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清穿39
与尔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并不知道这些事的起因的子鱼,看着现在的大清,倒是没自己所设想的疏离感。 等她们回到京城后,就被一早来迎接的胤褆直接送回了各自的府邸。 胤礽福晋回了之前的太子府,现在的理亲王府。 之后胤礽有时间,也会回来住几日。 至于胤褆,则带着妻女回了直亲王府。 被阿玛额娘带着再次回到自己曾经住过的小院子,子鱼也有些新奇。 对于这个她才住了几年的院子,还是有些怀念的。 记忆中的小院,几乎没怎么变过。 有胤褆提前让人修葺过,再次入住时,也没觉得有什么不适应的。 子鱼在大清,并没有什么朋友。 她自己又有些宅,便待在家中没有出门。 不过这日,她被自己阿玛额娘带着,乘坐马车去了一处庄子。 畅春园,这个子鱼只听说过的地方。 等踏入那里时,子鱼也在心里感慨,不愧是被盗贼惦记的地方,这里的好东西是不少。 大清近些年发展的不错,不少西洋的物件,在这里也都能够看的到。 子鱼以为,自己就是来这逛逛的。 结果,逛着逛着,就碰到了康熙。 这会儿她身边也没人,看着一旁乘凉的康熙,子鱼想了想,还是走上前去行礼问安。 再怎么说,这位也是她的皇玛法。 阿玛和二伯都为了他千里迢迢的回来尽孝,自己这个当孙女的,即便再怎么不受对方待见,也不该避开对方。 “子鱼给皇玛法请安。” 蹲身行礼后,子鱼便自行起身。 这大清的礼仪,确实是多了些。 子鱼小的时候,阿玛额娘还没来得及教导她学习各种礼仪。 等被带离大清后,上面的长辈儿们都忙着各种事,自然顾不得这些在大夏国用不到的繁杂礼仪,所以也就没有让专人教导几个孩子学习大清礼仪。 等后来,大夏国越来越强大,对于子嗣的礼仪什么的,也就没那么苛责。 子鱼这个大姐,还真没受过什么束缚。 给皇玛法行礼可以,但是受虐不行。 看着自顾自起身的孙女,康熙的眼中有着复杂。 今日,他找了理由,让胤褆带着妻女一起上门。 等人到了之后,又找了借口,将胤褆他们与子鱼分开。 等在这里,康熙也想问个清楚。 他心中,有很多疑问。 若说,在梦境里发生的一切都是历史走向。 那么,这一世的拐点又在何处 康熙将梦境里的所有细节一一回想起来,探查许久,才发现,胤褆的退出,才是关键。 可他为什么又会突然如此做呢 康熙很确定,胤褆就是自己的儿子。 不管是他的性子,还是他的脾气,都不曾变过。 可他,确实又与梦境中的胤褆不同。 在发现这一点后,康熙怀疑了很多人。 其中,大福晋便是重点怀疑对象。 在梦境中,胤褆该是接连生出几个孩子。 至此,让大福晋的身体垮了,没几年就撒手人寰。 可现在,大福晋还好好的活着。 胤褆之后的那些女人,全都不曾出现过,就更加不会有庶子庶女的出现。 可大福晋连同她的家族,康熙全都有让人秘密探查过。 从始至终,都不曾有丝毫意外出现过。 排除了大福晋的怀疑,康熙又圈出了不少与胤褆有关联的人去调查。 可不管查,结果都不曾出现意外。 难道……真是他想错了 可能够作为大清的帝王,康熙的头脑,自然是聪慧的很。 他很确定,胤褆,便是大清拐点的诱因。 可这个导火索,又是什么 想到曾经胤褆给出的那些玻璃、水泥钢筋的方子,康熙心下更加确定了几分。 因为这些东西,都在梦境里见过。 可几百年后的东西,为何会被胤褆所知晓 带着疑问,康熙细想了关于胤褆的所有记忆。 然后,一个人影就冒了出来。 其实,想要确定她,也很好找。 一,便是时间。 只要查查胤褆给出那些玻璃方子的时间,对于出现的那些人,就可以排除掉很多人。 那时候,胤褆只生了一个女儿。 