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魂断中原(下)
大猫艾瑞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深夜,临淄刺史府,袁绍卧病居处,浓重药味之中,夹杂着一缕绝望气息。 曾雄踞河北四州,虎视天下的袁绍,如今形销骨立,躺在华贵的锦被中,却如同风中残烛...... 沮授得袁绍传召,见主公此等落魄光景,不由心中哀恸,失声道: “大将军!属下......前来拜见大将军!” 近日袁绍后颈箭疮逐渐溃烂,周身时常高热不退,整日处于半梦半醒间。 今日袁绍自觉身体稍好,便立马强撑病体,下令召沮授前来单独议事。 这对相伴十余年的君臣,此刻相见,却皆是心中凄苦。 沉默片刻,袁绍带着悔恨之意,哀叹道: “公与......悔不听你与元皓(田丰)所言......冒然分兵南下,与那奸贼曹操相争......以至遭其算计,大败亏输......如今我袁氏遭此重创,只恐日后一蹶不振......” 沮授见主公灰心丧志,赶忙宽慰道: “大将军切不可妄自菲薄,袁氏根基雄厚,即便一时败于中原,只要大将军励精图治,再合河北四州之力,他日席卷中原,覆灭曹贼不难!” 听沮授所言,袁绍目光一亮,随即又暗淡下来,自顾自道: “正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我袁本初踞河北四州,自命一方霸主,却难明此理!” “那审配,逢纪,郭图,辛评等人......因尚儿,谭儿立储之争,平素勾心斗角,争权夺利,我却未能制止,以至袁家人心浮动,自相损耗......” “我袁家昔日实力强盛之时,自然四方威服,如今一十六万大军烟消云散,我袁本初似也命不久矣......若再逢袁家分裂,必为曹操奸贼所趁......” “大将军......怎可出此不祥之言!” 沮授听出主公自言其死,惊讶不已。 袁绍颤巍巍抬手,摸向自己后颈,随后,一抹触目惊心的黑血,出现在沮授眼前。 这番动作,牵扯袁绍一阵剧痛,沮授赶忙上前将其扶住,一时竟不知如何开口。 袁绍见此,强笑道: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袁本初纵横天下,与四方英杰争雄,如今所虑者,唯身后之事......公与,你与元皓(田丰)忠直守节,皆为我袁氏忠臣,待我故去......这袁氏基业,便劳烦你二人看顾一番了。” 沮授听出袁绍已有托孤之意,心中一凛,拱手肃容道: “敢问大将军......欲以哪位公子......继承袁氏家主大位” 袁绍看着沮授双眼,缓缓道: “四子季彦(袁斌)勇毅过人,事父至孝,宽宏仁厚......可为我袁氏家主!” 沮授先是点点头,随后却又摇了摇头,对袁绍叹道: “四公子的确可继袁氏大位......但其出身庶子,更兼年幼,恐难服众......大公子,二公子恐皆不乐见于此!” “若大将军做此安排......只怕袁氏分裂在所难免......” 袁绍沉吟片刻,对沮授问道: “公与之意......难道是让显思(袁谭)继位” 沮授无奈道: “大公子出镇青州多年,在袁家深孚人望,胜二公子,四公子多矣!若由大公子继位,或可震慑审配,逢纪等辈,尽量让袁氏避免分裂......” 提及袁谭,袁绍面上明显带起一丝怒意,不悦道: “我岂不知显思继位,更加名正言顺!但其目光短浅,心胸狭隘,若其执掌袁家大位,必难容显奕(袁熙),季彦(袁斌)二人!” “近日显思(袁谭)为得我首肯,继任袁氏储位,对我这父亲亦多有逼迫之意!此子心术不正,恐难托付袁氏大业!” 沮授默然无语,他曾与四公子袁斌一同出征公孙瓒,知其品性,能力的确皆属上佳。 