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夜谈
函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嗯~这个好吃,外表焦脆,内里绵软。”
别人都在朝烤鸡和烤羊肉进攻时,王熙夹了根土豆条。
要不然说瘦子都是饿出来的,王熙苗条的身姿也是下了功夫的,别人吃肉她吃土豆。
这种薯条搭配炼乳或者番茄酱最佳,不过这里都没有,宁安将一半撒了咸盐和茱萸粉,一半什么也没撒,原味。
王熙吃的正是原味的。
原味的土豆条只有土豆本身的焦香味,糯中带甜,原滋原味。
“娘,你尝尝这个,加了咸盐和茱萸,有点辣。”
王熙依着闺女又夹了根加了料的土豆条,
“这个咸香微辣,也不错。不过我更喜爱原味的。”
王熙筷子没往肉盘里拐,又接连夹了几根土豆条。
其他人看她吃的陶醉,也纷纷将筷子转向土豆条。
女子孩子这边是一致赞美,男子们觉得也不错,不过还是烤肉更香。
晚饭后宁萧又将宁尚叫谈话。
他们家现在没有书房,就是不便,每次宁萧只能去睡房里谈事。
家里的男人们都在宁尚他们那间房的炕上,围着炕桌坐了一圈,宁适也跟着旁听。
“尚儿,你在营里和同袍们相处的怎么样”
宁萧一直没有细问宁尚在营里的情况,这次翻看以前的卷宗,发现萧何那个屯每年都被安排到下面屯子驻守,年年都有伤亡,这才想起关心下小儿子。
事关他爹,宁适竖起了耳朵,专心听。
“大家都挺好的,萧屯长也很照顾我。”
宁尚一直有萧何罩着,时常给他做指导加训,同什的人对他都挺客气的。
“下次有时间,请萧何来家里吃饭。”宁萧开口,基本这事就是板上钉钉,挑一个合适的时间就行了。
宁萧在营里跟萧何也打过几次交道,觉得萧何这个厚生性格人品都不错,张洪更是经常赞扬他能力强,小儿跟他多结交有好处。
“嗯,我正有此意,萧屯长对家里的饭念念不忘呢。上次安儿做的卤肉他也喜欢得很。”
萧何上次带的卤肉给萧何分了不少,萧何吃得赞不绝口。
味道好是一回事,其实,萧何听他说是宁安做的后,就对卤下水带了一层厚厚的滤镜,觉得此乃人间最美味的东西。
“你可有听说,每年你们这个屯都要到下面屯子驻守”
宁萧话音一转,立马气氛降到冰点。
宁尚先是沉默地点点头,而后开口道:“昨天刚听同什的人说了。”
“你有什么想法”
宁尚听到这话,疑惑的看向他爹。他怎么听出来不同的意思呢
“爹,您是说”宁尚不敢肯定地问道,是他理解的那意思吗
要知道他爹铁面无私,从来不给他们走后门办事的,这会儿居然给他走后门的机会。
“你要是不想下去,我去找找镇将,给你安排个别的差事。”
宁萧说出这句话其实心里矛盾了许久。
他儿子入营训练时间太短,贸然就要面对突厥人他不太放心。
他也不是偏袒,新兵入营都要训练几个月,宁尚没有经历这个过程,上了战场也是白白送命。
等宁尚训练的水平差不多了,再去他肯定赞成。
但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利用手中的权力,这正是他唾弃的。
这一次做了,那他坚持了二十多年的原则和信念就坍塌了。
“爹,我不怕。我不能当逃兵。”宁尚思索了几秒拒绝了他的好意。
如今他爹是副镇将,他有逃避的机会,换了别的人,还有逃的机会吗
他不能当懦夫,他不能堕了他爹的威名。
宁萧闻言用力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那你万事小心。有什么需要就告诉家里。”
宁佑想劝弟弟,让爹给安排别的差事做吧,但他张了张口没发出来一个音。
邱阳张了几次口,想说他入营跟着二爷。
但是想了想大着肚子的晓燕,他又气馁了。
宁适听明白他爹要去打突厥人,心里紧张的捏紧了双拳,甚至身体有点微微发抖。
镇子上有很多小孩的爹,都是打突厥人时死掉的。
他不想他爹死。
刘叔注意到宁适的异样,慢慢顺了顺他的背。
宁适眼睛痛红,眼里的泪快要忍不住了。
宁尚将年幼的儿子抱在怀里安慰。
宁适将脸藏到他爹怀里,偷偷地落泪。
“适儿乖,爹爹是去打坏人,守护我们的家园。”
宁适控制不住抽泣了两下。
宁尚也红了眼眶。
他知道战场上刀剑无眼,他可能一去再也回不来。
宁尚越想心里越悲痛,他轻轻地亲吻儿子的发顶,“你在家要乖乖的听你娘的话。”
宁适声音哽咽地说道:“我听话,爹爹你放心。你一定要回来。”
只要他爹回来,哪怕,哪怕少个胳膊少条腿也不怕,他伺候他爹。
镇子里有好几个残疾的大爷和大叔,他们都是打仗伤的。宁适看见了都会帮忙扶一下。
宁尚抬起头将泪水憋回去,“嗯,爹一定回来。爹还教你习武呢。”
在座的几人,都被这对父子的对话听得眼眶泛红。
心里都在暗骂,该死的突厥人,总有一天,一定把他们赶得远远的,再也不能来骚扰大越。
这一晚家里的男人们都了无睡意。死亡的威胁,对亲人安危的担忧,对未来的迷茫。
太阳照常东升西落,昼夜依然交替,个人的万千思绪阻挡不了前行的步伐。
宁尚回营三天了,营里雪橇和滑雪板造了不少,驻守的队伍准备轮换了。
家里也知道了宁尚即将到下面村屯驻守的消息。
宁安赶着做了十来个烤面包和一大包肉干,希望他叔叔能不饿肚子。
郑晴给他做了最厚的棉袄和棉鞋,以及手套帽子,并在上面绣了平安二字,希望相公不被冻着,平安归来。
蒋英每天都要念十遍地藏经,祈求上苍保佑家人平安。
孩子们也更乖了,宁适跑去向退下来的老兵询问打仗的经验,整理起来让祖父捎给他爹。
宁远感觉到了家里的不寻常,减少了捣蛋的次数,努力跟着读书习武,做力所能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