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王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经过慕挽歌的提醒,纪凌尘对自己与夏枫雪、武芊芊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他开始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既要照顾夏枫雪的感受,又要确保武芊芊能在军务中发挥作用。 时光荏苒,转眼间三个月过去了。 这三个月里,纪凌尘一边处理着复杂的感情关系,一边全身心地投入到科举制度的筹备工作中。从考试内容的制定,到考场的布置,再到监考官员的选拔,每一个细节他都亲自过问。 "国师大人,"负责科举事务的官员向纪凌尘汇报,"目前报名参加科举的考生已经超过三千人,来自大夏各州各县。" "三千人"纪凌尘有些意外,"比预期的多了不少。" "是的,"官员兴奋地说道,"其中有不少是平民出身的读书人,他们对这次机会格外珍惜。" 纪凌尘心中很是欣慰。科举制能够吸引这么多人参与,说明这项改革确实符合民心。 "考场准备得如何了"纪凌尘询问道。 "按照您的要求,我们在城中设置了十个考场,每个考场能容纳三百人。"官员详细汇报,"而且每个考生的座位都用木板隔开,确保不能相互抄袭。" "监考官员呢"纪凌尘继续问道。 "从各部门抽调了最清廉可靠的官员,文德刚大人还亲自担任主考官。"官员回答。 "很好。"纪凌尘满意地点头,"这次科举关系到大夏选官制度的变革,绝不能出任何差错。" 科举开考的前一天晚上,夏枫雪特地来到纪凌尘的别院。 "明天就是科举开考的日子了,"夏枫雪坐在纪凌尘对面,"你紧张吗" "说不紧张是假的。"纪凌尘如实回答,"这毕竟是大夏历史上第一次科举考试,成败与否关系重大。" "我相信你。"夏枫雪温和地说道,"你推行的改革没有一项失败过,这次也不会例外。" 听到夏枫雪的鼓励,纪凌尘心中涌起一阵暖流。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整,两人之间的关系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和谐。 "谢谢你的支持。"纪凌尘真诚地说道,"没有你的支持,我什么都做不成。" "我们是一体的,"夏枫雪柔声说道,"你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 两人相视而笑,那种久违的默契又回来了。 第二天一早,京城就热闹了起来。来自各地的考生早早地来到考场外等候,街道上人头攒动,议论声不绝于耳。 "听说这次考试不仅考诗词歌赋,还要考治国策论" "是啊,国师大人说要选真正的治国之才,不是只会之乎者也的书呆子。" "太好了,我正好读过很多治国方面的书籍!" 纪凌尘身着朝服,在武安国和几个官员的陪同下,逐一巡视各个考场。 "国师大人,"一个年轻的考生认出了纪凌尘,激动地说道,"谢谢您给了我们平民子弟这个机会!" "不用谢我,"纪凌尘和善地说道,"只要你们有真才实学,就一定能脱颖而出。" "我们一定不辜负国师大人的期望!"几个考生齐声说道。 上午巳时,钟声响起,科举考试正式开始。 第一场考的是经义和诗赋。考生们拿到题目后,纷纷埋头答卷。考场内鸦雀无声,只听见笔尖在纸上飞舞的沙沙声。 纪凌尘在各个考场间巡视,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他注意到,这些考生中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意气风发的青年;有穿着华贵的富家子弟,也有衣着朴素的寒门学子。 "看来科举制确实打破了门第限制,"纪凌尘心中暗想,"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 第一场考试结束后,考官们连夜批阅试卷。经过严格筛选,三千多名考生中有一千人进入第二轮。 第二场考的是策论,题目是"论富国强兵之道"。这道题目让很多只会背书的考生望而却步,但也让那些真正有见识的人才有了展现的机会。 "这道题出得好,"文德刚对纪凌尘赞道,"能够考出考生的真实水平。" "是的,"纪凌尘点头,"我们要的是能够治国安邦的人才,不是只会咬文嚼字的文人。" 第二场考试后,又淘汰了大半考生,只剩下三百人进入最后一轮。 第三场考的是实务,包括算术、律法、农政等实用知识。这让很多传统的读书人措手不及,但也让一些有实际经验的人才脱颖而出。 "国师大人,这次考试的内容确实与众不同,"一个监考官员感叹道,"很多平时被认为是奇技淫巧的知识,在这里都派上了用场。" "知识没有贵贱之分,"纪凌尘说道,"只要对国家有用,就是好知识。" 经过三轮严格的考试,最终有一百人脱颖而出,成为大夏历史上第一批科举进士。 放榜的这一天,整个京城都沸腾了。