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乌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和尚问身边的人:“夫人的住处安排妥当了吗”
接着又对韦生说:“郎君先安心休息,今晚就住这里吧。”
此时,韦生心中满是疑惑,这个和尚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呢这场意外之旅会不会藏着更大的秘密呢
韦生发现妻女被妥善安置在另一处,帐篷装饰豪华,夫妻俩相对而泣,好在暂时平安无事。他转向那位神秘的和尚,只见和尚抓着他的手,笑嘻嘻地说:“实不相瞒,贫僧其实就是个盗贼,本来没安好心,没想到郎君你箭术如此高超,若不是这样,我怕是应付不来。如今既然相安无事,郎君可别怀疑我。对了,刚才你射在我脑后的弹丸都在这。”说着,和尚从脑后摸出五个弹丸来。
很快,和尚安排了丰盛的晚餐,桌上摆着蒸好的小牛犊,上面插着十几把小刀,周围还围着一圈酸菜饼。他请韦生就座,并且说到:“我有几个结义兄弟,想让他们见见你。”话音刚落,五六位身着红衣、腰佩宽带的大汉出现在台阶下,和尚喝道:“快来拜见郎君!刚才要不是郎君手下留情,你们早就灰飞烟灭了!”用完餐后,和尚感慨道:“我干这行多年,如今也想改邪归正,无奈有个儿子技艺超过我,想要请你帮我教育教育他。”
和尚唤出一个名叫飞飞的少年,年约十六七岁,穿着碧绿的长袖衣裳,皮肤白皙如玉。和尚说:“你到后堂去伺候郎君。”接着,和尚递给韦生一把剑和五颗弹丸,恳求道:“麻烦郎君施展全部本领教训他,别让他连累我这个老头子。”
韦生被带到一间封闭的堂屋里,四周点燃明灯,飞飞手中握着一根短鞭站在中央。韦生瞄准发射弹丸,本以为必然命中,哪知飞飞身形轻盈,弹丸落下时,他已经跳到了房梁上,沿着墙壁飞檐走壁,灵活得像只猴子。弹丸用尽,竟然一颗也没射中。韦生只好拔剑追逐,飞飞动作敏捷,轻松躲避,始终与韦生保持咫尺之距。韦生虽然斩断了飞飞的鞭子几节,但始终未能伤他分毫。过了很久,和尚才打开门,问韦生:“郎君帮我解决掉这个小害虫了吗”韦生如实相告。和尚一脸失望,看向飞飞说:“郎君都亲眼见证了,你确是偷盗之徒,这该如何是好啊!”
那一夜,和尚与韦生彻夜谈论剑术和弓箭之道。天亮时分,和尚亲自将韦生送到路口,赠给他一百匹绢,两人含泪告别。
九
民间传闻,从前有位先生外出办事,回家时却发现妻子惨遭奸盗杀害,奇怪的是,现场只见肢体,却不见头颅。他悲痛欲绝,又惶恐不安,于是赶紧报告给妻子的娘家人。岳父家一听,认定女婿就是凶手,不由分说将其扭送到衙门,指控他杀了自家宝贝女儿。
那倒霉的女婿在狱吏的严刑拷打之下,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最终忍受不住痛苦,被迫承认杀人,宁肯接受死刑,也不愿再受折磨。案卷就这样定了下来,大家都觉得证据确凿无疑。案件交由郡主委派的从事处理,但这从事心存疑虑,觉得此事另有蹊跷,便对郡主说:“小人虽地位不高,但处理人命关天的大事,任何错误都无法挽回。如果冤枉好人,我岂能心安恳请您允许我深入调查此案。试想,哪个做丈夫的能忍心杀死妻子就算两人有矛盾,也不可能轻易割断情义,下手断头。就算真有动机,也会设法制造假象脱罪,比如伪造病逝,或者说是意外身亡。为何要留下尸体,却丢弃头颅呢这其中的逻辑明显不通。”
郡主听从了他的意见,允许他重新审理此案。从事另辟一地作为临时监狱,精心挑选狱卒看守,将嫌疑犯转移至此,并给予合理的待遇,包括饮食、沐浴等,把他当作普通公民对待,同时加固牢门,防止囚犯受到外部干扰。接着,他全面排查城内的工匠和搬运工,要求他们提供近期为各家办理丧葬事宜的具体地点和数目。
在逐一审查过程中,从事特意提醒大家:“你们在为人家料理事务时,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可疑的情况”其中一人回答:“我在一位富豪家帮忙的时候,他们说杀了一个奶妈,尸体是从墙上抛过去的,凶器中似乎没什么东西,现在那个地方在某坊。”从事派人去挖掘,果然找到了一颗女人的头颅,对比之下,被害者的家属确认这并非他们家的女主人。于是,从事逮捕了那位富豪进行审讯。富豪最终认罪,交代了他杀了一名奶妈,并将头颅封在盒子里埋葬,而将这名良家妇女的尸体替换出来,偷偷藏匿在自家的秘密房间。最后,富豪全家被判死刑。可见,谨慎查案,细致取证,对于公正裁决是多么重要啊!