但如今袁氏新败,家中人心不稳,已是风雨飘摇之态,若因扶持四公子继位,却惹怒大公子等人挑起袁氏内战,恐是得不偿失...... 袁绍素来钟爱三子袁尚,幼子袁斌,本就不喜袁谭......而袁谭近日不顾父亲伤重,反倒多番“逼迫”,让袁绍更生厌恶之感...... 袁尚既亡,袁斌便是袁绍暗中属意的继承人,不过沮授所言甚有道理,事关袁氏基业,袁绍也不得不多费一番思量! “既如此......我便先命显思(袁谭)代行袁氏家主之职,以稳定我袁氏人心,再休书一封,留作袁家遗命......若显思当真能统领我袁家上下,将袁氏基业发扬光大,便正式为袁氏家主......若其不能,则兄终弟及,由季彦(袁斌)接任袁氏家主之位!” 袁绍思来想去,终于想出了这么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诚恳对沮授道: “如今我尚在,方能压显思(袁谭)一头,此遗命我自会亲手所书,交由你与元皓(田丰)暗中掌管!我袁氏一族基业兴衰,日后便系于你二位之手了!” 沮授闻言,心中叹息不已......主公这“折中之策”看似平衡,却始终暗含袁氏分裂风险! 看来主公即便命不久矣,依旧处事优柔寡断,却尽显“护犊”之意...... 袁氏本就内部危机重重,即便袁谭继位,原本支持袁尚的审配,逢纪等“河北派”也未必会真正忠于袁谭! 他们甚至......有可能再借机扶持二公子袁熙,作为“河北派”的利益代言人! 不过,沮授虽已看出此事端倪,却不愿再刺激主公......为今之计,恐怕也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一念及此,沮授只得单膝跪地,正色道: “既蒙主公信任......属下不敢推辞!若得主公遗命,我与元皓(田丰)必尽心竭力,辅佐袁氏一族!” 袁绍闻言大喜,当即强撑病体,命沮授取来笔墨,绢帛,将方才所言尽数写下,再郑重交由沮授保管。 翌日,袁绍自言欲安心养病,正式命袁谭代行袁氏家主之责,总领青,冀,幽,并四州事务。 同时,擢升远在辽西的田丰为大将军府长史,擢升沮授为大将军府司马,兼任青州别驾,辅佐袁谭履政。 袁谭虽未得父亲正式首肯,就任袁氏家主储位,但当下父亲尚在,其代行家主之责,倒也无可厚非。 对此,袁谭自是大喜过望,对父亲倒是恢复了往日的恭敬孝顺,并对担任自己副手的沮授大加笼络。 暗中将“遗命”托付于沮授的袁绍,终于放下了心中最后一桩心事......只是,他的生命也正一步步走向终点...... 随后数日间,袁绍箭伤溃烂,病情陡然恶化,袁谭,沮授等人四处延请名医,亦是于事无补,致命的灼热高烧,蚕食着他最后的生机。 极度的痛苦与高热,将袁绍意识拖入了光怪陆离的幻境。 金戈铁马的战场,诸子,谋士们争执的朝堂…...都如烟雾般散去...... 眼前忽然清晰起来的,却是昔年洛阳旧宅后院那株盛放的梨花树。 树下,一个身着水蓝色轻纱舞衣的曼妙女子身影正翩然起舞。 那女子身姿灵动如春水,回眸一笑,眼波流转,自有一番倾城之色。 正是他年轻时深深爱恋,却又因家族政治联姻,自身政治野心不得不狠心抛下的爱妾——兰漪。 她更是袁绍爱女袁雪筠,幼子袁斌这对姐弟的亲生母亲...... “夫君......夫君......” 兰漪的声音仿佛带着梨花的香气,温柔地呼唤着他。 “漪......漪儿!你尚在人世......” 袁绍欣喜万状,伸出手想抓住那抹倩影,指尖却只触到一片冰冷。 美好的一切陡然破碎,化作一片血色黄昏。 他看到衣衫凌乱,发髻散乱的兰漪,正被几个面目狰狞的流贼围困在荒郊野外。 她让女儿雪筠带着年幼的弟弟先逃,独自面对不怀好意的流贼,眼中满是惊惧之意。 她望向河北方向的眼神,带着无尽的哀怨与诀别。 