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功夫菜
肉粽子天下第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佛跳墙得用文火慢炖整整三天三夜,让鲍鱼、海参、花胶这些食材的鲜味,一点一点渗进汤里。” 服务员说着,将两只白瓷汤碗轻轻放在夏沐和夏欣雨面前,汤面还浮着一层细密的热气: “趁热喝,才能尝出那股子醇厚的底味。” 夏欣雨望着碗中琥珀色的汤汁,眉头轻轻蹙起,带着几分疑惑开口: “姐,这佛跳墙的颜色怎么是这样的” “我记得以前吃的,都是金色的。” 夏沐拿起汤勺轻轻搅动,笑着解释: “佛跳墙分两种,一种是金汤,一种是鲍汁。” “现在市面上大多是金汤的,颜色更漂亮,口味也偏鲜甜清淡,年轻人都爱这口。” “但其实,咱们眼前这种褐润的鲍汁佛跳墙,才是最传统的老味道。” 她话音刚落,旁边的服务员便连连点头,语气里满是认同: “这位客人一看就是懂行的!” “我们家做佛跳墙的师傅,可有三十多年手艺了,是国内最早一批专做这道菜的老厨师。” “炖汤的火候和食材配比,都是按老方子来的。” 说话间,两碗佛跳墙已稳稳递到两人面前。 夏沐端起碗,先抿了一口汤。 和金汤的清甜不同,鲍汁的浓味像是裹着一层暖意,缓缓漫过舌尖。 入口先是老鸡与筒骨熬透的醇厚肉香,紧接着,鲍鱼的鲜、海参的糯、花胶的滑层层叠叠散开,却半点不腻,只觉得鲜味顺着舌尖往喉咙里钻,满口生津。 汤汁稠得能轻轻裹住唇齿,咽下去后,喉咙里还留着一丝淡淡的回甘,是食材本身的甜。 她用小勺舀起一块鲍鱼,牙齿刚碰到鲍肉,便觉肉质紧实却不柴,轻轻一抿,鲍汁的香味瞬间在齿间爆开。 这八头吉品鲍果然名不虚传,三天的慢煨让鲍汁浸透了每一丝肌理,咀嚼起来是又香又糯。 “姐,这鲍鱼也太好吃了!” 夏欣雨吃得眼睛都眯成了月牙: “比咱们上次在海鲜城吃的澳鲍鲜多了,这包鱼虽然没有鲜鲍鱼那么弹牙,但是嚼起来真香!” 夏沐笑着点头,又舀了一块海参送进嘴里。 辽参泡发得恰到好处,咬下去qq弹弹的,吸满了鲍汁的鲜味。 两人慢品细尝,连碗底的汤汁都刮得干干净净,生怕浪费一丝鲜味。 刚放下汤碗,服务员便端来一壶热茶。 青花瓷壶配着白瓷小杯,倒出的茶汤呈透亮的琥珀色,还没凑近,淡淡的兰花香就飘了过来。 “两位慢用,这是福建的蜜兰香乌龙茶,解腻最是合适。” 服务员将茶杯递到两人面前,动作轻柔。 夏沐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汤入口清甜,蜜香混着兰花香在嘴里散开。 茶汤滑过喉咙时,刚才吃佛跳墙留下的厚重感瞬间消散,整个人都清爽了不少。 “这茶不错,比普通的铁观音多了股自然的蜜甜。” “嗯!喝完嘴里都是香的,感觉还能再吃好多菜!” 夏欣雨跟着喝了半杯,连连点头,话音刚落,就见服务员端着一个青竹蒸笼走了过来。 掀开笼盖的瞬间,糯米的香气混着蟹香猛地扑进鼻腔,让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气。 笼底铺着一层翠绿的芭蕉叶,衬得上面的糯米饭愈发油亮。 酱色的糯米颗粒分明,上面卧着雪白的蟹肉,橘黄色的蟹膏像凝脂一样,轻轻颤着,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 “这是红蟳米糕,用的是福州湾的红蟳,也就是咱们常说的青蟹。” 服务员介绍着,却见夏沐皱了皱眉,带着几分疑惑开口: “不对呀,你们这不是叫米糕吗” “怎么是糯米饭的样子” 夏沐家里是做粤菜的,对福建菜的传统做法只知皮毛,难免有些不解。 服务员却丝毫不意外,笑着解释: “米糕是当地的传统叫法。” “在当地,米糕更侧重糯米的黏结形态和蒸制后的糕状质地,而非传统认知里糕点的固体块。” 夏沐: 旁边的夏欣雨摸了摸下巴: “也就是说,他之所以叫米糕,是因为它是黏合成团的” 服务员先是一愣,随后点了点头: “对,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家的糯米饭,是用猪油慢火生炒了四十五分钟,炒透了才上锅蒸的,火候差一点都不行。” 她说着,用竹勺舀起一块红蟳米糕,放进两人面前的白瓷碟里。 热气裹着猪油香和蟹香,直直往鼻尖钻, “您二位快尝尝,这米糕得趁热吃,凉了糯米就会发黏了。” 夏沐先舀起一小勺送进嘴里。 猪油炒过的糯米带着一股浓郁的油香,颗粒分明却不夹生,嚼着竟有几分弹牙。 显然,生炒那四十五分钟的火候掐得极准,既逼出了糯米本身的香气,又没让它软烂成泥。 藏在糯米里的蟹肉碎格外鲜甜,咬到蟹膏时,那股绵密的油脂香瞬间在齿间化开,混着糯米的软糯,鲜得人忍不住眯起眼,连眉毛都舒展了。 “这里面的蟹膏也太多了吧!” 夏欣雨嚼得满嘴生津,嘴角沾了点糯米粒也顾不上擦,只顾着感叹, “而且这糯米饭的口感好特别,以前吃的糯米饭都是黏糊糊的,这家的却越嚼越香!” 夏沐笑着帮她擦掉嘴角的糯米,自己又舀了一勺,细细品味: “这红蟳选得好,蟹膏足且不腥,猪油又把糯米的香气完全吊了起来,难怪是他们家的招牌前菜。” 突然,夏欣雨压低声音,凑近夏沐: “对了姐,我看旁边几桌都点了这个红蟳米糕! 咱们能不能把做法学过去,加到店里的菜单上啊” 夏沐慢慢咀嚼着嘴里的米饭,眉头微蹙,认真思考了好一会儿,才果断摇了摇头: “这红蟳米糕的做法不算难,唯一费功夫的就是炒糯米饭,火候得精准控制。” “只要愿意琢磨,还原个八九分味道不难。” “但这种功夫菜,不适合咱们那种小规模的店。” 夏欣雨有些不解: “功夫菜” 夏沐解释道: “所谓功夫菜,就是那些比较费功夫的菜品。” “像我们刚才吃的佛跳墙,其实也是典型的功夫菜。” “只不过,佛跳墙可以做好之后可以放到冰箱,而这个却不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