十
在唐朝贞元壬申年阳春三月的一个月圆之夜,宰相窦公在他的光福府邸中悠然漫步。这时,窦公宠爱的贴身丫鬟上清对他悄声说道:“有件事想告诉您,但您得先到堂屋里去,我才敢说。”
窦公一听,立刻走上堂屋。上清紧张兮兮地禀报:“院子里的树上好像有人,恐怕会吓到您,请您小心避开。”
窦公眉头一皱,心想:“陆贽那家伙觊觎我的权位已久,现在树上有人,恐怕灾祸就要降临了。这件事不管我是否上报皇上,都可能引来灾祸,说不定会在路上被流放或处死。上清,你在我家是最贴心的,我若身死家破,你多半会沦落为宫婢。如果将来圣上问起,你一定要好好解释我的遭遇。”
上清坚定地说:“大人放心,无论生死,我都会为您尽力!”
窦公走下台阶,对着树大声喊道:“树上的仁兄,你应该是陆贽派来的吧若你能保全老夫的性命,我定当重重酬谢!”
树上之人应声飘然而下,身着麻布孝服,面容憔悴。他解释道:“我家最近遭受大丧,家境贫寒,实在无法操办丧事。久闻窦公乐善好施,所以趁着夜色前来求助,还望大人不要见怪。”
窦公一听,慷慨答道:“我愿意倾尽所有,本来准备修缮祖庙的资金,一千匹堂封绢,现在全都赠给你吧。”
孝服男子感激不尽,郑重行礼致谢。他又补充道:“我现在就告辞,烦请您让手下将这些绢布从墙外扔出去,我在街上等它们。”
窦公照他说的做了,还特意让仆人跟踪确认那人消失无踪后,才安心回房休息。
第二天一大早,宫廷侍卫首领率先向皇上汇报了窦公府邸树上有人的诡异事件,紧接着窦公也进行了详细的陈述。德宗皇帝勃然大怒,厉声质问:“你勾结地方将领,豢养刺客,身居高位,你还想追求什么”
窦公连忙叩首辩解:“微臣出身卑微,仅凭一支笔墨小才,步步高升至今日,全是皇上栽培提拔的结果,绝无私交结党。如今发生这样的事,想必是仇家所为。皇上若雷霆震怒,微臣虽死无憾。”
宦官传下皇帝旨意:“你先回府邸,等候下一步旨意。”
过了一个月,窦公被贬为郴州别驾。恰逢宣武节度使刘士宁与郴州友好往来,廉使呈上的报告再次引起德宗注意,他断言:“你勾结节度使,证据确凿。”
窦公最终被流放到郴州,并没收了所有家产,甚至连身上的一根簪子都没有留下。然而,在他尚未抵达流放地时,上清已被收入皇宫,编入掖庭。
几年后,上清凭借机智应答和精湛的煮茶技艺,得以在皇帝身边侍奉。一天,德宗好奇地问她:“宫里这么多女子,你怎么能脱颖而出呢”
上清回答:“微臣原是前宰相窦参家的女奴,窦大人妻子早逝,所以我才有机会陪侍左右。后来窦家破人亡,有幸入宫为妃,能侍奉皇上,就如同登上了天堂。”
德宗又说:“窦参不仅养刺客,还贪污受贿。之前他上缴了许多官银器皿。”
上清含泪反驳:“窦大人从御史中丞做起,历经度支、户部、盐铁三使,直至宰相,前后六年,每月收入高达数十万。加上非正常赏赐,更是不计其数。郴州所缴的官银器物,其实都是皇上的恩赐,有账可查的。”
她接着解释:“当年我在郴州亲眼看到,那些银器上的字迹被人为刮去,还刻上了藩镇官员的名字,诬陷为赃物。恳请皇上查明真相。”
经验证,窦公上缴的银器确实如上清所述,字迹被刮去。
时值贞元十二年,德宗再次问及养刺客之事,上清明确表示:“窦大人其实并未养刺客,一切都是陆贽陷害,使人伪造成事实。”
德宗愤怒地斥责陆贽:“这小子!我让他脱下了绿色官袍,换上了紫色官服,还亲切地叫他陆九。我信任窦参的时候,他却设法让我杀掉他。等到权力落入陆贽手中,他行事软弱,简直比泥团还不如。”
于是,德宗下令为窦参昭雪。此时,裴延龄趁机煽风点火,陆贽最终遭到贬谪,未能重返朝堂。而上清被特别赐封为女道士,后来嫁给了金忠义。因陆贽的门生弟子在朝中多有显赫地位,这段故事很少有人知晓。
十一
