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眼红的来了
肉粽子天下第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张婶一抹嘴,很快又来到了摊位前面。 见到张婶出现,夏沐笑着问道: “张婶,吃得如何” 张婶连连点头: “不但实惠,味道还好!” 说着,她又从衣服里面掏出一串铜钱。 “那个梅菜扣肉再给我打两份,还有两份那个红烧狮子头,我要拿回家给家里人尝尝!” 对于张婶的阔绰,夏沐并不意外。 张婶的丈夫是城里还算有名的木匠,另外,他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婿也全是木匠。 三个儿子都不到20还没到分家的年纪,女婿又是入赘的学徒。 一家子的财政大权,全都在张婶手里。 这年头可没有所谓的家具厂,所有的家具都需要木匠一件件打造出来。 另外,建房子也需要木匠。 一个普通木匠,一个月的工钱就有一两以上,一些比较有名的工匠工钱则会更高。 因此,张婶家自然过得比普通人家要宽裕许多。 盒饭的畅销程度,比夏沐预想中的还要更快。 只花了不到一个时辰,200份盒饭就已经销售一空。 看着已经空空如也的竹篮,夏沐满意地点点头。 “春桃,大田,剩下的工作就交给你们了,等客人吃完把店铺的卫生收拾一下你们便可以下工了。” 安排好了剩下的工作,夏沐便返回了现代。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 春桃和大田早已将蒸笼架起,氤氲的白汽裹着肉香顺着门缝往外钻,引得早起的行人频频侧目。 夏沐这边刚给自己泡好一壶热茶,就见几个熟客已经候在门口。 挑着穿着青灰儒袍的老人,有些着急地询问: “夏店家,今早怎么没有昨日那些盒饭” 他这话一出,旁边几个等着买包子的汉子也纷纷点头。 “对啊!昨儿个那些方盒子呢就是装着梅菜扣肉的那个。” “我特意赶早来买份红烧狮子头当早食。” 一个穿着短打的汉子轻拍着肚子: “昨儿个吃了一份,扛活都比平时有力气。” 听着众人七嘴八舌的询问,夏沐笑着解释: “盒饭是午食的时候才卖的,早上还是老样子卖包子。” 这话像颗石子投进水里,顿时激起一片埋怨。 文士打扮的老头急得抓耳挠腮: “哪有这样的道理” “那么好的吃食,为何只在午市售卖” “就是,我家那口子昨儿个尝了梅菜扣肉,今早特意让我买两份回去。” 梳着发髻的妇人也跟着附和, “这包子虽好,哪有盒饭实在” 听着七嘴八舌的抱怨,夏沐这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自己之前陷入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思维误区。 早餐或许对现代人并不重要,就算不吃早餐,也能随便对付一点零食。 一些起床比较晚的,甚至可能早就没有了吃早餐的习惯 然而,明朝的早食对于普通人来说可是非常重要的。 明朝的普通人一天只吃两顿。 第1顿通常在早上的六点左右,而第2顿则在下午的三到四点。 这就意味着吃了第1顿的早食之后,需要工作接近10个小时才能吃到第2顿饭。 要知道古代普通人干的,基本上都是重体力劳动。 要是早上的第1顿饭吃不好,肚子里没点油水根本撑不住。 夏家食肆的肉包子之所以一直都卖得很不错,就是因为不但价钱便宜,而且油水很足的原因。 夏沐听着众人的议论,犹豫了片刻还是点头答应: “既然大家都如此喜欢盒饭,那从明天开始,早上也加卖一批盒饭!” 这话刚落,人群里立刻爆发出欢呼。 接下来的几天,夏家食肆的盒饭名声像长了翅膀似的传遍了半个应天府。 因为饭盒的数量有限,所以每天食肆还没开门,门口就排起长队。 而且随着名声越来越大,夏家食肆门口的队伍越排越长。 门口的队伍从一开始的十几人,很快就变成了几十人,像一条不断蠕动的长蛇。 天刚蒙蒙亮,卖豆腐脑的老王就推着他的小推车路过,见此情景忍不住咋舌。 往日这个时辰,只有零星十来个赶早的客人。 如今却黑压压站满了人,手里攥着铜钱,伸长脖子望着食肆的木门,活像一群等着喂食的雏鸟。 “王大哥,来份豆腐脑!”队伍里有人喊道。 老王麻利地盛着豆腐脑,目光却不住地往食肆那边瞟。 他的摊子离夏家食肆不过两丈远,往日生意虽不算红火,倒也能维持生计。 可这几日,买豆腐脑的人明显少了,不少熟客都直奔那队伍而去,嘴里还念叨着“梅菜扣肉”“红烧狮子头”。 “唉……”老王舀卤水的手顿了顿,看着自家桶里剩下大半的豆腐脑,重重叹了口气。 不远处的“李家面馆”更是冷清。 掌柜李老三扒着门框,看着对面食肆里端着盒饭狼吞虎咽的食客,眉头拧成了疙瘩。 他的面馆开了十五年,凭着一手筋道的手擀面,在这一带也算小有名气。 可自夏家食肆卖起盒饭,他店里的客人就少了大半。 “当家的,面粉要见底了,要不要再去买些” 后厨传来妻子的声音,带着几分小心翼翼。 李老三没好气道: “买什么买就这几桌客人,买了也是放着生虫!” “过两日再买也不迟” 他转身回到柜台,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算来算去都是亏。 这年头米价涨得厉害,往日一石面粉只要7钱银子,如今却涨到了一两。 再加上肉价也涨了不少,他这面馆的利润薄得像层纸。 原本前些天,他都已经打算要把店里的价钱往上再提一提。 谁知道隔壁的夏家食肆,却弄出一个盒饭把客人都全部吸引过去。 他咬了咬牙,狠狠啐了一口: “这夏家到底是怎么回事这般卖法,难道不要本钱吗” 这话不仅是张掌柜的疑问,也是附近所有食肆东家的心声。 两日后,醉月楼二楼雅座。 周德全一边品着茶,一边听着眼前中年人的诉说。 “周会长,你可一定要替我们这些食肆做主啊!” “那个夏家食肆,实属欺人太甚!” “要是她不守行规,我们其他食肆就没有活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