榜单一贴出,围观的人群就里三层外三层地挤了过来。 "快看快看,状元是谁" "李明德!这个名字我没听过,不是世家子弟。" "榜眼是王文华,好像是个农家子弟!" "探花张志远,听说是个商人的儿子!" 人群中议论纷纷,大家都为这个结果感到震惊。前三名竟然都不是世家出身,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纪凌尘站在人群后面,看着这热闹的场面,心中满怀欣慰。科举制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大夏选官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恭喜国师大人,"文德刚走到纪凌尘身边,"这次科举选出的人才确实不凡。老臣仔细看过他们的试卷,个个都有真才实学。" "文老过奖了,"纪凌尘谦虚地说道,"这些都是他们自己努力的结果。" "不,这主要是国师大人的功劳,"文德刚认真地说道,"如果没有您推行科举制,这些寒门子弟永远没有出头的机会。" 正说话间,几个新科进士找到了纪凌尘。 "学生等见过国师大人!"为首的状元李明德带头跪下,"谢国师大人给了我等这个机会!" "诸位请起,"纪凌尘连忙扶起他们,"你们能够中第,全凭自己的才华,不必谢我。" "不,国师大人,"榜眼王文华激动地说道,"如果没有科举制,我们这些平民子弟永远不可能当官。您就是我们的大恩人!" "是啊,国师大人,"探花张志远也说道,"学生发誓,一定要为国效力,不辜负您的栽培!" 看着这些年轻人真诚的面孔,纪凌尘心中很是感动。这些人将成为大夏政治体制的新鲜血液,为国家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诸位的心意我领了,"纪凌尘说道,"希望你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都能勤政爱民,为大夏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我等定不负国师大人期望!"众人齐声说道。 当天下午,夏枫雪亲自在宫中举行殿试,面试前十名进士。 "李明德,你在策论中提到要以农为本,以商为末,但又要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如何平衡这两者的关系"夏枫雪询问状元。 "回禀公主殿下,"李明德从容回答,"农业是国家的根本,但手工业和商业是农业的补充。只有三者协调发展,国家才能真正富强。" "说得好,"夏枫雪满意地点头,"那你认为政府应该如何引导这种协调发展" 李明德侃侃而谈,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可行的建议,让夏枫雪刮目相看。 接下来的几个进士也都表现出色,无论是治国理念还是具体措施,都显示出了深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 "这些年轻人确实不错,"殿试结束后,夏枫雪对纪凌尘说道,"他们的见识甚至超过了一些老臣。" "是的,"纪凌尘赞同道,"新鲜血液总是能带来新的活力。" "这次科举制的成功,证明了你的眼光,"夏枫雪看着纪凌尘,眼中满含深情,"你总是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纪凌尘握住夏枫雪的手,"没有你的支持,我什么都做不成。" 当天晚上,京城各处都在庆祝科举制的成功。街头巷尾都在议论新科进士的名单,人们对这些平民出身的才子充满了期待。 "太好了,以后我们平民百姓也有机会当官了!" "我要让我儿子好好读书,说不定下次也能中个进士!" "国师大人真是我们老百姓的恩人啊!" 听着这些议论声,纪凌尘心中充满了成就感。科举制不仅为国家选拔了人才,更重要的是给了普通百姓向上流动的希望。 这标志着大夏社会结构的根本性变化,也为国家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明天开始,这些新科进士将分配到各个部门任职,为大夏的改革事业注入新的力量。 而纪凌尘也将继续推进他的改革大业,让大夏变得更加强盛。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奋斗补完计划

奋斗补完计划

浪青轻轍
欢迎《奋斗》米莱党围观,夏琳党别来找不自在了……
军史 连载 1万字
重生东汉之君临四海

重生东汉之君临四海

大脸牛
某音简介:大家好,我是刘协,今天天气真好,一不小心我穿越了,来到了东汉,还做了皇帝,哈皮那什么带兔诱,真好!正式简介:收天下志士,纳乱世红颜,逆天改命,成就最强帝王霸业!(QQ粉丝群:782537782)
军史 连载 13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