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饭不顶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171章 在山西逐步推进 她后来又有幸去现代学习了一段时间,在那段日子里,她的见识与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如今,她已然成为了自己的得力助理,平日里,凡是自己每日需要做的事情,她都能提前妥善安排好,考虑得十分周全。 而自己一旦有任何疑问,她也能迅速调出相关资料,供自己查阅参考,着实帮了自己的大忙。 正思绪间,楚兰心端着笔记本电脑走到了朱元璋身旁,示意他查看统计好的数据。 楚兰心指着电脑屏幕,说道,“陛下,数据都统计好了。” “这是沐英将军汇报的士兵人员变动情况,新招募的两千名士兵皆来自普通百姓。” “经过初步的体能测试和筛选,他们的身体素质总体来说还算不错。” “不过,由于他们之前都未曾接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所以还需要一段时间来进行系统的操练,才能真正形成有效的战斗力。” “另外,关于晋王殿下负责的武器生产数量,这个星期武器的产量相比之前有所提升。” “但部分新型武器的生产进度还是有些缓慢,仅仅只是勉强达到了之前制定的数量标准。” “宋学士那边培养出能参与改革推行的学子数量较上周有小幅度增长,可惜比预期少五名学子。” “军事学院那边,因为之前安排出去了五十人,现在学院里仅剩下了三十二名学子。” “不过,魏国公这次又招收了两百名军户子弟或是普通百姓家的孩子,这些孩子都是十五岁。” “魏国公提到,这些新入学的学子大多都不识字,培养的周期可能会长一些,不过好在他们的可塑性很强,比较容易培养。” “至于水泥厂和钢铁厂,由于所使用的设备本就是从现代淘汰下来的,部分设备已经老化,所以产量较预期略有下降。” “基于这种情况,臣建议让晋王殿下前去查看一番。” “凭借他在工业方面积累的经验,或许可以先在车间里生产出能够替换的设备。” 朱元璋紧盯着电脑屏幕,神色凝重,听完楚兰心的汇报,微微点头,随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他的脑海中迅速梳理着各项事务的轻重缓急,权衡着每一个决策可能带来的影响。 片刻后,他缓缓开口,“沐英那边,新募的两千百姓虽无军事基础,但身体素质既然不错,便是可塑之材。” “传咱旨意,让他挑选军中精锐充当教官,制定一套合理的训练方案。” “务必在三个月内,让这些新兵具备初步的战斗能力,能上得了战场。” “是,陛下。”楚兰心迅速提笔,在本子上认真记录着。 朱元璋接着说道,“晋王的武器生产,产量提升是好事,但新型武器进度缓慢可不行。” “新型武器关乎后续一系列改革,绝不能掉以轻心。” “让晋王召集所有参与新型武器研发与生产的工匠、技师,开个紧急会议。” “让他们明确任务的紧迫性,加快研发和生产进度。” “若遇到技术难题,让他来找咱,咱和他去现代再找找资料,务必解决问题。” “宋学士那边,学子数量虽有增长,却未达预期。” “改革之路艰难,正需要大量有识之士投身其中,助力推行。” “告知宋濂,拓宽选拔范围,不要只盯着传统的文人圈子。” “市井之中,或许也藏着不少有真才实学之人。” “让他不拘一格,广纳贤才,对于愿意投身改革事业的,不论出身贵贱,均可参与选拔。” 朱元璋有条不紊地安排着。 “军事学院这边,徐达新招的两百名学员,虽大多不识字,但可塑性强便是优点。” “先集中精力开展文化扫盲,让他们尽快具备基本的读写能力,这是学习军事理论与技能的基础。” “没有文化,就难以理解军事知识,更无法灵活运用战术战略。” “让那三十二名老学员协助教学,既锻炼了老学员,也能加快新学员的成长速度。” “老带新,以老促新,这样的模式能让学院的教学工作更有效率。” “而且,每隔半月,进行一次考核,对表现优异的学员给予奖励。” 朱元璋详细地规划着军事学院的教学工作。 “最后,水泥厂和钢铁厂的事,你提议让晋王去,咱觉得可行。 朱元璋微微点头,认可了楚兰心的提议,“即刻传旨,让晋王速速前往。” “让他全面检查设备老化情况,制定详细的设备更换与维修计划,尽可能的恢复产量。” “这两个厂是大明工业的基础,产量上不去,会影响到很多方面的发展。 “同时,让他留意生产流程,看看是否有优化的空间,提高生产效率。” “是,陛下,臣这就去一一传达旨意。” 楚兰心恭敬地应道,将朱元璋的每一条指令都清晰记录下来。 待记录完毕,她将纸张整理好,准备立刻去执行各项任务。 “等等。”朱元璋叫住了她。 “把这些数据整理一份,给标儿送去,让他知晓这些情况,并让他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遵旨。”楚兰心再次欠身,这才匆匆退下。 朱元璋靠在椅背上,缓缓闭上双眼,试图让自己疲惫的身心得到片刻的舒缓。 如今这改革的摊子越铺越大,千头万绪,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差错。 他不仅要应对外部那些虎视眈眈的反对势力,那些豪绅、学子,甚至可能潜藏着的武将们的异动。 还要精心把控好内部的发展节奏,让军事、工业、教育等各个方面都能协调发展,稳步前行。 为朱标将来接手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他心中坚定不移的信念。 