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与之前相比宛如天壤之别
横财三千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安排妥当后,叶轩站于工匠之前,轻咳几声,将沉浸在喜悦中的工匠们的注意力拉回。 叶轩以拳抵唇,启齿言道: “大气式蒸汽机业已研发成功。” “此蒸汽机可付诸实践。” “故而,望尔等批量制造。” “遵命!” 工匠们齐声应答。 此后时光,神造局必将繁忙异常,致力于大气式蒸汽机的大量生产。 随着蒸汽机的广泛运用,大明将迈入蒸汽时代。 机器与纺织业将迅速崛起。 工匠们获皇帝嘉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他们如同被注入了新动力,干劲满满。 叶轩所托,批量制造蒸汽机之事,对他们而言轻而易举。 毕竟,蒸汽机已研发成功,制造之法亦已掌握。 如今只需依样画葫芦,复制先前流程即可。 于是,工匠们分工合作,一部分负责复制制造流程,批量生产;另一部分则继续钻研蒸汽机的改进之道。 一时之间,工匠们皆忙碌起来。 随后,叶轩与朱元璋离开了神造局。 “叶卿,朕有事与卿相商。” “那便上车吧。” 朱元璋步入马车,唤住了正欲骑马离去的叶轩。 叶轩遂收起上马之势,径直钻入朱元璋的马车内。 寒冬腊月,天寒地冻。 有马车可乘,得以避开刺骨寒风,何乐而不为 马车之中,小火炉燃烧正旺,赤红火炭持续散发着温暖气息。 真乃暖意融融。 叶轩心中暗赞。 马车顶部设计巧妙,既能通气,又不致寒风侵袭。 “皇上,召臣前来所为何事” 叶轩已是官场老手,深知朱元璋召唤必有缘由。 朱元璋端坐车内,身着赤红常服,灰白长发以发冠简单束起,浑身散发皇家威严,令人心生敬畏。 他双手拢于袖中,瞥向烤火的叶轩。 “没事就不能找你吗” 叶轩微微挑眉。 “当然可以。” “皇上能找臣,臣倍感荣幸。” “这可是他人求之不得的。” 朱元璋听其言中并无真正荣幸之意,却也未点破,只轻轻抬眼道: “叶卿,你先前提及的工业 之利。” “是否真的那般美妙” “确是无疑。” “一旦工业 完成……” “机械与纺织业必将迅猛崛起。” “生产力亦将大幅提升。” “加之当前贸易的扩张与海外殖民地的建立,商业与金融将成为大明的重要基石。” “资本与市场的繁荣将进一步推动工业前行。” “工业 将重塑大明百姓的生产生活模式。” “手工业将被机器取代。” “机器生产将更为高效快捷。” “工业之兴盛,将引发全球经济剧变,加速货物与资本的流通,促成全球化与国际贸易的成型。” “工业 可令大明跃居世界经济之巅。” “它还将推动机械制造与生产技术的进步。” “新技术将不断渗透至各领域。” “此外,工业 还将使全球经济紧密相连。” “……” 叶轩继续向朱元璋阐述工业 之益,意在给予其信心。 “大明若完成工业 。” “各行各业必将蓬勃发展。” “届时,全球诸国皆难敌大明。” “大明将傲视天下。” “主宰这世间。” 朱元璋闻之,心潮澎湃。 “叶卿。” “蒸汽机既已研制成功。” “无论如何,定要助大明开启并完成工业 !” “如此,大明方能称霸全球。” “皇上,请宽心。” “蒸汽机已然问世。” “我只需轻轻推动,工业的洪流便会涌起,覆盖大明各行各业。”叶轩笑道。 朱元璋满意颔首,随后似有所感,言道:“雄英现已是你的学生。” “望你能倾尽所学,悉心教导雄英。” “雄英乃吾重要之孙辈,亦是嫡长孙。” “以你之智,应能领会吾意。” “臣明白。”叶轩答道。 他深知朱元璋之意,朱雄英身为嫡长孙,乃朱标之后的皇位继承人。朱元璋欲令其传授雄英治国之道。 --- 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明京城日渐昌盛 车厢之内,火炉暖意融融,寒意尽消。 朱元璋头戴简朴发冠,身着赤红常服,坐于内侧,双手袖中,状若田翁,然坐姿挺拔,威严如山。 朱元璋的话语在叶轩心头回荡。 叶轩自然理解朱元璋之心愿,欲让其教导朱雄英治国之策。若无变故,朱雄英必将登基为帝。 前世因意外,朱雄英早逝,未能登上帝位。