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冰牛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说到底,儒家手中的舆论话语权,不过是皇权旁逸的一小部分。 只要朝廷行得正、坐得端,儒家纵有不甘,也根本无力与皇权真正抗衡。 夏原吉的想法再明确不过,只要皇帝持身以正、治国有道,凡事皆以国计民生为重,颁布的政令尽是利国利民之举,那么任凭舆论场上的污蔑与煽动声浪再大,也伤不到皇权分毫。 因而,他觉得陈兄弟的论断太过夸张。 更何况,他自幼研习儒学,若儒学真是降龙学,他怎么会一无所知 陈羽点了点头,并没有否认夏原吉的这番言论,轻笑着说道: “老夏说得没错,若儒家仅仅依靠儒学典籍,哪怕掌控了舆论话语权,也确实担不起降龙学的名头。但若是再加上儒家奉为圭臬的‘天人感应学说’呢” 天人感应四字一出,朱棣与夏原吉皆是心头一动。 这学说他们再熟悉不过,本就是儒学体系里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朝堂议事、灾异应对时,更是时常被提及。 陈羽见状,缓缓道来: “这‘天人感应’的理念并非凭空出现,其萌芽可追溯至商周时期的‘天命观’。那时人们认为君王的统治受命于天,若君王失德,上天便会降下警示。到了春秋时期,这一理念开始融入儒学脉络。” “《尚书?洪范》中早有‘庶征:曰雨,曰旸,曰燠,曰寒,曰风。曰时五者来备,各以其叙,庶草蕃庑。一极备,凶;一极无,凶’的记载,大意是说,雨、晴、暖、寒、风五种自然现象的顺逆变化,皆与人事休咎相关,若出现极端异常,便是灾祸的征兆,这便是天人感应思想的早期雏形。” “至于圣人孔子,虽未直接提出‘天人感应’的概念,却十分重视‘天命’与‘人事’的关联。《论语?季氏》中记载‘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将‘天命’置于首位; 《春秋》一书更是通过记载日食、地震等灾异现象,暗含对君王行事的褒贬,认为灾异是上天对人事的回应,这为后世天人感应学说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而在天人感应的逻辑里,天子、百姓、上苍构成了一个闭环:上苍是至高无上的主宰,将天命赋予天子,使其拥有统治百姓的合法性; 天子需以仁德治理天下、庇护百姓,以此对上苍负责;若天子失德、政令苛暴,百姓受苦,上苍便会降下灾异,如旱灾、水灾、地震、彗星出现等,作为警示; 若天子仍不知悔改,上苍便会收回天命,默许王朝更替。” 陈羽这番话讲得条理分明,通俗易懂,朱棣与夏原吉听得十分专注。 他们虽熟稔汉朝董仲舒完善后的天人感应学说,却对其萌芽与起源的脉络不甚清晰,此刻听来只觉豁然开朗。 陈羽继续说道: “当然,‘天人感应’的理念并非儒家独有。《春秋公羊传》中对灾异的解读更为直接。 如鲁隐公九年‘三月癸酉,大雨震电’,《公羊传》便释为‘大雨者何雨之甚者也。震者何雷也。电者何霆也。何以书记异也’,将异常天象明确视为‘异兆’,与人事相勾连。” “墨家的墨子也在《天志》中提出过类似观点:‘天子为善,天能赏之;天子为暴,天能罚之’; 主张上天有意志,会根据天子的行为予以奖惩,这与‘天罚’的核心逻辑一脉相承。” “所以,如今大明永乐年间所奉行的天人感应学说,实则是董仲舒在汉武帝时期,融合了儒家的天命观、《公羊传》的灾异解读、墨家的天志思想,再杂糅黄老之学的部分理念,最终构建而成的。” “也正因如此,才有了这套系统化、神话化的大成之作——《天人三策》中所阐释的天人感应体系。” 话落,朱棣与夏原吉双眸中满是惊愕。 他们万万没想到,如今儒家子弟必读的天人感应学说,竟然吸纳了其他学派的思想,连墨家的天罚理念都囊括其中。 可他们接触的儒学,皆是成型的学说,对这段融合的历史却一无所知。 或者说,从未有儒家大儒向他们提及过。 但稍一思索便知,那些大儒定然知晓内情,只是刻意隐瞒了。 