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无声的战场
阿柴不是晋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基金”战略投资的尘埃落定,如同在“奇点科技”周围构筑起一道隐形的防波堤,抵御着来自商业市场的惊涛骇浪。然而,林小一深知,真正的竞争从未停止,只是转移到了更隐蔽、更考验内功的“无声战场”。 第一个战场,在专利与标准领域。 赵磊领导的战略团队,加强了对全球范围内相关技术专利的动态监控。他们发现,那些试图对qia架构进行“专利伏击”的空壳公司,其活动变得更加隐秘和分散,显然对方也意识到了“奇点”的警觉,改变了策略。 “他们在化整为零,试图用大量看似无关、但核心思想相近的专利申请,来模糊边界,增加我们未来规避设计的难度。”赵磊在汇报时指出,“这是一种更高级、也更难缠的专利围剿战术。” 林小一指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们的知识产权团队也要行动起来,不仅要围绕‘烛龙’和‘火种’的核心技术构建坚实的专利池,还要主动出击,在一些关键的技术路径交叉点和未来可能的方向上,进行前瞻性的专利布局。我们要让对手知道,想用专利大棒敲诈我们,他们也得做好被反噬的准备!” 同时,他要求李明和老谭,加快对“烛龙”和“火种二号”所涉及技术的“开源”与“闭源”部分的清晰界定。将一些非核心的、但有助于生态建设的接口和工具链以开源形式释放,团结更多的开发者;而将最核心的架构和算法牢牢保护起来。这是在复杂的知识产权环境中,既扩大盟友又保护自身的必要手段。 在行业标准方面,“奇点”也不再是纯粹的旁观者或被动接受者。林小一批准了一支精干的小组,专门跟踪和研究几个重要的国际边缘计算与ai加速器标准组织动态。他们不再仅仅提交技术提案,更开始有意识地与组织内部那些对技术多样性持开放态度的专家和机构代表建立联系,阐述qia架构的理念和优势,争取理解和支持。 这是一场需要耐心和智慧的舆论战,目标是在巨头设定的游戏规则内部,撕开一道口子。 第二个战场,在人才与研发。 有了“大基金”的资金和资源支持,“奇点”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启动了几个之前因资源所限而搁置的前瞻性研究项目。李明负责的“烛龙”下一代架构预研,老谭负责的面向未来工艺节点的“火种三号”概念设计,以及秦教授领衔的、探索量子计算与经典计算更深度融合的“深蓝”项目,都正式立项。 公司内部,一种久违的、专注于长远技术探索的学术氛围开始回升。林小一鼓励工程师们将一部分精力投入到“看似无用”的基础研究上,并设立了内部的技术论坛和知识库,促进不同项目组之间的交流和灵感碰撞。 他深知,真正的技术护城河,不是靠一两款明星产品,而是靠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深厚的人才储备。 第三个战场,则在于内部的治理与文化建设。 随着公司规模扩大和战略重要性提升,林小一开始有意识地将更多日常运营的管理权限下放给周文斌、李明、赵磊等核心高管,自己则更加专注于战略方向、技术路线和关键资源的整合。他着手推动建立更规范的决策流程、更透明的财务制度和更完善的员工激励体系,试图将“奇点”从一个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英雄主义”公司,逐步转变为一个依靠制度和文化驱动的、更具韧性的现代企业。 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和磨合,但林小一知道,这是“奇点”想要行稳致远所必须经历的蜕变。 这些“无声战场”上的较量,没有硝烟,却同样残酷,同样决定着“奇点”的生死存亡。林小一如同一个沉稳的棋手,在多个棋盘上同时落子,布局深远。他明白,与“环宇”的这场马拉松,比拼的不仅是爆发力,更是耐力、视野和整个组织体系的健康度。 无声之处,惊雷正在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