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在自己的努力下,顺利继承这大明江山,将大明王朝推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 想到这,朱元璋下意识地抬头看了看表,已经到了晚上九点半。 他微微叹了口气,心中的疲惫感愈发浓重。 在这重重压力之下,他突然无比想念在现代的妹子、儿媳、雄英。 有他们身边,似乎能忘却一切烦恼,寻得内心的宁静。 他决定去现代找他们好好聊聊,放松放松紧绷的神经,明早喝碗胡辣汤,再回来继续为大明奋斗。 …… 而李奥一行仍在山西各地卫所马不停蹄地奔波,忙于给卫所分发种子,和给附近百姓普及一些未来不久的改革措施。 他们抵达平阳卫后的第二天,负责管理山西煤矿事务的赵成就匆匆赶来拜见。 赵成本是朱元璋身边的太监,朱元璋在现代深刻认识到煤矿的重要性后,特意将他派到山西,委以管理煤矿的重任。 此次赵成特意前来,主要是想询问朱元璋是否有新的指令和安排。 李奥、牛晓乾、刘伯温见到赵成,纷纷热情地迎上去。 李奥满脸笑意,“赵公公,许久未见,在山西这边还习惯么。” 牛晓乾也在一旁附和,“是啊,赵公公,你这一来,咱们可得好好唠唠。” 刘伯温则拱手行礼,“赵公公,别来无恙。” 赵成满脸堆笑,连忙回礼,谦卑地说道,“几位大人客气了,老奴一切安好。” 李奥笑道,“赵公公,你也知道我们在现代没有那么多的规矩。” “虽然你没在现代专门学习过,可你也跟着老朱一起去过现代,怎么还一口一个‘老奴’的。 “咱们之间说话,咋还这么拘着,随意些就好。” 赵成脸上露出些许尴尬的神情,“李大人,老奴在宫里伺候久了,这习惯一时半会儿还真改不过来。” 牛晓乾哈哈一笑,拍了拍赵成的肩膀,“就是觉咱们现在都是为了大明的事儿奔波,没必要弄得这么生分。” 赵成点点头,道,“多谢几位大人体谅,老奴心里明白。” 刘伯温微笑着说道:“好了,咱们也别光站着说话了,赵公公快请坐。” “既然来了,咱们就好好聊聊山西这边的事儿。” 说着,他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 寒暄过后,李奥率先切入正题,“赵公公,先给我们讲讲山西的近况吧。” “如今炉子和烟囱的产量,以及煤球的产量,都详细说说。” 赵成立刻收起脸上的笑意,神色变得严肃起来,清了清嗓子,开始有条不紊地汇报。 “李大人,得先跟您提一嘴,陛下要求这些都要保密,秘密进行,对各项生产都有影响。” “就拿炉子与烟囱的生产来说,工坊里熟练工匠本就稀缺,由于不敢大规模招募新人,生怕泄露机密,只能依靠现有的少量人手。 “这一个多月工坊全力运作,炉子和烟囱一共有不到两万套。” “至于煤球,同样因为陛下要求保密,目前一共还不到十万个左右。” “这些都还是工人们加班加点的成果。” 赵成说完,目光看向李奥等人,等待他们的回应。 李奥听到如此有限的产量,不禁皱起了眉头,十分不理解朱元璋对这些东西保密的深意。 他转头看向刘伯温,面露疑惑地问道,“刘老,老朱没事干要这些东西保密干嘛,现在产量这么低,老朱到底是咋想的” 刘伯温微微皱眉,沉吟片刻后缓缓说道,“小李,陛下如此安排,想必有他的深意。” “你也知晓,咱们此行的目的,还有要让曹国公暗中与靠近大明的部落通商任务。” “让曹国公贩卖一些食盐,少量的粮食,以及炉子煤球,就是为了安抚他们,让他们安稳几年,若是能投靠了咱大明更好。” “其中因为北方寒冷炉子和煤球更是重要,才要保密。” “若是过早泄露出去,让蒙元朝廷那边知晓,他们可能会为了防止那些部落生出异心,提前强行把那些部落迁移走,如此一来,让安抚拉拢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而且,你也清楚,陛下如今一心扑在获取橡胶树上,南方一些国家是关键所在,在这个当口,北方必须保持稳定,不能出乱子。” “陛下甚至将炉子和煤球当作推动北方改革的重要工具。” “通过提供这些物资,改善百姓生活,进而引导他们接受改革。”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计划稳步推进,不被外界干扰破坏。” “所以,当下的保密措施,实则是为了未来更大的战略布局。” 李奥和牛晓乾听后,有些呆愣地对视一眼,眼神中满是惊讶与意外。 他们实在没想到,那些在现代几乎被淘汰、毫不起眼的炉子和煤球,在朱元璋的手中,竟能摇身一变,成为大明北方改革和安稳拉拢蒙元部落的关键要素。 牛晓乾率先打破沉默,感慨道,“真没想到,在咱们现代以前随处可见,现在都快淘汰干净的东西,到了老朱这儿,居然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 他的语气中,既有对朱元璋智慧的钦佩,也有对事物在不同时代价值差异的感叹。 李奥也缓缓点头,眼神中透露出思索的光芒。 “是啊,咱们只看到了这些东西本身,却没看到老朱将它们与北方改革、部落安抚联系起来的宏大布局。” “不过,既然老朱让咱们先来山西这边,怕也有全面放开,提升产量的意思,毕竟分发种子与学子的宣传都有了。” “种子能改善民生,让百姓吃得饱,学子能传播知识,带来新思想。” “现在加上这炉子和煤球,若是能大量供应,冬天百姓不受冻,部落也能安稳。” “这相辅相成,说不定就是老朱开启北方改革的前奏。” “要不我现在就和老朱视频确认下,看让赵公公把这些技艺不必保密,直接全面放开如何” 牛晓乾和刘伯温对视一眼,微微点头,都透露出赞同之意。 “行,老李,你联系下老朱,看他咋说。”牛晓乾说道。 李奥掏出手机,启动视频通话功能,不一会儿,朱元璋的面容出现在屏幕中。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韩娱之倒霉神系统

