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饭不顶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172章 应对武将,商贾出场 李奥也没废话,将他们对于炉子、煤球生产保密与产量提升的担忧,以及想要放开保密限制的想法,一五一十地向朱元璋说了一遍。 朱元璋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意,开口道,“小李,这些分析,是伯温想出来的吧” 李奥微微一愣,随即也笑了起来,“关于保密原因,确实是刘老推测出来的。” “但后续提出在北方推进改革这一想法,可是我琢磨出来的。” 朱元璋脸上露出欣慰的神色,“不错,你小子总算有了些长进,懂得往深里思考问题了。” “咱当初把你们派到那儿,就是希望你们能在实践中多历练历练。” 李奥听到朱元璋的夸奖,嘿嘿一笑,“还行,还行,这段时间几乎天天跟你和标哥在一块儿,要是还跟以前一样,都和你们玩不到一起了。” 朱元璋不禁大笑起来,“你这小子,还是这么没个正形。不过,能有长进就好。” “这北方改革之事,关系重大,容不得半点马虎。” “咱现在就同意你们放开炉子和煤球的保密限制,但后续一系列安排,你们可有详细规划” 李奥瞬间脑海中闪过一路所见所闻,神色变得认真严肃。 “大叔,我们这一路实地走访,深切感受到北方人口太过稀少。” “一旦全面放开生产,煤矿开采量势必大增,这就急需大量人力。” “我想着,可以借此机会把南方的流民吸引过来做工,既解决了劳动力短缺问题,又能填充北方人口。” 牛晓乾紧接着说道,“同时,咱们得把煤当作山西经济腾飞的支柱,借此让山西快速富裕起来,吸引八方商贾。” “等工坊产量提升,炉子和煤球大量上市,届时必然需要成熟的销售渠道。” “那些嗅觉敏锐的商贾,自会带着雄厚资金和广泛人脉蜂拥而至。” “如此一来,围绕煤炭产业的上下游链条,就能逐步搭建起来,形成一个完整且繁荣的经济体系。” “最重要的是,能借此机会直接定下新的商税政策。” 刘伯温听着,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他俩在现代虽是正儿八经的学渣,可平日里的所见所闻,再加上这段时间在各地的历练,倒也让他们成长了不少。 如今,已然有了几分对局势清晰洞察,懂得借势发力推行改革,不再是当初那副懵懂模样了。 而朱元璋凝视着视频中侃侃而谈的李奥和牛晓乾,目光中透着审视与欣慰,心中暗自感慨这二人的蜕变。 在现代时,这两人或许还带着些懵懂,可如今竟能对山西煤炭产业发展规划得头头是道,实在令人刮目相看。 他一边听着,脑海中一边飞速盘算起在这产业布局中,如何巧妙推动一些关键事情,比如给予武将一些好处,这无疑是稳固朝堂、推进改革的重要一步棋。 他沉思良久,心中诸多思量,并未立刻表态,而是开口说道,“你们等下,咱把标儿叫来再详细商议,一会咱联系你们。” 言罢,他果断地伸手点击屏幕,中断了视频通话。 紧接着,他迅速联系朱标,又转头吩咐楚兰心,“赶紧把伯温招揽的商贾名单调出来,咱稍后要用。” 楚兰心立刻领命,手脚麻利地开始查找资料。 朱标此时正在处理手头事务,收到朱元璋召唤,丝毫不敢耽搁,立刻骑上电动车便朝着乾清宫赶来。 自朱元璋从现代购置了一批电动车后,为了让通行更加便捷高效,干脆下令拆除了宫中所有宫殿的门槛,自此,电动车在宫中畅行无阻。 规矩哼哼,咱朱元璋就是大明的规矩。 不多时,朱标走进乾清宫,神色间带着几分关切与询问之意。 