老虎的猩猩,跟老虎一样坏。”
蒋武一听,惭愧地说:“我会留心的。”说完,他就一箭射死了老虎,又把那只猩猩给打倒了。他把那些金钗金镯挂在门上,村里的人都来认,说:“这是我家被老虎吃了的媳妇的首饰。”蒋武一听,啥也没说,就把那些首饰都收起来了。
四
在唐朝开成年间,有个西域来的和尚,名叫金刚仙。这哥们儿住在清远峡山寺,别看他平时不言不语,但有一手绝活——他能唱梵音,只要弹弹舌头、摇摇锡杖,念几句咒语,啥东西都能被他搞定。更厉害的是,他还能捉鬼降妖,束缚蛟龙,只要锡杖一响,雷声立马跟上。
那天,峡山寺有个叫李朴的木匠,正在山上砍木头做船。突然,他爬上了一座山,发现一块大石头上有个洞。往里一瞧,哎呀妈呀,一只大蜘蛛!这蜘蛛的脚有一丈多长,正在洞里忙活着。它四处跑动,用嘴咬断洞口的植物,然后把洞口给堵上。
就在这时,林子里突然传来一阵猛烈的吼声。李朴吓得赶紧爬到树上,一看,原来是一条巨大的虺,头上有角,身子得有几十丈长。这虺绕着蜘蛛洞,头在东边西边来回转。突然,它把头转到西边,吸了口洞口的植物,然后团成一团飞走了。接着,它又把头转到东边,眼睛瞪得老大,嘴巴张得能吞下个大象,对准蜘蛛就吸了过去。
蜘蛛也不甘示弱,飞快地跑出来,用脚抓住洞口,然后翘起尾巴,喷出一股毒液,就像火焰一样,直烧虺的咽喉。虺的眼睛被烧得没了,但它还是迷迷糊糊地站起来,再次吸向蜘蛛。可惜,蜘蛛已经不见了。虺被毒液弄得头晕目眩,最后倒在了洞口,一命呜呼。
蜘蛛跳出来,爬到虺的肚子上,一口咬断了它的两个头,然后从嘴里吐出丝来,把两个头都包了起来,最后跳回洞里去了。李朴看得目瞪口呆,赶紧跑回峡山寺,把这事儿告诉了金刚仙。
金刚仙一听,觉得这事儿挺有意思,就跟着李朴去现场看了看。他摇了摇锡杖,念了几句咒语,那蜘蛛就乖乖地爬到他面前来了,好像在听神谕一样。金刚仙又用锡杖轻轻碰了它一下,蜘蛛就乖乖地待在洞口边上了。
到了晚上,金刚仙做了个梦。他梦见一个老头捧着一匹绸缎走到他面前,说:“我就是那只蜘蛛,我还能织绸缎呢。”说完,他就向金刚仙行礼,说:“希望你能用这匹绸缎做件袈裟。”说完,老头就不见了。
金刚仙一觉醒来,觉得这事儿挺神奇的。他想了想,就把那匹绸缎找出来,做了一件漂亮的袈裟。从此以后,他每次穿上这件袈裟,都会想起那只神奇的大蜘蛛。
话说那金刚仙和尚一觉醒来,发现身边多了一块布料,精美绝伦,一看就不是凡品,绝对不是人间能织出来的。和尚心生一计,就把这布料做成了一件袈裟,穿上身,嘿,真是神奇,连灰尘都沾不上。
几年后,和尚决定去番禹,然后乘船回天竺。在峡山的金锁潭边,他拿起锡杖,大喊一声,开始念咒。不一会儿,潭水就变得清澈见底,他赶紧用澡瓶一捞,嘿,捞上来一条三寸多长的小泥鳅。和尚告诉其他和尚:“这可不是一般的泥鳅,这是龙!等我到了海门,用药把它煮成膏,涂在脚上,过海就像走平地一样。”
当天晚上,有个穿白衣服的老头儿,提着一个神奇的酒壶,找到了寺里的傅经,说:“我知道金刚仙喜欢喝酒,这酒壶里一边是美酒,一边是毒酒。这酒壶可是晋朝皇帝用过的,用来毒死过鸩牛将军。现在我给你一百两黄金,你拿着这毒酒去毒死那和尚。那和尚不知怎么的,抓了我儿子,想把他做成膏,我恨他入骨,可是又没办法。”
傅经一听,乐开了花,接过黄金和酒壶,学会了怎么使用酒壶,就去找金刚仙。和尚刚把酒杯举到嘴边,突然跳出一个几岁的小孩儿,一把抢过酒杯,说:“这酒是龙带来的,想毒死师傅你!”
