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赤脚医生手册,大医精诚
恶魔吻德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任务一:请到十位名医来医学院任教,并请至少一位御医来担任医学院院长;完成奖励:《千金方》】 【任务二:请到十位名医来医学院任教,并请‘药王’孙思邈来担任医学院院长;完成奖励:《千金方》+《赤脚医生手册》】 一看到系统的提示,李恪顿时欣喜若狂。 《千金方 》又名《备急千金要方》、《千金要方》,乃唐朝医药学家孙思邈于永徽三年所着。 此书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也是中医理论学的基础,更总结了很多医学上面的成就。 有了此书,必定能让医学院风靡整个大唐。 而作为穿越者三大神书的《赤脚医生手册》,它的重要性就更不用多说了。 在后世,这本书诞生于华夏国正处于缺医少药的大环境下。 那时候,为数不多的医疗资源都聚集在城市中,农村人生病了也很难及时得到救治。 为了更好服务于全国各地,《赤脚医生手册》应运而生。 《赤脚医生手册》中,能用一句话说清楚的,绝对不多说一个字。 能用蒲公英、艾草解决的问题,绝对不让你多花钱买药吃。 能用手揉按摩消除的问题,也从不建议盲目用药。 这本书涵盖了日常生活中能遇到的绝大多数疾病。 还被联合国翻译了50多种语言,在全世界发行。 这两本若是能够都得到,那这医学院必定直接原地起飞。 “哎~若是能找到孙药王就好了。”李恪忍不住发出一声感慨。 “孙药王”何时微微抬头,疑惑道。 “孙思邈医术高超,本王敬他为药王!”李恪随嘴糊弄。 他差点忘记了‘药王’名号是后世对孙思邈的尊称。 何时点了点头,手中的记录也不曾停下。 “哦~原来如此。” 孙思邈的大名他自然是听过的,可‘药王’这名号却不曾听闻。 李恪暗自可惜,奈何他不知道孙思邈现在何方。 可谁知,下一刻就听见何时说道:“殿下,您要说别的郎中,我还不一定能找到。” “可您要说孙神医,找我就算找对人了!” 李恪猛地侧后,欣喜道:“什么你知道孙神医在哪” 何时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我不知道孙神医的踪迹,但我爷爷有办法联系到他。” “快给本王说说,难道你们还是亲戚不成” 李恪顿时来了兴趣,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 真是刚打瞌睡,就有人递枕头啊! 何时倒也没有隐瞒,将故事娓娓道来。 “我小时候体弱多病,孙神医曾给我诊治过一段时间……” 何时一番解释后,李恪这才知晓事情原委。 孙思邈有个爱好,有事没事就喜欢小酌几杯。 而他平时最爱喝的酒,居然是何酒老爷子酿的。 何酒老爷子每年都会请孙思邈来品酒,也难怪何时说能联系上孙思邈了。 李恪点了点头,心中默念道:“系统,我选择任务二。” 【叮,任务二领取成功】 只要孙思邈能来,李恪就有把握把他留下。 “那到时候还得你给孙药王传个信,这医学院院长的位置,本王给他留着了。” 可何时却面露难色,有些担忧地提醒道: “殿下,您想让孙神医来担任院长,这恐怕有点难。” “孙神医向来不喜被束缚,更喜欢隐居乡野。” “就连陛下想赐予孙药王爵位,他都拒绝了。” 李恪却不以为意,摆了摆手,自信地说道: “放心,你只管负责传讯便是。” “孙药王最大的理想,就是悬壶济世。” “而本王成立医学院的宗旨,也是悬壶济世。” “本王相信,他只要能来,就绝对会愿意担任院长一职。” 能写出《大医精诚》的人,怎能拒绝造福于民呢 何时:“……” 他不知道殿下从何而来的信心,不过还是点头应下了。 …… 转眼之间,一周过去。 而就在这日一早,李恪又收到了一则好消息。 之前他不是召唤了顶级土木工程师,让他设计城建嘛 一段时间过去,城市设计方案终于出炉了。 陈深出现的时候,手里揣着一大叠设计图纸。 “蜀王殿下,根据您提出的要求,我们一共设计了三套方案。” “这三套设计的关键就在于对建筑材料的要求不一样。” “第一套方案楼高普遍比较矮,最高的也不过5层楼。” “不过,此方案对于建筑材料的要求也相对比较低。” “第二套次之,层高普遍在10楼左右…第三套最接近现代化。” 他还想继续介绍下去,李恪当即便是摆手打断。 “现在建筑钢筋的问题还没解决,制作工艺也没那么先进。” “你就是给出了那么多建设方案,咱们也完不成啊。” 大哥,这是在唐朝好嘛! 设计10楼以上的房子,你是认真的吗! 李恪感觉这家伙有些太过理想主义了,也不愧是‘聪明绝顶’的教授。 “现有的建材你了解一下,水泥是波特兰水泥,砖头是水泥砖,砂石料也管够。” “大部分建材都已经准备完毕,只差建筑钢筋还没攻克了。” “本王手下的工匠已经制作出一批建筑钢筋,现在正按照之前制定的表格检测。” “你若是有时间,就帮着攻克一下建筑钢筋的难题吧。” “若是建筑钢筋质量能达标,那城建工程就可以正式启动了。” 陈深一拍脑袋,抓了抓那仅存的倔强头发。 “差点忘了,此次回去我还查了不少资料。” “建设初期的钢筋制作工艺如今应该有办法复刻。” “再加上有我出马,绝对能解决建筑钢筋的问题。” 陈深拍着胸脯,自信保证道。 “但愿如此。”李恪微微颔首。 …… 不得不说,陈深也确实有两把刷子。 在他入驻之后,不到半月就彻底解决了建筑钢筋的问题。 而大唐这边,也书写了‘人多力量大’的奇迹。 所有的冶铁工匠全力配合陈深进行整改、实验。 在众人的努力下,建筑钢筋的质量顺利通过检测。 李恪当即下令,开始大规模量产建筑钢筋。 “其他的地方不做改动,本王的北疆都护府需要采用全现浇剪力墙结构。” 所谓的全现浇剪力墙结构,就是整体采用混凝土浇筑,全程不使用一块砖。 这种建筑具有很高的耐用性和安全性,能够抵挡自然灾害和外力的侵袭。 这种一体浇筑房建设周期还短,而建设成本就根本不是李恪需要考虑的。 “我给你规划一批匠人,具体施工要求你来和他们进行交接。” “接下来定襄城的建设就全靠你了。”李恪终于松了一口气。 “好。”陈深点了点头,将要求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