申屠澄,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人物,贞元九年,他从平民身份被调任为濮州什邡县尉。踏上赴任之路,当行至真符县东十里左右,遭遇了一场猛烈的风雪,天气寒冷至极,连马儿也无法前行。路边一座简陋的茅草屋中透出温暖的烟火气息,申屠澄便决定前往取暖。屋内住着一对老夫妇和一个年轻的姑娘,三人围炉而坐。姑娘年纪约摸十四五岁,尽管头发蓬乱,衣着破旧,但肌肤赛雪,脸蛋如花,一举一动都透着妩媚。
老夫妇见申屠澄冒着风雪来访,连忙起身招呼:“客人辛苦了,快过来烤烤火暖暖身子。”
申屠澄在那儿坐了好一会儿,天色渐晚,风雪仍然没有停歇的意思。他看着远方,心想:“距离县城还有很长一段路,能否在此借宿一晚”
老夫妇和蔼地答道:“如果不嫌弃我们这破旧的小屋,当然乐意接纳您。”
于是,申屠澄卸下马鞍,铺好被褥准备休息。这时,那年轻姑娘看到客人到来,特意整理了一下仪容,从帷幕后走出,显得更加清秀动人。片刻之后,老妇人提着酒壶来到火炉边温酒,对申屠澄说:“看你冒雪而来,先喝杯热酒吧,抵挡一下这刺骨的寒冷。”
老夫妇客气地让申屠澄先饮,轮流敬酒,申屠澄提议道:“咱们的酒宴上,似乎还缺了小娘子。”
老夫妇都笑了起来:“我们乡野人家的孩子,哪里能懂得待客之道呢”
姑娘却回眸一瞟,娇嗔道:“酒嘛,倒不值钱,关键是人不应该先喝。”
老妈妈便拉起女儿的裙子让她坐在一旁。申屠澄借此机会想看看姑娘的才情,于是提议玩行酒令,借以观察她的心意。申屠澄手持酒杯,说:“我们就以诗句为主题,关联当前情境。”
申屠澄出令:“夜晚饮酒欢畅,不醉不归。”
姑娘低头浅笑:“这样的天气,归去何处呢”
轮到姑娘出令时,她轻轻吟道:“风雨交加,鸡鸣声声不停歇。”
申屠澄听后惊讶不已,不由得赞叹道:“小娘子聪明绝顶,我尚未成婚,冒昧问一句,不知道是否有意于我”
老翁回答:“虽然我们家境贫寒,但我们视她如掌上明珠,也有过客上门提亲,带着金银财宝,但我们舍不得她离家,所以一直没有答应。没想到贵客您也有此意向,我们实在不敢擅自做主,这就得看小娘子的意思了。”
申屠澄当下便表达了求婚之意,并拿出聘礼。老妇人婉拒了所有的财物,说:“只要你不嫌弃我们家贫寒,何须钱财为媒介”
次日清晨,老夫妇又对申屠澄坦诚相告:“此处偏远荒僻,条件艰苦,不适合久居。既然小女愿意跟随你,那你们今天就可以启程了。”
又过了一天,老夫妇依依不舍地与申屠澄和女儿告别,申屠澄满怀感激,亲自驾车,载着新娘踏上了新的旅程。
抵达任职地后,虽然俸禄微薄,但申屠澄的妻子以其聪明才智和勤劳持家,不仅赢得了好名声,还与申屠澄的感情日渐深厚。她孝敬长辈,关爱子女,对待亲戚朋友乃至家里的仆人,都能让人感受到温馨和谐。任职期满,申屠澄即将带着妻子儿女返乡,期间他们已添了一双活泼可爱的儿女,夫妻间的感情更为融洽。申屠澄曾赋诗一首赠给妻子:“为官愧比梅福淡泊,伴妻三年深感孟光。这份深情何处言表,如同川上的鸳鸯共舞。”
妻子每日诵读这首诗,似乎内心有所触动,却从不曾出口回应。她曾对申屠澄说过:“身为妻子,不可不读书,若是我也作诗,倒像是老妪附庸风雅了。”
申屠澄离职后,带着全家回到了陕西老家。途经利州时,他们在嘉陵江畔歇脚,倚着草地享受美景。妻子突然惆怅地对申屠澄说:“你之前赠我的诗,我一直有和诗一首,但没想过让你看。现在面对这景色,我觉得还是说出来比较好。”
于是她吟咏道:“琴瑟之情固然深厚,但山林深处是我的向往。忧虑世事变迁,怕是辜负了这百年情缘。”
吟罢,她泪水涟涟,流露出深深的向往。申屠澄安慰道:“诗写得很美,不过山林生活并不适合你这样的柔弱女子。如果你是在思念父母,我们现在就可以去看看,何必要难过呢人生的各种缘分和际遇,都是前世注定的。”
二十多天后,他们终于来到了妻子的家乡,只见那草屋依旧,却已无人居住。申屠澄和妻子住进了草屋,妻子思念亲人的心情愈发浓烈,终日以泪洗面。在草屋一角,申屠澄发现了一张满是灰尘的虎皮。妻子看到虎皮,突然大笑起来:“没想到这东西还在这儿!”