至于胤礽,还未有孩子。 怀疑对象少了,康熙就可以逐一排查。 虽然他不觉得一个小小的人能干出什么大事,可万一呢 梦境那么离奇的事他们都能够梦到,还有什么不可能的 尤其是,在胤褆离开大清后,大清再无异样发生。 那么,跟着胤褆一起离开的人,可疑性更大。 有着这样的怀疑,康熙对于胤褆他们就更加关注。 这一等,就等到了康熙出访大夏国。 那次的游历,也让康熙印象深刻。 他的那个孙女,即便是对上他这个帝王,也不曾卑躬屈膝过。 她眼中的平等,好似一个在平常不过的存在。 康熙不知道,这个孙女的出现是因为什么。 可她的出现,确实改变了很多。 至少,让大清不再如之前一般平庸。 大清的百姓,有房住,有衣穿,有饭吃。 粮食问题一解决,康熙就能够很明显的感觉到大清的安定祥和。 百姓安定,自然不会再起刀兵。 如此,康熙便也没想着细究。 至少,那时的他,没有与子鱼对峙的想法。 可现在,他老了,对于心底的疑惑越发好奇。 若是子鱼没有跟着大福晋她们一起回大清,那康熙只当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可偏偏……她回来了! 她回来了,也给了康熙机会问个清楚。 今日,便是康熙一手策划。 不过,他也没瞒着胤礽和胤褆。 他只是想给自己一个答案,并非想与两个儿子闹不和。 康熙清楚的知道,怕是在这两人心里,子鱼这个孙女比他这个阿玛在胤礽和胤褆心里的份量更重些。 胤褆在知道皇阿玛的想法后,就想拒绝。 可胤礽却点头了,早在最初,他就有过怀疑。 子鱼身上的秘密,怕是不简单。 不然的话,他也不会在即便知道胤褆手中的方子来处不易,也没想过特意探查过。 只因为,这两人都不在自己的对立面。 而现在,依着康熙行事,也是因为胤礽有把握护住子鱼这个侄女。 明面上,这里只有康熙与子鱼。 可暗地里,却有不少人。 甚至,就连现在的新皇也在。 “过来坐!” 赐座对于旁人来说,是恩赐。 可对于子鱼来说,就是一句在平常不过的事。 她自然的走到康熙对面的椅子旁,入座。 没有诚惶诚恐的谢恩,也没有畏畏缩缩的小家子气。 都不等康熙说什么,她就自顾自的拿起一旁的茶壶,往空杯子里倒茶水。 这自来熟的架势,不知情的人看到,还以为子鱼在康熙面前很得脸呢。 康熙有过与子鱼相处的时间,知道这个孙女在西洋是如何自在的生活。 这时候,他也不会抓着没有规矩这点小事跟她计较。 看着她这闲适的模样,也让康熙有些意外。 紫禁城,是个讲究规矩的地方。 即便是万人之上的帝王,康熙自出生起,受到的规矩影响很大。 在年幼时,他没有权利,处处都要听从规矩礼教的约束。 等登基后,他即便成为了帝王,也不是大权在握。 他头上,压着好几座大山。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压着他的大山被一一移除后,他便是这大清最大的规矩。 他的喜好,都可以是处罚别人的理由。 也因此,在这大清,没有一个人敢在他面前放肆。 即便是他最为疼爱的太子胤礽,也不敢试探他的底线。 不管是依附他的妃嫔,还是仰仗他的臣子,内心都对他这个帝王有着畏惧。 这么多年来,康熙也只见过眼前这一个不将他这个帝王放在眼里的小辈儿。 此时年迈的康熙,眼神依旧犀利。 平日里浑浊的双眼,看向子鱼时,却带着他帝王的威压。 好像,是要给子鱼一个下马威一样。 可惜,子鱼不接他的茬。 现在的子鱼,年纪也不小了。 不再是少女的她,有着成年人的冷静和平和。 也因为她没有受到封建社会的影响,对于阶级什么的,没有概念。 对于康熙,在她看来,就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者而已。 