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敲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无疑是对方在求稳,同时也向他宣告援军已至。 更甚者,诸葛川可以推测: 即便曹军抵达,那位素未谋面的将领可能不会选择进城,而是屯兵城外,与城内的曹操形成犄角之势,钳制联军的攻势。 这让他对曹军主将的身份产生了浓厚兴趣。 究竟是谁 五子良将中的其他人 还是荀彧、程昱或荀攸中的某一位 …… 弘农城墙上,正在激战的马超忽然听到鸣金收兵的号令。 他微微一愣,不明白诸葛川为何在此时下令撤退。 但出于这段时日对诸葛川的信任,他怒吼道:“全军听令,撤下城墙!” “某来断后!” 话音未落,他非但不退,反而反身杀入敌阵,趁曹军以为西凉军撤退之际,突袭围攻而来的士兵。 瞬息之间,数名曹军毙命于他的虎头金枪之下。 身后的联军士兵不敢耽搁,迅速沿军械向城下退去。 三面城墙上。 黄忠与庞德的表现几乎与马超如出一辙。 身为军中统帅,他们都不约而同选择了为部下断后。 此举一是防止敌人乘势追击。 二来也源于对自身武艺的绝对自信。 约莫半炷香光景。 攻城的联军士兵尽数退去。 独留遍地尸骸的弘农城见证这场血战。 "伯治,究竟发生何事你为何突然下令——"马超战袍浸血,杀气未消地向诸葛川发问。 这并非他对诸葛川心存不满,只是尚未从杀伐状态中抽离。 诸葛川的回答异常简洁:"曹军援兵将至!" 短短六字便让马超所有疑问戛然而止。 见马超沉默,诸葛川环视陆续撤回的黄忠、庞德、马玩、马岱、侯选、李堪、成宜等将领,沉声下令:"全军听令!" "即刻列阵!" "备战迎击曹军援兵。" "凡无令擅自出击者——" "军法处置!" 此刻作为攻城总指挥,诸葛川毫不迟疑地行使着统帅权威。 "末将遵命!" "得令!" ...... 众将应答之声此起彼伏。 弘农城头。 曹操在虎卫军簇拥下登临城墙。 望见远处西凉军正在营寨前列阵防守,突然抚掌而笑。 旋即转身对贾诩道:"文和,看来我们的援军赶到了。" 贾诩微微颔首表示认同。 --- “丞相所言极是,若无援军增援,诸葛川断不会下令撤军,更不会摆出眼下这番阵势。” “此外……” “以属下之见,关中战局即将落幕。” 贾诩的话并未得到曹操的回应。 原因很简单。 贾诩口中的“结束”,与曹操心中的“结束”截然不同。 贾诩所指,是以弘农为界,曹操与马超就此休战。西凉军无力东进,曹军亦难破潼关,最终双方对峙后各自退兵。 而曹操所想的结束…… 是彻底击溃马超。 纵使无法吞并凉州,至少也要夺回长安。否则,在世人眼中,他曹操岂非仍是败者 …… 两个时辰后,夕阳西沉。 弘农城北、东两侧相继出现两支曹军,每支约五万之众。两军汇合后绕行至弘农城侧翼。 联军大营内,马超望着突如其来的曹军援兵,心中暗惊。多亏诸葛川早有预料,否则若在攻城之际遭此夹击,后果不堪设想。 “伯治,全赖你警醒!”马超向诸葛川投以感激的目光,一切尽在不言中。 韩遂、马岱、庞德、侯选等将领闻言,亦深以为然。身经百战的他们,深知其中凶险。 --- ( 诸葛川当机立断下令撤军,这一决策无异于挽救了全军性命。 若执意强攻,局势必将瞬间崩坏。 届时,他们考虑的便不再是能否斩杀曹操,而是如何在曹军内外夹击下求生。 面对众将感激的目光,诸葛川只是淡然一笑。 “孟起,诸位将军不必如此。” “这本是分内之责。” 言罢,他凝望弘农城,心中思索:得十万援军的曹操,接下来会如何应对是继续固守,还是另寻战机 忽然,张苞的呼喊打断了他的思绪—— “伯治快看!弘农城门开了!” 只见曹操率众而出,援军阵中也有一名文士携将领迎上。 马超见状冷哼道: “伯治!若此刻带兵突袭,能否生擒曹操及援军众将” 诸葛川闻言无奈: “孟起将军当然能擒住曹操——前提是那十万援军眼睁睁看你冲杀而毫无反应。” “否则,此战必发!” “至于胜负……唯有天知。” “要么是增援的曹军和城里的守军胜,要么是我们胜!” “不过。” “有一点很明确。” 诸葛川神色凝重:“即使我们败了,曹军仍有退路,至少弘农城还在他们手中。” “而我们一旦败了……” “将军恐怕只能远走他乡,我也只能狼狈逃回荆州。” “所以!” “现在双方都在克制,不开战对彼此都有利,至少我们还有时间谋划其他破城之策。” 有一句话,诸葛川没说出口。 他真的很想劝马超——见好就收! 以马超如今的实力,根本不足以逐鹿中原。 只要曹操还活着,随时能调遣中原百万大军,与马超再战。 而马超呢 他输不起。 除了身后的十几万大军,只剩一腔孤勇。 热血,只在势均力敌时有用。 若敌强我弱,毫无胜算…… 那就不再是热血,而是徒劳挣扎。 “哒哒哒!” 马蹄声骤然响起。 “韩遂,韩文约可在” “曹丞相有请,邀你阵前一叙!” 一名曹军骑兵飞驰至联军阵前,高声传话。 此言一出,韩遂愣住,马超也猝不及防。 诸葛川更是满脸惊诧,隐隐透着一丝难以置信。 莫非…… 曹操想用那招来分化联军 想到这里,诸葛川差点笑出声。 若真如此,他可要打起精神了。 “韩将军,尽管去便是!” 两军对垒之际,马超与韩遂正暗自思量。 "与曹操交谈时尽管周旋,我们不必急于开战!" 诸葛川的话语中透着一丝难以捉摸的兴奋,让二人不禁心生警惕。 战场 ,韩遂与曹操相向而立。 "丞相邀我相见,究竟意欲何为若要议和,还请先呈上降表。" 曹操轻抚战马,忆起往事:"当年与令尊同举孝廉,我常尊称一声叔父。后来在大将军府共事,你愤然离京,而我留在洛阳虚度光阴。" "昔日京城共事,俱是少年郎,如今皆已华发丛生。何时才能天下太平,共享安乐" 韩遂闻言,虽不明曹操用意,但紧绷的气氛已然缓和。 曹操朗声答道:"正是如此!" 韩遂感慨道:"孟德兄,岁月不饶人啊!" "当年何进大将军惨死在宦官手里,若是他尚在人世,不知会作何感想。" 曹操淡淡回应:"或许吧。" "当年在大将军麾下共事的同僚们,谁能想到你曹孟德今日能拥兵百万,威震天下" 见曹操只谈旧事,韩遂也只能顺着他话头往下说。 曹操闻言大笑:"文约兄过谦了,你也非等闲之辈。" "记得那时你在大将军帐下颇不得志,没少受袁公路那厮的气。" "那厮向来眼高于顶,看重门第,就连我也......"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从何进的庸碌无能,到袁氏兄弟的骄横霸道,话题越聊越远。 韩遂心中无奈,却不得不应付着曹操抛来的话茬。 不知不觉间,半个时辰已然过去。 阵后。 马超看着与曹操谈笑风生的韩遂,眼中闪过一丝疑虑。 "伯治,叔父与曹操怎的像是旧相识这般亲切,哪像生死仇敌" "你觉得......他们在说些什么" 由于距离太远,马超和诸葛川都无法听清二人对话。 