她揭开虎皮,瞬间化作一头猛虎,咆哮跳跃,破门而出。申屠澄吓得四处躲避,带着两个孩子沿着虎的踪迹寻找,望着丛林深处,不禁放声大哭,数日后仍无处追寻妻子的踪影。
十二
大唐时代,洛阳丞来之愻,乃是太常主簿来之问的弟弟,此人手段卑劣,为了巴结权贵张易之兄弟,竟构陷并间接导致了驸马爷王同皎的悲剧。话说来之愻当初阿谀奉承张氏兄弟,被外放为兖州司仓,但他不甘寂寞,逃回了京城。王同皎,一个热血正义的勇士,对韦皇后和武三思扰乱国家的行为深感愤慨,常常与亲近的朋友痛斥他们的罪行,每次都恨得咬牙切齿。而狡猾的来之愻就在帘后偷听到了这些谈话,他唆使其侄子来昙上书揭发王同皎,意图迎合韦皇后的心意。
武三思等人收到举报后勃然大怒,奏请朝廷惩治王同皎和他的同僚。结果,来之愻兄弟因此获得了五品官职,之愻当上了光禄丞,之问成为了鸿胪丞,而来昙则被封为尚衣奉御。百姓对此愤慨不已,私下议论纷纷:“他们身上的红官袍,都是王同皎烈士的鲜血染成的!”
韦皇后垮台后,来之愻等人被流放至岭南。有位客人问当时的说书人浮休子:“来俊臣那样的人渣算是什么样的角色呢”
浮休子给出了这样一个比喻:“从前有个狮子王,在深山捕获了一只豺狼,原本打算吃掉它。豺狼求饶说,愿意为狮子王捕捉两只鹿来换取自由。狮子王欣然答应。一年后,豺狼两手空空,狮子王说:‘你残害的生命已经够多了,这次轮到你了,你自己看着办吧。’豺狼沉默无言,最后只能咬牙拼死一搏。来俊臣之流,不就是这样的豺狼吗只知道一味趋炎附势,关键时刻,还是要靠自己拼命挣扎。”
十三
话说武则天时期,有一天,她心血来潮,赏赐给太平公主一对精美的细器宝物食盒,这两盒宝物的价值抵得上千镒黄金。公主珍而重之地将它们收藏在库房中。可过了一年多,当她再次取出时,却发现宝物早已被盗贼席卷一空。太平公主将此事告知武则天,后者听闻后勃然大怒,立刻召来洛州长史,厉声道:“限你三天之内抓到盗贼,否则,后果自负!”
长史吓得冷汗直流,转头对手下主管治安的两县主盗官下达死命令:“给你们两天时间,找不到贼,提头来见!”
主盗官又对底下的一众吏卒和巡逻人员嚷道:“一天之内必须抓到贼,抓不到,你们也就别回来了!”
这下,吏卒和巡逻人员个个吓得魂飞魄散,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办法。正当他们焦头烂额之际,巧遇了路过的湖州别驾苏无名。他们如同抓到救命稻草,赶紧请苏无名到县衙商议。巡逻人员赶紧向主盗官报告:“抓贼的高手来了!”
