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先锋
烬雪了无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袁知府抬起头,脸上是真真切切的焦急,语速快得像爆豆子:“大人容禀!就在一个多月前,兵部行文,一道加急调令,把颍州驻防的精锐主力,足足抽走了八成,全调往永州战场了!剩下的那点老弱残兵,守城尚且捉襟见肘,哪还顾得上边境巡查” 喘了口气,脸上血色褪尽,声音都在发颤:“南唐那边,就是瞅准了这个千载难逢的空子!他们的八皇子亲自带着五千精挑细选的铁甲锐卒,偃旗息鼓,昼伏夜出,神不知鬼不觉地,竟然就摸到了咱们颍州城眼皮子底下的野狼谷!大人!五千精兵啊,就在野狼谷扎下了营盘,磨刀霍霍!若非……若非……” 他猛地吸了口气,像是想起了什么极其关键的人物,声音拔高了几分:“若非新昌县主!县主她真是女中豪杰,智勇无双!不知用了何等神鬼莫测的手段,竟只身潜入虎穴,生擒了那南唐八皇子李明钰!这才堪堪化解了第一波灭顶之灾,否则大人今日进城,看到的恐怕就是插着南唐旗号的颍州废墟了!” 袁知府一口气说完,胸口剧烈起伏,额上的汗珠子大颗大颗往下滚。 他偷眼觑了一下郝青麟的脸色,只见这位巡抚大人原本含怒的脸上,此刻眉头紧紧锁起,眼神中透出震惊。 袁知府心一横,知道成败在此一举,必须把话彻底说透! 他膝行半步,几乎要扑到郝青麟脚边,声音带着决绝: “大人!燕指挥使在营中审了那李明钰,又综合多方哨探急报,才拼凑出南唐的狼子野心!他们此次,是铁了心要趁我颍州空虚,一口吞下!八皇子被擒,只是意外打乱了他们的前锋部署,其后续大军已在边境集结完毕,随时可能大举压境! 当时的情形,危如累卵,颍州城防形同虚设!永州战事胶着,援兵绝无可能!请示朝廷大人啊!” 袁知府的声音陡然带上悲愤,“从颍州八百里加急把军报送到京城,再等朝廷诸公廷议争吵,圣旨批复回来,黄花菜都凉了十回了!颍州城,连同这满城百姓,府库钱粮,早就成了南唐的囊中之物!” 他重重地磕了一个头,额头碰在地砖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再抬起头时,眼中已布满血丝:“燕指挥使当机立断,他说,坐守孤城,只有死路一条!唯有以攻代守,雷霆出击,打疼南唐,打掉他们的胆气,才能震慑宵小,为颍州,为朝廷,争得一线生机! 所以他才在兵力捉襟见肘的情况下,亲率敢战之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奇袭南唐边境!连克五城!大人!那一仗打得南唐措手不及,震动朝野!他们以为我西晋早有防备,这才被迫收缩,不敢再犯!若非燕指挥使力挽狂澜于既倒,下官此刻哪还有命跪在这里向大人陈述颍州早就姓了‘唐’了!大人——!” 最后一声“大人”,袁知府几乎是喊出来的。 他伏在地上,肩膀剧烈地颤抖着,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房间里只剩下袁知府粗重的喘息声。 桌上的粥早已凉透。郝青麟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面沉如水。 擅调边军,越境出击,铁证如山,按律当斩! 这是悬在他心头的铁律。 可是…… 五千南唐精兵潜入腹地,城防空虚,危在旦夕,请示无门。 袁知府悲愤的控诉,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砸得嗡嗡作响。 他搭在官袍膝盖上的手,蜷缩了一下,指尖冰凉。 就在这时,燕回时匆匆赶来。 “郝大人,永州陷落已近三月。这百万流民,如同溃堤的洪水,冲击周边数十城!