诸葛川闻言唇角微扬:"想必是在追忆往昔峥嵘岁月吧。" "又或者感慨年华易老" "谁知道呢" "总不可能是商量着要取孟起将军首级献与曹操,或是曹操又要像赠剑于我那般,再赠宝剑给韩将军吧" "据我所知,曹操可没那么多宝剑相送。" "孟起将军尽管放心便是!" 曹操与韩将军要谈,便由他们去谈,趁这空当,我们也得以安心休整片刻。 马兴国,去吩咐营中火头军烧些热水给士卒们。 记着,水里要加盐。 天热难当,莫让弟兄们受苦。 说罢,诸葛川径自下马,走到高台背阴处坐下纳凉。 孟起将军,不过来歇会儿吗 看情形,一时半刻结束不了。 马超毫不犹豫回绝了诸葛川的邀请。 伯治,你自便吧! 叔父迟迟未归,我心难安。 听马超这么说,诸葛川眼底掠过一丝了然。 不放心 究竟是担忧韩遂安危,还是另有所虑 思忖间,诸葛川望着阵前与韩遂谈笑风生的曹操,不得不承认: 在玩弄人心方面,曹操确实死死拿捏住了马超。 若非身为穿越者,知晓历史上曹操用离间计导致马韩反目、联军溃败的典故,此刻也难如此气定神闲。 一个时辰后。 被曹操缠着絮谈许久的韩遂满腹疑惑地策马而回。 诸葛川见状拍去衣上浮土迎上前去。 马超却比他更焦切。 叔父,曹贼与你说了什么 面对追问,尚未参透曹操用意的韩遂摇头道: 孟起,不过闲谈些当年同在何进将军麾下的旧事罢了。 马超眉宇间闪过一丝疑色。 忍不住又追问:当真未商议军务 韩遂浑然未觉马超语气有异。 马超一脸疑惑:"孟起为何突然这么说" "曹操根本就没提军务,我也不必和他谈这些。" 诸葛川走近时注意到马超怀疑的眼神,猛然醒悟。 马超果然要中计了。 这些天必须盯紧他,免得他真的冲动杀了韩遂。 但表面上,诸葛川笑着打招呼:"韩将军!" "方才远远看见,你和曹操似乎还有未尽之言!" "明日若再邀你阵前一叙,不妨再去坐坐。" 随即转向马超:"孟起将军,传令收兵回营吧!" "今天这一仗是打不起来了。" 另一边。 曹操汇合了程昱、乐进的援军后,与韩遂交谈完毕,便带着程昱、贾诩等人进入弘农城。 乐进留在城外,与于禁、曹仁一同统领十万援军。 在郡守府内。 曹操屏退众将,只留下程昱、贾诩和司马懿。 他首先问贾诩: "文和可知方才我与韩遂阵前对话的深意" 贾诩注意到曹操脸上的得意神色,轻声回答: "丞相是想离间韩遂和马超"

其它综合推荐阅读 More+
那一抹醉人的红

那一抹醉人的红

秦妈一块砖
这是一本溶合了众多因素的励志小说,热血,美食,悬疑,爱情,职场,切容砖头为您娓娓道出一个餐饮传奇故事。
其它 连载 82万字
莫回头:背后有鬼

莫回头:背后有鬼

青山老妖
【真实经历】郑重警告:坟地有人叫名千万不要回头!!! 奶奶去世的时候我在坟地回头,不幸被女鬼种下鬼吻,成为半阴半阳之人,从此女鬼开始向我叫冤,厉鬼向我索命,..
其它 连载 118万字
活人阴差

活人阴差

末日诗人
有这么一种人,盛世时归隐,乱世时出山,他们通风水,走阴阳,手持阴差令,腰挂斩灵刀,灭邪祟,度冤魂,开阴门,送往生...“你坏事做尽,良知泯灭,本差判你三更身死,五更魂灭,不入轮回,不得往生。”“你积德行善,寿终正寝,送你轮回往生,福泽子孙后代,福泽三代而衰,四代而竭。”铁口断生死,道法定乾坤,预知身后事,请问走阴人。我是走阴人,更是活人阴差!阴差拘魂,生人勿近...
其它 连载 61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