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无声的较量(续)
阿柴不是晋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基金”的入局,如同给“奇点科技”这艘在风浪中航行的船只加装了一座稳定的压舱石和强劲的辅助引擎。然而,海面之下,由“环宇科技”掀起的暗流非但没有平息,反而变得更加湍急和隐蔽。 专利与标准的战场,首先传来了新的战报。 赵磊团队监测到,那几家活跃的“专利伏击”空壳公司,其申请策略再次升级。他们不再仅仅围绕qia架构的核心思想,而是开始大量注册一些与“烛龙”芯片具体实现细节高度相关、但又刻意模糊了边界的“周边专利”。这些专利往往涉及一些非核心、但在实际设计中又难以完全规避的电路结构、算法优化技巧甚至是一些特定的eda工具使用流程。 “他们在试图给我们织一张‘专利蛛网’。”负责知识产权的高级法务顾问向林小一汇报时,面色凝重,“这张网本身可能无法直接困住我们,但会极大地增加我们产品设计的复杂度和成本,延缓我们的上市时间。而且,一旦我们未来在某些设计上稍有疏忽,就很可能被他们抓住把柄,发起骚扰性的诉讼。” 林小一看着屏幕上那密密麻麻、相互关联的专利地图,眼神冰冷。这是一种典型的“流氓”战术,依靠庞大的资金和专业的法律团队,用海量的、质量参差不齐的专利,构建起一道无形的壁垒,专门用于扼杀那些拥有创新技术但资源有限的挑战者。 “我们不能被他们拖入专利细节的泥潭。”林小一果断下令,“调整我们的策略。第一,加快我们自身核心专利池的构建和国际化布局,尤其是在欧洲和东南亚等对我们市场重要的区域,确保我们的‘盾’足够坚固。第二,启动‘反制研究’,组织专门的团队,深入研究‘环宇’及其盟友的核心产品和技术,寻找他们可能存在的、未被充分保护的专利漏洞,或者可以发起交叉授权谈判的筹码。第三,与国内其他同样遭受类似困扰的创新型科技公司建立信息共享和防御联盟,共同应对这种系统性的专利打压。” 他要让对手明白,“奇点”并非孤军奋战,也绝非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与此同时,在行业标准领域,较量也进入了白热化。一个负责制定下一代边缘ai加速器接口标准的国际工作组会议上,“环宇科技”的代表联合几家盟友,强势提出了一套极其复杂、且明显倾向于其自家“神经拟态”架构的物理层和协议层设计方案。这套方案如果被采纳,将使得qia这类基于不同计算范式的架构,在接入主流生态时面临极高的兼容性成本和性能损耗。 “奇点”派驻参会的技术代表,在有限的发言时间里,据理力争,指出了该方案在技术上的不合理性和对技术多样性的扼杀。虽然得到了一些中小厂商代表的私下支持,但在“环宇”强大的影响力和资源面前,声音显得十分微弱。 “标准之争,本质上是话语权之争,是未来生态主导权的争夺。”林小一在听取汇报后,对赵磊和李明说道,“我们不能指望一次会议就能改变局面。这是一场持久战。我们需要更深入地参与到这些标准组织的工作中去,从基层的技术贡献开始,逐步积累影响力和盟友。同时,我们也要加快推动基于‘火种’和‘烛龙’架构的、事实上的行业联盟和生态标准的形成。用市场和应用,来倒逼标准的演进。” 无声的较量,在专利、标准、乃至人才招聘、学术会议影响力等每一个细微的角落激烈地进行着。“环宇”凭借其庞大的体量和深厚的积累,构筑起一道道无形的壁垒;而“奇点”则依靠技术的锐度、战略的灵活性和背靠国家的底气,如同最精锐的特种部队,在这些壁垒的缝隙中寻找着突破的机会。 这是一场综合实力的全面对抗,考验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智慧、耐心和资源整合的能力。