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傀儡小太后17
肉肉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苏槿近来总觉得身子乏得很,每日晨起比往常迟了许多,案前的点心也常常原封不动地撤下去。这日她正倚在软榻上小憩,忽然被一阵甜腻的梅子香唤醒。 "主人尝尝这个"苏文捧着青瓷小碟跪在榻前,眼里闪着异样的光彩。 话未说完,苏槿突然捂住嘴干呕起来。苏文慌忙递上帕子,却在瞥见主人苍白的脸色时突然惊喜道:"主人你有喜了!" 殿外忽起一阵穿堂风,吹得珠帘哗啦作响。 苏槿抚着平坦的小腹露出笑来。 瑞国女帝养面首原不是什么秘闻,自她登基后,将那位接进昭阳殿,朝野上下早已知晓。 就连茶馆也是各种说法都有。 暮色中的茶馆飘出阵阵茶香,说书人惊堂木一拍,满座茶客都伸长了脖子。 "要说咱们陛下那位昭阳殿里的啊..."蓄着山羊胡的老者故意拖长声调,引得临窗的绣娘连针线都停了,"有说是前朝流落的琴仙,夜夜弹奏的《凤求凰》能引来百鸟朝贺..." "胡扯!"邻桌的镖师把佩刀往桌上一搁,"我二舅在宫中当差,分明是昭国的一个侍卫,长相俊美孔武有力……" 跑堂的小厮麻利地给各桌添上蜜饯,插嘴道:"昨儿西市才传开新说法,道是昭国那位..."话未说完就被掌柜拎着耳朵拽走,茶客们发出心照不宣的哄笑。 二楼雅间里,微服出巡的刑部尚书默默放下帘子。自从三年前女帝带着那个戴银面具的年轻人参加完祭天大典,这样的市井闲谈就成了瑞国独有的风景。 他转头对随从叹道:"当年御史台联名上书劝谏,结果陛下第二日就给那几位贬了职。" -- 此刻千里之外的昭国皇宫,李琮正将几份奏折重重摔在案上。 沾着血渍的密报里,二皇子党羽的名单还在不断延长。几位皇子的罪证也已集齐,今日收网收的很成功。 昭帝年纪大,病又刚好,李琮不想父皇操劳,索性自己处理这些事情。 忽有贴身侍卫疾步进来,附耳低语几句。 "当真"年轻的太子猛地起身,玄色蟒纹袍扫翻了砚台也浑然不觉。 他大步流星往外走,对着追来的老太监扔下一句:"告诉父皇,他儿媳妇有喜了。剩下那些由他收尾,孤要去准备聘礼。" 宫门外响起急促的马蹄声时,老太监匆匆赶来:"陛下说让太子照顾好他儿媳,朝堂的事不必挂心......" -- 晨光初照,金銮殿内暗流涌动。 "陛下。"礼部尚书手持玉笏出列,声音洪亮,"国不可一日无储君,臣等恳请陛下早日择定君后,以安社稷。" 话音未落,数名大臣纷纷出列附议,奏折如雪片般递上。 "臣推举镇北侯世子,文韬武略,堪为良配。" "江南谢氏嫡子才貌双全,可入宫候选。" 秦姜站在武将队列中,指节捏得咔咔作响,眼中杀意凛然。 苏槿高坐龙椅,指尖轻点扶手,目光扫过沉默的苏博永。 这位昔日的权相低眉顺目,仿佛对满朝议论充耳不闻。 自女帝登基以来,他已学会审时度势——这个女儿早已不是他能掌控的棋子,能让苏家屹立朝堂已是大幸。 "诸卿倒是热心。"苏槿忽然轻笑,玄色龙袍上的金凤纹随着她的动作流光溢彩,"不过..." 她缓缓起身,九凤步摇垂下的玉珠轻晃:"朕以定下婚约,下月初六成婚,就不劳诸位操心。" --- ### 御街巡礼 午时三刻,三十六名红衣侍女手持宫灯开道。当九凤銮驾出现在长街尽头时,整条朱雀大街突然安静了一瞬——他们的女帝今日竟未戴冠冕,只用一支木槿银簪松松挽着发,玄色婚服上金线绣的凤凰在阳光下振翅欲飞。 "陛下!"卖豆腐的孙婆婆突然冲出人群,枯瘦的手高举着一双虎头鞋,"老婆子没什么好东西..." 侍卫刚要阻拦,苏槿已示意停驾。她俯身接过虎头鞋时,袖中落出半块咬过的梅子糕——正是去年寒冬,她扮作商妇替孙婆婆讨回铺面时,老人硬塞给她的那块。 人群顿时爆发出欢呼。不知谁先起的头,百姓们纷纷将准备好的吉祥物件往銮驾上抛:老农捧出的新麦穗、绣娘们连夜赶制的百子帐、甚至有几个孩童扔上了心爱的拨浪鼓。 跟在凤驾后的李琮勒住缰绳,银面具下的唇角微扬。他看见有个跛脚少年正拼命往前挤,手里攥着本《水经注》——正是三年前苏槿微服私访时,亲自为这个治河民夫之子讲解过的书。 --- ### 宫墙内外 礼部尚书张泉涣站在观礼台上,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他精心准备的《贺表》还揣在袖中,上面"愿陛下择贤立后"的字迹已被汗水晕开。忽然听见身后两位刺史低声交谈: "听说君后今晨亲自去了南郊粥棚" "何止!昨日还帮老农修好了水车,那手艺..." 张泉涣猛地转头,正看见銮驾中的苏槿拈起一朵抛来的木槿花,顺手别在了身旁君后的衣襟上。那个始终戴着银面具的男人低头时,露出一截后颈——那里有道极淡的疤痕,形状像极了昭国皇室暗卫的标记。 --- ### 夜宴暗潮 华灯初上时,苏槿倚在合欢殿的软枕上,任李琮替她揉着发酸的腰。案几堆满百姓送的贺礼,最上面是孙婆婆那对虎头鞋。 "陛下今日倒是亲民。"李琮指尖划过她腕间红绳,那是白日里一个稚子硬要给她系上的"平安结"。 苏槿笑着踢他:"比不得太子殿下,修水车时露的那手木工活..."话音未落,窗外突然传来瓦片轻响。 李琮头也不回地甩出银簪,伴着一声闷哼,有重物从檐角滚落。侍卫很快来报:"是张大人府上的..." "第三拨了。"苏槿慵懒地展开张泉涣白日递上的《贺表》,"朕倒要看看,他何时才明白——"她突然被李琮打横抱起,剩下的半句话散落在红绡帐里:"百姓要的从来不是完美无缺的圣人...而是看得见烟火气的活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