她没有哭喊,但那股无助的深深绝望,仿佛穿透时空,让此刻病榻上的袁绍感同身受。 袁绍拼命地嘶喊,拼命地挣扎起身,想前去保护妻女,却是动弹不得。 只见兰漪决绝地抓起一支尖锐发簪,狠狠刺入了自己咽喉......鲜血瞬间染红了她的衣衫...... “不!漪儿!!!” 巨大的悔恨,如同滔天巨浪将袁绍淹没,他想起来了...... 想起了洛阳旧宅中,那个眉眼酷似兰漪,总爱追着蝴蝶跑,喊他“爹爹”的女儿雪筠...... 想起了时年七岁,逃难半路被游侠左慈所救,带至渤海与自己团聚的幼子袁斌...... 想起他为了“大局”与“霸业”,为了避免正室刘夫人与她家族的怒火,将出身卑微的兰漪母子三人留在洛阳,成为他政治角逐的“牺牲品”。 他最后得到的消息,是爱妾兰漪,爱女雪筠,皆为流贼所害,尸骨无存......幸存者唯有幼子袁斌。 “漪儿......筠儿......我对不起你们......” 这些年,他对袁斌宠爱有加,甚至多次欲立其为储,未尝没有以此赎罪,补偿之意...... 如今,这份迟来的,噬骨剜心的愧疚,比颈上的箭伤更让他痛不欲生。 天旋地转的幻象之中,兰漪,雪筠,袁斌的脸相继与袁尚的首级重叠,袁谭的逼迫与曹操的嘲弄冷笑交织,甚至还有一些他想拼命忘却之人...... “袁本初!!!你明知董卓残暴不仁,却故意在渤海起兵,触怒于他!” 叔父袁隗手指袁绍,厉声质问道: “你口口声声替天行道,欲讨伐逆贼董卓,却将我等洛阳袁氏族人弃如敝履!” “你以为害死我等,便可安坐四世三公的袁氏家主之位!” “不!我不是......我没有!” 袁绍嘶声争辩,大吼道: “我以为董贼万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我袁氏族人屠戮!” “哈哈哈!本初!你又何必强辩!谁人不知你道貌岸然,野心勃勃,比公路(袁术)有过之而无不及!” 袁隗之子,袁绍兄长袁基“阴恻恻”道: “不过......我等实未曾想到,你连爱妾与一双子女,亦能狠心舍弃!你袁大将军,真乃心狠手辣,无情无义之辈!” 袁基此番话语一出,袁绍便如鲠在喉,一时语塞。 “好一个权欲熏心,欺世盗名的袁氏家主!袁本初,你罔顾人伦,抛妻弃子,不怕天理循环,报应不爽么!” 叔父袁隗质问完,又仰天长笑道: “可惜啊......可惜!我四世三公的袁氏基业,竟要亡于你这小儿之手!” “待你故去,袁谭,袁熙,袁斌诸子争位,祸起萧墙!那曹孟德必定挥军北上,吞并河北四州......届时我袁氏骨血难存,这便是上天......对你袁本初的报应!” “不......不,曹孟德!这是你的诡计!” 一瞬间,袁绍仿佛恢复了全身力气,眼前的袁隗,袁基竟“果真”变幻成了曹操的模样...... “曹贼!受死!还我尚儿命来!” 袁绍猛然抽出一把不知何处而来的宝剑,向臆想中的曹操疯狂挥砍,直至筋疲力竭。 忽然,袁绍颈上的箭伤猛然崩裂,鲜血汩汩涌出,他却周身麻木,再无丝毫痛觉...... 一片强光之中,又出现了爱妾兰漪美丽曼妙的身姿,她那张笑靥如花的脸蛋分外动人。 “夫君......时辰到了,俗世繁杂,人心叵测......随漪儿来吧......忘却一切烦恼!” 这次,袁绍终于紧紧握住了爱妾兰漪一双柔夷,他面带着一丝解脱与释然的笑意,道: “好......漪儿......夫君来了......此番......我们再不分离......”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二月上旬,四世三公的袁氏家主,雄踞河北四州的当朝大将军袁绍,因箭伤恶化,逝于青州临淄城内,时年四十八岁。 下章预告“袁氏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