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买拖拉机·要知青
时代的微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腊月里的清晨,寒气刺骨,地面结着一层薄薄的白霜。张九烨和孙书记裹紧了棉袄,骑着那辆叮当作响的自行车,沿着冻得硬邦邦的土路,往镇上赶。车把上挂着个旧挎包,里面装着生产队的账本和一份盖了红戳的介绍信。 路上行人稀少,车轮碾过冻土,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孙书记眉头习惯性地微蹙着,似乎在想心事。张九烨看着前方弥漫着晨雾的道路,打破了沉默:“书记,等会儿见了主任,除了拖拉机,还有件事得重点提一提。” “啥事”孙书记侧过头,呼出一团白气。 “人才。”张九烨语气肯定,“咱们生产队现在摊子铺大了,光靠咱们这些大老粗埋头苦干不行了。养猪要防病,以后搞副业要技术,建学校要老师……这些都得有文化的人。” 孙书记沉吟道:“你的意思是……知青” “对!”张九烨点点头,“知青里藏龙卧虎,有文化,有见识。咱们不能光把他们当劳力使唤,得想办法吸引那些有真才实学的,来了能真正帮上忙的。比如,会点兽医知识的,懂点木工建筑的,甚至能当娃娃老师的……这些人,才是咱们张家湾未来发展的宝贝。” 孙书记琢磨着这话,缓缓点头:“是这个理儿……可人家主任能听咱们的让分啥样的就得接着啥样的。” “所以得咱们主动要啊!”张九烨支招,“咱们就把咱们的发展规划,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能实现,跟主任摆清楚。咱这是为了搞好集体生产,为国家多做贡献,他应该支持。再说,咱们张家湾现在好歹是个典型,提点要求,说不定能行。” 两人一路商量着细节,到了镇革委会大院时,太阳已经升了起来,给冰冷的院墙抹上了一层淡金。 革委会主任姓王,是个面带威严的中年人,但听说张家湾生产队的书记和“能人”来了,还是很客气地请他们进了办公室。办公室里生着炉子,暖和不少,墙上贴着标语和地图。 孙书记有些拘谨地坐下,双手接过王主任递来的烟,没抽,别在了耳朵上。他清了清嗓子,开始汇报张家湾这一年的成绩:粮食增产多少,养殖场规模多大,社员收入提高了多少……他说的有些磕巴,但数字是实打实的,语气里带着压抑不住的自豪。 王主任听着,脸上的表情从客套渐渐变成了惊讶和赞赏,不时插话问几句细节。“老孙啊,你们张家湾今年可是放了颗卫星啊!了不起!这说明什么说明只要路线正确,艰苦奋斗,农村大有可为!你们给全公社都树立了榜样!” 听到表扬,孙书记黝黑的脸上泛起了红光,腰板也挺直了些。他趁机把话题引向了未来:“主任,我们不敢骄傲。我们琢磨着,要想更进一步,光靠人力不行,得向机械化要效率。我们队里经过集体决定,想……想买两台拖拉机!” “拖拉机”王主任身体前倾,显得很感兴趣,“这可是大事!你们资金够吗有会开的人吗” “资金我们预留了,就是……就是这购买渠道和指标,得请主任您帮帮忙。”孙书记恳切地说,“至于司机,我们打算派两个灵光的后生去学!” 王主任摸着下巴,沉吟片刻,猛地一拍大腿:“好!这是好事!你们有这份魄力,我肯定支持!咱们公社正需要你们这样的典型带动全局!买拖拉机的事,包在我身上!我这就给省里的东方红拖拉机厂拍电报,争取让他们在腊月二十三之前,把拖拉机送到县里,你们到时候去接!” 孙书记和张九烨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喜色。没想到这事这么顺利。 谈妥了拖拉机,王主任又叮嘱道:“对了,老孙,下一批知青,大概在小年前后分配到你们队。你们要做好接收准备,安排好住宿,体现咱们先进队的风貌。” “主任,您放心,住宿我们一定安排好!”孙书记连忙保证,然后看了一眼张九烨,鼓足勇气说道,“主任,还有个不情之请……关于知青,我们队里……能不能提点小要求” 王主任挑了挑眉:“哦什么要求说说看。” 孙书记按照路上商量的,把张家湾下一步想发展砖瓦厂、完善家具制作、以及筹建村小急需老师的规划说了一遍,然后道:“主任,我们不是挑肥拣瘦,就是想……就是想请组织上能不能尽量给我们安排几个相关专业的知青比如懂点烧砖技术的,会画家具图样的,或者能当娃娃老师的要是可能,我们甚至希望能多分一些,二十个左右最好,这样力量也集中些。咱们队现在有基础,就想趁着这股劲儿,步子迈得再大一点,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 王主任听完,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用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目光在孙书记和张九烨脸上扫过。办公室里静悄悄的,只有炉火偶尔的噼啪声。张九烨心里有些打鼓,不知道这位主任会作何反应。 过了一会儿,王主任脸上露出了笑容,带着几分感慨:“老孙啊老孙,我没看错你!别的生产队都是想着怎么跟我要救济,怎么少接收知青,你们倒好,主动要人,还要有本事的!你这是胸怀大局,为国分忧啊!好!好啊!这才是真正干事业的态度!” 他站起身,走到孙书记面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们的要求,我记下了!我会尽量向县里知青办反映,争取给你们安排对口的人才!二十个不敢保证,但一定优先考虑你们的需要!老孙,你们张家湾要是真按这个路子走下去,前途不可限量!你老孙,是个干实事的栋梁之材!” 得到主任如此肯定的答复,孙书记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只是一个劲儿地点头。张九烨心里也踏实了大半。 从革委会大院出来,虽然寒风依旧,但孙书记和张九烨都觉得浑身暖洋洋的。自行车骑在回村的路上,两人的话也多了起来,憧憬着拖拉机开进村的场面,盘算着哪些荒地可以开垦,哪些副业可以上马,未来的张家湾,仿佛就在眼前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徐徐展开。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这次主动“要人”的举动,将会给张家湾带来怎样意想不到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