朱元璋也不啰嗦,把山西那边李奥他们汇报的情况,简明扼要地给朱标讲述了一遍,而后就立刻再次联系了李奥他们。 视频接通,朱元璋看着李奥他们,脸上浮现出一抹欣慰的笑容,语气中满是长辈对小辈成长的夸赞。 “你们俩小子,这段时间没白历练,刚才说的可真是让咱刮目相。” “初来之时,你们对朝堂局势、民生发展懵懵懂懂,可如今说起这产业规划,头头是道,思路清晰。” “还能结合北方实际,考虑到吸引流民、发展经济、搭建产业链,方方面面都顾及到了,实在是难得。” 李奥和牛晓乾听到朱元璋这般夸赞,下意识地立刻挺起胸膛。 这可不是上学时老师那寻常的夸赞,而是来自朱元璋这个开国皇帝给出的中肯评价。 李奥赶忙说道,“还行还行,这还要多亏有刘老这一路的悉心教导。” “我们跟着刘老,在各地亲眼所见所闻,经历了那么多事,才让我们有了这些想法。” 朱元璋笑着点头,眼中流露出欣慰之色,“不管怎样,你们的成长咱都看在眼里。” “其实,关于山西煤炭产业,咱早有谋划。” “本就打算让伯温招揽的商贾负责销售,他们在商业运作上经验丰富。” “往后在修路、开办供销社这些事儿上,也能借助他们的力量出份力。” 说到此处,他微微顿了顿,语气一转,神色变得凝重起来。 “可现在,湖广那边出了些状况……” “现在所有人都在盯着河南改革与湖广反对改革的动静,局势微妙得很。” “咱为了预防标儿在推动土地国有化时与武将们直接对立,这次咱必须亲自把控局势,容不得半点闪失。” “咱打算下令,让各地都指挥使以上的官员分批进京述职。” “届时,安排他们见识见识那些威力惊人的现代武器,以此作为震慑。” “让他们清楚,朝廷的力量不容小觑,莫要轻易生出异心。” “随后,由标儿出面,给予他们家族一定的商业股份分成。” “如此恩威并施,双管齐下,希望能引导他们支持改革,起码不会公然作对。” “咱要让他们明白,改革于国于家都有益处。” 牛晓乾的出身就让他对股份及其敏感,问道:“大叔,关于武将家族的事,你详细说下。” “他们是否会参与其中的管理与经营” “武将家族权势颇大,一旦插手,十有八九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造成垄断的恶劣商业环境。” “这对商业发展极为不利,最好就是给个股份分成就行,绝不能让他们参与实际的管理与经营中。” 朱元璋微微颔首,对牛晓乾的顾虑表示认可,欣赏地看了牛晓乾一眼,说道,“小牛,咱也深知武将家族若涉足商业经营,弊端重重。” “他们手中有权有势,若再掌控商业经营,很容易破坏市场秩序。” “所以此次安排,他们只能按股份拿取红利,绝无插手其中的机会。” “小李,小牛,你们俩,可得好好干。” 说着,朱元璋的目光在李奥和牛晓乾身上停留,语重心长道。 “如今山西这边,已然成为了北方改革发展的前沿阵地。” “接下来,你们与文忠会面的事宜,务必安排得妥妥当当,不能出丝毫差错。” “等在山西的事务暂时告一段落,就往北平去。” “北平那可是个关键之地,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你们去了那儿,得多花些心思了解当地的民生情况,为后续的发展布局好好做准备。” “最后,” 他微微停顿了一下,“你们还要前往辽东。” “记住了,到了辽东,把种子留给胡惟庸。” “不过,咱也得跟你们提一嘴,关于改革,辽东暂时不进行。” “那儿实在是太远了,咱们现在的力量很难触及到,而且当地的局势错综复杂,还需从长计议,不能轻举妄动。” “若是贸然进行改革,恐怕会引发诸多变故,到时候局面就难以收拾了。” “你们去了辽东,主要是先把种子交接好,顺便了解一下当地的情况,为以后可能的改革做些前期的调研和准备工作。” 