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人间烟火气
常龙罗少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撕拉......。” 一招挥剑之势冲天而击,剑刃前的空气被瞬间压缩,如匹练般化为无形剑气,划破空间,一往无前斩杀一切。 庭院中剑刃切割空气的声音,像是慢了半拍才传到罗正阳耳中。 “砰.........。” 一道白线飞奔而出,激射至七尺开外,化为清风瞬间消失。 “刺啦!.........咔嚓!..........。” 一根树枝从树干上脱落,应声掉落在地上。 挥剑之势轻顿,张道长身姿收势而立。手腕轻动,使了一个挽花动作,长剑立马剑尖向上,负于身后, 张道长调整气息,放松紧绷的身体,微闭眼睛深呼吸了一口气。 “呼!...........噗!..........。” 一道白线伴随着呼啸之声,离他三尺才消散。 “吐气成箭。” 张道长微闭的眼睛睁开,浑身散发的肃杀气瞬间收敛,内藏于心。手腕轻抛手中长剑,收入剑鞘中。 “收剑式。” 寒风凛凛的庭院空间,随着张道长收剑入鞘,冰封瞬间瓦解。夏日清晨的温热充斥庭院空间。 张道长又变成一个慈祥而严肃的道长,如沐春风般洗礼人心,终于让躲在墙角的罗正阳有了喘息之机,紧绷身心得到缓解。 “杀过人的剑就是不一样,不是常人所能承受。” 罗正阳暗自做了一个决定。 “我一定要学会这套剑法。” 罗正阳僵直着身体,迈着颤颤巍巍的步伐,走到张道长跟前,眼神坚定,哆哆嗦嗦的道。 “师傅,您这套剑法也太..太厉害了吧!” “好...好..吓人。” “我能学会不!” 张道长解下长剑,放到木制武器架子上,看着有点惊吓过度的罗正阳,轻声道。 “多宰几头倭人就行。” 罗正阳听到张道长的回答,更懵逼。呆愣在那里,心里忍不住一阵哀嚎。 “多宰几头倭人” “师傅啊!您说的倒轻巧,但现在是和平年代啊! “那里有倭人让我宰” “您这是活生生的,断我念想啊!” “我还等着剑法大成,一剑寒光照九州呢!” 张道长看着呆愣在那里的罗正阳,肯定又是在噫想,连忙告诫起来。 “正阳,不可瞎想。” “我之剑法与常人所练一样。” “都是击、刺、洗、格四种基础剑法演化而来。” “每个人的缘法不一样。” “我那时,是时局所逼,抗倭为第一要务。” “杀敌方为其目的。” “染血再所难免,自是意境侵染,剑法自带杀气。 张道长轻抹了抹额头的汗珠,摇了摇头,自嘲起来。 “老咯!不行咯!” “没有年轻时候的气血旺盛,耍一套剑法就流汗。” “那时连宰三头倭人,也不带流汗。” 张道长可能,真的不是在吹牛,他甚至说的有点委婉谦虚,实际上可能宰的更多。 东大抗倭时期事变爆发,倭寇偷袭。当时一个排的战士身背大刀,阻击倭寇。 在这支由大刀组成的队伍中,一位19岁年轻的战士,他挥舞大刀,犹如霸王在世,连宰13头倭人,活擒一头倭人。 罗正阳被张道长俏皮自嘲声,拉回现实,忍不住翻白眼,心里佩服。 “师傅啊!您老这不是自嘲。“ “您这是炫耀自己的丰功伟绩,好不。” 罗正阳眼神带着些许期盼,脸上期待的神情,连忙开口轻声道。 “师傅,您看我还有机会练成不。” 张道长摸了一把胡子,表情严肃,拿出师傅教徒弟的严厉眼神,盯着罗正阳,肯定道。 “能成!” “练好基本功,熟能生巧。” “多练,多学,肯吃苦。” “多磨炼,技艺自会提高,自有成功之时。” “你练上后,自有体会,自然会知道能不能成。” “正阳,不知你听过一句谚语没。” 罗正阳眨了眨眼睛,好奇的看着张道长。 “师傅,是什么谚语” 张道长也不卖关子,直接回答。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 “见血后的剑法自会成为杀人技。” 罗正阳秒懂,让他瞬间想到了一样东西,东大禁用,严防死守的东西。 “如若持有,起步三年铁窗泪。” 西大却能自由持有的东西。 “众生平等器,让你的世界更加美好!” “师傅,我懂了。” 张道长看着很有灵性的徒弟,甚感欣慰,转身从架子上,取下两把木剑,拿出其中一把抛给罗正阳。 “正阳,接着。” 罗正阳灵巧的接住,张道长抛过来的木剑,剑长不够三尺,剑重一斤左右。 张道长摆开架势,直接挥舞木剑,演练的速度很慢,口中传授练剑要诀,便于罗正阳铭记。 ”我演练一遍,你记着。” “击剑,保持身体平衡和稳定,双脚分开与肩膀同宽............。” “刺剑,直线出击,手臂伸直,力达剑尖............。” “洗剑,剑身要与手臂形成一个自然的弧形...........。” “格剑,要保持剑身与对手的剑垂直,力达剑身........。” 罗正阳站姿端正,眼神专注的盯着张道长的一招一式,认真聆听师傅的谆谆教诲,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用心记住师傅的每一句话。 少年郎从小到大,都期望自己手握神兵利器,称霸天下。 从儿时手持木棍,对眼前一切事物砍瓜切菜,自是免不了顿顿“竹笋炒肉”,到年长时为生计所迫,期望已成愿景。 “已录入技能【剑法:lv0(0/100)】。” “【剑法】熟练度+1。” “【剑法】熟练度+1......+1.......。” .................... 今天是农历初六。 农历每逢含有一和六的日期,都是花溪镇集市开市的时间。 花溪镇集市上人来人往,男女老少穿梭其中,有挑选商品,也有与摊主讨价还价。 摊主的吆喝声,顾客的询问声,小孩欢快的嬉戏声交织其中,人声鼎沸。 集市摊位上的商品琳琅满目,摆满村民们需要的各种商品,新鲜的水果,农家自养的鸡鸭.........。 2001年的农村集市,是那个年代乡村最热闹的地方。 人挤人的气氛好不热闹,大人和小孩儿们最喜欢的就是逛集市,充满浓浓的乡土气息。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人流中一对年轻的父子,穿梭在人群中,父子俩左顾右盼像是在寻找什么。 “爸,你看那里,有收野生甲鱼的摊位。” 少年郎很快在集市的一角,发现他们需要寻找的摊位,轻声告诉自己的父亲。 罗建军循着儿子指示的方向看了过去,有五个摊位连在一起,都是收野味的。 每个摊位上围了不少卖野味的农户。 罗建军确认位置后,拉着儿子转身就离开,准备去罗满仓那里拿甲鱼,轻声道。 “正阳,走,我们去嗲嗲那里拿甲鱼。” 今天是集市开市,罗满仓一家人在集市人流不多地方,找了一个摊位,摊位上摆满了自己编织的竹制品,准备贩卖。 罗建军的自行车,就停在自家摊位旁边,这年头他可不敢乱停,偷自行车的人,大有人在,要是被偷,会心疼死。 “爸,我先带一只过去试试水。” 罗建军很谨慎,不敢多带,轻声和父亲商量说道。 收野味的摊位上,看似人声鼎沸,没有人管。但这几个摊主能光明正大的摆摊,要是后面没有猫腻。 说出去谁信。 估计那几个摊位都是一伙的。 你要是大批量的去卖,肯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会被人惦记,要是背后打你主意,被点了得不偿失。 带一只过去,不会引起注意力,人家也不会多想。就算被点,最多没收一只甲鱼。 一个30多岁男人,一副笑眯眯的样子,蹲在摊位前,询问价格。 “老板,甲鱼今天什么价” 摊主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一看就不是善茬,抬头招呼一声摊位前的男人。 “45一斤,你卖不。” 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听到摊主的报价,眼睛睁大,满是怒火,拉了一把与摊主交涉的男人,轻声嘀咕。 “王哥,他这也太黑了吧!欺负我们不懂价格。” “城里饭馆的收购价都是150块一斤呢!” “才45块,这是把我们当猪宰。” “这点价格,都不够我俩这两天的油费呢!” 30多岁男人看了一眼,面露寒霜的摊主紧盯着他,估计是他俩的谈话被摊主听见,吓得他一哆嗦。 文亮刚才说的话,纯粹是砸场子的行为。 价格这样低的原因,他当然知道,这里面的弯弯道道太多了。 就他俩卖的数量,要是直接去城里卖,他俩肯定蹲笆篱子,连忙劝慰身后的年轻人。 “好了,文亮不要说了。” “你把甲鱼给我。” “你要是信我,到时候我告诉你原因。” “为什么一定要在这里卖。” 文亮虽说不情愿,但王哥开口,他肯定听王哥的。压抑心中的怒火,不情不愿的把甲鱼递给王哥。 王哥把文亮递过来甲鱼,递给摊主。 “老板给你,你帮我称下多少斤。” “这里一共能卖多少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