她给不出敬畏,也生不出怜悯。 别看康熙虽然老了,可他对于大清的功绩,足以记载在史书之中。 对于这位可以名传千古的老者,子鱼不觉得自己该去怜悯对方。 更何况,对方也并不需要。 惬意的喝着茶,子鱼还顺手拿起桌上的水果吃了起来。 自她看到康熙出现后,她就知道,今日来这畅春园,并不是意外。 或许说……有眼前之人的安排。 既如此,她也不着急走。 康熙就那么静静的看着子鱼吃喝,直到她放下空茶杯,这才缓缓开口道:“昨日,钦天监的人找来,告诉朕……大清因异界之魂的进入而发生了改变!” 这话,康熙没有说谎。 钦天监的人确实来了,也提起了大清如今的改变。 可这异界之魂,并不是对方说的。 而是……康熙炸子鱼的。 结合梦境里发生的一切,康熙利用了这异界的身份,安在了子鱼身上。 毕竟,她身上的疑点,确实很多。 还有一点……便是钦天监所说的……星宿黯淡无光的事。 想到这里,康熙也想对子鱼说个明白。 并不懂什么钦天监的子鱼,闻言,哦了一声。 “哦,还有呢” 她并没有因为康熙的话,而出现什么诧异的表情。 反倒是来了兴致,想听听后续。 康熙见此,只能继续说道:“在大夏国来访大清时,朕与你几个皇伯父都做过一个梦。在那梦境里,见到了大清的兴衰和灭亡……” 对于梦境里看到的一切,康熙时有回忆,一刻都不敢忘却。 现在说起来,也恍如昨日发生的一般清晰。 子鱼安静的听着,等康熙说完,她都没有插话。 可又听到康熙问道:“对于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 不管是谁在听闻这些惊世骇俗的事,都会觉得不可思议。 康熙也想知道,自己这个孙女会怎么想 子鱼把玩着手里的水果,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康熙,说道:“哦,那我那一世还挺倒霉的。” 子鱼关注的重点,还是放在了胤褆的几个孩子身上。 在听到她因为和亲,年纪轻轻就早逝的事,给出了这样的结论。 这一生,子鱼过的很是自在。 即便出生在紫禁城的阿哥所,也有阿玛和额娘护着,没有受到一丝伤害。 等离开大清后,她这个女儿不再受女子身份的约束,过的越发自在了。 至于她的那些弟弟妹妹们,就过的更加好了。 不说和亲,就连成亲都是各自选择自己心仪的对象。 在这一点上,子鱼觉得今生的他们过的都很不错。 嗯,给个满意的大拇指! 至于上辈子,子鱼不曾参与过,也只能给康熙这样一个答案。 那一世,不光是胤褆的孩子,就连别的阿哥的孩子都过的不怎么好。 倒霉的,可是一大串人。 康熙看着子鱼,听出了她话里的嘲讽。 看看至今都不曾成婚的孙女,再想想被他和先皇送去和亲的公主们。 确实,她们……都挺倒霉的。 出生在皇家,没得到多少权益,却被利用了个彻底。 若不是大清后期发展迅速,和亲一途,只怕还会继续下去。 蒙古各部,可不是好安抚的。 好在,大清跟上了时代的步伐,才不会继续被各族势力掣肘。 对于这一点,康熙无法反驳。 想想晚清的结局,康熙觉得,被自己一直看不起的女子所控制大清江山,好像也是个报应循环。 顿了顿,康熙不再继续深想。 他转换了话题,说道:“朕将现实与梦境相结合,发现出现拐点的地方,却是在胤褆身上。” 将话题转到胤褆身上,也是想引起眼前这人的注意。 说别的,子鱼并不好奇。 可事关她的阿玛,康熙不觉得自己这个大孙女还会这样平静下去。 不管她是谁,胤褆对她的疼爱,都是实打实的。 康熙不信,这孩子能够铁石心肠到如此地步,对自己阿玛的事漠不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