饿殍遍野,盗匪四起,地方官府疲于奔命,几近瘫痪!这已不是一州一府的灾祸,这是动摇国本的倾覆之危!” 他猛地抬头,目光灼灼,直视着郝青麟,“若颍州再失!郝大人,您告诉我,这西晋北境,还有何处可守这江山社稷,又该托付于谁届时,东陵铁蹄长驱直入,流民裹挟着绝望的怒火席卷腹地,秩序将荡然无存!” 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砸在郝青麟的心上。 百万流民,秩序崩溃…… 这些字眼背后是何等惨烈的景象,他身为巡抚,岂能不知 燕回时所言,绝非危言耸听。 “所以,”燕回时深吸一口气,“下官乃是迫不得已!永州之失在前,流民之祸在后,颍州危在旦夕。朝廷援兵迟迟不至,下官若再墨守成规,坐以待毙,如何对得起身后这百万颍州百姓如何对得起圣上托付之责” 他上前一步,动作异常缓慢,却又无比沉重。 从怀中掏出一块沉甸甸的玄铁腰牌,双手托举,递到郝青麟面前。 “下官深知,擅自用兵,扩编军伍,已是犯了大忌。今日,愿将此牌交还大人!” “颍州指挥使一职,连同下官项上人头,一并任郝大人发落!只求大人,看在颍州万千生灵的份上,暂熄雷霆之怒,容下官为这颍州,谋一线生机!” 郝青麟看着眼前这个男人,看着他递上腰牌时的坦然与沉重,胸中那股滔天怒火,竟被一种更复杂的情绪悄然压下。 沉默着,良久,才缓缓开口:“发落哼,本抚现在砍了你,颍州就能太平流民就能退去东陵人就能止步” 他重重地将腰牌按在桌上,“燕回时,本抚问你,你拿下南唐五城,接下来意欲何为难道真要挥师南下,灭了他南唐不成” 燕回时见郝青麟态度松动,心中稍定,立刻沉声回答:“回大人,南唐乃是弹丸之地,物产有限,民风亦非悍勇。占领它,耗费钱粮无数,治理更是难上加难,对我西晋而言,实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亦无大害。弊远大于利! 下官此次出兵,只为打疼它!让它知道,敢趁火打劫,觊觎我西晋疆土,就要付出惨痛代价!拿下五城,便是悬在它头顶的利剑,是警告,是威慑,让它从此安分守己,不敢再生妄念!此战之后,南唐必成惊弓之鸟,短期内绝无胆量再犯我边境。 如此,颍州南方暂安,下官才能全力应对真正的大敌——永州的东陵铁骑!” 郝青麟紧绷的脸色又缓和了一丝。 他盯着燕回时,似乎在重新评估这个胆大包天的县马。半晌,他挥了挥手:“先用膳。” 一顿午膳在沉默中结束。 放下碗筷,郝青麟站起身:“带本抚去城头看看。” 一行人登上颍州高大的城墙。 风带着尘土和隐约的汗味吹过垛口。 郝青麟负手而立,鹰隼般的目光扫过城下鳞次栉比的屋舍,扫过繁忙的街道,最后,落在了城西那片用黄土夯实的操练场上。 只一眼,郝青麟的瞳孔骤然收缩。 脸色瞬间阴沉得如同暴雨将至! 只见那巨大的操练场上,旌旗猎猎,无数青壮,正随着震天的鼓点和号令,排成整齐或略显散乱的方阵,进行着基础的队列、劈刺、合击训练! 那密密麻麻的人头攒动,如同汹涌的黑色潮水,几乎覆盖了整个视野。 这规模……哪里是登记在册的一万人 放眼望去,目力所及,至少有三万! “混账!”郝青麟猛地转身,积压的怒火如同火山般爆发。 他指着操练场,手指因为愤怒而剧烈颤抖,声音如同炸雷般劈向跟在身后的袁知府,“袁大人,你好大的狗胆!朝廷明文规定,各州府编练民兵,以一万为限!你颍州府登记在册的民兵名册,本抚看得清清楚楚,只有一万。这一万之外的几万人,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吗说!这是怎么回事欺瞒朝廷,私蓄甲兵,你想干什么要造反吗” “扑通!”袁知府被这雷霆之怒吓得魂飞魄散,双腿一软,直接瘫跪在地。 他哆嗦着嘴唇,眼神惊恐地瞟向旁边神色平静的燕回时,声音抖得不成样子:“大、大人息怒!