和尚大吃一惊,一把抓住傅经,傅经吓得不敢隐瞒,只好说实话。和尚就问那小孩儿:“你是谁,为什么要救我”
小孩儿说:“我就是以前那只蜘蛛啊,现在已经离开了恶业,投胎做人七年了。我的灵魂比一般人稍微灵一点,知道师傅你有难,所以飞魂来救你。”
说完,小孩儿就不见了。其他和尚都很同情他,一起向金刚仙行礼,求他放了那条小龙。和尚没办法,只好放了它。后来,金刚仙果然乘船回了天竺。
五
话说在京都,有一群书生聚在一起开趴体,大家边喝酒边吹牛,讨论起人的勇气和胆量来。有人说:“一个人的胆子大小,全靠他心里的那股气儿。气儿足了,啥都不怕,那才是真男人!”话音刚落,就有一个书生站出来,自信满满地说:“说到胆气,我可是有的是!”
大家一听,都笑了,说:“光说没用,得试试才知道真假。”
这时,有个书生提议:“我有个朋友的宅子,以前发生过一些怪事,现在空着没人住。你要是能一个人在那儿住一晚,啥都不怕,我们就服你,还请你喝一顿好酒。”
那个自夸胆大的书生一听,立马拍着胸脯说:“没问题,我去了!”
第二天,他就去了那宅子。其实那宅子也没啥邪乎的,就是暂时没人住而已。大家给他准备了些酒菜和蜡烛,就送他进去了。有人问他:“你还需要点啥”他想了想说:“我就带把剑防身,你们放心吧。”然后大家就都走了,锁上门回家去了。
这个书生其实是个胆小鬼。天一黑,他就把驴子拴在另一间屋,让仆人也都走了。他一个人进了阁楼,吓得根本不敢睡,只能把灯灭了,抱着剑坐在那儿,心里怕得要命。到了半夜三更,月亮升起来了,斜斜地照在窗户上。他突然发现衣架上有个东西像鸟一样扑腾着翅膀,动来动去。他吓得一激灵,跳起来挥剑就砍,只听“咔嚓”一声,好像砍到了墙上。然后就没动静了。他怕得要命,也不敢去看,只能继续抱着剑坐着。
到了五更天,突然有个东西爬上台阶来推门。门推不开,就从狗洞里伸出个头来,呼呼地喘着气。书生吓得魂飞魄散,挥剑就砍,结果自己倒在了地上,剑也飞了出去。他吓得不敢去找剑,怕那东西进来,就钻到床底下躲着,一动也不敢动。就这么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一直睡到天亮。
仆人们来开门的时候,发现狗洞里有好多血。大家都惊呼起来,书生才醒过来。他打开门的时候还在发抖,跟大家说了昨晚的遭遇。大家都吓得要命,赶紧在那面墙下找线索。结果只找到一个破帽子,原来是昨晚风吹得帽子像鸟一样扑腾。剑就在狗洞旁边。大家又绕着屋子找血迹,发现原来是书生的驴子被砍伤了嘴巴,嘴唇和牙齿都破了。原来是早上驴子把头伸进狗洞,被书生误砍了一剑。
大家听完都笑得前仰后合,扶着书生回家了。书生被吓得不轻,过了好几天才缓过来。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敢吹嘘自己的胆气了。
六
话说在大历年间,有个叫崔生的年轻人,他老爸是个朝廷大官,跟当朝一品大员交情匪浅。崔生当时是个千牛卫,有天他老爸让他去探望一品大员,因为大员生病了。
崔生长得那叫一个帅,皮肤白嫩得像玉一样,性格也比较孤僻,举止从容不迫,说话也是文绉绉的。一品大员一看崔生来了,立马让丫鬟掀开帘子,请他进屋。崔生恭敬地传达了老爸的问候,一品大员一看这小伙子这么懂礼貌,心里就喜欢上了,拉着他坐下聊天。