苏无名迈步向前,走上台阶,主盗官忙上前询问有何高见。苏无名微微一笑,自我介绍道:“鄙人乃湖州别驾苏无名,此次来京述职。”
主盗官一听,连忙训斥手下:“你们怎能冤枉别驾大人”
苏无名摆摆手,笑眯眯地说:“您别怪他们,他们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鄙人在任各地官职时,因善于破案缉盗而闻名遐迩,盗贼们在我面前往往无所遁形。他们听说我在这里,自然觉得我是解决问题的最佳人选,所以把我带来,希望能帮你们摆脱困境。”
主盗官一听大喜过望,急忙请教破案方法。苏无名从容道:“请让我先与您一同面见府长史,然后再细细道来。”
长史听完主盗官的汇报,欣喜若狂,赶紧下台阶握住苏无名的手:“今日能遇见你,简直是救了我一命。快告诉我你的计划。”
苏无名从容不迫地道:“请允许我直接向天后陈述方案。”
随后,武则天召见了苏无名,询问道:“你有把握抓到贼吗”
苏无名自信满满地回答:“如果陛下委托我捉拿盗贼,无需限定时间,只需暂时放松对府县的压力,不要再追查此事,并将两县所有捕盗的吏卒交给我调度,不出几十天,我定能为陛下找回失窃的宝物。”
武则天一听,点头应允。苏无名随即给手下的吏卒们打了预防针,让大家耐心等待,一旦有情况再通知他。一个月后,正值寒食节,苏无名召集全体吏卒,给大家分组分配任务:“你们分成十人一组,五人一队,在东门和北门盯梢,如果看到一群胡人,大概十几人,都穿着丧服,一起出城前往北邙山祭扫,就跟上他们,并立刻报告。”
吏卒们领命监视,果真发现了目标,火速报告苏无名。苏无名赶到现场,询问监视的吏卒:“那群胡人有什么动静”
吏卒答道:“这群胡人来到一座新坟前举行了祭祀,奇怪的是,他们哭得并不伤心,祭祀完毕后,他们在坟茔周边巡视,相互之间还挤眉弄眼地笑呢。”
苏无名一听,眼睛一亮,得意地说:“找到了!”
他立即下令将那群胡人尽数拿下,并下令挖开新坟。坟墓打开后,棺材中满满的都是珍贵宝物。苏无名将此事上报给了武则天。武则天问苏无名:“你究竟是如何做到智慧过人,揪出这批盗贼的”
苏无名嘿嘿一笑,回答说:“其实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计谋,只是认贼识赃罢了。我刚来京城那天,正好赶上这群胡人出殡,我就觉得不对劲。现在清明时节,他们肯定会出城扫墓,我追踪他们,就能找到埋宝之处。他们祭祀时哭得敷衍了事,说明这不是正常的吊唁;祭祀结束后,他们绕着坟头笑,显然是在庆幸墓中宝藏安然无恙。要是您一开始就逼着府县紧急抓捕,他们一定会闻风而逃。现在我们按兵不动,给他们营造一种安全错觉,自然就不会急于转移宝物。”
武则天听后赞道:“妙哉!”
于是,武则天赏赐给苏无名丰厚的金银布帛,还给他提升了两级官职。
十四
话说在唐代广德年间,有一位叫做孙恪的秀才,科考落榜后,便在洛阳城中游荡散心。某日,他来到了魏王池边,突然眼前出现一座崭新的豪宅,据说这是袁家的新宅。路人纷纷指点:“喏,那就是袁家的大宅子。”
孙恪径直走过去敲门,却无人应答。门侧有一间洁净的小厢房,挂着整洁的帘帷,像是专门用来接待客人的。孙恪便掀帘走了进去。过了好一会儿,忽然听到门被打开的声音,走出来一位女子,肌肤晶莹如玉,光彩照人,犹如明珠洗涤掉了月华,初春柳叶含着烟雾般的娇媚,气质清新如兰花,纯净如白玉。孙恪猜想她是主人家的千金小姐,便在一旁静静观察。
这位女子从庭院中摘下一株萱草,陷入了沉思,接着吟诵了一首诗:“彼人视我为忘忧,我看自身如腐草。惟有青山白云间,方能舒展我胸怀。”
诗吟罢,女子面色略显凄然,转身看到藏在帘后的孙恪,惊愕之余又有些羞涩,便匆匆回房,吩咐丫鬟去问:“你是何人,为何在此”
孙恪坦诚相告,说自己是暂居于此的游学士,因不小心闯入,深感歉意,并希望丫鬟能向那位小姐解释。
丫鬟如实禀报后,女子回复:“小女子容貌平凡,又未曾刻意打扮,公子久窥帘帷之下,想必已看得真切,我怎敢回避呢劳烦公子暂至内厅稍候,我会略施妆容后再来相见。”
孙恪被她的美貌深深吸引,满心欢喜,忍不住问丫鬟:“这位小姐是谁家的千金”
丫鬟答道:“她原是已故袁长官的女儿,幼年丧父,如今并无亲朋眷属,只与我们几个丫鬟在这大宅中生活。小姐还未婚嫁,正待出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