加之朱标亦亡,最终由朱允炆继位。 朱雄英亡后,其母已被扶正,朱允炆顺理成章成为嫡长子。加之吕氏娘家势微,朱元璋权衡之下,选定朱允炆为继承人。 若无此等意外,朱雄英健在,皇位必归其所有。 朱元璋命叶轩为朱雄英之师,其中深意不言而喻。 其一,意在将叶轩与太子一方紧密相连。 叶轩被寄予厚望,要教导朱雄英,朱元璋深信,以叶轩的才智,定能将朱雄英培养成一位能平衡朝局、引领大明更加强盛的明君。 “叶卿,雄英就交给你了。” “务必尽心教导。” “时刻鞭策他。” 朱元璋神情诚挚。 “遵命,臣明白。”叶轩回应。 即便朱元璋不言,叶轩亦会如此行事。既已承诺成为朱雄英的导师,他必会负责到底。 历史虽已大幅改变,但未来更加扑朔 。因叶轩的介入,朱雄英曾逃过一难,免于夭折。然而未来如何朱雄英是否能再次避开死劫未知。 若朱雄英再陷绝境,他能否再如往昔般幸运脱险若朱雄英不测,皇位是否会落入朱允炆之手历史是否会重演这一切,皆是未知数。 叶轩已深刻改变大明历史,推动大明科技跃升数百年,使之几近成为日不落帝国。他影响了大明,也波及了周边国度。但命运难料,未来难测,叶轩唯有步步为营,随机应变。 往昔,叶轩教导皇孙,一视同仁。而今,朱雄英正式成为其门下 ,与其他仅算是不记名的皇孙学生迥异。因此,教导内容自然有别。加之朱元璋的暗示,叶轩更需特别关注朱雄英。 叶轩轻倚窗侧,指尖拨开窗帘,向外眺望。外头人声嘈杂,热闹非凡。除夕刚过,节日氛围依旧浓厚。 屋檐下悬挂着鲜艳的大红灯笼,映衬着节日的喜庆。 家家户户换上了崭新的春联与门神画像,人们身着新衣,精神焕发。 叶轩佯装眺望外界,口中似有感而发:“外面真是热闹非凡。” 他悄悄瞥向坐在内侧的朱元璋,心中却另有所思。 朱元璋偏爱嫡长子与嫡长孙,秉持着传统观念,欲将家业传承给他们。 他更是有意让朱雄英成为第三代继承人,因此才安排叶轩收朱雄英为徒。 此刻,朱元璋正为朱雄英的未来铺路。 寒风不时掀起侧窗帘,车厢内的暖意瞬间消散。 朱元璋闻叶轩之言,转向窗外,透过帘隙,繁华盛世的景象映入眼帘。 他不禁有些恍惚,仿佛已许久未见如此繁华之景,亦或是从未目睹。 自元朝覆灭,明朝于废墟中崛起,那时百姓困苦,食不果腹,衣衫褴褛,面容憔悴,与今日之盛况相去甚远。 而今,百姓衣着光鲜,面色红润,与之前相比,宛如天壤之别。 朱元璋脸上露出一抹微笑,他心中所愿,便是大明之繁荣强盛。 在叶轩的治国之策下,大明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 “叶卿,你是要与朕一同入宫批阅奏章,共商国是,还是在此下车” 朱元璋突然和颜悦色地问道。 叶轩迟疑片刻,答道:“臣在此下车吧。” 朱元璋未加阻拦,任叶轩在此下车。 叶轩牵着马,目送朱元璋的车队渐行渐远,心中暗自思量: 朱元璋精力真是旺盛,难怪历史上他废除丞相后,亲自承担繁重政务,仍能处理得有条不紊。 这份精力,委实惊人。 皇帝缺少了丞相的辅佐,不得不亲自应对大明广袤疆域内繁多的朝政事务。可想而知,皇帝是何等繁忙。尽管如此,朱元璋依然能够妥善处理这些政务,其精力之充沛可见一斑。然而,废除丞相之举虽助他加强了皇权,却也带来了利弊参半的结果。 京城的街巷中,红灯笼高悬,春联、门神装点门面,孩童身着红衣嬉戏,商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充满了人间烟火气息。叶轩牵着马穿行于拥挤的街道,目睹琳琅满目的商品,心中感慨:如今的京城已宛如国际大都会,繁华异常,这正是强盛朝代的都城风貌。叶轩沉浸在这份变化之中,心中涌起微妙的感觉,仿佛这一切变革都有他的参与,大明因他而逐渐强盛繁华,这让他感到一丝成就感。他暗自思索:“蒸汽时代即将到来,大明将迎来更大的变革,或许会成为蒸汽朋克与古风并存的时代,真是愈发有趣了。”他想象着身着明朝服饰的人们行走于蒸汽汽车穿梭的街道上,这种科技与古风交融的景象让他倍感趣味。 第312章 刘伯温身患重病,朱元璋将他留于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