韩娱之倒霉神系统

妩媚的雪
我倒霉,成不了男票,但是,我可以让你成为我的女票,不知道,你愿意吗?
军史 连载 107万字
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

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

清炖小皮
李济世穿越异世界,成为大周皇子,却被篡权夺位的女帝送到北蛮和亲。第一天,和亲:“皇子和亲,还有这种好事!?”第二天,入北蛮:“岳父,我可太想当皇帝了!你有兵,我有名,你我合并,岂不成功解决了游牧民族不能匡扶正统的问题?”第三天,天下正统在草原,起兵南下平叛!第四天,爱你老妈,玄武门见。第五天,没有人比我更懂游牧民族的危害。第六天,各位娘家人,别人找不到你,朕还找不到你吗?第七天,封狼居胥,天下一统
军史 连载 43万字
遥遥一梦非故人

遥遥一梦非故人

两生欢梦
结合了大量影视脑洞元素,想到啥写啥1V1纯爱,男女主自始至终爱的都是同一个人。不过灵魂不一样。女主有两个灵魂,一个是原主,一个是魂穿女主,男主爱的是原主的灵魂。男主一个灵魂,产生了四个分身,分身有两个容貌不一样,容貌不一样分身爱的是魂穿女主,这是人能想出来的剧情?女主原创魂穿,男主原创改编,用的润玉名字,不敢说算润玉同人吧,因为剧情不一样了,这么写只是为了给润玉一个好结局,谁懂啊这本书写了八年,六
军史 连载 5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