这时候,三个美女丫鬟进来了,长得那叫一个倾国倾城。她们每人端着一个金碗,碗里装着桃子,还浇上了甜甜的奶酪。一品大员特地挑了个穿红衣服的美女丫鬟,让她端着桃子给崔生吃。崔生一看这阵势,脸都红了,死活不肯吃。一品大员就让那红衣服丫鬟用勺子喂他,崔生被逼得没办法,只好吃了。那丫鬟还笑话他呢。
崔生聊了一会儿就告辞了。一品大员说:“小伙子,有空一定要来找我玩啊,别把我这个老头子给忘了。”说完就让那红衣服丫鬟送崔生出院子。崔生走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那丫鬟伸出了三个指头,然后又反过手掌来了三下,最后指了指胸前的小镜子,说:“记住这个。”然后就没再说别的了。
崔生回到家,把一品大员的意思告诉了老爸,然后就回学校去了。但他心里一直想着那个红衣服丫鬟,整天魂不守舍的,饭也吃不下,就知道吟诗:“误到蓬山顶上游,明珰玉女动星眸。朱扉半掩深宫月,应照琼芝雪艳愁。”身边的人都不知道他这是怎么了。
崔生家里有个昆仑奴叫磨勒,他看崔生这么郁闷,就问:“少爷,你心里有啥事儿,怎么整天这么愁眉苦脸的跟我说说,看我能不能帮你解决。”
崔生说:“你懂什么,我的事儿你能知道吗”
磨勒说:“你说说看,说不定我就能帮你解决呢。有啥事儿我都能给你办成。”
崔生一听他这么说,就觉得有点奇怪,但还是把一品大员家的事儿告诉了他。磨勒一听,说:“这小事儿一桩,你早说嘛,何必自己这么纠结呢”
崔生又告诉他那个红衣服丫鬟的哑谜,磨勒一听就笑了:“这有什么难懂的。她伸三个指头,是告诉你一品大员家里有十个院子,美女都在里面,她住的是第三个院子。她反过手掌三下,是告诉你十五天后来找她。胸前的小镜子,是告诉你十五那天月亮圆得像镜子一样,让你那天去找她。”
崔生一听,高兴得不得了,说:“太好了,你怎么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呢”
磨勒说:“这还不简单,你就等着瞧好吧。”
磨勒嘿嘿一笑,说:“后夜就是十五月圆之夜,给我准备两匹深青色的绢布,我得给郎君做套紧身衣。你知道,一品大员家里养了只猛犬,守在歌妓院门口,那狗可不是吃素的,一般人进去,准被它咬死。那狗警觉得跟神一样,凶猛得跟虎差不多,听说还是曹州孟海那边弄来的名犬。这世界上,除了我,谁也别想搞定它。今晚我就帮郎君把这狗给收拾了。”
于是,磨勒当晚就吃了顿好酒好肉,到了三更时分,他拿着链子和铁锤就出门了。没过多久,他就回来了,说:“搞定,那狗已经报销了,现在没什么能阻挡郎君的了。”
到了十五那天晚上,三更时分,磨勒给崔生穿上那套青衣紧身衣,然后背着他翻过十几道围墙,终于来到了歌妓院。他们停在第三道门前,只见门没关,里面灯火通明,只听见一个歌妓长叹着坐在那儿,好像在等什么人。她刚把耳环弄掉,脸红扑扑的,看上去有点忧郁,但又美得让人心动。她在那儿吟诗:“深洞莺啼恨阮郎拜,偷来花下解珠珰。碧云飘断音书绝,空倚玉箫愁风凰。”
周围一片安静,侍卫们都睡着了。崔生轻轻掀起帘子,走了进去。过了一会儿,他确认那歌妓就是他心心念念的红衣美女。美女一下子从床上跳下来,拉着崔生的手说:“我知道你是个聪明人,肯定能懂我的手语。不过,我真没想到你能用这么神奇的方法找到我。”崔生就把磨勒的计策告诉了她,说是磨勒背着他飞墙过来的。美女问:“磨勒在哪儿”崔生说:“在帘子外面呢。”于是,美女就叫磨勒进来,给他倒了杯酒。