陈羽仿佛看穿了他们的心思,接着说道: “儒家的大儒们为了保证学说的神秘性与传承的唯一性,早已将这融合杂糅的过程抹去,把天人感应的全部功劳都划归到孔子名下。” “至于墨子的天志、《公羊传》的解读,在后世儒家子弟的教材与讲授中,渐渐被刻意淡化、直至彻底消失。世人只知‘儒家有天人感应’,却不知其源头本是百家思想的集合。” 朱棣与夏原吉闻言,顿时了然。 在汉朝百家余脉尚存的时代,这种取他人之长、归己之名的手段,本就是学术争鸣、抬高自身地位的常用方式。 陈羽伸出两根手指,神色淡然: “在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里,有两个核心支柱。第一个核心是‘君权神授’。 意思是天子的权力并非来自凡人,而是上天亲自授予的,天子是‘奉天承运’的‘天子’,其统治具有天然的合法性与神圣性。 换句通俗的话说,就是用上天这个最权威的靠山,给天子的权力镀上一层‘神衣’,让百姓从心底敬畏、服从,不敢轻易反抗。” “第二个核心是‘灾异谴告’。意思是上天虽赋予天子权力,却也会监督天子的行为:若天子勤政爱民、政令清明,上天便会降下祥瑞,如五谷丰登、彩云出现以示嘉奖; 若天子荒淫无道、横征暴敛,上天就会降下灾异,如洪水、蝗灾、地震作为警告,提醒天子‘该悔改了’。 再通俗点讲,这就像上天给天子立了个‘绩效考核’,灾异就是‘不及格的警告信’,而解读这‘警告信’的权力,恰恰落在了通晓儒学的儒生手中。” “这两个核心相辅相成:‘君权神授’给了皇权合法性,让皇权能稳固统治;‘灾异谴告’给了皇权约束性,让皇权不能肆意妄为。 “董仲舒提出这套学说的直接目的,是为了神话天子、树立天子的绝对权威。汉武帝时期亟需加强中央集权,这套‘君权神授’的理论恰好契合了皇权的需求,让皇权从‘人间权威’升级为‘神授权威’,自然能得到帝王的青睐与推行。” “但更深层的,是他在儒家立场上的私心:以‘天人感应’为纽带,将儒家学说与皇权深度绑定,让儒家成为解读‘天意’的唯一权威。” 如此一来,儒家便能在为皇权服务的大框架下,名正言顺地掌控舆论话语权,灾异出现时,儒生说‘这是君王失德所致’,百姓便会信; 儒生说这是奸佞当道引发,朝堂便会动。借着解读‘天意’的权力,儒家既能规劝皇权,更能为自身牟取利益、招揽信徒。” “后世的儒家大儒显然彻底看透了这一点。千年来,他们牢牢攥住‘灾异解读权’与‘舆论话语权’,依托皇权的庇护不断壮大:朝堂上,借‘天意’影响国策制定; 乡野间,以‘儒学教化’吸纳子弟;利益上,通过科举入仕占据官僚体系,形成庞大的儒家利益集团。靠着这种‘依托皇权、反哺自身’的手段,儒家才从百家之一,渐渐发展成垄断千年的天下第一学。” 陈羽目光扫过二人,一字一句道: “所以你看,儒家掌控的舆论话语权,本就是影响人心的利器;而天人感应学说,更是给了这利器一把‘天意’的尚方宝剑。” 二者双重加持下,儒生既能用‘君权神授’帮皇权稳固统治,更能用‘灾异谴告’给皇权套上枷锁。” 皇权强盛时,他们便谈‘君权神授’,捧皇权稳自身;皇权衰弱或触及其利益时,他们便借‘灾异’发议论,引民意逼皇权让步。” “这般能捧能压、能放能收的手段,难道还担不起降龙学这三个字吗” “难……难道……天人感应学说……是假的” 夏原吉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脸上满是难以置信。 他性子是执拗了些,认死理,却绝非愚笨之人。 方才陈羽讲解时,自始至终对天人感应没有半分敬畏,甚至隐隐透着不屑。 凭着对陈羽的了解与信任,一个颠覆性的念头在他心底冒了出来。 可这学说毕竟传承了千年,早已刻进读书人的骨子里,骤然被告知可能是假的,任谁都难以立刻消化。 陈羽看着夏原吉眼中的茫然,没有急着开口辩解,而是推开椅子站起身,径直走出屋门,站在庭院中央,抬头对着头顶的苍天朗声骂道: “苍天,你娘的!” “苍天,我日你娘!” “小爷我就骂你了,有种降道雷下来,让老子见识见识你的天人感应,劈死我!” 