下官……也是奉命行事……这都是燕指挥他……他……” 话虽未明说,但那指向性再清楚不过。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燕回时身上。 燕回时迎着郝青麟几乎要喷出火的目光,向前一步,坦然抱拳:“回禀大人,袁知府所言属实。名册上只登记一万,确系下官授意,只为规避朝廷明令限制。然操练场上这三万青壮,亦是真实存在,皆是我颍州子弟!” “规避好一个规避!”郝青麟气得浑身发抖,指着燕回时怒斥,“一万朝廷登记在册的正规军,一万登记在册的民兵,再加上这凭空冒出来的两万,整整四万甲胄!燕回时,你告诉本抚,你一个小小的州府指挥使,要这四万大军何用你想做什么拥兵自重割据一方还是剑指京师” “造反”二字虽未出口,但那森然杀意已扑面而来。 “大人!” 燕回时猛地抬头,声音陡然拔高,“您只看到这四万甲胄,可曾看到这四万甲胄背后是什么是永州陷落后,涌向我颍州的数十万流民!是嗷嗷待哺的妇孺!是失去家园绝望待毙的百姓! 您让下官遣散他们大人,强行遣散,断了他们的生路,无异于逼着他们拿起锄头镰刀,变成烧杀抢掠的流寇!那才是真正的叛乱之源!” 他胸膛剧烈起伏,眼中燃烧着不屈的火焰:“是!这额外的两万人,并非朝廷供养!他们的口粮、衣甲、器械,绝大部分是新昌县主,下官的内子沈嘉岁,变卖家产,筹措钱粮,苦苦支撑! 下官让他们参军操练,不是为了造反,是为了让他们有口饭吃,有条活路!更是为了让他们拿起武器,保卫自己脚下这片最后的家园!让他们知道自己不是在等死,而是在为夺回故土,为妻儿老小挣命!” 他踏前一步,气势逼人,目光如炬,直视郝青麟:“郝大人!您口口声声说下官私藏兵力,图谋不轨!那下官斗胆问您一句:朝廷,是不是已经放弃了永州是不是任由那百万疆土沦于敌手,任由我西晋子民在铁蹄下哀嚎若是朝廷还想收复永州,还想驱除东陵,那这颍州四万儿郎,便不是私兵,而是先锋!” 这番话如同惊雷,震得郝青麟一时语塞。 流民,生路,保卫家园,收复永州……燕回时的话像一把重锤,敲打着他。 盯着操练场上那些挥汗如雨却眼神坚定的士兵,那里面,有多少是昨日还在路边乞食的流民 “先锋”郝青麟强压住翻腾的心绪,声音依旧冰冷,带着深深的怀疑,“就凭你这四万放下锄头没几天的新兵蛋子乌合之众!东陵人是什么那是吞噬了我朝廷十五万百战精兵的虎狼之师!十五万!连尸骨都找不回来!你燕回时,拿什么跟他们打拿这四万刚学会拿枪的农夫去填壕沟吗天真!狂妄!简直不知死活!” 他毫不留情地斥责着。 面对这近乎羞辱的质疑,燕回时非但没有退缩,眼中反而燃起更炽烈的火焰。 “大人说下官是乌合之众那下官就用南唐五城来证明!下官只带了一万颍州军,其中大半亦是新募之兵,照样十日破五城,打得南唐俯首求和!这不是侥幸,这是下官练兵之法,用兵之道!” 他深吸一口气,抛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计划: “大人若不信下官能战!好!那下官斗胆,向大人请命,请大人即刻上奏朝廷,陈明永州之危,颍州之困!请朝廷发兵六万,真正的精锐之师!” “只要六万朝廷精兵!加上我颍州这四万敢战愿战,急需用胜利证明自己夺回家园的子弟兵,合兵十万!下官愿立军令状,必以这十万大军,踏破东陵营垒,光复永州,将此獠,彻底逐出我西晋疆土!若不能胜,下官甘愿提头来见!” 十万大军! 光复永州! 这个数字,这个目标,如同惊涛骇浪,瞬间席卷了城头。 郝青麟瞳孔巨震,难以置信地看着燕回时。 四万颍州军,加上六万朝廷援兵十万大军反攻永州 这简直是……疯子般的计划! 南唐五城的胜利,是运气还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