李奥开口说道:“好的,保证按照你规划的路线走。” “大叔你放心,我们肯定把事儿办好!” 牛晓乾也在一旁用力点头,表示赞同。 朱元璋看向刘伯温,目光中满是信任,缓缓说道,“伯温呐,这俩小子往后还得你多多费心,好好教导着他们。” “你谋略过人,经验丰富,定能让他们少走些弯路,快速成长起来。” “陛下放心,老臣自会倾囊相授。”刘伯温微微颔首。 接着,朱元璋又将目光转向一旁的赵成,神色严肃地说道,“赵成,你也听好了。” “他们在山西的这段时间,他们的安排,你得好好听从。” “协助他们把事情办好,若有差池,唯你是问。” “这关乎着山西乃至北方改革的大事,容不得半点疏忽。” 赵成赶忙跪地,恭敬说道,“陛下放心,老奴一定谨遵吩咐。” “老奴定会尽心尽力,协助几位大人,绝不敢有丝毫懈怠。” 待与朱元璋的通话结束,李奥转身面向赵成,说道,“赵公公需要你忙起来了,事不宜迟,你即刻着手大量生产炉子与煤球。” “等陛下派来的商贾一到,咱们就得立刻全面开启售卖。” “另外,把工坊里现有的炉子和煤球,全部给曹国公李文忠送去。” 赵成应道:“李大人放心,老奴这就去安排。” “工坊那边,老奴会盯着工匠们日夜赶工,保证产量和质量。” “给曹国公送的物资,老奴现在就去安排,定不辜负大人所托。” 说罢,便转身快步离去,风风火火地去筹备相关事宜。 而朱元璋在结束通话后,对朱标语重心长地叮嘱道,“标儿,你也听到了,记住,你面对那些武将时,切莫过多的提及改革事宜,只要给他们一些好处即可。” “武将们手握兵权,心思各异,过多谈论改革,容易引起他们的抵触和不安。” “你只需让他们知晓,朝廷不会亏待有功之臣,跟着朝廷的安排走,家族便能享受长久富贵。” “让他们感受到朝廷的诚意和恩宠,自然就会对改革多一份支持,少一些反对。” “儿臣明白,定会小心应对,不让武将们心生疑虑。” 朱标神色凝重,认真地点点头,将朱元璋的话牢记在心。 朱元璋拿起楚兰心整理好的商贾资料,递到朱标手中,继续说道,“标儿,这些都是伯温精心挑选出的商贾。” “他们在商业经营上都有各自的本事和经验,此番,得往山西派些过去。” “他们到了山西,一方面要负责炉子与煤球的销售。” “这不仅关系到山西煤炭产业的发展,也能让百姓在冬天有温暖的保障。” “另一方面,还要落实建立供销社的措施,不仅能为百姓提供便利,还让百姓买到实惠的商品。” 说到这儿,朱元璋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忧虑,语气也加重了几分。 “另外,湖广那边局势不稳,也得派遣一批商贾过去。” “湖广是重要的地区,如今改革引发了一些动荡,百姓们人心惶惶。” “等那边局势稍有缓和,立刻成立供销社,给百姓销售平价粮食。” “湖广百姓因改革之事人心浮动,平价粮食能稳住他们的心神,也是朝廷安抚民心的关键举措。此事,你务必上心。” 朱标双手接过资料,仔细翻看了几页,眼中透着专注与认真。 “父皇放心,儿臣定当妥善安排。” “山西与湖广的商贾派遣,儿臣会根据两地实际情况,挑选合适人选,确保任务顺利推进。” “山西侧重煤炭产业,需要有经营工业产品经验、人脉广泛的商贾。” “湖广局势特殊,得选派善于应对复杂局面、在粮食贸易方面有经验的商贾,儿臣定会斟酌考量,万无一失。” 朱元璋拍了拍朱标的肩膀,语重心长道,“标儿,这些事看似简单,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