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准备
七初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程家。 苏梨屋内。 低矮的土房,房顶是稻草编成的席子,席子下方是一格有一格的木头椽子,墙的上方是房子的大梁。 苏梨半个多月没回来住,掉下来不少干巴黄土和灰尘,她拿着扫炕的笤扫正在一下一下的扫着。 “妈,我来。” 张明月脱鞋上炕,拿过苏梨手中笤扫,一下一下的扫起来。 炕上还坐着苗小草,李美兰,于小慧,三牛,还有大丫几个姑娘,地上的板凳上坐着几个兄弟,大牛二牛蹲在厨房的灶坑前,一边烤地瓜一边听。 “妈,你说啥春联” 程俊东是老大,先开口问了。 苏梨坐在炕中间,三丫靠着她,左边是大丫给揉腿,后面是二丫给捶背。 “对,我打听好了,明天开始东家子那片开大集,附近的村民都可以带着自家的东西去卖。” “咱们家粮食干菜啥的也不富余,但春联我攒了一些,都过年了,一家最起码贴一副吧。” 大家都听懂了,大集最近两年确实有不少开的,过年的大集规模肯定大,人流也多,卖春联确实是个好主意。 就是…… 老二程俊南坐在靠在墙上,双手插进棉袄袖子中,脑袋向前一探,脑袋上是一个不大的毛线帽子。 “妈,你咋攒的春联你又不会写字。” 苏梨瞥向程俊南,故意问道:“我没告诉你们吗….我在俱乐部报了个书法班。” 程俊南摇头,紧接着看向自家媳妇李美兰。 “美兰,你也没说啊。” 李美兰正在剥瓜子皮,一小把瓜子仁十分顺手的给了苏梨,然后才看向程俊南。 “当家的,我说了啊,我说妈没事就喜欢溜达。” 程俊南表情一个大大的无语,溜达等于学书法 苏梨浅笑,手心展开,瓜子仁给三丫几个小孩子吃,李美兰也不介意,就是想干活。 刚才张明月都抢着扫炕了,她都没抢上。 自从张明月出了小月子之后,她和李美兰每天只要见面必然斗嘴,不仅斗嘴还要争宠。 一个比一个勤快,当然这个勤快是对苏梨。 “好了,总结一下,我学了书法,为了练字,我买了红纸写了春联,正好赶大集卖掉。” 苏梨说完后,程俊南,程俊国都在努力转动脑子,总觉得哪里不太对 程俊国心直口快的问:“妈,你刚学就能写春联了写的太难看卖不出去吧。” 苏梨瞥了程俊国一眼。 “你当我跟你一样笨,学二胡一个月了,也没看见什么效果。” “不是,说正事儿就说事儿,你连带我干啥,我都挺努力了。” 苏梨眼底划过笑意,自从曲玲玲的事情后,程俊国确实好了很多。 好的主要表现在,苏梨让他干啥就干啥。 苏梨为了让程俊国体验一下吃苦的和坚持的感觉,愣是让他每天来往镇上跟魏老爷子学二胡。 当然,中午苏梨是管他一顿饭的。 魏老爷子不仅会二胡,还会其他的乐器,程俊国都跟着学一点,在苏梨的叮嘱下还帮着魏老爷子干活,收拾院子,拎水等。 总之一天忙的很,每天学完回来之后,就只想睡觉了。 至于什么曲玲玲,早就在忙碌中被冲淡了。 “不拿点真凭实据出来,你们还有疑问呗。” 苏梨拍拍三丫,三丫起来,苏梨在炕上站起来,走向炕柜。 打开后,拿出用小细绳捆好的三卷红纸过来。 “给你们看看,什么叫进步老太太,我可是上过四篇报纸呢。“ 苏梨准备打开,张明月和李美兰连忙过来,要帮忙。 “你俩一人一头,慢点,这可是能卖钱的。” 张明月点头道:“知道了吗,就二嫂手劲儿大。” “张明月!你还心眼多呢。” “二嫂认真点。” “谁不认真了” 两个人又开始,大家都习惯了。 对联被展开,红底黑字。 三牛好奇的看过去,读了出来。 “人财两旺平安宅,富贵双全幸福来。” “行鸿运年年兴旺,迎百福岁岁平安。” …… 苏梨写的都是简单易懂,只要听了就知道是好的意思,毕竟是要在大集上卖的,弄的太过高雅没用。 “这个好,年年旺。” “岁岁平安,这个好。” 大家都围了过来,听三牛念春联,又看着对联上的字。 虽然不懂笔锋或者行书隶书这些,但这字看着就是好看。 “妈,你学这几个月就能写成这样。” 程俊国被打击了。 被亲妈打击了。 苏梨傲娇的一挑眉,肯定的点头道:“那可不,要不我咋是你妈呢。” “好了,都收起来吧,别碰坏了,咱们分下工。” 春联又被卷起来了,苏梨放进柜子里。 “美兰得去摆摊,其他人我看看…..” “妈,我跟你去。” 张明月第一个表态,苏梨点头道:“别着急,都有活儿。” 张明月一听她能去,立即心满意足的放下了举着的手。 程俊北看的皱眉,他媳妇演的是不是太投入了 程俊北认为张明月知道老太太准备年后分家,正在努力讨好老太太,到时候就能多分点东西了。 可这也太认真了。 “从家里到大集走得一个半小时,我们得拿东西,到那还得布置,最起码得提前三个小时走。” “小草,你和小慧在家看着几个孩子,大集上人太多,先别去了。” 苏梨说完,几个孩子都有明显的失望。 苏梨捏着二丫的鼻子。 “等最后一个大集带你们去,现在不行,好好看家。” “真的,奶” 苏梨板着脸看二丫。 “我啥时候说话不算话” 二丫很认真的道:“以前都不算——” 二丫捂住了嘴,嘿嘿一笑,不说了。 苏梨被逗笑,摇摇头继续说事儿。 “剩下的都去,明天早点做饭,五点就走。” “好了,就这事儿,明天去大集的都多穿点,站一上午呢,可冷着呢。” 家庭会议开完了,出门的出门,下炕的下炕,准备明滩全家出动,去卖春联了。 第二天一早,程家的烟囱早早的冒了烟儿。 当老大,老二,老三,老五去找苏梨拿春联时,才意识到老太太说写了很多是什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