美女告诉崔生:“我家本来很有钱,住在朔方。后来主人逼我当了歌妓,我没办法自杀,只能苟且偷生。虽然我每天涂脂抹粉,穿着华丽,但心里很郁闷,就像被囚禁了一样。你既然有这么厉害的仆人,能不能帮我逃出这个牢笼只要你能帮我,我死都愿意。我愿意做你的仆人,侍奉你。你觉得怎么样”崔生听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磨勒说:“既然娘子这么坚决,这也不是什么难事。”
美女很高兴,就让磨勒先帮她把行李和化妆品都搬走。磨勒来来回回搬了好几次,然后说:“天快亮了,我们得赶紧走。”于是,磨勒背着崔生和美女,飞过了十几道围墙。一品大员家的人都没发现。他们回到学院,把美女藏了起来。
到了早上,一品大员家的人才发现不对劲,又看到狗已经死了。一品大员吓得要命,说:“我家围墙一直都很坚固,门锁也很严实,他们肯定是飞进来的,一点痕迹都没有。这肯定是哪个侠士干的。这事儿别声张了,免得惹麻烦。”
美女在崔生家藏了两年,有一天,他们驾着小车去游曲江,被一品大员家的人认出来了。于是,一品大员就知道了这事儿,把崔生叫去质问。崔生吓得不敢隐瞒,就把事情都说了出来,说是磨勒背着他把美女带走的。一品大员说:“这美女犯了大罪,但你既然用了她两年,我也就不追究了。但我得为天下人除害。”
于是,一品大员派了五十个士兵,拿着兵器,把崔生家围了起来,要抓磨勒。磨勒拿着匕首,一下子飞出高墙,快得像鸟一样,士兵们射的箭像雨一样,但根本射不中他。不一会儿,就不知道他去哪儿了。崔家的人都被吓呆了。后来,一品大员后悔又害怕,每晚都让家丁拿着剑戟自卫,这样过了一年才停止。过了十几年,崔家有人看到磨勒在洛阳市卖药,还是跟以前一样年轻。
七
话说,有一本叫《兰亭》的宝贝,那可是晋朝右将军、会稽内史琅琊王羲之的逸少大书法家写的诗序呢!这王羲之啊,家族里可都是一连串的美男子,他自个儿呢,潇洒得跟神仙似的,跟那些名贤们有得一拼。他特别爱游山玩水,尤其擅长写草书和隶书。
就在晋穆帝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那天,王羲之带着一帮哥们儿去山阴游玩,其中有太原的孙统承公、孙绰兴公、广汉的王彬之道生、陈郡的谢安安石、高平的郄昙重熙、太原的王蕴叔仁,还有那位出家人支遁道林,以及王羲之他自己的几个儿子,凝之、徽之、操之等等,一共四十二个人。他们搞了个祓楔之礼,就是古代那种祈福驱邪的仪式。
王羲之这哥们儿呢,高兴得不得了,拿起笔就写了篇序。他用的是蚕茧纸和鼠须笔,那字写得啊,真是遒劲有力,美得不得了,简直是绝世之作!一共有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个字,其中有些字是重复的,但王羲之每次写都不一样,尤其是那个“之”字,他写了二十多个,每个都不一样,简直是神来之笔啊!
等到他酒醒之后,再想写,写了几十遍,都没有那次写得好。王羲之自己也特别珍爱这篇序,特意留给了子孙。就这样,这篇序一直传到了他的七代孙智永手里。智永呢,是王羲之第五个儿子徽之的后代,也是安西成王谘议彦祖的孙子,卢陵王胄曹昱的儿子,还是陈郡谢少卿的外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