粗鄙的咒骂一句接一句,连骂了十多声,陈羽才伸了个懒腰,一脸坦然地转身走回屋内,重新坐回原位。 屋中,朱棣与夏原吉早已目瞪口呆,脸上满是懵逼神色。 在这个时代,即便是朱棣这种不信命、敢逆天改命的雄主,对天也存着一份基本的敬畏,从不敢如此出言不逊。 陈羽这般毫无顾忌的辱骂,简直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陈羽坐定后,淡淡看向夏原吉: “老夏,若天人感应是真的,方才我那些犯忌讳的话,苍天听了岂能容忍定然会降下神罚,比如劈几道雷霆取我性命,不是吗” 朱棣与夏原吉闻言,下意识地挪动椅子,悄悄往远离陈羽的方向挪了挪。 明知道真有雷霆下来,躲也躲不开,可心底就是莫名觉得离远些更安全,仿佛这样就能避开天罚的波及。 陈羽将两人的小动作尽收眼底,嘴角抽了抽,继续说道: “我现在还好好坐在这儿,连个喷嚏都没打。老夏,你说说,这天人感应的神罚,到底什么时候来” 辩证一件事的真伪,事实永远是最有力的证据。 若天人感应真的存在,他辱骂苍天之后,神罚为何迟迟不到 若连神罚都没有,那这学说的真实性,便不攻自破了。 这就像前世有人质疑万能上帝时做的假设: 若上帝是万能的,那他能不能造出一块自己搬不动的石头 要是造得出来,他搬不动石头,就不算万能;要是造不出来,那他连石头都造不出,更称不上万能。 这便是用一个简单的事实逻辑,戳破看似无解的命题。 夏原吉抬头望了望屋外晴朗湛蓝的天空,眉头依旧紧锁。 他虽不是食古不化的腐儒,可多年浸淫儒学,心底深处仍不自觉地想为这套学说找补。 犹豫片刻后,他开口道: “陈兄弟,你为民间发明了化肥、土豆,等到来年开春实验成功,朝廷本就打算为你立碑表彰。即便碑还没立,你这番惠及万民的贡献,在民间早已堪比圣人。” “圣人骂几句苍天,就像御史当庭抨击皇帝一样,是出于正道,所以苍天才没有降下神罚。” 陈羽愣了一下,随即笑出声: “老夏,你这说法,倒也能自圆其说。” 他往前凑了凑: “我是不是圣人暂且不论,可老夏你总不会也是圣人吧既然不是,那不如你来试试,也骂几句苍天,看看会不会被神罚惩戒” 见夏原吉面露迟疑,陈羽又补了一句: “老夏你是出了名的清官,若实在有顾虑,也无妨。我府上有不少伙计,让他们挨个出来骂苍天,总能试出天人感应是不是真的,看看会不会引来雷霆之怒!” 说完,他便一脸看好戏的神情盯着夏原吉。 他心里早有底气,自家宅院大,为了安全隐患,屋顶特意装了自制的避雷针。 别说现在晴空万里,就算雷雨交加,也绝不会被雷劈中,根本不怕所谓的神罚。 夏原吉沉吟片刻,心底竟也生出一股悸动。 他觉得这事与其让旁人试,不如自己亲自验证,也好彻底打消疑虑。 于是,他缓缓踱步走出屋门,深吸一口气,又吞了口口水,硬着头皮开口喊道: “苍天,我夏原吉是你的爹!”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这个魔王不从良

这个魔王不从良

柳下西门
为了改变阴暗而压抑了二十多年的死肥宅命运,经过三个月非器械减肥比赛的地狱折磨,肖安成功创造了非器械减肥的神话,站在了领取百万大奖的奖台上。然后,一激动,急性心..
军史 连载 53万字
花滑:冰上圆舞曲

花滑:冰上圆舞曲

紫酥桃子
主角意外穿越到小孩子身上,继承他的梦想,在成为花滑第一人的路上,经历了背叛,伤痛,病魔……最后被时间的洪流冲击着前行,所经历的一切在历史上画上了浓重的一笔。致敬花滑运动员。
军史 连载 47万字
终极妖孽兵王

终极妖孽兵王

天权星
【全球首发!精品力作!】身世成谜!实力强悍!仇敌竟是来自神武界!邂逅红颜,不是神体,就是圣体,我这兵王是不是当得有点假?
军史 完结 206万字
无限之天命超脱

无限之天命超脱

神仙爱凡尘
主神空间,万世轮回,无尽的穿梭之中,谁又能与我相伴万千世界,大道无数,以武御之以夺天地之造化气运无尽武道,何处方是尽头,天命由天?还是由我?何时方能超脱?..
军史 连载 3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